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题申报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研究.docx
《高校课题申报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课题申报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课题申报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研究
“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研究
学科分类:
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新文科,古典诗词教育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
人工智能在古典诗词创作与研究领域已取得初步进展,在人工智能和新文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如何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
1.2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人工智能和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在教学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以及古典诗词智能化协同教学对人工智能建设的促进。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本世纪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学界对中国古典诗词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探讨渐趋增多。
与此相应,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文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关注重点,相关研究主要归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于古典诗词创作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研究。
本世纪初,有学者在理论上提出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应当与计算机相结合(陈廷槐,2000)。
学者们在技术层面进行了人工智能创作古典诗词的研究。
如以统计机器翻译理论为基础的格律诗自动生成(何晶,周明,蒋龙,2010;蒋锐滢,崔磊,何晶,2015;朱骐,2018)、基于主题注意力机制(纪贤松,2018)、长短时记忆网络(董虎胜,2018)、神经网络模型(梁健楠、孙茂松、矣晓沅、杨成、陈慧敏、刘正皓,2019)的古典诗词自动生成。
还有的研究了基于统计抽词和格律的全宋词切分语料库(苏劲松,周昌乐,李翼鸿,2007)。
对人工智能创作古典诗词的诸多研究,有学者提出计算机辅助作诗软件给新时期古典诗词的创作带来了挑战和创新(徐小娜,2016)。
有硕士论文认为在诗歌创作上,人工智能主要基于算法拼贴,实现格律、诗行等较为初级、简单的形式(汪凌云,2019)。
目前诗词学习网站里带有智能化功用的有“搜韵”的自动笺注系统,已研制出功能较强的人工智能古典诗词创作系统有重庆大学开发的诗词语言处理系统(2007)、微软亚洲研究院“绝句生成系统”(2015)、清华大学自然语言处理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的“九歌”人工智能诗歌创作系统V2.0版(2019)。
厦门大学艺术认知与计算实验室开发的宋词计算机自动生成系统(周昌乐主持)等。
以上研究在理论导向、技术探讨、应用开发层面对人工智能创作古典诗词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开展基础。
不足之处是目前古典诗词的体裁、风格等创作还未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全面深入支持。
二、关于古典诗词研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探讨。
上世纪,台湾学者介绍了宋诗自动注音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穗志方、俞士汶、罗凤珠,1998)。
本世纪,学界对人工智能辅助古典诗词研究的探讨逐渐展开。
如涉及意象统计分析的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胡俊峰,俞士汶,2001),基于机器学习的古诗词作者判别(易勇、郑艳、何中市、李良炎,2012),学者们认为情感计算可以在古典诗词的情感模式、风格嬗变等方面进行尝试(郑永晓,2012),利用计算机辅助研究宋词(张帅,2012),探讨诗歌题材分类技术(胡韧奋、诸雨辰,2015;钱鹏、黄萱菁,2015),以及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唐代诗词平台(李畅,2019)。
此外,有学者探讨古代文学研究里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时也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古典诗词研究(王兆鹏,2011;毛建军、张三夕,2017)。
目前已开发出功能较强的人工智能古典诗词研究系统有“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
以上成果对古典诗词研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展开了多维度尝试,为本课题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不足之处是现阶段人工智能与古典诗词研究的结合尚处于辅助工具研发探索阶段,对诗词的情感、风格、主题等尚未能展开深入分析。
三、关于高校古典诗词教育的研究。
高校古典诗词专业教育方面,有学者谈到中文师范专业应加强学生裸读古诗词能力(唐丽花,2013),有的认为中文专业古诗词教学应进行情境教学(万伯江,2014),主张引导应用转化(朱曙辉、霍美丽,2015)。
还有学者探讨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古诗词素养的策略(戴金波、何君辉,2018)。
通识教育方面,学者们提出古典诗词能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郑志平,2009;梁俊仙、刘红红,2015),就古典诗词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进行论述(丁佐湘、李慧,2010;裘新江,2014;项丽,2015;关松涛,2018),更多学者则从审美情感(孙文莲,2010;张英,2012)、思想教育(杨坚,2013;赵紫文,2017;张吉珍,2018;戴苏杭,2020)、人格教育(张春丽,2009;周玉华,2017)、生态教育(张雷宇,2013)、非中文专业学生文化素质(邓丹,2012;魏慧斌,2013;罗艳、姜柏生,2015;陈静、朱智秀,2018;董灏,2018)等方面论述诗词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
对于高校古典诗词教育现状,一些学者进行调查(罗翠梅、白晨、闫志红,2015;宋湘绮、孙文豪、倪杨金子、普天启、孙妍、陈晶金,2018),提出建议。
此外,在古典诗词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学者进行课件制作研究(边建军,2012),提出培养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与研究的人才(张彦,2018)。
重庆文理学院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古诗词教学系统(高峰,罗娇,谭周杰,罗万成,胡光彬,2020)。
上述研究都对高校古典诗词教育的重要性、当代价值和实施策略展开论述,不足之处是对高校古典诗词教育特别是中文专业的古典诗词教育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探讨不够深入。
四、关于文科人才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研究。
近年来,文科人才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研究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新文科建设的提出趋热。
