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9558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docx

第一章项目申报基本情况

第一章项目申报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选址

1.1.3工程内容及规模

1.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项目实施单位

1.3项目协作单位

第二章项目背景、政策依据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背景及政策依据

2.1.1国外本领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1农业标准化技术与体系

2.1.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体系

2.1.1.3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2.1.2.4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

2.1.2国内本领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2.1项目现状

2.1.2.2茶叶农残现状

2.2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项目基础条件分析

3.1遵义市概况

3.2湄潭县概况

3.3遵义茶叶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目的及发展目标

3.3.1项目目的

3.3.2项目目标

3.3.3关键技术攻关

3.3.3.1遵义市茶叶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控制

3.3.3.2农业污染物分子和免疫检测技术

3.3.3.3安全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筛选和应用

3.3.3.4安全茶叶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3.3.3.5安全茶叶产品标准与检测技术

3.4项目最终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3.4.1软件系统和软科学成果极其应用

3.4.2成果产业化

3.4.3成果示范推广应用

3.5项目建设条件

3.5.1建设场址现状

3.5.1.1项目地理位置

3.5.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5.2工程建设条件

3.5.2.1地震、地形、地貌情况

3.5.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

3.5.2.3道路规划、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章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方案

4.1项目建设内容

4.1.1项目地产能规模

4.1.2建设的主要内容

4.1.3项目的工艺路线及特点

4.2建设方案

4.2.1工程建设方案

4.2.2主要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3平面布置设计

4.2.3给水排水

4.2.5电气

4.2.6通信

4.2.7防火和疏散

4.2.8质量监督

第五章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与财务评价

5.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

5.1.1投资估算

5.2资金筹措方案

5.3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5.3.1财务评价

5.3.2主要财务指标估算

5.3.2.1投产初期生产计划

5.3.2.2销售收入

5.3.2.3成本估算

5.3.2.4经营成本估算

5.3.2.5税金估算

5.3.3财务效益分析

第六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1生态影响分析

6.2环境影响分析

6.2.1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6.2.2营运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项目管理

7.1项目招标

7.1.1招标范围

7.1.2招标方式

7.1.3招标组织形式

7.1.4标段划分及资质确定

7.1.5发布招标公告媒介

7.2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7.2.1基本建设程序

7.2.2项目实施进度

7.3工程质量管理

7.4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第八章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

8.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8.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8.3社会风险分析

8.4经营风险分析与对策

8.5市场风险分析与对策

第九章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分析

9.2社会效益分析

9.3生态效益分析

第十章结论评价

10.1综合评价

10.2结论与建议

10.2.1结论

10.2.2建议

第十一章附件

1、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2、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3、湄潭县人民政府关于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申请茶叶发展资金的皮肤(湄府函【2008】111号)

4、贵州湄潭农村合作银行授信意向书

5、湄潭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对遵义市茶业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核准的批复(湄发改投资核准【2008】07号)

6、湄潭县建设局遵义市茶叶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4525号)

7、湄国用(2008)第01-1889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8、湄潭县环保局关于遵义市茶叶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批复(湄环建【2008】22号)

9、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各股东资金时点证明

10、遵义市茶叶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简介

11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的筹款会议纪要(贵茶工程【2008】06号、贵茶工程【2009】02号

12、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同西南大学科教成果推广中心、遵义师范学院、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协议书

第一章项目申报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遵义市茶叶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1.1.2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在遵义市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内,园区位于湄潭县湄江镇,紧邻326国道。

1.1.3工程内容及规模

项目立足湄潭、面向遵义,搭建遵义市现有51.03万亩茶园的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购置检验检测多功能厅培训设备

(2)检测中心实验大楼2000平方米

(3)购置检验检测设施设备22台(套)

(4)茶叶成果转化基地建设1200亩

1.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1400万元

2.资金来源:

①上级补助资金:

申请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40万元;

②地方财政配套专项资金:

向湄潭县政府申请茶叶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

③自筹资金:

由本项目实施单位自行筹措资金360万元

④银行贷款:

600万元

1.2项目试试单位

本项目由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该公司2008年8月15日成立,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400万元。

根据遵义市茶叶产业发展普遍存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及科技创新能力匮乏的问题,为使我市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茶叶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及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2008年8月由湄潭县人民政府出资引导,四家省内茶叶重点企业参与,组建了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主要开展茶叶工程技术研究、茶叶基础学科、茶叶科研成果转化及茶叶检验检测的工作。

