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9465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7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docx

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和答案

 

门头沟区2019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

(一)

 

学试

2019.4

1.本试卷共6页,第一部分选择题,

12个小题,共

1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3道

题,共33分。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请使用

2B铅笔填

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共

1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C12

H1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1分,共12分)

1.下列中国古代工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磨制石斧

B.冶炼金属

C.酿酒

D.使用黑火药

2.下列元素中,缺乏会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是

A.Zn

B.Fe

C.Ca

D.Na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KMnO4

D.NaCl

4.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26个质子和30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4

B.26

C.30

D.56

5.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6.下列物质中,不能

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

A.Fe2O3

B.Na2CO3

C.NaCl

D.NaOH

7.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石蜡的密度

B.石蜡的硬度

C.石蜡的溶解性

D.石蜡的可燃性

8.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需称量

25gNaCl,量取25mL水。

B.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减少砝码

C.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水平50g氯化钠溶液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写法如右图所示5%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过滤C.点燃酒精灯D.熄灭酒精灯

 

10.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

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1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某反应的微观示

意图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A.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B.反应物①的化学式是CH2

C.参加反应的①、②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D.反应生成的③、④物质的质量比为

22:

9

1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g

...

50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

b物质的溶解度大

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55g的a物质放入到

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155g

溶液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

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1分)下列选项属于氧气的用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霓虹灯

B.一氧化碳中毒将病人放在高压氧舱急救

C.炼钢

14.(1分)某自热米饭的配料包括米饭、牛肉、萝卜、土豆等。

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_。

15.(2分)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

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

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现象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操作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2页(共8页)

 

(1)紫薯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16.(1分)钢铁被称为工业的骨骼,而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发明铸铁技术。

写出工业上炼铁的化

学方程式。

 

【科普阅读理解】

17.(5分)阅读下面短文。

酵母与泡打粉

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时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泡打粉进行发酵。

在面团发酵初期,面团中的氧气和其他养分供应充足,酵母的生命活动非常旺盛,进行着有氧呼吸,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接着面粉中原有的微量蔗糖及新产生的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果

糖,最后被酵母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面团中的氧气有限,酵母的有氧呼吸逐渐转为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在面筋的网络中出不去,加热蒸烤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使糕点变得松软。

酵母做的食品松软可口,有特殊风味,易于消化。

酵母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可以

增加营养价值,因此面点大都用酵母发酵。

糖和油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用酵母发酵耗费的时间长,而且发酵时间与温度相关(如图)。

因此,也有用泡打粉来代替酵母制作糕点的。

泡打粉一般是碳酸氢钠与酒石酸的混合物,通常为碳酸盐与固态酸。

将泡打粉调和在面团中,碳酸氢钠与酒石酸遇水以及碳酸氢钠受热时都会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点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

泡打粉使用时不受发酵时间限制,随时可用,对多油多糖的面团也照样起发泡疏松的作用。

缺点是它的碱性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降低营养价值,若混合不均匀反而会导致面制品中有的地方碱太多发黄而不能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酵母和泡打粉都能使制作的面食疏松多孔,是因为。

(2)在5-10h内,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是。

(3)酵母本身营养丰富是因为。

(4)NaHCO3的俗称是。

(5)下列有关酵母和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酵母发酵的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B.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宜食用酵母发酵制作的面食

C.泡打粉的发酵效果与面团中含糖、含油多少无关

D.酵母可以直接使面团中的淀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3页(共8页)

 

【生产实际分析】

18.(2分)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过程如下:

 

(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2)反应Ⅲ为S+O2====SO2,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19.(3分)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

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

9.3%。

工业上利用钛

白粉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焦炭

X

海绵钛(Ti)粉

Cl

钛白粉

TiCl

分离

2

电解

粉4

反应Ⅰ

反应Ⅱ

MgCl2

Mg、Cl

2

反应Ⅲ

(1)反应Ⅱ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海锦钛,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Ⅲ

(2)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20.(2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B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B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大量热。

21.(3分)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左侧直玻璃管中液面以上

平分为5份。

 

燃烧匙粗铜丝

白磷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4页(共8页)

 

(1)加热铜丝可以引燃白磷,利用的是铜有良好的性。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3)用白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22.(3分)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完成部分性质实验

 

稀盐酸

 

紫色石蕊溶液

 

石灰石

 

ⅠⅡⅢ

(1)Ⅰ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Ⅱ处干燥管中的实验现象。

(3)Ⅲ处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充满整个集气瓶?

 

23.(2分)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

方案A方案B

 

(1)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是(填“A”或“B”)。

(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

24.(3分)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两个实验。

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是40℃。

 

A

 

BC

 

(1)实验一:

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

A中放有过氧化氢溶液,B中放有一定量二氧化锰;C中放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5页(共8页)

 

有约半瓶80℃热水,C中左侧长导管出气口处放一块白磷。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观察到C中

白磷燃烧。

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该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

(2)实验二: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B中充满二氧化碳,C中液体是足量稀盐

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A中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关闭活塞,实验过程中可

 

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科学探究】

25.(5分)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发现反应时有白雾产生,用如下两个装置来找原因,其目的是:

 

同时又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3)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呢?

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

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质量

MnO2粉末做催化

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

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6

3

2

2

2

2

2

2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MnO2粉末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

(4)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呢?

小组同学又做了一组实验:

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15%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

气体时所用时间(秒)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反思:

MnO2颗粒的大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

请设

计实验证明(语言叙述,不

用画装置图)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6页(共8页)

 

门头沟区2019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

(一)

化学答案及评分参考2019.4

 

1.A2.C3.B4.B5.B6.C7.D8.C9.A10.D11.B12.D

13.BC

 

14.牛肉

15.

(1)能

(2)碱性

高温

16.3CO+Fe2O3====2Fe+3CO2

17.

(1)都能产生CO2气体

(2)40℃

(3)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

(4)小苏打

(5)ABC

18.

(1)2H2SO4===2SO2↑+2H2O+O2↑

(2)S、O

18.(3分)

(1)Mg

(2)分解反应

(3)Mg、Cl2

20.(2分)

(1)2KMnO4===K2MnO4+MnO2+O2↑

(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1.(3分)

(1)导热性

(2)直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约一刻度

(3)红磷能与氧气反应,反应后不生成气体

 

22.(3分)

(1)CaCO3+2HCl==CaCl2+H2O+CO2↑

(2)紫色石蕊变红色

(3)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

 

23.(2分)

(1)A

(2)②中无现象③中有气泡生成,无色液体变浅绿色

24.(3分)

(1)与氧气接触;升温,隔绝氧气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7页(共8页)

 

(2)B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B中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使C中液体倒吸入B

中,与B中生成的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

B中压强增大,C中有气泡冒出。

MnO2

25.(5分)

(1)2H2O2==2H2O+O2

(2)白雾的产生是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是否还有白雾)

(3)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当MnO2达到0.5g后所用时间就

相同了。

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MnO2加快反应速度。

(4)其它条件相同时,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越快。

(5)将等量粉末状和块状的MnO2置于两个相同的仪器中,同时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测定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

(或相同的时间记录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初三综合练习

(一)化学试卷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