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900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docx

中小型合成氨厂的流程与原理

合成氨厂学习总结

在领导的帮助下,再学习了解了氨原料气的生产后,继续来到了合成氨厂学习。

在这里,谢谢帮助我的部领导、各分厂领导以及教会我许许多多知识的师傅们。

谢谢你们。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氨合成系统的生产流程,了解了各种生产设备,掌握了初步的操作知识,同时也让我了解了氨合成的原理和初步的生氨合成产模型。

我想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中一定有很重要的帮助。

在学习掌握知识过程中,有很多设备和工艺使我的感触很深,但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热交换器。

看到热交换器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第一个学习的地方煤气发生炉长达一分钟的吹风放空时间。

我觉得如果能让半水煤气与吹风空气换热,这样不但回收了热量,减少了煤气发生炉的吹风时间,也减少了放空时间,而且可以把多余的吹风时间用在制气上增加生产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了冷却水的使用,降低环境的污染。

具体措施是:

在煤气发生炉上气道上使用换热器,使高温的半水煤气与吹风气换热。

降低半水煤气的出口温度,提高吹风气温度。

但得煤气发生炉吹风气和其他煤气发生炉的上气道出口半水煤气换热(吹风和制气有时间差)。

如1#的上气道出口的半水煤气与2#的吹风气换热。

学习人:

魏启泽

学习时间:

2007年11月8日~2008年3月1日

第一部分合成氨生产系统

1.1合成氨系统

造气生产的半水煤气中除了含有合成氨所需的H2、N2外,还有大量的H2S、CO、CO2。

这些气体不但不是合成氨有效气体,而且对设备、管道有腐蚀作用,对催化剂有毒作用和能污染铜液。

所以进入合成塔前一定要将其脱出。

于是利用半脱岗位的脱硫塔脱除H2S,变化岗位的变换炉将CO转换成CO2,脱碳岗位脱除CO2、粗甲、铜洗脱除净化脱除不完全的H2S、CO、CO2。

在动力方面,除了半脱的脱硫塔和一段总管所需的动力是煤气风机提供外,其它各个工序的动力由压缩机提供。

压缩机是合成氨系统的动力核心。

1.2煤气风机和半脱

造气生产的半水煤气经过气柜的混合稳定,再经电捕焦油器分离出部分焦油后,一部分被罗茨风机加压送往新系统作为复肥系统的燃料气,另一部分被一次煤气风机送到净化的半脱岗位的脱硫塔脱除大量的H2S。

使H2S含量变为80~150mg/Nm3,再由二次煤气风机加压后送到压缩机。

1.3变换

二次煤气风机送来的半脱气进入压缩一段加压后再进入二段加压后送到变换岗位,把含量为30~38%CO与锅炉或热电送来的水蒸气反应,使变为CO含量为3~6%的变换气。

变换气又被压缩机的三段抽走后送入四段加压后再送往脱碳。

1.4脱碳

四段送来的变换气经过变脱除去了影响后面工序正常运行的H2S后进入脱碳工段,运用NHD脱碳法和EDTA热钾碱溶液脱碳法脱除CO2后被压缩五段抽走加压后送入六段。

六段再把净化气送到粗甲工段和铜洗工段。

1.5粗甲与铜洗

六段送来的净化气中仍然有脱除不完全的CO2、CO、H2S。

于是引入了粗甲的联醇工艺和铜洗,以达到微量的基本彻底的脱除,便于合成工艺的有效进行。

此时精炼气中的CO2+CO≤25ppm、H2S≤5ppm。

精炼气被压缩七段抽走后送入合成工段用于合成氨生产。

1.7合成

七段送来的新鲜气与合成塔反应不完全的循环气进入合成塔反应。

3H2+N2≒2NH3。

在合成塔反应不完全的原料气又被循环机抽走后再送入合成工段进入下一步的循环。

合成氨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1

 

第二部分净化

2.1半脱

2.1.1H2S的危害

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以不同形式的硫化物存在。

其中大部分是以H2S的形式存在的。

这以造气的原料有关。

我公司的硫化物主要的就是H2S。

由于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对合成氨的生产是十分的有害的,它会增加气体对金属设备的腐蚀、使催化剂(触媒)中毒、污染溶液、污染环境。

而且在另一方面,硫作为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原料,因此必须对硫化物进行脱除和回收。