公司工作开展步入正轨以后,最终形成国有股份适时推出,企业为主导的现代企业模式。

公司股东情况简介如下:

1、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投资公司(国有股),注册资本1000万元,净资产5000万元,在本公司中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42.8%。

2、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股份制),国家级龙头企业,注册资本1200万元,净资产3417万元,在本公司中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

3、贵州湄潭天泰茶业有限公司(股份制),注册资本1100万元,净资本1100万元。

在本公司中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

4、贵州湄潭茗茶有限公司(股份制),市级龙头企业,注册资本300万元,净资产1230万元,在本公司中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

5、贵州湄潭核桃坝四品君茶业经纪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制),注册资本233万元,净资产500万元,在本公司中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

1.3项目协作单位

为了增强公司的技术开发和研发能力,该公司分别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分别是:

1、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校本部位于冲重庆北碚,校舍面积157.9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5万人。

学校下设30个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5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研究员,副研究员177人,博士生导师151人。

茶学系是该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授予的多层次、多方向的重点高等学科,茶文化专业已是国家教育部示范专业。

茶学系现有博士导师1人,教授、副教授、副研究员10人,拥有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评审与检验、茶叶化学、茶文化等实验室和多个教学实习基地。

2、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1998年与遵义教育学院合并成立的一所教学型师范类本科高等学校。

该院占地面积568亩,科研设备值在3227万元以上,学院有专任教师421人,其中硕士151人,教授32人,副教授121人,讲师119人,外籍教师2人。

学院设置18个教学西部,21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

学院教师时常有论文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发表。

特别是在化学、生物基础学上成果累累。

3、贵州省茶科所

贵州省茶科所位于湄潭县城,始建于1939年,现有在职职工113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8人,中级人员16人,初级人员19人,设有栽培、育种、植保、制茶4个研究室和1个试验示范基地。

1978年以来,共获得成果奖61项。

“茶树密植免耕速成栽培技术”推广全国16个省区200万亩,“黔湄419”、“黔湄502”等被确认为国家级茶树良种。

4、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的独立科研事业机构,实行省、院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发展方针和开放型、带动型、市场化的建室原则;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重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及其发明专利的申请,兼顾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参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地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建立新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章项目背景、政策依据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背景及政策依据

2.1.1国外本领域(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食品主要来源于食用农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首要屏障和根本基础。

食品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但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而且已影响到各国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国家声誉和社会稳定,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食品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从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经验来看,要确保农产品安全,必须建立包括产地环境和产前适用安全农业投入品、产中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及产后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在内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

2.1.1.1农业标准化技术与体系

发达国家十分注重标准技术与标准体系。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

标准的目标明确,配套性和系统性强。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制定的进程也不断加快。

如美国政府每年以7亿美元的经费支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

美国《联邦法规法典》的农业篇中包含拨那个产品标注(含等级标准)352个,其中锦新鲜水果、蔬菜等产品的等级标准就有160个,经加工的水果、蔬菜和其他产品(冷藏、罐装等)的等级标准有143个。

目前欧盟拥有技术标准10多万个,其中涉及农产品的达1/4,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17000多项。

日本有技术法规15部,农产品规格标准500多个。

2.1.1.2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并通过该体系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美国根据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的需要,建有分农产品品种的全国性专业机构和分区域的大区性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同事各州也根据需要建有州级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

加拿大负责农产品检验的农业部食品检验局(CFIA)在全国分4个大区,下设18个地区性办公室,185个几层办事处,并在408个非政府机构设点。

欧盟各国根据欧盟及本国的法律法规,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其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按行政区划和农产品品种类型设立全国综合性和专业性检测机构并实施执法监督检验,仅丹麦国内就有农业部授权的农产品质检机构38个。

而且大量采用多残留、快速检测及色质(GC-MS、LC-MS、LC-MS-MS)确诊技术。

2.1.1.3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要以科学为依据,随着新技术在农产品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农产品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

这类风险本质上是一种科学应用的风险,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才能加以识别和控制。

为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在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组织、调动和协调相关科研资源,并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相关研究。

美国为加强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技术能力,一方面在管理机构内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前沿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咨询等形式,利用政府部门以外的科学家资源。

1998年美国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顾问委员会,负责制定关于食品安全的长远规划,增加预算和投入,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前沿问题的研究。

欧盟也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对农产品安全的研究和项目开发,如先进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生产加工与流通中保证安全的方法、对污染危害的评估、农产品对健康的作用以及检测的协调机制等。

