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837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画展活动方案.docx

书画展活动方案

书画展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2012年8月10日为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上海中国画研究院和杭州唐云艺术馆届时将隆重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1985年冬,唐云先生为表达对残疾人事业的关爱,专程来杭入住花港宾馆精心创作了100幅作品,悉数无偿捐献给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而且他历时3个多月入住宾馆及用于创作的笔墨纸张的一切费用都由他自理。

为此,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他颁发“艺德可风”匾额,以示家乡人民对他的高尚画德的褒奖。

为了纪念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发扬和继承唐云先生热心于爱心助残公益事业的崇高精神,决定举办以“爱的传承”为主题的纪念爱心画家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暨知名书画家爱心书画展活动。

  凡募捐得来的名家书画作品,通过义卖、拍卖、企业认购等活动获得的收入,建立浙江省“特艺人才培养和创业爱心种子基金”,专项用于我省100名以上的优秀残疾人进行艺术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激励他们自强自立,努力成才,成为全省残疾人共奔小康的闪亮之星和领头羊,也使他们成为传递爱心、传递技艺的爱心种子,如文学创作、书画创作、雕刻,等等。

  二、活动方式

  围绕“爱”,以爱的奉献、爱的传承、爱心助残为活动思路,分三个阶段组织开展活动。

  第一阶段(2012年助残日期间):

爱的奉献

  本阶段为活动起源和基础,也是爱心感召力所在。

出版唐云生前助残捐赠的100幅作品画集,书名暂定为《爱的奉献》,内容包括:

《序》、唐云先生爱心助残事迹、照片和书画作品。

  1、请原省人大主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安羽作《序》。

  2、唐云捐赠的100幅画的彩色照片,已由唐云家属提供,这许多画都是唐云先生的精品力作,显示了唐云先生擅长花鸟、山水、人物画的艺术功力。

捐赠数量之多和艺术之精湛,这在当代所有助残献爱心的知名书画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别无二人,出画册宣传对当代画坛会产生极大的震撼力。

  3、唐云先生爱心助残事迹、照片采写和收集。

  第二阶段(2012年下半年):

爱的传承

  本阶段为爱心传播和行动。

在唐云先生捐赠作品《爱的奉献》出版后,以唐云先

生《爱的奉献》、活动方案和书画征集函等为宣传资料,向全国各地的浙江籍知名书画家征集100幅以上“爱心书画作品”,并出版画册传世,书名暂定为《爱的传承》,内容包括《序》、爱心书画家照片、简介和爱心作品。

  第三阶段(2012年8月10日前):

爱心助残

  1、适当时候在杭州举办“纪念爱心书画家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全国知名书画家爱心书画展”,同时举办爱心画册首发式。

  2、爱心书画展后,举行爱心书画宣传、义卖、拍卖、认购活动(也可提前进行义卖、认购,但义卖、认购作品要参加爱心书画展,并注明认购单位和价格,对认购单位也是一种爱心宣传)。

  3、将爱心书画拍卖和认购的资金,用于建立浙江省“特艺人才培养和创业爱心种子基金”。

  三、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杭州唐云艺术馆、美术报社。

  协办单位:

待定(邀请爱心企业支持和参与)。

  四、活动经费

  

(一)经费需要:

50万元

  1、出版两本画册:

20万元;

  2、书画家礼品(唐云先生曾使用的茶壶复制品):

10万元;

  3、展览和义卖、拍卖和拍照、摄影等组织成本:

10万元;

  4、专题宣传费:

10万元。

  

(二)经费运作:

  1、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投入10—20万元,作为活动启动资金;

  2、邀请爱心单位赞助30万元以上,作为活动开展支持资金。

回报方式:

  

(1)给予赞助单位活动协办署名等宣传,联合组织“知名书画家爱心笔会”,以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公众美誉度;

  

(2)将拍卖剩余的书画作品以拍卖起步价或专家评估价的60%,优先卖给赞助单位,增加赞助单位的物质性效益;

  (3)由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颁发爱心荣誉证书暨感谢信;

  (4)赠送复制的唐云名茶壶50—100把以及《爱的奉献》和《爱的传承》画册100套(共计价值约20万元);

  (5)邀请捐赠单位领导出席画展开幕式和画册首发式。

  下载附件:

纪念爱心画家唐云诞辰100周年暨知名书画家爱心书画展活动捐助回执(意向书)

  给一点阳光,他们就灿烂——浙江省特艺人才成才案例

  陈伟强:

失去双臂的“

老总”

  陈伟强,1968年出生于杭州湾海边上虞市沥海镇的农家。

5岁那年,他在玩耍中被高压电击伤,失去了双手。

  为了生活自理,小伟强只能用身体的其他部位代替双手做事,可每个动作都非常艰难,他每天都要无数次地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

慢慢地,他学会了用嘴巴、牙齿、肩膀、脚趾代替双手处理个人日常生活。

要上学了,他开始用嘴咬和颌、肩夹着铅笔、毛笔的方式在纸上练习书画。

一次次失败,但他不气馁,一点点的进步,鼓励着他坚持下去。

经过苦练,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跨进了校门。

冬天,伟强却要光着脚丫写字。

脚丫冻得通红通红,生冻疮了。

老师看着心疼,叫他别写了,但他还是咬着牙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写着。

接下去他又开始学用嘴写字,长久地用牙咬笔写字影响了他的视力,头部和颈部也极其难受,他还是坚持着。

早上练晚上练,他竟然可以用嘴连续做几个小时的功课。

也许是对书法情有独钟,上小学时,他的毛笔字就写得有模有样。

同时他对绘画也非常感兴趣,那时,他每个月要用掉二三十公斤旧报纸,三四公斤墨水,咬碎的笔杆有近百支。

笔杆子咬在嘴里有时会戳破嘴皮,嘴皮破了结痂,好了又被戳破,他一声不吭,仍坚持写着、画着……

  9岁的时候,他的一幅美术作品第一次在县里获奖了。

望着那张浸透着自己血汗的奖状,他露出的不是笑容,而是泪水。

陈伟强暗暗地在心底里为自己加油,一定要在艺术的殿堂上勇攀高峰。

  在第二届中国书画研讨会上,组委会邀请陈伟强出席。

报到后,组委会发给每个与会者一张空白宣纸,要求即席完成一幅作品,且不得落款。

那次,他即兴创作的国画《绍兴水乡》和书法《奋进》获得了一等奖。

当上台领奖时,在场的艺术家们见到一等奖的得主竟是一个没有双臂的残疾青年时,所有与会者都愣住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多年来,陈伟强多次参加了省残联和中国美院成人教育学院举办的省书画艺术培训班。

在省残联的帮助下,他还拜著名书画家丁茂鲁为师,使他的书画水平大大提高。

  陈伟强现为上虞市舜强美术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经理,市政协常委。

多年来,他的作品有7次获国际大奖,25次获

国家级大奖,有100多幅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陈红:

全身瘫痪的“书画家”

  2012年5月21日上午,云和车站门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卉写意画和元和社区的捐款箱吸引了过往的行人,大家纷纷驻足观赏。

待明白是残疾人陈红和元和社区在这里义卖书画赈灾时,大家感动极了,纷纷慷慨解囊购买。

当天陈红共卖出30余幅作品,为灾区人民筹得了1720元的爱心款。

  家住元和社区的陈红,出生第四个月,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全身瘫痪,只有头会转动。

  陈红因残疾程度太重,无法上学,只能在家自学,母亲是小学教师,成了她的启蒙老师。

  “妈妈教我学会拼音、识字后,我就天天看厚字典。

”陈红翻字典靠的是下巴,刚开始,书边割破她下巴,鲜血直流。

有一次,身边没人,陈红把字典碰到地上了,她努力俯身用嘴去咬,结果滚到地上,轮椅压在她身上,整整三个小时不能动弹。

  21岁时,陈红为消磨时间,用嘴含着软笔画小人像。

一次,朋友看到她画的孙悟空,说陈红有画画的潜质。

  陈红和家人备受鼓舞,陈红初学油画,但油画要钉画架,用油调色,可陈红只有一张嘴,难度太大,又改学国画。

和别人不同的是,陈红要把画板竖起来才能画。

  “水分难掌握,线条更难控制。

画笔太重,咬在嘴里很酸。

”陈红天天苦练,1989年,她的第一幅处女作—《竹林》诞生了。

  1997年,香港回归,陈红的《本是同根生》参加县里举办的书画展,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参加画展。