有学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凸显,加强文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何晓斌、石一琦,2019),有的探寻人工智能与新文科建设深度融合的路径(王兆璟,2019),强调新文科人才培养中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新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整合(袁清、王雨洁、陈婵,2019)。
学者们从法学人才培养(刘晓红,2019;季连帅、何颖,2020)、教育学学科专业(马小芳,2020)、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胡开宝,2020)、新闻传播类专业(严志永,2020)等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如何与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结合。
还有学者通过教学案例设计探讨如何对文科生讲解人工智能技术(窦亚玲,2018),有的探讨了文科大学生群体对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认知程度(聂晨、徐戈琪,2019)。
以上研究对人工智能时代新文科建设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不足之处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各文科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论述不够深入广泛。
上述研究现状对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古典诗词的创作、研究、教学等变革研究都有涉及,对新文科教育与人工智能结合亦有初步探讨,然还存在需要深入研究之处,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1、教师如何转换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古典诗词教学改革促进培养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中文专业人才。
2、如何设置和革新中文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里的古典诗词内容以有助学生实现跨学科学习发展。
3、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如何借助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古典诗词创作与学术研究水平,并具备一定的数字化信息技能。
4、古典诗词教学如何与人工智能实现共同建设,通过诗词教育改革引导未来人工智能古典诗词研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选题意义
1、有助推动高校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促进培养适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复合人才。
2、有助拓展教师和中文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知识结构,加强跨学科学习,推动新文科建设。
3、有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科教育领域的研究、应用发展。
研究价值
1、有助推动人工智能时代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促进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
2、有助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古典诗词跨学科选修学习。
3、有助推动当下人工智能在可实现层面为古典诗词创作与学术研究提供进一步支持。
2.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2.1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拟对人工智能时代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展开研究,以期促进培养符合新文科发展要求的中文专业人才,推动当下人工智能在可实现层面为古典诗词创作与学术研究提供进一步支持。
2.2研究内容
1、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学培养目标变革研究
本部分考察内容有三点:
一是影响人工智能被感知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以及人工智能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二是新文科建设视野下古代文学学科方向的发展与革新。
三是人工智能时代中文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2、中文专业必修课里古典诗词课程内容革新研究
本部分考察内容有三点: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对古典诗词学术研究的影响。
二是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必修课里古典诗词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三是古籍数字化技术辅助下中文专业必修课里古典诗词教学专题的设置。
3、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古典诗词选修课程建设
本部分考察内容有三点:
一是古典诗词中的优秀文化思想、美学精神在当代的教育意义。
二是古典诗词中传统人文知识的综合性、跨学科性。
三是新媒体、新科技方法辅助下对古典诗词文化的多样解读。
4、古典诗词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本部分考察内容有三点:
一是教师教学角色和教学技能变革研究。
二是学生学习角色和学习方法变革研究。
三是教师与人工智能人机协作的课堂实践研究。
5、古典诗词的智能化协同教学对人工智能建设的促进研究
本部分考察内容有两点:
一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古典诗词创作、研究领域的局限性。
二是探讨人工智能通过智能化协同教学如何在可实现层面为古典诗词创作与学术研究提供进一步支持。
2.3研究重点
1、中文专业必修课里古典诗词课程内容革新研究。
2、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古典诗词选修课程建设。
3、古典诗词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4创新之处
1、课题从“人工智能+新文科”的视角研究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的改革,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课题拟探讨利用人工智能和新科技教学方式改革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时代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在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课题拟采用教育学、文学、古典文献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种交叉学科方法展开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
3.1研究思路
首先考察人工智能发展的文化背景及其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思考新文科视野下古代文学学科方向的发展和中文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
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学培养目标变革的认识。
