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887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种子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种子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种子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种子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学复习题.docx

《种子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学复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学复习题.docx

种子学复习题

绪论

1.试述园艺植物种子与种子学的概念。

种子指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个体、植物器官和组织。

可概括为真种子、果实、营养器官、菌丝组织与孢子及人工种子。

园艺植物种子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种子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2.何谓良种?

简述种子在园艺产业中的作用。

良种是指优良品种,也代表种子级别。

作用:

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产品品质;3.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4.提高复种指数、调节供应期;5.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增加园艺产业的竞争能力。

3.简述世界种业与中国种业发展简史。

国外:

公元前8世纪起有了相关书籍记载,1719年后陆续获得了多种园艺植物的人工杂交种子

1805年发达国家从19世纪50年代起陆续对种子立法管理,1876年出版了权威著作《种子学手册》,开始建立种子检验专门机构,1924年成立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中国:

考古发现数千年前的蔬菜等农作物罐藏种子,1896年成立了上海农学会,1906年开始推广温汤浸种等种子处理技术,1958年起设立了各级种子公司或管理站。

4.论述中国园艺种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展现状:

1.产业科技⑴育种单位,⑵研究内容:

品种的研发工作仍以传统手段为主,以实现产量、熟性、抗性、品质等育种目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始进入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领域,但大多仍处于研究阶段。

⑶种质资源:

在我国不断地从国外引进吸收花卉品种的同时,欧美等国也从我国的原生植物(含野生花卉)中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园艺品种,其中部分经驯化的花卉后来又返销中国。

2.种子市场与种子企业,⑴市场规模: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居世界首位,约2200万hm2,年需种量0.4亿~0.5亿kg,种子商品率在30%~40%;⑵生产经营企业,⑶效益①经济效益②社会效益。

发展趋势:

1.规模化与国际化;2.重视研发创新;3.良种化与品牌化;4.运作市场化与产业一体化。

第一章

1.园艺植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哪些特点?

同种不同品种的种子或同品种不同成熟度和贮藏条件的种子,外形上也可能有差异。

1.形状:

主要决定于基因型,常见的有圆球形(豌豆)、椭圆形(菜用大豆)、扁椭圆形(扁豆)、卵形(蕹菜)、扁卵形(西瓜)、扁圆形(马齿苋)、圆锥形(苦苣)、肾脏形(菜豆)、盾形(葱)、近似方形(豆薯)、臼齿形(甜玉米)、纺锤形(牛蒡)、披针形(黄瓜)、楔形(菊苣)、三棱形(守宫木)、元宝形(菱)等。

2.色泽:

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使种子外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斑纹,并能稳定遗传。

3.大小:

不同种间的种子大小差异悬殊,同种不同品种间种子大小的变异幅度也较大。

种子的大小通常用长、宽、厚或千粒重表示,长、宽、厚指标对种子加工清选有特殊意义,千粒重是生产实践中衡量种子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4.表面特征:

有些表面光滑,有些表面粗糙。

表面粗糙的种子,或是表面具有穴、沟、网纹、条纹、突起、棱脊等雕纹结构,或是表面具有翅、冠毛、刺、芒和毛等附着物。

内部构造由种皮、胚和胚乳3个部分组成。

种皮是种子的外部保护组织,其层次的多少、结构的致密程度、细胞的形状及胞壁的加厚状况等,因物种类而有较大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种子的干燥、贮藏、加工、休眠、萌发、寿命等。

每粒种子通常只有1个胚,但柑橘属和仙人掌属等植物中也有1粒种子具2个或2个以上胚的多胚现象。

绝大多数种子的胚乳为固体,极少数种子的胚乳呈液体状态(如椰子)。

2.园艺植物种子里有哪些主要贮藏物质?

糖类和脂肪是种子生命活动的能源,即呼吸作用的基质;蛋白质是种子生命活动的基质,主要用于合成幼苗的原生质和细胞核,在糖类或脂肪缺乏时也可以转化为呼吸基质。

3.园艺植物种子中平衡水分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园艺植物种子的平衡水分因种类、品种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

⑴湿度:

在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平衡水分随湿度提高而缓慢地增长;在相对湿度较高时,平衡水分随湿度提高而急剧增长。

⑵温度:

园艺植物的种子水分也在一定程度上随温度改变而变化,但温度的影响远比湿度的影响小。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每千克空气中达到饱和的水汽量约增加1倍。

⑶种子化学成分的亲水性:

水分吸附及解吸能力的差异,决定于种子化学成分的分子组成中含有亲水基的种类和数量。

⑷种子的部位与结构特性:

胚中有较多的亲水基,更容易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平衡水分较高,超过种子的其他部位。

4.园艺植物种子成熟的含义是什么?

