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9069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讲 课程与新课程改革.docx

第五讲课程与新课程改革

第五讲课程与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概述

一、课程的基本概念

1.新课程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新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所有内容和活动过程。

广义地说,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课程。

《课程标准》是教师施加影响的依据;教材是影响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自身的素质和生活经验是发挥影响的基础;现实生活、时代要求、学生、教师、家长都是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施加影响的主要途径;课堂是施加影响的主要渠道;校园、家庭和社区也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场所;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图书、游戏、运动和朋友都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有效渠道。

2.课程要素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结构:

一般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4)课程实施:

(5)课程评价

(6)课程管理

3.课程的分类

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根据不同角度,课程可分为以下类型:

(1)从课程内容的属性可分为: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从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可分为: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从呈现方式可分为: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5)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可分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6)从课程的任务可分为: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5.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

教科书亦称为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课程理论

1.传统课程理论

代表: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知识为核心,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经验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形式

其共同特点:

教学观念——知识传承观

课堂教学——“三唯”(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现象

师生关系——教师本位主义

(补:

历史上课程论评述

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

(1)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

每门学科的教学要根据科学的系统性、连贯性进行编制。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

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

活动课程论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学校要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这一派理论的特点是: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2)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

主张学校教育的任务(课程的设置)就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足轻重的。

(倡导者,英国教育家洛克)

实质教育论主张学校应开设数理化文史哲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课程。

(倡导者,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新课程理论

代表: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念,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

其主要特点: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时代的发展

知识经济:

人们把21世纪成为“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2)世界各国的应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英国、美国、日本、韩国……)

(3)中国的现状

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层次、质量和公平性等)的提高

“素质教育”的提出

基础教育的滞后:

课程目标混乱、课程内容庞杂、课程形式呆板、实施方法落后、课程评价扭曲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是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二是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a.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课程结构实现调整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d.学生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e.评价与考试制度得以调整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f.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倡导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2)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性;(3)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四、新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多种课程科目按一定比例或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我国的新课程结构: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我国的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特征。

五、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1.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2001年7月,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

2.课程标准的作用

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

因此,课程标准毫无疑问地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结构对比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概念

标准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分学段内容要求(有教案)

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课时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考核与评价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4.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标之中

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评价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

(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二节新课程中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新课程中,我们应该树立哪些教学观?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统一。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以交往和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实现。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这三种教学观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来的,彼此间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新课程中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是法律上、伦理上的责权主体。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也有人将之称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前新的学习方法主要有研究(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

(一)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

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二是作为一种课程领域。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4.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本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2)实践体验阶段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和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和口头报告材料。

(二)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特点

互动性、目标性、平等性、群体性、情境性、激励性

3.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积极地相互协作;

(2)强调个人责任制;

(3)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三)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含义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的特点

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

3.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运作方法

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讨论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角色转换式学习、范例式学习、兴趣化学习等等。

三种学习方式侧重点不同,但又存在内在的联系。

(四)正确把握学习方式的变革

首先,要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次,要正确处理学习方式创新与继承的关系,防止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

最后,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所有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需要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

选择和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要依据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条件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确定。

 

第三节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课程资源开发

1.课程资源的含义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或者说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它具有潜在性、多质性、具体性等特征。

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全

(4)有利于教学相长

3.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1)以国家课程为主线,开发学科深化类、学科拓展类、学科综合类的课程资源

(2)优化整合实践活动资源

(3)开发乡土研究课程资源

4.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善于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

(2)合理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引导、合理转化)

(3)及时捕捉互动生成的课程资源(动态生成)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倾向于结构多样化,而不是结构单一化

(5)要重视已开发的课程资源,使其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利用

二、课程管理的政策与制度

课程管理是指以课程为对象施加的决策、开发、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总称。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一)国家课程

(二)地方课程

(三)学校课程

关于校本课程:

1.校本课程的含义: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小组。

2.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支柱

(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3)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

(5)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3.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

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教师——资源调查——教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科学整合——动态调整

 

第四节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一、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

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一)在职业道德要求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教师专业精神发展

三种专业精神:

敬业乐业精神、民主博爱精神、求真务实精神

(把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未来、每个个体的生命价值及每个家庭的幸福联系起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终身奉献给教育事业。

(二)在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教育、科研一体化趋势,要求教师具有较宽广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教师必须具备自我知识、普通知识、教育知识和教师职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三)在劳动形态上要求从“教书匠”到“创造者”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

正如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季米良捷夫说:

“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

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的教师

三、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

(一)在对待学生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

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

教师的职责在于: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新课程中教师的反思

(一)教学反思及其意义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在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反思会促进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的几种展示形式

1.写随笔短论

2.做案例点评

3.写备课经历

4.讲教学故事

5.写教案反思(教学后记)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2.反思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

3.反思学生主体性发挥,关注学生自主与教师引领的统一

4.反思教学方式的转变,指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1.课前反思:

查阅以往的同类教案,取长补短;预测可能的效果与问题,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课中反思:

明确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的目的、内容是否适宜;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将课堂教学反思与课堂应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变自如,有术亦有效。

3.课后反思:

自我反思——及时获得学生的听课反馈——写反思体会或撰写反思日记。

 

第五节新课程评价

一、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教育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矫正功能、鉴定功能、解放学生的灵活

2.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

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订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其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

(一)新课程视野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

1.发展性是新课程视野下学生评价首要的根本的特点

2.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4.发展性学生评价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情景

(二)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合作交流、个性与情感等。

评价的标准应当清楚、简练,可测量和可操作。

2.选择并设计评价方法

(1)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式

(2)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3)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3.成长记录袋的认识与使用

成长记录袋,也叫做档案袋,主要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的证据与材料,以此评价学生学习进步状况。

成长记录袋评价学生进步的历努力的程度、反省能力及最终发展水平。

成长记录袋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明确目的

(2)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技能

(3)确定评价的对象在什么能力水平

(4)确定要收集的内容和收集的次数、频率

(5)调动学生参与

(6)确定评分程序

(7)向每一个人介绍成长记录袋

(8)制订交流计划和保存、使用计划

三、考试改革的方向

(一)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要把考试观转变为评价观

(二)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三)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四)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五)努力实现从只重视“掌握结果”的评价转变到既重视“掌握结果”又重视“发展结果”的评价

(六)努力实现从表征性分数机制转变到实质性内容机制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化训练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名称中属于隐性课程资源的是()

A.教材B.因特网C.实验室D.师生关系

2.《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

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着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的发展,树立()的理念。

A.以人为本B.创新精神C.以学生为本D.课程标准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

A.教学内容B.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