2.1.1.4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

国外特别强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管理过程的公开性及透明度,吸引公众参与。

美国特别强调风险信息交流和传播在风险评估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使公众健康免于收到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二是通过风险信息交流提高风险分析的准确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管理部门风险分析程序也向社会大众公开,接受社会大众的评论和建议,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

欧盟食品管理机构在信息收集、鉴定和利用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信息,通过信息的收集及分析来了解、各地对食品安全问题做出的最大改革。

2.1.2国内本领域(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1.2.1项目现状

我国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鼓励倡导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

为了全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国家于2003年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扭转了过去多头(多达17个部门)管理、而无法协调或相互扯皮的状况。

科技部于2002年全面启动“十五”期间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中,“食品安全重大专项行动”科技项目即为其中之一。

农业系统通过几年努力,现已建有国家级质检中心13个、部级质检中心180个。

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农场各100个、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26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758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71个、绿色食品4030个、有机食品231个。

近年来,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如37个大中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例行监测显示,合格率达到96.4%。

然而,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了化肥、农药,特别是我国目前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大多是一些传统的、易引起农产品污染的种类,而一些新开发的种类却常因缺乏适当的扶持政策而难以快速推广,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仍难以得到保证。

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农产品出口中,因为质量安全而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国家贸易技术壁垒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一些农产品自身质量不稳定的结果。

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修订了农业行业标准1681项,其中包括无公害食品标准294项,绿色食品标准72项,有机食品标准4项。

但是食品标准与国际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如我国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行业国家标准的采标率只有14.63%。

我国仅有强制性农药残留标准140个,推荐标准300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40个,地方标准数百个。

我市作为全省产茶大市也拥有相当数量与茶叶相关的地方标准,但普遍存在更新速度慢、标龄过长等问题(如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为1988年制定,1989年1月开始实施,已不适合目前使用),而且标准之间相互矛盾、指标不统一。

据统计,目前我国茶园总面积约为1696万亩。

2007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达到114万吨,全国茶叶总产值达到280亿元左右。

农业部的专家估算,去年我国茶叶生产所使用的农药的市场价值约在1.5亿元至3亿元。

2.1.2.2茶叶农残现状

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

1984年我国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个滴滴涕之后,我国出口茶叶中98%以上都低于国际上规定的0.2mg/kg的MRL标准。

自1984年我国颁布了农药管理条例之后,我国农药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农药采用登记制度,迄今为止有18种农药登记可以在茶树上使用,并制定了先关的安全使用标准,使我国茶叶中农药使用步入了有序管理,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已获得基本解决。

但是由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茶叶生产体质以茶农个体生产方式为主,因而在农药合理使用技术的推广和农药残留控制上出现了一定难度,导致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又出现回升趋势。

当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主要归纳为如下几点:

1、六六六和滴滴涕的问题不大。

据我国茶叶质量检测权威部门中国茶叶研究所对2000个出口茶叶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农药的平均超标率分别为0%、3.2%.

2、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是当前我国出口茶叶超标排列前三位的农药。

据中国茶叶研究所对2000个茶叶样品的分析结果,如按欧盟2000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新标准0.1mg/kg统计,氰戊菊酯超标率为39.9—84.2%,甲氰菊酯和优乐得分别为22.4—66.6%、14.9—50%;据欧盟对我国1259只茶样的分析结果,上述3种农药的超标率依次为0%(若按0.1mg/kg计算,超标率为70%左右)、14.2—21.8%、18—21.8%。

3、不同茶类中以乌龙茶和花茶中农药残留问题最为突出,红、绿茶相对较低。

据中国茶叶研究所对2000个出口茶样品的分析结果,氰戊菊酯在乌龙茶和花茶中超标率为77.55—84.2%,甲氰菊酯为32.5—66.6%。

欧盟的反洗结果和国内分析结果相似,以甲氰菊酯为例,乌龙茶100%超标,花茶44.2%超标,红茶21.8%超标,绿茶14.2%超标。

4、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不容忽视。

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在1998年以前,居我国茶叶农药残留超标的首位。

欧盟的新标准中原订为0.1mg/kg,如果以此计算,它居我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超标品种中的第2位。

1997年三氯杀螨醇在我国茶叶中的超标率(按0.1mg/kg计)为12%。

最近,根据印度与欧盟的谈判结果,2000年7月1日起执行的新标准暂不执行0.1mg/kg,而执行20mg/kg,这样超标率目前为0%。

5、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是世界上茶叶出口国中超标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据欧盟1999年底对世界上32个主要茶叶出口国和地区的分析结果,根据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的高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农药残留水平低的国家,包括非洲产茶国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第二类是残留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中国的台湾省、日本和越南;第三类是居第一、第二类之间国家,包括印度等。