然后探讨中文专业必修课里古典诗词课程内容的革新和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古典诗词选修课建设,并从教学实践角度思考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学模式的改革。
最后探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古典诗词创作、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和可实现的相关支持。
3.2研究方法
运用教育学、文学、古典文献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研究方法。
3.3实施步骤
1、2020年10月——2021年2月,收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准备论文撰写。
2、2021年3月——2021年12月,撰写课题相关研究论文,发表阶段成果论文四篇。
3、2022年1月——2022年7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发表。
3.4预期成果形式
公开发表论文4篇:
1、《新文科视野下人工智能古典诗词创作系统的教育功能及其发展空间》
2、《论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在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应用空间》
3、《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的智能化教育探讨》
4、《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古典诗词教研路径优化问题研究——以“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为中心》
撰写研究报告1篇:
《“人工智能+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古典诗词教育改革研究》
4.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4.1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课题负责人盛莉,博士,副教授,研究专长为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
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访问新西兰基督城理工学院,赴韩国岭南大学中国言语文化学部任交换教授一年,负责召集由江汉大学主办、人文学院和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多元视角下的五代与宋代文化——宋代文史青年学者论坛”。
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近四十篇。
近五年江汉大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2次,校年度考核优秀2次。
主讲包含古典诗词内容课程计中文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宋元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四)》(明清部分)、《诗词鉴赏与写作》,选修课为《唐宋诗词文化研究》、《唐宋词名篇导读》。
对汉语古籍文献数字化多年关注研究,发表相关论文7篇。
主持完成与本课题相关项目计武汉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汉语古籍文献数字化应用研究》(2009)、武汉市教育局项目《叶调元中清中期汉口市井文化描写研究》(2010),在研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1项。
彭松乔,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专长为生态文艺学。
参与和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武汉市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
在《社会科学战线》、《文艺理论与批评》、《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
谢超,工程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物流工程领域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ISO20000主任审核员,发表论文数篇,长期从事企业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智能制造项目研发,主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多项。
参与武汉市科技局2007年十大科技专项重大攻关专项支持项目《RFID技术在湖北省烟草工业物流中的应用》(排序第六,负责技术方案设计、实施),主持《信息化资产管理创新及实物管理系统研究》获湖北中烟2018年“创新创意项目”一等奖,主持《基于二维码技术开发信息化资产实物管理系统》获黄鹤楼科技园2018年“创新创意项目”一等奖,参与《香精香料配送领发料配盘管理技术研究》项目(排序第二)获2018年度问道信息“科技园项目成果”三等奖。
侯群,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两次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5篇,申请专利6项,编写普通高等学校规划教材1部。
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物联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长立,教授,研究专长为园艺植物营养生理、逆境生理等,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
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主讲课程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花卉保鲜学》等。
罗庆云,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专长为汉语史、语文教育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指导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朱晓青,博士,讲师,研究专长为古代文学,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武汉市教育局项目等多项课题。
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
刘卓,博士,讲师,研究专长为古代文学,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
主持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重点项目1项。
课题组有四人讲授课程包含中文专业必修课古典诗词内容。
其他成员一人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程师,一人具有相关专业的人工智能研究与教学背景,一人具有与人工智能、古典诗词文化相关联的交叉学科教研背景。
课题组成员在专业研究领域、教研水平、跨学科知识结构和产学研实践经验方面形成较合理的组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了良好保障。
4.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4.2.1发表的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盛莉
论文:
1、《试论南唐词的儒家文化意蕴》,《天中学刊》2002年第4期。
2、《试论于湖词在本朝的传播》(第二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3、《论于湖词在元明两朝的传播》,《渝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论于湖词在清代的传播》,《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的“厚”》,《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6、《于湖词与庄子美学精神》,《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于湖词与道教文化》,《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汉语古籍电子文献书目提要