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植物双受精以后,胚、胚乳和种皮等组分逐渐发育形成,干物质在种子内部不断积累,各种矿质元素从茎、叶流入种子,并以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形态贮存;随着贮藏物质的不断积累和水分的陆续减少,种子内部的合成产物逐渐浓缩硬化,绝对重量不断增加,组织逐渐充实饱满,种皮趋于硬化并透性降低;呈现出特有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光泽,具备了发芽能力,抗性增强,从而种子达到成熟。

5.园艺植物种子的休眠有何意义?

原因有哪些?

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种子可以避免恶劣的环境,长期保持较高的生活力,从而对植物个体的生存、延续和进化具特殊的生物学意义。

一定程度的休眠,可以保证种子不在果实内萌发,避免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不良影响,对生产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原因:

1.内源激素调控学说;2.呼吸途径调控学说;3.光敏素调控学说;4.膜相变化调控学说。

6.园艺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如何?

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有哪些?

种子萌发可以分为吸胀、萌动、发芽和幼苗形态建成4个阶段。

吸胀是指种子吸水而体积膨胀的现象,是种子萌发的起始阶段。

萌动是指种子吸胀后,胚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胚根、胚芽向外突破种皮的现象。

发芽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由休眠状态到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为种子长度1/2时的过程。

幼苗形态建成是指种子开始发芽后,胚根、胚芽分别向下、向上迅速生长形成幼苗出土的过程。

(一)水分。

1.水分的影响:

干燥的种皮吸收水分后,结构松软,氧气容易进入,呼吸作用增强,加之凝胶的吸胀力,易于胚根、胚芽突破。

2.吸水量:

一般情况下,种子萌发需要的吸水量超过种子干重的30%以上。

3.吸水过程:

在适宜条件下,表现为快、慢、快3个阶段。

(二)氧气。

1.氧气的影响:

种子萌发时,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而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

2.需氧量:

当氧气浓度低于10%时,许多植物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当氧气浓度在5%以下时,很多植物种子不能萌发。

3.耗氧过程:

吸胀阶段的种子,随着吸水量的增加,由于酶系统活化和水合作用等,其耗氧量也急剧增加。

(三)温度。

1.温度的影响:

在种子吸水的一定阶段,温度明显影响种子的吸水速率,一般环境温度每升高10℃,水分吸收速率将增加50%~80%。

2.温度三基点:

种子萌发有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3个基点,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是2个极限,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都使种子失去萌发力,只有最适温度才是种子萌发的理想温度条件。

(四)光照。

大多数园艺植物的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

(五)二氧化碳。

当种子萌发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达到较高浓度时,就会阻碍种子的有氧代谢和正常生理进程等,从而抑制种子萌发。

7.如何人工解除园艺植物种子的休眠?

如何促进园艺植物的种子萌发?

解除休眠:

(一)物理机械处理法;

(二)化学物质处理法;(三)植物激素处理法。

促进萌发:

采取渗透调节、湿干交替处理和化学物质处理等种子播前处理措施,改善种子的内部生理状态,促进园艺植物种子的萌发。

8.园艺植物种子活力和寿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内在因素:

1.遗传性;2.种皮结构;3.化学成分;4.成熟度;5.完整度。

(二)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外部因:

1.水分;2.温度;3.气体;4.光照;5.微生物和害虫。

9.如何合理利用园艺植物的陈种子?

在适宜条件下经过较长时间贮藏的陈种子,由于仍然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播种以后能够形成比较健壮的幼苗和植株,保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等,可以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并能获得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等效果。

第二章

1.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意义:

1.有利于稳定种子生产和提高种子产量;2.有利于种子质量的控制与管理;3.有利于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

任务:

1.技术队伍建设;2.生产技术建设;3.设施与设备建设;4.生态环境建设。

2.种子生产基地的类型有哪几种?

(一)国有良种繁育基地:

包括国营农场、国有原(良)种场、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的试验农场或教学试验场。

(二)特约良种繁育基地:

1.县(联县)、乡(联乡)、村(联村)统一管理的大型种子生产基地;2.联户特约繁育基地;3.专业户特约繁育基地。

3.种子生产基地的基本条件和建立的程序是什么?

条件:

(一)自然条件:

1.气候适宜;2.环境较好;3.隔离容易;4.病虫害轻;5.交通方便。

(二)社会经济条件:

1.领导重视、群众积极;2.劳力充足;3.素质较高;4.经济较好。

程序:

(一)选址论证;

(二)详细规划。

1.生产计划;2.基地面积;3.基地布点。

(三)组织实施。

4.如何加强种子生产基地管理?

