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934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docx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

1.(2分)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2分)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色的月季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         ()

A.黄花    

B.红花    

C.黑花    

D.白花    

3.(2分)(2020·盘锦)如图所示,一滴露珠悬附在叶片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露珠是霜熔化形成的    

B.露珠静止不动是因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风吹叶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露珠掉落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4.(2分)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夜视仪    

C.荧光灯    

D.三棱镜    

5.(2分)(2017八上·滦南月考)小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则它看到的全身像应该是()

A.    

B.    

C.    

D.    

6.(2分)(2018八上·繁昌期末)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不透明物体的阻挡,光线照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以下“影”字是物理意义上的“影”的是()

A.电影    

B.形影不离    

C.水中的倒影十分美丽    

D.杯弓蛇影    

7.(2分)(2019八上·南通月考)把一块-5℃的冰投入到足够多的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停止蒸发    

B.有些冰熔化成水,水的质量增加    

C.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有些水凝固成冰,冰的质量增加    

8.(2分)(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下面四幅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描述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的是()

A.    

B.    

C.    

D.    

9.(2分)(2019八上·江都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3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0.(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1.(2分)(2014·辽阳)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们洗澡时的水温大约为80℃    

B.一支中性笔的质量约为100g    

C.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D.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12.(2分)(2017·富顺模拟)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

A.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沿0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沿Fl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二、填空题(共7题;共18分)

13.(5分)(2018八上·兴化月考)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___nm;如图甲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该刻度尺分度值是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如图乙,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4.(2分)(2017·吉林模拟)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弓的________,如果箭以30m/s的速度飞行60m射中靶心,所用时间为________ s.

15.(2分)(2020八上·遵义期中)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中的“楼台倒影人池塘”是光的________现象;诗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影子是根据光的________形成的。

16.(1分)小王在河边玩耍看见清澈的河底部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他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该对着鹅卵石的________照射(选填:

上方、下方、正对方向)。

17.(3分)(2011·辽阳)小明在听音乐时,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妈妈告诉他将音量调小些.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使声音的________降低;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同时依据声音的________小明还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在演唱.

18.(3分)(2020八上·普陀期中)某同学身高是17.5________(填单位),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米,当他向镜面前进2米,则他与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米。

此过程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2分)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请你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___ 现象,路边树上的雾凇是________ 现象.

三、实验题(共10题;共56分)

20.(5分)(2016八上·青山期中)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曲线,由曲线可知:

(1)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___℃,该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2)该物质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min;

(3)在0~2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4)AB,BC,CD三个过程中,________过程中温度不变.

21.(8分)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完成下面各题: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温度/ ℃

100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环境的温度为________ ℃

(2)请在右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

________ 。

(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________ 的冷却效果更好。

22.(6分)(2017八上·天门期末)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

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3.(4分)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如乙图)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________;

(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________;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

24.(6分)(2020八上·天津月考)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点”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__(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了大量“白气”,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5.(6分)(2016·姜堰模拟)                                                                      

(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开有边长为1cm的菱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地面15cm时,光斑呈_______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暗,到1m以上时,光斑逐渐呈________形.

(2)如图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①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②热量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烧杯中的水,但不会反过来传递,这说明热量的传递具有________性;

③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________;

④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但小宇提出疑问:

曾看见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仍沸腾,请你解释原因:

________.

26.(7分)(2019九上·庆云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验都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请回答:

(1)图甲说明通过________方式使物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图乙所示现象叫________,表明分子在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