正因为如此,使得我国茶叶出口出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贵州茶叶农残一直达不到欧盟的标准,加之很大一部分产茶地区位于农场,不符合茶叶出口的条件,贵州茶叶一直未能叩开欧盟及美国的大门口。

1999年至今,受茶叶检测标准及贵州茶农出口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贵州茶叶基本停止了出口。

本项目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为使我市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茶叶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及科技创新的关键问题而建设的。

2.2必要性分析

茶叶历来就是遵义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在粮、油、烟支柱产业相对减弱的情况下,茶叶的开发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形成了茶叶产品多样化的格局,初步形成茶叶产业链。

产品有名茶、红茶、边茶、砖茶、茶多酚、茶籽油等。

根据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和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100万亩茶叶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遵府办发【2007】5号)的文件精神,遵义市明确将茶产业列入重要支柱产业,出台了发展茶业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切实推进全市茶业发展。

遵义市现有茶园面积51万亩,带动25.5万户农民,每年可实现茶业综合收入35亿元,利税10亿元。

预计到2015年,遵义市茶园面积将发展到130万亩,惠及65万农户,茶业综合收入85亿元,利税24亿元。

我市如果不对茶业产业的基础性课题进行研究和推广,在茶叶质量安全上没有科技支撑,那么遵义市130万亩茶园面积将潜藏巨大的资源风险和社会风险。

因此开展“遵义市茶叶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是必要的,必须的。

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明需要,是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可以加强消费安全,繁荣市场经济,为市场提供安全、卫生的茶产品,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对促进全市乃至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该项目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基础条件分析

3.1遵义市概况

遵义市位于云贵高原偏东北的斜坡地带、贵州省北部。

地处东经105°36′—108°13′、北纬27°08′—29°12′之间,海拔最高2227米,最低221米,东西最大宽度247.5公里,南北最长处为232.5公里,总面积30762平方公里。

东邻铜仁地区,南抵黔东南州、黔南州和贵阳市,西南与毕节地区接壤,西与四川省交界,北面紧靠重庆市。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4—18℃,年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年降水量1097.8毫米,无霜期250—350天。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遵义是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就坐落于城内,是黔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中心,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全国绿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酒文化名城。

遵义现有森林面积公顷,森林覆盖率26.26%,人均森林面积1.81亩。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银杉、银杏、珙桐桫椤等国家一级保护职务6种,多分布在大娄山脉以北地区。

中草药种类多,有杜仲、天冬、天麻等,其产量和质量历来居全省之首。

经济作物资源丰富,油菜、油桐、茶叶、生漆等量大质优,野生珍惜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云豹、金钱豹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遵义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现初步探明储量矿产有60多种,其中锰矿量大质优,类型独特世界罕见;硫铁矿储量居全省之冠;硅石质优易采,交通方便;石灰石、大理石品种齐全,可露天开采;磷矿、银矿、煤储量较大;稀有元素镓、钛、铌也有一定储量,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有煤、锰、汞、硅石、铝土矿、硫铁矿、磷矿等。

其中,已探明的湄潭储量66.42亿吨,总储量预计193.5亿吨,居全省第三位,锰矿储量4983万吨,占全省54.4%,汞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遵义河流属长江流域,分为长江干流和乌江两大水系,河床长于10公里、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16条。

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79.7亿立方米,占全省五分之一,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49.1万千瓦,占全省三分之一。

全市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28万千瓦。

遵义市地形多样,岩溶洞穴、河流、湖泊、温泉瀑布等与自然景观和众多人文景观相互交织,构成了黔北独特的旅游风光。

遵义市是中国革命圣地,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长征文化,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遵义也因此而扬名中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全市拥有近千处文物点,其中,有遵义会议会址、西南古代雕刻艺术宝库杨粲墓和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有赤水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竹海公园、四洞沟瀑布群,石丈洞大瀑布、四渡赤水渡口、绥阳双溶洞河、宽阔水原始森林、遵义枫香温泉、道真银杉保护区等。

遵义市是多名族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名族文化背景,汉有“三贤”(尹珍、舍人、盛览),清有“三儒”(郑珍、莫有芝、黎庶昌),近代有骞先艾为代表的“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