一、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

基地生产种子转化为商品的情况,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状况、种子质量等。

1.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2.积极推行合同制。

二、种子生产基地的技术管理。

1.制定技术规程,健全生产体系;2.建立岗位责任制;3.加强技术管理及培训。

三、种子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2.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落实种子检验及精选加工;4.严把种子质量关。

第三章

1.简述种子生产的概念

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结合作物的繁殖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的特点,使用科学的种子生产技术,在保持优良种性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繁殖,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种子。

2.论述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防止品种发生混杂退化?

原因:

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自身变异、不正确的选择、不良的生态条件与栽培技术、品种抗病性下降等。

措施:

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与采种;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6.品种合理搭配、延缓品种退化。

3.园艺植物繁殖方式有哪些?

不同繁殖方式的种子生产具有哪些特点?

(一)有性繁殖植物及其种子生产特点

1.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基因型同质结合,容易保纯,自交不退化。

2.异花授粉园艺植物:

是由许多异质结合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后代分离,自交退化,异交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3.常异花授粉园艺植物:

群体多处于异质结合状态,个体的遗传性和典型性不易保持稳定。

(二)无性繁殖植物及其种子生产特点

是一个同质型群体,遗传上杂合程度非常高,会产生频率极低的少量变异(如芽变),实生种子繁殖将发生复杂的分离和变异。

4.简述常规种、自交系、雄性不育“三系”、雄性不育两用系、无病毒苗木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略)

一、常规种(杂交亲本系)原原种生产技术

(一)常规种原原种的繁殖

(二)杂交种亲本系原原种的繁殖

二、常规种(杂交亲本系)原(良)种生产技术★

(一)建立原(良)种种子田

(二)防杂保纯(三)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四)提高繁殖系数

5.无性繁殖植物种子生产包括哪些类别?

分别简述其特点?

6.获得无病毒苗的途径有哪些?

常用的脱毒方法有哪些?

植物脱毒是指通过各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植物体内有害病毒及类似病毒去除,而获得无病毒植株的过程。

通过脱毒处理而不再含有已知的特定病毒的种苗称为脱毒种苗或无毒种苗。

植物脱毒的方法主要有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微体嫁接脱毒、花器官培养脱毒、病毒抑制剂的应用、珠心胚培养脱毒和原生质体培养脱毒等。

7.简述人工种子的概念和结构组成。

概念:

是指离体培养中产生的繁殖体,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组成:

繁殖体(相当于天然种子的胚,包括胚状体、不定芽、块茎、腋芽、芽尖、原球体、愈伤组织等。

)人工胚乳(主要成分是各种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再根据需要添加抗菌素、植物激素、有益微生物或除草剂等。

)人工种皮(通常由褐藻酸盐、琼脂、白明胶、角叉菜胶和槐豆胶等物质制成。

8.试述人工种子的研制意义及制作技术。

意义:

人工种子可以提高种子活力和品质,固定杂种优势,直接播种和机械化操作,利于工厂化生产,利于繁殖生育周期长、不易结籽及珍稀植物和无病毒材料等。

制作技术:

目标植物选取→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诱导→体细胞胚同步化→体细胞胚分选→体细胞胚包裹→外膜包裹→贮藏→发芽成苗试验→体细胞变异程度与农艺研究。

第四章

1.解释名词术语:

种子检验,扦样,种子净度,种子生活力,种子真实性,品种纯度,种子标准化。

种子检验:

指应用科学和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科学技术。

扦样:

又称取样或抽样,是指检验一批种子之前,利用扦样工具,从种子批中随机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供检样品的技术。

种子净度:

种子样品中除去杂质及其他植物种子后的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百分率。

种子生活力:

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种子真实性:

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描述是否相符。

品种纯度:

指品种个体与个体之间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种子标准化:

指对农作物种子的特性特征、种子生产、包装、贮藏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和群众经验作出科学技术规定,作为衡量种子质量的尺度,并按此标准生产、管理和使用种子。

2.试述种子检验的一般程序和内容。

程序:

主要分扦样、检测和结果报告3个步骤:

①扦样步骤为种子批扦样、实验室分样和样品保存;②检测分必检项目和非必检项目,必检项目包括净度分析、发芽试验、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水分测定,非必检项目通常有生活力测定、重量测定、种子健康度测定、包衣种子检验等;③结果报告包括核对允许误差、签发结果报告单的条件和签发种子检验结果等程序。

内容:

包括种子真实性、种子纯度、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种子活力、种子重量、种子健康程度、种子含水量等内容,前2项属于种子品种品质,后7项属于种子播种品质。

3.试述扦样的意义,如何才能扦取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意义在于具代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基本原则是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要求⑴种子批具有高度的均匀性;⑵扦样点分布随机和均匀;⑶各个扦样点扦取的样品数量应基本相等。

方法:

1.准备工作;2.划分种子批;3.扦取初次样品;4.配制混合样品;5.送检样品的分取和发送;6.样品保存。

4.发芽床有几种类型?