在腐蚀设备方面,H2S易溶于水生成硫氢酸,能与设备、管道生成相应的金属硫化物从而造成腐蚀。

甚至与氧反应生成更为原重的硫酸和连多硫酸,而连多硫酸是不锈钢设备与焊缝区腐蚀破裂的重要因素;在催化剂中毒方面,由于H2S能与变换、合成催化剂的活性部分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下降,原重时会影响了催化剂的寿命,影响生产;在污染溶液方面,H2S能与铜洗液中的Cu+、Cu++反应生成沉淀,破坏溶液组分,降低铜液对CO的吸收,原重时会造成设备堵塞、精炼气带液;在环境污染上,H2S是剧毒物质,吸入会使人中毒。

2.1.2半脱的原理与操作

合成氨工业中,脱硫的方法有很多,但一般分为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类。

我公司采用的是湿式脱硫法中的氧化法之一的栲胶脱硫法。

脱硫原理是利用纯碱吸收H2S后,再利用NaVO3的氧化性将NaHS氧化并析出单质S,而富液利用栲胶的栽秧能力和氧化性将溶液还原再生。

栲胶对设备的腐蚀速度慢,生产成本较低。

栲胶中的大丹宁分子经过加热熟化降解成丹宁小分子,使其的活性增强,成为具有较强载氧能力和具有水溶液较稳定的络合物。

栲胶脱硫工艺脱硫步骤如下:

1利用纯碱(Na2CO3)吸收硫化氢(H2S)形成NaHS。

Na2CO3+H2S=NaHS+NaHCO3

2再利用NaVO3的氧化性将NaHS氧化并析出单质S。

NaHS+NaVO3+NaHCO3=S↓+NaV2O5+Na2CO3+H2O

同时生成的NaV2O5被氧化态的栲胶还原成NaVO3保证后反应的有足够的NaVO3。

同时NaHS与NaVO3反应生成Na2V4O9,并析出单质硫S。

NaHS+NaVO3+H2O=Na2V4O9+NaHO2+S↓

3而氧化态的栲胶将Na2V4O9氧化成NaVO3,氧化态的栲胶同时被还原成还原态的栲胶。

4还原态的栲胶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氧化态的栲胶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5所生成的NaHCO3与NaHO2反应

NaHCO3+NaHO2=Na2CO3+H2O

保证后反应的有足够的Na2CO3。

在这里,纯碱(Na2CO3)吸收硫化氢(H2S)形成NaHS是发生在脱硫塔,而其他的反应都在喷射再生氧化槽里发生。

在操作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脱硫溶液量的调节,来达到对出口H2S含量的控制,利用加减蒸汽用量来调节溶液温度。

但为了使变换炉的催化剂的正常硫化使用,必须把出口H2S控制在80~150mg/Nm3。

2.1.3半脱气的气体流程

气体由一次煤气风机从并联的三个脱硫塔底部进入后与逆流而下的脱硫溶液充分接触反应后由二次煤气风机抽走送入压缩一段。

流程如图2-1

2.1.4半脱气的溶液流程

为了使溶液的循环利用,利用碱性溶液吸收了H2S,然后再借溶液中的载氧体的氧化化作用把吸收的H2S转化为单质S,使溶液再生。

从脱硫塔顶部喷淋而下的脱硫贫液在脱硫塔里与逆流而上的原料气充分接触后吸收了H2S后形成富液。

富液经过富液泵加压后进入溶液加热器经过水蒸气加热后(35~450C)送入喷射再生氧化器顶部,富液经过喷射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后溶液得以再生形成贫液,并分离出含有单质S的硫泡沫。

硫泡沫被送到硫回收系统,而贫液经过贫液槽的收集后被贫液泵送到脱硫塔顶部后进入下一轮的循环。

脱硫溶液的循环流程如图2-2

2.2变换

2.2.1变换原理与操作

造气生产的半水煤气中的CO的含量约为30~38%,而CO不但不是合成氨的原料气,而且能使氨催化剂(触媒)中毒,降低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清除。

在清除CO的方法中,选取用水蒸气与CO反应得方法不但可以祛除CO,而且可以生成合成氨所需的H2。

反应方程式:

CO+H2O≒CO2+H2+Q。

CO的变换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温度降低,平衡向着生成CO2的和H2的方向移动;温度升高,平衡向着CO和水蒸气的方向进行。

操作在操作上,可以通过调节变换炉蒸汽的用量和增湿器脱盐水用量调节变换反应,以及通过冷、热副线调节来控制各个触媒点的温度(1800C~4500C)来控制出口CO的含量。

