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921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复习题 含答案.docx

微生物复习题含答案

1、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

4、初生F’菌株和次生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

5.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闭上,以免产生干扰。

(×)

6.革兰氏染色的最终结果是G+为紫色,G—为红色。

(√)

7.在锅中熬好培养基后就可以装入试管或三角瓶中灭菌了。

(×)

8.培养皿灭菌时烘箱一般在138℃下,持续1-2h就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

9.新玻璃器皿使用前用洗衣粉刷一遍,再用水充分冲洗干净就可以了。

(×)

10.病毒和细菌一样只要经过特殊染色就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

11.支原体和衣原体均能通过细菌滤器。

(√)

12.微生物的灭菌是以芽孢是否被杀死为标准的。

(√)

13.高压蒸汽灭菌通常用的压力,在℃下维持15-30min。

(×)

14.抗生素、血清、疫苗等溶液可用煮沸的方法进行灭菌。

(×)

15.分离真菌时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25%的乳酸防止细菌污染。

(√)

16.酵母菌和细菌的菌落差不多,很难区分。

(×)

17.可以通过穿刺接种试验来观察细菌的运动情况。

(√)

18.支原体和细菌的大小差不多,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

19.香柏油是在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使用的。

(√)

20.水质污染程度的标志是细菌总数。

(√)

21.菌种长期培养其性状一般不会改变。

(×)

22.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真菌孢子都是由真菌的子实体产生的。

()

23.只要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就能确定其污染程度。

(×)

24.分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培养基。

(×)

2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

26、渗透酶(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

2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

28、将HR病毒的外壳蛋白与TMV病毒的RNA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TMV型病灶。

若在感染前,用TMV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TMV型病灶。

(×)

2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

30、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和能量,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

二填充题(30分)

1、我们常采用__a___浓度的NaCl或__b___来稀释菌液或清洗菌体细胞。

因为__c___。

2、在有机物为基质的生物氧化反应中,以氧为电子传递最终受体的方式称__有氧呼吸__;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__无氧呼吸__;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受体的称__发酵__。

3、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__斜面冰箱保藏法__、__冷冻干燥保藏法__和__石蜡油封藏法__等,其中__冷冻干燥保藏法__方法保藏菌种的时间最长久。

4.使用油镜时要在镜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

5.革兰氏染色所需的染液有结晶紫、碘液、95%酒精、番红

6.观察菌落时细菌、放线菌、酵母菌接种多使用(涂布)法,而霉菌使用(点接)法。

7.微生物灭菌技术措施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湿热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8、电子显微镜主要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两种

9.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配方是(牛肉膏、蛋白胨、磷酸氢二钾、氯化钠、琼脂)。

10.玻璃器皿一般用烘箱进行干热灭菌,灭菌温度为(160-180℃,),持续(1-2小时)。

11.洗涤玻璃器皿时使用的洗涤剂有(水、肥皂、洗衣粉、洗涤液、硫酸及碱、有机溶剂)等

12.无菌室常用(紫外线)灭菌。

13.划完线的培养皿要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的目的是防止(皿底脱落打碎)、(防止冷凝水滴落到平板上污染)

14.食品微生物检验所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

15.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通过指示剂的显色反应用以鉴定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是(鉴别培养基)。

16.平板划线分离细菌时主要使用的工具是(接种环)。

17.细菌的染色技术有(简单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荚膜染色法)、(鞭毛染色)。

18.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19.血球计数板是(微生物的计数)的。

20.要想观察细菌的表面超微结构需要用(扫描电镜)。

21.细菌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平板分离法)。

22.单孢分离法是分离(真菌)的方法。

23、对细菌简单染色法的一般步骤是___a___。

常用的染料有__b__和__c___等。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镜检)

24、在混合菌样中获得纯菌株的方法主要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划线平板法)等。

2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pH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___a___和___b___等。

(1)培养基自身的改变(水分、温度的影响)

(2)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竞争较激烈时有些细菌会产酸、产碱)(3)代谢产物的作用(如乳酸菌产

26、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__a___和___b___等,无机氮源有__c___和___d__等。

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__e____等做有机氮源。

7a:

蛋白胨;8b:

牛肉膏;8c:

(NH4)2SO4;8d:

Na2NO3;8e:

豆饼粉

27、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a;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b和c等;细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主要是d;几丁质9b:

甘露聚糖;9c:

葡聚糖;9d:

肽聚糖

28、在微生物学奠基时代(生理学期)公认的代表人物为___a___和___b___。

前者的主要业绩有__c__等,后者的主要业绩有___d___等。

10a:

巴斯德;10b:

柯赫;10c:

巴斯德消毒法;10d:

微生物纯培养法

三、简述下列概念的区别:

(每小题5分,共25分)

1、连续培养与补料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

是按特定的控制方式以一定的速度加入新鲜培养基和放出培养物的培养方法。

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稳定;

补料分批培养:

是一种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培养方式。

它是在分批培养的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并不一定稳定。

2、菌落与克隆

菌落:

指单个细胞在有限空间中发展成肉眼可见的细胞堆。

克隆:

指从同一祖先产生同一DNA(目的基因)分子群体或细胞群体的过程。

或指将外源基因引入到宿主菌体内,并使其大量扩增的过程。

3、亚病毒与类病毒

亚病毒:

没有真病毒的形态结构,能利用非自身编码的酶系统进行复制,有侵染性,并可在寄主中引起症状。

?

类病毒:

是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中一类最小的新病原体,有类似病毒的一面,称为类病毒。

4`污水的厌氧处理法与活性污泥法

采用厌氧消化器把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水和其它气体的一种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

利用含有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气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活性污泥是一种絮状污泥,主要是菌胶团形成菌,原生动物,有机和无机胶

体以及悬浮物组成。

人工培养、驯化获得。

5补体系统与干扰素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有补充抗体作用能力,其作用无特异性,可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不能单独作用于抗原或抗体。

补体由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及肝、脾细胞产生。

补体系统由11个血清蛋白构成,C1-C9,C1又分C1q、C1r、C1s。

是一组酶原,被激活后发挥作用。

补体攻击细胞结果,使膜损伤,导致细胞裂解。

促进吞噬作用。

与变态反应有关。

(2)干扰素:

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到RNA和蛋白质合成。

人干扰素有α干扰素(白细胞干扰素),β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γ干扰素(免疫干扰素)。

6恒浊连续培养与恒化连续培养

不断调节流速使培养液浊度保持恒定。

适用:

收获菌体及与菌体相平行的产物。

恒化连续培养:

恒定流速,及时补充营养,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从而保持恒定生长速率。

又称恒组成连续培养。

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需的营养物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性因子,而其它营养物过量。

常用的有氨、氨基酸、葡萄糖、生长因子、无机盐等。

7厌氧微生物与兼性厌氧微生物

不需分子氧,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

专性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分子氧对其有害。

主要梭菌、产甲烷细菌、脱硫弧菌。

兼性厌氧微生物:

有氧与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但以不同氧化方式获得能量。

如酵母菌、一些肠道菌、反硝化细菌。

酵母菌酒精发酵时通入氧气,发酵减慢,停止产生乙醇,葡萄糖消耗速率下降,氧对发酵的这种抑制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

8噬菌斑与噬菌体

噬菌斑:

烈性噬菌体+敏感性细菌混合培养于固体基质中,由于噬菌体进行裂解细菌,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透明空斑。

噬菌体:

是微生物病毒,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9菌落与菌苔

菌落:

固体培养基上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生长物(微生物的单个个体或孢子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团)?

菌苔:

几个菌落连在一起成片生长。

10培养基与琼脂

培养基: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者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

琼脂:

红色海藻经过干燥的多糖抽提物,在微生物学培养基中用以作为一种凝固剂。

11完全培养基与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是能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培养基。

是天然或半合成的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仅能满足某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最低成分培养基。

12、菌株与菌种

是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

一种菌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所以,属于同一菌种的菌株是无数的。

菌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其实种有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13、化学耗氧量与生物耗氧量

化学耗氧量:

反映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在一般情况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反映水体总的污染程度。

生物耗氧量:

水体中有机物经生物氧化至简单终产物是所需的氧量。

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COD数值一般高于BOD。

四、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1.支原体的特点是(ABCD)。

A.无细胞壁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抗生素不敏感

D.能在含血清人工培养基生长E.不能通过除菌滤器

2、细菌遗传性变异中受菌直接摄取供菌游离的DNA片段,并整合到受菌的基因组中,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称(A)。

A.转化B.转导C.溶原性转换D.接合

3、测量病毒的单位是(D)

