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900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位置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四单元有趣的游戏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前一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其中在相对面判断左右,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

信息窗一,是借助学生熟悉的两个小朋友“指鼻子、指眼睛”的游戏画面,引起学生对左、右方位的讨论。

在自主练习中,借助“二人听口令击掌”的游戏画面,扩展到对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的学习。

信息窗二,是利用几个小朋友一起看照片的现实情境,引起学生对汽车和小兔拍摄位置的讨论,开展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知识的学习。

在自主练习中利用小鸟和小猫从不同位置看房子,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巩固。

教材在本单元最后安排了一个“智慧广场”,主要是学习用画图的方式解决有关排序的数学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同时,这一内容也是对前面学习数的认识(基数和序数)的进一步是深化,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对基数和序数的区分将更明朗。

教材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和视图的初步知识。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在“前后”,最后“左右”。

按照这样的认知顺序,教材先借助游戏情景,让学生主动调取有关“上下”和“前后”的知识经验,然后提出辨认”左右“的问题进行教学。

2、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

教材利用学生熟悉的游戏和身边常遇到的现象,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方位的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4、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前后左右上下

教学难点:

在相对面判断左右

■教学建议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亲自体验来加深对方位的理解、增强判断力,并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学习。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源于生活,产生用数学思考观察周围实物的兴趣

采用;游戏猜一猜——石头、剪子、布游戏——感知体验——辨认应用——反思数学

1、充分唤起学生的经验意识,以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数学生源于生活,并不高深莫测,并不难。

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学生在家庭、商店........多种场合都经历过,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只是没有把这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过来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事情,用左手做什么事情“等问题,来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兴趣,乐于参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学习空间,便于学生联想和交流。

2、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让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学知识。

初步建立”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感,学会简单的方位知识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引导学生亲身参加现实活动。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有关方位的初步知识是现实经验的系统化,处处可以找到他们的影子。

另外此类只是很难通过几节课、几个例子一下子就学会,只有通过不断的辨认,不断的观察,不断的积累知识,才能变得得心应手。

4、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设计多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除教材提供的游戏外,教师还可联系当地学生实际,设计结合本课内容的其他游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重点训练学生能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机动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有趣的游戏

1

智慧广场

1

合计

2

1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3页的信息窗1,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教学提示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先理解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这些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有了这一基础后,在引导学生理解左右关系及其相对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充分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这些位置关系都是相对的,并能用语言较准确的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左右关系,并能准确的的理解左右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

师:

停,同学们玩得真高兴,我想问问大家:

玩得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

上下、前后、左右)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展开活动,将学习内容寓于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既自主探求,独立思考又相互结合,参与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经历和体会由知识结构转化为认识结构的建构过程。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

师:

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

(玩过,就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师:

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

你想玩吗?

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

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

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师:

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

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

(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

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

(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

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

4、反馈练习。

师:

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

哪只是右手呢?

请举起你的左手。

再举起你的右手。

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强化训练)

师:

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

找找看。

5、相对左右。

师:

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

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师:

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

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尝试解答)

师:

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

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

这也说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

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

从身上熟悉的器官入手,通过多次练习,理解相对的左右。

从而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

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

6、做游戏。

师:

咱们再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听老师发口令,同学们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①伸出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摸右耳、指左眼、指右眼。

②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向上跳两跳、向下蹲两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前走两步。

(再让几个学生发发指令)

(二)自主探究,上下前后。

师:

我们刚刚学习了左右这两个方位,那么从刚才的游戏中,你又发现了哪几个方位呢?

(让学生说,师板书。

反馈练习。

师:

那你能说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分别是什么吗?

(多让几个学生说说)

谁还能结合教室里的一些物品说说他们的前、后、上、下的位置关系?

(给予鼓励)

师:

谁想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

谁想介绍一下你好朋友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三)巩固新知:

1、第1题是“摆一摆,说一说”,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对“上下、左右”的辨认。

2、第三题是“摸鼻子”游戏,目的是巩固对自身左右的认识。

我学会了吗?

1、可以借助挂图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学会了吗?

2、学生自己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

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如:

龟兔赛跑),并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图意。

教师要及时点评,说明个别答案不唯一。

3、完成“我学会了吗?

”下面的3道题目。

(1)第1小题,用彩笔涂色,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

(2)第2小题,把小蚂蚁前面第2只涂上红色,小蚂蚁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

第二小题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关练习,如把从左边起第4只蚂蚁圈起来,把右边的4只蚂蚁圈起来等等。

(3)第3小题,乌龟是谁看到的?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是小鸟,也有学生回答是太阳,都合理。

4、丰收园

丰收园里谈收获。

现在学完了,你想跟老师说点什么?

(1)长本领了吗?

你长哪些本领了?

(2)习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3、第四题是说一说自身周围有哪些同学,让学生能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会位置的相对性用,层层深入,提高学生对位置认识的熟练程度。

(四)达标反馈

1.哪是小明的家?

()号。

 

2.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3.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

我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

生:

我通过做游戏知道方向有相对性。

生:

我知道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谁?

生:

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一、【基础平台】

从左边数起:

排在第()个?

排在第()个?

从右边数起,排在第()个?

排在第()个?