(一)》(第二作者),《书目丛刊》2005年第1期。
9、《基于高校传统人文教育的汉语古籍文献数字化导读系统开发》,《人文论谭》2010年1月。
10、《诗情画意的统计分析—谈唐宋诗审美的计算机辅助研究》,《人文论谭》2010年12月。
11、《论杜牧诗歌的怀古意识》,《文学教育》2011年8月。
12、《基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汉语古籍文献数字化开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1日。
13、《中的汉口市井文化描写》,《文学教育》2012年第2期。
14、《传统与未来之间:
构筑“古籍电子文献目录学”之路》,《文艺评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16年第6期。
15、《论古典诗词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台湾元智大学“网路展书读”的诗词教学为例》,《人文论谭》2016年1月。
16、《论基于中小学教育的古籍文献数字化》,《探索与创新•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育与实践论文集》(彭松乔,庄桂成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教材:
1、参编《中国历代咏梅诗文精华》(邓正兵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负责编纂元明部分,约6万字。
)
2、参编《中国历代杜鹃诗文大观》(邓正兵主编),武汉出版社2014年版。
(负责编纂清代部分,约15万字。
)
彭松乔
论文:
1、《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江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数字化时代汉语文学的艺术感觉与思维》,《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3、《风雅不忘由善变,光丰之后益矜奇——当代中华诗词的时代精神论析》,《人文论谭》2014年12月。
4、《网络交互环境下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人文论谭》2015年12月。
5、《“落花入水不随尘”——游义云诗词论析》,《人文论谭》2018年12月。
6、《抒写新时代,传承雅基因——新世纪旧体诗词群众性创作探析》,《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第1期。
教材:
《探索与创新•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育与实践论文集》(第一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谢超
论文:
1、《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非满载物流运输车辆调度研究》(第二作者),《环境技术》,2019年第5期。
2、《多客户环境下IT运维资源调度模型研究》(第三作者),《环境技术》,2020年第2期。
3、《基于许可证提取技术的正版化软件系统研究及应用——以湖北中烟为例》(排序第七),《软件导刊》,(拟发2020年第9或10期,已获录用通知)。
侯群
论文:
《产教融合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第一作者),《现代信息科技》,2019年第22期。
曾长立
论文:
《教学改革探讨》(第二作者),《现代园艺》,2020年第4期。
朱晓青
论文: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文学史专题研讨教学实践探索》,《探索与创新•江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育与实践论文集》(彭松乔,庄桂成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2、《“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研讨教学实践探索》,《高教学刊》2019年第23期。
3、《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国古代文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索》,《人文论谭》2019年12月。
教材:
参编《中国历代杜鹃诗文大观》(邓正兵主编),武汉出版社2014年版。
(负责编纂明代、晚清部分,约15万字。
)
刘卓
论文:
《包何生平考述》,《华中学术》,2017年第1辑。
(CSSCI来源辑刊)
专著:
《唐代“三包”考辨》(31万字),世界图书出版社,2017年出版。
4.2.2课题负责人指导中文15级—17级学生制作填词歌唱改编的古风歌曲音频三十余件(《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宋词课堂教学实践作业)
学生填词歌唱改编的古风歌曲视频作品选:
[蝶恋花.咏絮](中文172班卢艳冰、卢静静、陈鹏、王正旋、莫贵莉填词)
花事荼靡谁可待?
柳絮纷飞,往事如心海。
过客匆匆皆有爱,离魂零落应何在?
长叹流年终不再。
徒见残枝,世上多无奈。
我自颠狂君莫怪,愿愁吹落云天外。
4.3核心观点
1、人工智能时代,在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的古典诗词教育要找准所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定位,将古典诗词包含的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人文知识、古代科技思想与其他交叉学科知识内涵连接起来,构建具有传统文化本位、国际视野的诗词教育话语体系。
2、受限于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尚处于第二代AI阶段,即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AI,现阶段人工智能在语义和情感理解方面同人类习惯没有共通之处,所创作的古典诗词同传统意义上的古典诗词内涵交集不多。
3、人工智能与古典诗词研究的结合尚处于辅助工具研发探索阶段。
要探讨基于现阶段人工智能到底在古典诗词研究方面有哪些是可以努力实现的,哪些是暂时无法达成的目标。
目前可以探讨的方向主要有:
(一)发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对古典诗词拓展研究起到辅助作用,帮助研究者提高研究效率。
(二)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或许能挖掘出人类分析不易发现的深层关联性,对研究者加以启发。
较好的模式可能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对人类智力活动进行增强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起到催化加速的效果。
(三)可以帮助研究者克服语言文化局限,推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叉研究。
4、人工智能时代,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将隐藏在古典诗词里面的信息挖掘出来,用可视化方式为学生呈现更丰富多彩的解读视角和答案,不仅有助学生深入了解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并能启发学生跨学科学习的产生、深入。
5.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胡俊峰,俞士汶:
《唐宋诗之计算机辅助深层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5期。
[3][德]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
《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
[4]蔡镇楚,龙宿莽:
《唐宋诗词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