对于出口CO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粗甲生产量的多少,但一般控制在3~9%。

2.2.2新变换

压缩二段送来的气体有大量的油污,这些油污进入变换炉会降低催化剂的利用,于是在进入变换系统前一点要被除去,于是引入了油过滤器和焦炭过滤器。

而在变换的正常进行需要触媒的温度控制在1800C~4500C。

所以在气体变换炉之前需要一些辅助设备。

变换工段各设备的一些功能如表2-1。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功能

气体流程

焦炭过滤器

2个

除去油污

两个焦炭过滤器并联,气体低进高出。

饱和塔

1个

增加半水煤

气的饱和度

气体低进高出

在出口处加水蒸气,有冷副线

换热器

1个

气体加热

顶进底出(管内)

变换炉一段

CO+H2O=CO2+H2+Q

顶进中出

增湿器

1个

喷脱盐水降温,副产蒸汽

顶进低出,

在入口处加水蒸气,出口有热副线

变换炉二段

CO+H2O=CO2+H2+Q

低进中出

换热器

1个

气体降温换热

低进高出(管间)

水加热器

1个

用除氧软水进一步降低变换气温度

高进低出

热水塔

1个

降温、热量回收

低进高出

冷凝器

1个

软水降温

顶进低出(管内)

冷却塔

1个

循环水降温

低进高出

表2-1

新变换的气体流程如图2-3

2.2.3老变换

老变换的变换工艺和新变换的一样,只是在祛除油污设备使用了一个油过滤器和一个焦炭过滤器。

老变换的气体流程如图2-4

2.3变脱

2.3.1新变脱原理

由于变换炉催化剂的硫化需要,半脱的脱硫塔并没有完全脱除H2S(80~150%),但H2S的存在影响了后面氨合成的正常进行,所以的必须脱出。

新变脱采用的是湿法脱硫的改良ADA脱硫工艺与干法脱硫的活性炭脱硫工艺串联的脱硫方法。

改良ADA法脱硫ADA法经过改良后成为ADA-钒酸盐法。

这方法可以将H2S脱至0.5cm3/m,甚至更低。

而回收的硫磺纯度可达99.9%。

改良ADA脱硫法脱硫机理可以分为四步进行:

⑴在脱硫塔中,稀碱溶液吸收H2S进行反应。

NaCO3+H2S﹦NaHS+NaHCO3。

⑵NaHS与NaVO3发生反应生成单质硫的析硫反应。

NaHS+NaVO3+H2O﹦Na2V4O9+NaOH+2S。

⑶氧化态的ADA与Na2V4O9的熟化反应。

Na2V4O9+ADA(氧化态)+4NaOH+H2O→4NaVO3+2ADA(还原态)

⑷还原态ADA被空气中的O2氧化再生反应。

2ADA(还原态)+O2→2ADA(还原态)+2H2O

活性炭脱硫活性炭脱硫的原理是活性炭先将H2S吸收后再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活性炭由许多毛细微孔体聚集而成,通常气体分子都能从微孔扩散入内。

毛细孔为脱硫提供了反应场所和容纳反应物产物提供空间。

在室温下,气态H2S与O2发生反应。

H2S+O2=2H2O+S。

这是个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但在活性炭的催化下大大的加大了反应速度。

活性炭在脱除H2S过程中起到了吸附和催化作用。

其脱硫机理如下几步骤进行:

⑴变换气中O2扩散到活性炭毛细孔表面被化学吸附,形成催化活性中心表面物,变换气中含有≤0.5%的氧,这足以满足脱硫的要求。

⑵气相H2S分子扩散到活性炭毛细表面与化学吸附的氧发生反应,H2S+O2=2H2O+S。

反应生成的单质硫S,呈多分子层吸附于活性炭空隙中。

活性炭空隙越大,沉积于孔内的硫分子层越厚。

2.3.2气体、NAD溶液流程

气体流程压缩四段送来的变换气由变脱塔底部进入,自下而上的与ADA溶液逆流接触。

ADA溶液将H2S吸收,使变脱气中的H2S含量≤5没mg/m3,从气体出来的气体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所带的溶液后进入活性脱硫槽底部,进一步脱除H2S后,经过水洗塔后送往脱碳岗位。

变脱气体流程如图2-5

ADA溶液流程变脱吸收塔吸收了H2S后的富液从塔底引出,进入闪蒸槽,解吸出H2S后进入喷射氧化再生槽再生后,进入贫液槽,聚集在贫液槽的ADA溶液经贫液泵打入变脱吸收塔循环使用。