1998年,她参加浙江省残联等单位举办的第三届残疾人书画展,获得了三等奖。

  XX年,陈红和浙江画院常务副院长池沙鸿结上了对子,池老师知道陈红的情况后,为她定做了一套特制毛笔,还给她制定了系统的课程,让她临摹吴昌硕的花卉、郑板桥的竹、卢坤峰的兰;同时,陈红开始临摹名家字帖。

经过四年的专业系统学习,陈红的国画水平提升了很多,一幅画通常只要花一个上午,就能大功告成。

  陈红最爱画梅、竹、兰。

她说,梅、竹、兰都有一种蓬勃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她内心要表达的东西。

  最让陈红难忘的是XX年的“国际残疾人日”。

这天,

省残联、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省美术家协会和省书法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浙江省第四届残疾人艺术美术摄影展暨陈红、汪玉婷作品联展。

陈红一共展出了30幅作品,主要是梅、竹、兰。

陈红还当场作了口画表演,嘴叼特制画笔,运笔娴熟,她妈妈在一旁帮忙打下手,20分钟,一幅毛竹国画完成。

参观者无不竖起大拇指。

陈红深深吸了口气,笑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省会城市举办画展。

  胡先民:

名扬世界的“能工巧匠”

  XX年11月,在日本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胡先民最终获得第二名,创造了我省残疾人选手在国际残疾人技能竞赛中的最好成绩。

当年12月2日,省政府授予胡先民“浙江省自强模范”荣誉称号,并重奖10万元。

胡先民因此成为我省技能突出受重奖的第一位残疾人。

  今年38岁的胡先民,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身患骨髓炎导致右腿终生残疾。

初中毕业后,因家境困难,他辍学学习木雕,开始了艰难的求艺过程。

  1986年他师从马金品,在东阳南上湖半傍山木雕厂学艺。

掌握了刀法基础后,其天赋为师傅高度赞许;后又师从防军清塘村老艺人周方春;业余多次随表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初伟潜心学习木雕装饰设计;1999年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学习传统人物雕刻。

  冯文土大师毫不掩饰对爱徒胡先民的溢美之词。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当初胡先民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手里拿出的是冯文土早年出版的3万余字、近百幅图片的木雕专著的誊抄本。

在这本誊抄本里,胡先民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已具备了相当的功底。

这让冯文土做出了破格收他为徒的决定。

冯文土说,勤奋对一名残疾人来说,更显难能可贵。

  这以后,他常常是白天上班,晚上学习雕刻到深夜。

为练好基本功,他常常几千次、上万次地练习,手被刻刀磨破后鲜血直流却浑然不知。

  5年前,胡先民的木雕工作室正式挂牌,从此走上了创作与经营相结合的艺术之路。

胡先民真人肖像木雕独树一帜,使他在木雕领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XX年11月,在首届湖南省工艺美术博览会暨XX年“中国红”首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上,胡先民送展的《百子闹春》荣获金奖。

  一块80×80厘米的普通木板上,随着刻刀划出了漂亮的弧线,木屑纷飞,一匹漂亮的骏马振蹄欲飞。

XX年11月,在日本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的现场,胡先民的作品给苛刻

的裁判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赛前,我就很有信心,结果如愿以偿。

为了今天的成绩,平时,我不知吃了多少苦啊!

”胡先民说,为参加这次国际比赛,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多月时间,设计、练习的各种雕刻不知其数。

为了准确表达作品的真实意境,他与其他雕刻师一起睡在工作室里,每逢关键处,大家聚集在一起多次商讨处理方案。

干了20多年木雕的胡先民,对自己的成绩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体会。

  来佳俊:

黑暗之中的“音乐神童”

  1996年2月,在妈妈的肚子里只呆了6个月的来佳俊便迫不及待地降临人间,由于早产,他出生时体重还不到1.2公斤,更糟糕的是肺部硬得像一块石头,还根本没有发育完全。

为了挽救这个幼小而孱弱的生命,医生不得不用氧气向他的肺部充气。

孩子虽然得救了,但他的双眼却因“氧气中毒”而永久地失去了光明。

  一来到人世就不幸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来佳俊,对音乐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

一岁多时,父亲来戈鸿送给他一架电子琴让他当玩具,小佳俊用一个手指头反复地按弄琴键,然后充满好奇地侧耳倾听。

一个键,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