二、【能力检测】

▇板书设计

有趣的游戏----认识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得到起始阶段,教学内容里的“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3个方向,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较为紧密,“上下”、“前后”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界定,所以,“左右”的辨认即使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颇深,同时也用的最多。

本课充分利用学生已经积累的感性经验,从身边或身上的六个方位入手、让学生认识和分辨这六个方位,体会方位的相对性。

同时,本课也注意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课我在设计上也有不足,表现在学生对实物或在实际的情境中的感受、活动或操作太多,对知识的理解有直观到抽象的程度不够。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根据研究,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分相对应,建立起以下联系:

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面是左手,右面是右手。

一般学生在6岁以前就能完全正确辨认“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并未发展完善。

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为标志为中心进行辨认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整堂课很流畅,但是总感觉这堂课还是欠缺火候,孩子们的积极性虽然高,却表现得有些浮躁。

首先谈一谈这节课我的两点做法:

一、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二、来源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如:

如:

教学上下的时候,出示大桥的情景,同时让学生看看教室的上面是什么,教室的下面是什么,当有学生说出有垃圾的时候,又可以进行讲卫生的教育。

教学前后,通过排队的情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前后的相对性,又能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但是,这节课虽然学生说得很好,讲的流畅,学的欢快,却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参照物的概念要讲吗?

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对性,但是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

但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讲出来参照物不同的,我觉得只能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会到相对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总结,

2、为什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而作业却错误百出呢?

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巩固练习中,动物游泳比赛,有部分学生填了上下。

说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

而在楼层问题中,学生的第几层的概念没有发展完善,最高的一层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

特别~~~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2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教学提示

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很可能出现“多算一个”、“少算一个”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那种情况下“包含”,那种情况下“不包含”,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有困难的同学甚至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通过直观的图形或实物摆放来达到理解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进一步巩固有关序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甚至用学具摆一摆,学会用这种办法解决有关序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叠问题的结构,前面的数量+中间部分+后面数量=总数。

数了两次的部分是重复的部分,要从总数中去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学习用品和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熟悉“几”和“第几”:

A.请一竖排起立。

你前面有几个同学?

后面有几个同学?

数的时候,算你了吗?

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

(1)让学生猜一猜,说说自己的想法。

(2)验证:

通过现场站一站、数一数(师生共同数)验证答案。

教师说明:

这一排同学可以分成三部分,你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和他自己。

B.还请这一竖排起立

从前面数你排第几?

从后面数排第几呢?

数的时候,算你了吗?

把你数了几次?

(两次)猜一猜这一行共有几个同学?

验证。

C.引出课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数了两次,这样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

板书课题:

重叠问题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用学生喜欢的生活动作起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探究新知:

课件:

(课本74页情境图)

1.读题:

读题至两遍,说一说:

通过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猜想:

猜一猜,这行大雁有多少只?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引出不同的答案。

如果出现一个答案,就说:

看来大家昨天预习的不错,知道答案是多少了,那为什么是8只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3.验证:

(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

A.摆一摆:

(1)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2)找两个同学到前面去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表扬学生会思考)

(3)老师示范摆一摆:

同学们,在摆的时候,读一句,摆一摆,我们先读第一句:

“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摆几个?

哪只是花雁?

(摆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第1。

再读第二句:

“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摆几个?

这一行,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摆一摆。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B.画一画。

1.在没有学具不能摆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画一画验证:

下面用圆代替大雁,三角代替花雁,读一句,画一画。

看看这一行大雁是多少只?

同桌可以讨论交流。

2.让二个同学到前面画一画。

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画法?

你画了多少只?

3.老师示范画一画:

同学们,在画的时候,读一句,画一句,我们先读第一句:

“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画几个?

哪只是花雁?

(画出5个圆,1个三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第1。

再读第二句:

“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花雁后面画几个?

那好,我们一起数数是几只?

4.请同学们再画一画。

结论:

这一行大雁共有8只。

C.算一算

D.列算式:

(1)那算式应该如何列呢?

让学生试着列算式。

(2)找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可能会出现:

5+3,6+2,5+2+1,6+3-1)

(3)5+2+1中1表示花雁,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

6+2中,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表示包括花雁和前面的共6只。

 5+3中的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3表示包括花雁和后面的共3只。

重点讲解6+3-1,从前面数花雁排在第6,把花雁数了一次,从后面数花雁排第3,把花雁又数了一次,6+3=9就把花雁算了两次,再去掉一次。

一共8只大雁。

教师总结:

不管怎样列式,花雁都是算了一次。

 4.小结:

 让学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对“重叠”的理解。

在大雁这个题中是什么重叠了呢?

(前面数和后面数的时候,花雁重复数了两次)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动手操作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找出解决问题方法奠定基础、体现了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学,为学生的义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渗透了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策略。

(三)巩固新知: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和学生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3题

学生独立画图来解决,集体订正。

3、第4题

学生独立解决,最后集体订正

4、第5题从右边数排第几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学会的重叠问题来解决,用他们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更有成就感。

(四)达标反馈1.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

后面有3只鸭子。

一共有几只鸭子?

 

1

2

3

4

6

7

5

8

2.把下面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会飞的

会游泳的

表示什么?

 

3.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

昨天进的货有:

今天进的货有:

 

4.有一支钢笔,测得笔杆长10厘米,笔帽长5厘米,把笔帽套在笔杆上,重叠部分长3厘米。

求套好后的钢笔长多少厘米?

3厘米

5厘米

10厘米

厘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

我知道可以用画一画的办法来解决重叠问题。

生:

我也会动手摆一摆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生:

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5、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6个。

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6、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从左数起是第3个,从右数起是第7个。

这一行有多少个?

 

 

7、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人数同样多。

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这行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8.

 

⏹板书设计

2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123456321

从前面数第6↑从后面书第3

→-----------←-----------

穿花衣服的大雁

⏹教学反思

本课是理解序数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为基础。

解决本课问题,学生如果不借助画一画、摆一摆,直接想出结果有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空洞的说理,一定让学生动起手来,画一画、摆一摆,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同时,也不能忽视“说一说”的环节,只有让学生说出来,才真正理解。

而且通过说,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