而从喷射氧化再生槽溢流出来的硫泡沫加压后送至硫回收系统。

ADA溶液流程如图2—6

2.3.3老变脱

老变脱的工艺和原理与半脱是一样的栲胶脱硫工艺。

其气体流程如图2—7

2.4脱碳

2.4.1脱碳的原理

原料气经过变换后,变换气中除了氨合成原料气外以CO2的含量最多。

CO2不是合成氨的有效成分,而且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

所以,无论是产生于造气约为5~8%的CO2还是变换来的CO2在进入合成塔前必须要脱除。

脱除CO2的方法很多,一般是溶液吸收。

溶液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物理吸收是利用CO2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性质完成。

吸收CO2后的溶液通过有效的减压闪蒸加热后使大部分CO2解吸,溶液得以再生循环使用;化学吸收是利用CO2具有酸性特性可与碱性化合物反应来实现。

我公司的老脱碳采用的是化学吸收脱碳法的EDTA催化热钾碱法脱碳工艺,而新脱碳采用的物理吸收脱碳法的NHD脱碳工艺。

2.4.2老脱碳

老脱碳采用的是EDTA催化热钾碱法脱碳。

其以DETA为催化剂,KVO3为缓腐剂(脱碳溶液中的K+和H+在溶液介质中对设备有腐蚀作用),EDTA为催化剂(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CO2+H2O+K2CO3≒2KHCO3进行得很慢),利用K2CO3水溶液为容液与CO2和H2O反应吸收CO2。

反应方程式:

CO2+H2O+K2CO3≒2KHCO3+Q。

由于反应是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所以可以通过加压吸收CO2,加热气提再生溶液。

在吸收CO2过程中,除了K2CO3对CO2的吸收外还存在CO2与溶液的气液相传质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达到了对CO2的脱除。

老脱碳主要设备及功能如表2-2

设备名称

功能

CO2吸收塔

CO2+H2O+K2CO3﹦2KHCO3吸收CO2

净化气水冷器

冷却净化气

净化气分离器

分离气液

洗碱塔

洗出气体所带脱碳液

CO2再生塔

加热析出CO2使溶液再生

半贫液过滤器

过滤半贫液中的杂质

蒸汽煮沸器

加热溶液,使溶液彻底脱除CO2,成贫液

贫液水冷器

循环水冷却贫液

贫液过滤器

过滤半贫液的杂质

CO2水冷器

冷却CO2

CO2分离器

分离CO2所带脱碳液体

表2-2老脱碳主要设备及功能

气体流程来自变脱的变脱气由CO2吸收塔底部进入,与自上而下脱碳溶液在塔内充分解出使CO2吸收,脱除了CO2的净化气由塔顶引出,经水冷器的冷却后进入洗碱塔洗出所带的溶液后送往压缩五段。

气体流程如图2-8

 

CO2气体流程再生塔中解析出来的CO2气体由再生塔顶部出来,进入CO2第一水冷器冷却后,经第一分离器分离掉部分冷凝液后,在进入CO2低而水冷器和CO2第二分离器分离冷凝液后放空。

溶液流程CO2在吸收了CO2的富液,由塔底引出有自身的压力压到再生塔顶,被再生塔底部沸腾的溶液释放出来的水蒸气加热析出CO2成为半贫液,此时3/4的半贫液从塔中部引出,经过滤器过滤里面杂质,由半贫液本加压后送到CO2吸收塔中部,剩下的半贫液进入再生塔下段继续加热气提,接着汇集后自下而上流经蒸汽煮沸器,被外来的蒸汽加热再生析出CO2形成贫液,贫液从再生塔底部引道贫液水冷器管内冷却,再经过贫液过滤器过滤后到接力泵和贫液泵加压后送往CO2吸收塔循环使用。

脱碳溶液流程如图2-9

2.4.3新脱碳

新脱碳采用的是物理脱碳的NHD脱碳法,NHD脱除CO2的方法是以NHD溶液为溶剂,利用NHD(聚乙二醇二甲醚)与CO2的相似相容的原理脱除CO2。

在脱碳塔内与变脱来的精脱气逆流接触,脱除气体中的CO2,使出口净化气CO2含量小于1%。

吸收CO2的NHD溶液经冷却、减压闪蒸后进入气提塔气提再生后继续使用。

NHD溶剂是理想的脱碳溶剂,它对CO2的选择吸收性比较好,净化度可达到10-6级;在对碳钢设备上,无腐蚀性,在使用时它的溶剂不起泡、不降解、蒸汽压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比较好,对人无毒害作用。