各有何要求和特点?

试述标准发芽试验法的一般步骤。

种子检验规程规定标准发芽试验使用纸床或沙床等。

纸床:

常用专用发芽纸、滤纸和纸巾等制作,颜色有蓝色、棕色和白色等,幼根在蓝色发芽纸上更清晰。

发芽纸应纸质韧性好、持水性强、无毒质、无病菌等。

沙床:

适用于大、中粒种子的发芽。

步骤:

1.数取试样;2.选用发芽床;3.调节水分;4.置床标记;5.培养管理;6.观察记载;7.统计处理;8.结果报告。

5.试述种子净度分析的意义、方法和标准。

意义:

种子中的杂质会降低种子的使用价值,有些杂质容易引起种子吸湿、发霉、破损发芽,废种子易引起害虫和微生物的危害,携带检疫对象的杂草和病虫危害更大。

因此,种子净度分析对提高种子播种质量和安全贮藏均有重要作用。

方法:

1.重型杂质的检查;2.试样的分取;3.试样的分析;4.结果计算及报告。

标准:

精确法的特点是技术复杂,主观影响大,分析费时,对好种子的标准较难掌握,分析结果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快速法的特点是技术简单,主观影响小,分析省时,对净种子的区分界限明确,标准易掌握,被广泛应用。

6.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分别说明其测定原理。

按原理分为生物化学速测法(四唑染色法、中性红染色法、甲烯蓝法等)、组织化学法(红墨水染色法、靛蓝染色法、软X射线显影法等)、荧光分析法和离体胚测定法。

四唑染色法因其原理可靠、不受休眠限制、结果准确、省时方便,已成为国内外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标准方法。

7.简述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和步骤。

(1)低恒温烘干法:

在相对湿度70%以下的室内进行。

样品盒置于电烘箱内烘干(130℃,1h),干燥箱内冷却,天平称重(感量0.001g),记录盒号和重量m1。

称取试样2份,每份4.5~5.0g,分别放入预先烘干和称重的样品盒内,再称重记录m2。

放入烘箱上层,打开样品盒盖,迅速关闭烘箱门,(103±2)℃下烘8h。

打开箱门,迅速盖上盒盖,取出样品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45min,再称重记录m3。

种子水分含量=(m2-m3)/(m2-m1)×100%。

精确度为0.1%。

2次重复之间的差距未超过0.2%时,用2次测定的平均数表示结果;否则,重新测定。

(2)高温烘干法:

测定程序与低恒温烘干法基本相同,区别是烘箱温度保持130℃~133℃,样品烘干时间为1h。

8.种子纯度的室内鉴定方法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主要包括种子形态鉴定(最常用的简单易行的方法,适用于种子形态性状具明显差异、稳定遗传的植物。

易受主观影响,可与计算机识别相结合,快速测定,并消除影响。

)、物理和化学鉴定(应用较广泛的物理鉴定法是荧光鉴定法。

原理是不同品种和类型的种子,其种皮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同,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不同的荧光。

化学鉴定法主要根据是不同品种种壳成分和化学物质的差异,与化学试剂反应产生不同的显色。

)、幼苗鉴定(在培养室或温室中培养,当幼苗达到适宜评价阶段时,根据不同种或品种的幼苗形态特征差异鉴别。

)、生理生化法鉴定(电泳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

还有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最常用、最可靠、最准确的方法。

)。

9.试述分子检测技术在园艺植物种子检验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在DNA和RNA等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品种。

常用的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简单重复序列(SSR,微卫星DNA)、简单重复间序列(ISS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还有序列标记位点(STS)、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

10.试述田间检验的一般程序。

(一)了解情况和检查种子标签。

应全面掌握检验品种的特征特性,了解种子田编号、申请者姓名、植物、品种、类别(等级)、农户姓名和联系方法、种子田位置、田块号码、面积、前茬植物详情(档案)、种子批号等。

(二)检查种子田隔离情况和种子批的总体状况。

1.检查隔离条件检验员根据生产者提供的种子田和周边田块的分布图,检查隔离情况。

隔离距离应达到规定的最低距离;还应特别注意种子田中杂草、种传病害和花粉污染源的隔离。

2.检查种子田状况种子田状况的总体评价,决定了是否要进行品种纯度的详细检查。

检验员详细检查田间,当发现播种有不同的种子或可能已经发生严重倒伏、由于病虫害或其他原因导致生长受阻或生长不良的种子田应予以淘汰,不对其进行品种纯度的评定。

(三)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检验。

1.品种真实性的检查。

检验员通常绕种子田走一圈,应检查不少于100株,确保其与给定描述的品种特征特性一致。

2.品种纯度的检验。

⑴划区设点;⑵取样方式;⑶分析检查;⑷结果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