A.微米B.厘米C.毫米D.纳米

1.下列属于显微镜的光学部分的是(.A、B、C、D)。

A.目镜B.物镜C.聚光器D.反光镜E.镜筒

1、以下可以作为良好抗原的是(B,C,D,E)。

A、水B、病毒C、外毒素D、细菌E、衣原体

2.放线菌的形态包括(A,B)。

A、基质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及孢子D、鞭毛E、纤毛

3、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传递的方式有(A、B、D、E)。

A、转化B、接合C、准性生殖D、转导E、原生质体融合

4.细菌不可缺少的结构是(B、E)。

A、芽孢B、细胞壁C、荚膜D、质粒E、核体

5、食品中主要检测的致病菌有(A、B、C、D、E)。

A、沙门氏菌B、志贺氏菌C、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D、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6.真菌的分离方法是(CE)。

A、平板划线分离法B、稀释分离法C、单孢分离法

D、厌氧分离法E、弹射分离法

7.通过革兰氏染色就可以观察到细菌的(A、B、E)。

A、菌体大小B、鞭毛C、芽孢

D、荚膜E、菌体形态

8.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A、B、C、D、E)。

A.斜面传代法B.矿物油浸没法C.冷冻干燥法

D.液体石蜡法E.液氮超低温保息法

9、急性中毒性菌痢(C)

A、以成人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B、以成人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C、以小儿多见,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D、以小儿多见,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E、只有痢疾志贺菌能引起

10、质粒载体具有下列哪些特点(E)

A、具有复制起点

B、具有抗菌素抗性基因

C、具有多种限制酶的单一切点

D、具有较高的拷贝数

E、以上均是

2.微生物实验进行消毒灭菌常用的化学药剂是(A、B、C)。

A.%的升汞B.70%的酒精C.甲醛

D.NaCl溶液E.盐酸溶液

3.常用的接种工具有(A、B、C、D、E)。

A.玻璃刮铲B.滴管C.移液管

D.接种针E.接种环

4.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需要(A、B、D、)。

A.显微镜B.目镜测微尺C.血球计数板

D.镜台测微尺E.油镜

5.细菌的分离方法有(A、E)。

A.平板划线分离法B.单孢分离法C.弹射分离法

D.组织分离法E.稀释平板分离法

6.划完线的培养皿要倒置放在培养箱中培养的目的是(A、D)。

A.防止皿底脱落B.使细菌生长的好C.防止真菌污染

D.防止冷凝水滴落到平板上污染E.防止空气进入

7.细菌过滤器种类很多,有(A、B、C、D、E)。

A.滤膜过滤器B.玻璃过滤器C.硅藻土过滤器

D.石棉板滤器E.陶瓷滤器

8.食品卫生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A、B、C、D、E)。

A.细菌总数B.放线菌数C.大肠菌群

D.致病菌E.病毒数

9.细菌的形态可以用(B、C)观察。

A.肉眼B.普通光学显微镜C.电镜

D.染色后用肉眼E.放大镜

10.湿热灭菌方法有(A、B、C、D、E)。

A.煮沸消毒法B.巴氏灭菌C.高压蒸汽灭菌

D.间歇灭菌法E.超高温瞬时灭菌法

4、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范围是(A)

A.265~266nmB.267~276nmC.277~286nmD.287~300nm

5、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是因为(A)

A.缺少某些呼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B.缺少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某些蛋白水解酶

C.缺少某些呼吸酶和蛋白水解酶

D.缺少蛋白水解酶和淀粉酶

6、关于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描述,下述正确的是(C)

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B.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C.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D.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无关

7、有关细菌培养基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B )

A、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三类

B、SS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C、血琼脂平板属于营养培养基

D、蛋白胨水为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E、庖肉培养基属于厌氧培养基

8、新从病人分离的肠道杆菌菌落是( B )

A、R型B、S型C、R或S型D、R和S型E、以上都不对

9、?

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菌主要引起神经症状(D  )

A、福氏志贺氏菌

B、副溶血弧菌

C、葡萄球菌

D、肉毒杆菌

E、变形杆菌

10、有关内素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D )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份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五、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有什么特点

A.细菌的生长曲线是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恒定容积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取样测定,以细菌数量或质量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

B.根据繁殖速度的不同,可将生长曲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停滞期、对数期(或指数期)、稳定期(或静止期)、衰亡期。

(注:

或者按教科书正确回答六个阶段也得分)

C.每个阶段的特点为:

停滞期——分裂迟缓,代谢旺盛;

对数期——细菌数以几何倍数增加,代时稳定;

稳定期——细菌总数保持动态平衡,某些代谢产物得到积累;