与热钾碱催化脱碳溶剂相比NHD是比较优良的脱碳溶剂。

新脱碳主要设备与功能表2-3

设备名称

功能

变脱气冷却器

变脱气、净化气与低压闪蒸气相互换热

分离器

分离变脱气中的水分

脱碳塔

变脱气与逆流而下的NHD溶液接触,脱除CO2

净化气分离器

分离出净化气中所带的液雾

氨冷器

富液与合成送来的液氨换热,液氨成气氨,富液降温

高压闪蒸槽

闪蒸出大部分H2与部分CO2,送往压缩三段

低压闪蒸槽

闪蒸出含大部分CO2的解析气

气体塔

解析出全部CO2,富液成贫液,再生

解析气分离器

分离解析其所带雾沫

板式换热器

在脱水系统运用时,富液与脱水塔出来的液体换热

脱水塔

脱出溶液中多余水分,调节溶液组分

表2-3新脱碳主要设备与功能

气体流程变脱来的精脱气经过水洗后进入变脱气冷却器被变脱气和底闪蒸汽冷却换热后,在分离器分离水分后,进入脱碳塔。

气体在塔内与自上而下的NHD溶液接触,吸收了气体中的CO2后从塔顶出来经过净化气分离器分离所带的雾沫后,再通过变脱气冷却器冷却后送入压缩五段。

气体流程如图2-10

溶液流程吸收了CO2的富液从脱碳塔塔底流出,经过氨冷器冷却后减压到高压闪蒸槽,闪蒸出大部分的H2和CO2,接着进入低压闪蒸槽进一步闪蒸。

再通过富液泵将部分液体送到脱水塔脱除多余的水和使溶液再生后循环使用,部分送到气体塔加入空气降低分压后使溶液脱除CO2再生,再由贫液泵送往脱碳塔顶循环使用。

NHD溶液流程如图1-11

第三部分气体压缩

在氨合成系统中,原料气的净化和氨的合成都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因此需要对气体进行压缩加压,以达到所需压力,同时完成各个工序之间的原料气的输送。

作为氨合成系统的动力补给中心的压缩机,它为氨合成系统基本提供了所有的动力(半脱和一段总管由煤气风机提供)。

同样循环机也是压缩机的一种,它将合成不完全的气体由抽走后补充压力损失后又送往合成进入下循环的合成。

3.1压缩

我公司所采用的是往返式压缩机,它依靠活塞在气缸内的往返运动来多段(七段)气体压缩。

由于压缩机改变了进出口的压力,故压缩比(出口压力与进口压力之比)的存在,出口温度大大提升。

为了保护设备和生产安全,故利用循环水冷却保护缸体,19#油密封气缸和润滑内件,13#油来冷却内件。

压缩机各级的压力指标如表3-1

段数

一段

二段

三段

四段

五段

六段

七段

出口压力/MPa

≤0.22

≤0.82

≤1.35

≤2.9

≤6.3

≤13.5

≤32

表3-1压缩各段出口压力

气体流程由一段总管来的气体经室外水封、室内水封后进入一段缸,加压之0.22MPa后经过一段水冷器冷却后进入二段缸加压到0.82MPa后送往变换,变换气由变三总管进入三前分离器分离水分后进入三段缸加压至1.35MPa后经三段水冷器冷却后进入四段缸加压至2.9MPa后送往脱碳;由脱碳经脱五总管送来的净化气经过常温脱硫后到压缩五段加压至6.3MPa,经五段水冷器冷却后进入六段缸加压至13.5MPa后经过六段缓冲器缓冲压力、六段水冷器冷却气体、油水分离器分离净化气中的油水后送往粗甲、铜洗;回来的精炼气由七前分离器分离水分后进入七段缸加压至32MPa后经过七段缓冲器缓冲压力、七段水冷器冷却气体、油水分离器分离净化气中的油水后送往合成。

压缩个气体流程如图3-1

压缩的主要设备及功能如表3-2

设备名称

水冷器

常温脱硫

(铜洗)

