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9499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docx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

1.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5.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6.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7.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8.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9.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10.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11.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2.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

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14.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15.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6.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7.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18.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1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20.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21.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2.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

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23.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24.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25.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写作档案除了课内外作文外,还应记录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二、简答:

  1..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2.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

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5.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复习试题学习资料

一、  填空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 )与( 人文性  )的统一。

2、新课标要求1—2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

3、(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 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需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6、新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7、(语文 )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9、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10、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   判断

 1、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对)

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终结性评价。

(错)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课程评价更应重视定量评价。

(错)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对)

5、语文学科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逐渐训练阅读与写作,努力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错 )

6、新课程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学任务调整到品德与生活学科中去,它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错)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 对)

8、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要多写少认。

(错)

9、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对)

10、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不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错)

三、    简答题:

1、新课标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2、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3、综合性学习中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哪几方面

 一、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二、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三、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五、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4、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试述《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与我们传统所说的语文能力有什么不同?

语文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还有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而语文能力指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填空题。

14%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__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_,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课堂教学资源和__课外学习__资源。

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_3500__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_3000___个,其中__2500__个左右会写。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并在阶段目标中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_5__万字;第二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_40__万字;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_100__万字。

5、新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_评价的甄别和选拔__的功能,倡导发挥评价_促进学生发展___,_教师提高教学___,_改进教学实践__的功能。

二、简答题。

(20%)

1、《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说: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

(10分)

语文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还有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

“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

(10分)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阶段目标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三、论述题。

20%

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

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10分)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B)

A.学习工具B.交际工具C.实践工具D.交流工具

2.下列不属于语文教育的特点的一项是(D)

A.人文性B.实践性C.生活化D.立体化

3.下面的默读的目标属于7~9年级的是(C)

A.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B.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C.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D.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下列属于阅读方法要求的一项是(C)

A.朗读B.默读C.精读D.诵读

5.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D)

A.多做题B.不做题C.少做题D.以上都不对

6.对于7-9年级的语文教学,下列的数据有错误的一项是(A)

A.《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B.作文6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C.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D.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属于阅读的技术过程的一项是(D)

A.阅读的知识B.阅读的方法C.阅读的技能D.阅读的文化建构

8.在阅读中,尤其在考试中,理解词语的最不佳途径是(C)

A.联系上下文,“了解”“理解”“推想”“体味和推敲”词句的意思和作用。

B.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积累理解词句。

C.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D.在运用中加深理解。

9.下面关于写作的性质与地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C)

A.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B.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C.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一般方式。

D.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10.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是其重要的策略之一,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B)

A.改期命题作文,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

B.不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

C.减少对作文的统一要求,加强对作文的个别指导和评价。

D.提倡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随笔,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

11.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B)

A.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B.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要讲授口语交际知识。

C.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D.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12.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五个板块之一的理由表述有错的一项是(C)

A.生活化的课程B.个性化的课程

C.标准化的课程D.经验化的课程

13.活动化教学和小组学习的重要方式是(D)

A.问答式B.讨论式C.启发式D.情景式

14.语文评价的建议表述有错的一项是(B)

A.阅读评价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B.写作评价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C.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D.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15.语文评价的基本理念表述有错的一项是(B)

A.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的评价。

B.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C.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

D.应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不应机械照搬一般评价方法或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

3.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习关系。

(√)

4.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

(×)

改正: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5.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教学目标。

(×)

改正: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学目标。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语文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决定了怎样的评价策略?

   答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2.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一、重新理解和认识课堂

(一)新课堂的基本定位

1、课堂不是只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互动对话和沟通的场所。

2、课堂不只是训练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引导学生的场所

3、新课程的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成为探究知识的场所。

4、课堂不是教学行为模式化执行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二)从四方面的考虑出现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师生积极互动;2、学生参与体验;3、突出知识探究;4、注重情景生成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

(一)备课:

1、联系学生生活世界;2、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3、整合知识态度,过程与方法;4、开发利用教学资源;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6、把握教学内容结构性联系。

(二)上课:

1、注重动态生成;2、把握情景性的因素;3、促使学生多维有效积极互动;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5、多样化评价学生行为。

(三)评课:

形成新的评价框架:

(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生学习的主动化;

(3)师生互动的有效化;

(4)学科教学的整合化;

(5)教学资源的最优化;

(6)教学过程的动态化;

(7)教学策略的综合化;

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

(2)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

(3)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堂的开发者。

3.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应包含哪些观点?

答:

应提倡以下一些观点: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

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信息的**的权威。

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应该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能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相反,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沟通交流反而会互相启发,促进学习。

因而,也应该提倡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