衰亡期——细菌数目出现负增长,某些细胞出现畸形。

2、为什么利用微生物可以进行污染物的净化处理

首先,微生物具有在环境中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能与进入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充分接触;其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和代谢类型多种多样,能利用多种污染物作为自己的物质或能量来源,使之转化为对环境无害或性质较为稳定的物质类型,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3、你所了解的血清学技术有哪些,并说明其原理(写出三个即可)

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吸附到某一载体(如处理的血细胞、乳胶颗粒等),使之成为颗粒性抗原,再与相应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标记抗体技术

4、何谓菌落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菌落差别

菌落:

把单个微生物细胞接种到适合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我们把这个群体称为菌落。

细菌的菌落较小、湿润、较光滑、易挑取,菌落质地均匀,颜色均匀一致,有细腻感。

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组成。

一般圆形,光平或有许多皱褶、崎岖,大小与细菌菌落相近,质地致密,生长后期表面呈绒状或粉末状,初期细菌相似,有的还有同心环。

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还有的菌落表面或背面呈现不同的颜色。

酵母菌的菌落与细菌相似,但较细菌的菌落大而厚些,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呈蜡质状。

霉菌菌落通常以扩散方式向四周蔓延,菌丝较粗而长,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毡状,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菌落背面呈现不同颜色。

5.在你分离一种细菌的过程中,你都用了哪些灭菌技术

制作培养基使用了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无菌室用紫外线灭菌;使用的培养皿是经过烘箱干热灭菌的;要分离的组织要经过升汞表面消毒;分离过程中手要用70%的酒精消毒;使用的器具要沾70%的酒精然后经过火焰灼烧灭菌。

6.微生物实验中含有琼脂培养基的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

先用小刀或铁丝将器皿中的琼脂培养基刮去。

如果培养基已经干燥,可将器皿放在水肿蒸煮,使琼脂熔化后趁热倒出,然后用清水洗涤,并用试管刷来刷其壁,以除去粘附在壁上的灰尘或污垢,如果上面有少量油脂,可有刷子沾肥皂来擦洗内壁,然后用自来水洗去肥皂。

如果水在内壁是均匀地分布一薄层,而不出现水珠,即可认为是将油垢除去了。

7.如何测定食品中大肠菌群

(1)检样稀释

①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mL(或g)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最好用均质器,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②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③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依次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④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检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

(2)乳糖发酵试验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

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3)分离培养

  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温箱内,培养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4)证实试验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置36±1℃温箱内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的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5)报告

8.无菌室的操作规则

①将所有材料用品全部放入无菌室。

使用前打开紫外灯,照射半小时,照射完毕关闭外

灯,才能使用。

②进入缓冲间,换好隔离工作服,戴上口罩,将双手灭菌后再进入工作间

③操作前再用酒精棉球擦手,然后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工作,注意防火

④工作后将台面收拾干净,取出培养物品,再打开紫外灯照射半小时

9.细菌培养特征的鉴定包括那些方面

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菌落的形状、起伏、边缘、颜色、气味、粘滞性等

斜面培养特征:

观察菌苔特征

液体培养特征:

观察培养液混浊程度,液面有无菌膜、菌环,管底有无絮状沉淀,培养液颜色等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培养的生长情况:

检验细菌对氧气的需要和运动性

明胶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观察是否水解明胶

马铃薯块上生长特征:

在马铃薯块上接种呈一条直线,观察细菌能否生长、色素,稠密度,有无皱纹、扩散与否。

10.细胞壁作为细胞的一般结构,具有哪些作用

细胞壁作为细胞的一般结构,具有以下功能:

A.?

?

?

维持作用,即维持细胞的固定形状;

B.保护作用,即保护细胞不受外部机械作用或渗透压等不利因素的损坏;

C.?

?

屏障作用,即阻挡外来大分子进入细胞;

D.?

?

支持作用,即为运动器官鞭毛提供支持位点。

11.简述什么是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入细胞的一种方式,,即细胞会针对某些特定物质通过消耗能量,借助载体进行逆浓度的输送。

,基团转位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其基本特征与后者一样,区别在于被转运的物质一旦进入细胞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通常是接上某种基团(通常为磷酸基团),使之不能穿过细胞膜重新回到细胞外。

12.什么是基因什么是遗传密码

基因是一切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

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碱基顺序。

遗传密码是指存在于细胞体内的,能够控制物种形状稳定遗传的,承载在DNA上的一整套碱基序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