三、七前分离器

油水分离器

六、七缓冲器

功能

冷却各压缩段出口气体

连在脱五总管上,进一步脱除H2S

分离三、七段前的液体,防止液击,破坏气阀

分离六、七段出口经过水冷器冷却后的油水

缓冲六、七段高压,安全起见

表3-2压缩的主要设备及功能

3.2保压

作为氨合成系统的动力补给中心的压缩机,它为氨合成系统基本提供了所有的动力和氨合成操作压力,所以保压对于氨合成尤为重要。

压缩操作除了保证各个出口压力指标外,对变三管和合成压力的保压。

后两者是保压的重点。

保变三压力变三压力不能高于0.72MPa,压力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后面压力的维持。

保压可以通过调节低压压力来调节高压,在风机岗位调节2#副线、在压缩调节20阀或放空阀。

压力高时,开2#副线或开20阀,但开20阀气体在压缩内部循环,影响煤气流量,相当于减量。

开放空污染了坏境,又浪费了气体,故二次煤气风机送来的压力不宜过高,该由后面的压力情况调节。

同样压力不能过低,过低会使煤气流量降低,影响了后面合成工序的产量。

保合成压力在触媒等合成条件稳定下,压力越高合成生产能力越好,但出于安全合成压力不能高于32MPa。

第四部分氨合成

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气体仍然有3~7%CO,约1%的CO2,如果不脱除将影响氨合成工序,所以在进入合成塔前必须脱除。

于是利用生产粗甲脱除CO、CO2再利用铜洗和氨洗脱除最后的CO和CO2。

4.1粗甲

联醇工艺生产甲醇的同时也脱除了对氨合成有毒害的CO、CO2,联醇工艺特点是串联在氨合成工艺之中,既满足氨合成工艺,又满足甲醇合成工艺要求。

生产甲醇的反应:

在铜基催化下CO+2H2≒CH3OHCO2+3H2≒CH3OH+H2O(压力:

≈13.5MPa,T:

240~3000C)。

粗甲生产的主要设备及功能如表4-1

 

设备

高压水洗塔

气液分离器

循环机滤油器

 

合成塔

 

水冷器

醇分离牙器

洗醇塔

循环机

中间贮槽

 

功能

除CO2和氨、硫

分离气体中的液体

脱除油份

合成粗甲:

CO+H2≒CH3OH

CO2+H2≒CH3OH

冷却合成塔出口气体

分离气体中的粗甲

洗涤气体中的甲醇

抽走醇分力器中的气体

收集醇分离器与洗醇塔分离出来的甲醇

表4-1粗甲生产的主要设备及功能

气体流程压缩六段来的气体进入高压水洗塔,祛除部分CO2及氨、硫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除去油、水,进入循环机滤油器与循环出口气混合,再进一步分离气体中的油、水分及其他杂质。

接着气体分主副线进入粗甲合成塔。

气体在三个合成塔的流程是1#、4#并联后与3#串联。

在高温(245~2800C)、高压(≤13.5MPa)和触媒的催化下CO、CO2与H2反应合成粗甲。

CO+H2≒CH3OH,CO2+H2≒CH3OH。

生成的甲醇和反应不完全的气体从塔底出来后经过水冷器冷却后,分离出粗甲醇,气体继续经洗醇塔分离出粗甲醇后送往铜塔继续脱除粗甲脱除不完全的CO、CO2和H2S。

高压水洗塔和洗醇塔所用的软水由铜泵岗位压送。

气体流程如图4-1

4.2铜洗

铜洗是气体净化的最后工序,铜塔和氨塔利用铜氨液吸收原料气中的CO、CO2、O2、H2S。

使进入合成塔精炼气中微量(CO+CO2)≤25PPm,CO2≤5PPm。

吸收了有毒气体的副铜液送往再生进行铜液再生后由铜泵加压送往铜塔循环使用,废氨水送往废氨水槽收集后磷酸。

反应式如下:

⑴脱除COCO+Cu(NH3)2Ac+NH3﹦Cu(NH3)3Ac·CO+Q

⑵脱除CO2CO2+2NH3+H2O﹦(NH4)CO3

(NH4)2CO3+CO2+H2O﹦2NH4HCO3+Q

⑶脱除O22Cu(NH3)2Ac+4NH3+2HAc+1/2O2﹦2Cu(NH3)4Ac2+H2O

⑷脱除H2S2NH4HO+H2S﹦(NH3)2S+2H2O+Q

2Cu(NH3)2Ac+2H2S﹦Cu2S↓+(NH4)2S+2NH4Ac

Cu(NH3)2Ac+2H2S﹦CuS↓+(NH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