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134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docx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

 

城市建设发展与防灾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同济大学陈保胜

 

自然报复人类人类作茧自缚

保护环境,保护人类

 

特点:

缺乏科学态度

盲目求发展

 

大、洋、全,千遍一律现代化

4万人口的县城3万人的广场;6万人口的县城,60米宽的街道,有没有必要?

说到底,领导的私心,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关系工程

一,弊端:

(一)我国城市地域文化正在逐步消亡建筑是历史、建筑是文化(忘记历史、割断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二)造成浪费出现了一批不切合实际的项目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违章建筑”、“违规操作”、“暗箱操作”时有发生。

深圳一栋10多层的建筑、五星级的宾馆,至今还是违章建筑

(四)规划的不严肃性随意性不完整性

换一任领导,换一次规划,名言:

“调整”,根据开发商要求,随意改变规划

(五)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

(六)工程质量低下

房屋整体倒塌大桥垮塌恶性事故屡见不鲜

(七)潜规则已经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中一潭臭水

“陪标”、“串标”、“形式主义”、“官商勾结”等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八)新的名词一大堆

“生态建筑”、“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实际效果令人担忧,也无人顾问。

(九)“吃老子、卖孙子”土地财政

(十)导致出现了一批腐败

追其原因:

体制问题——权大于法

 

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领导主导城市发展

一.基本感念

何论从历史上还是从现实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受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资源分布以及庞大的人口等综合因素所决定,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在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近期,全国很多省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 泥石流 山洪暴发瓦斯爆炸 大桥垮塌等等,简直没有太平过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在运动,运动过程中,要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到了环境难于承受的程度,就成为灾害。

1.灾害的属性:

自然性条件性行为性

2.灾害的种类:

风灾

2006年杭州遭台风

 

水灾

雷州水灾

北京水灾

 

泥石流

 

火灾

上海胶州路火灾

地震

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地震

 

海啸……

 

2005年10月28日没有公开的印尼海啸

次生灾害

二.灾害对我国民生的影响

1.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2.社会的不安定

三.地震

1.地震的基本概念

1)地震的形成

2)震级与烈度

3)震中

4)地震带与断裂带

我们国家总共分布了23条地震带

中段(沈阳—宿迁):

全长2400公里,呈北北东向穿切由太古代结晶基底组成的华北断块区,主要由四条大致平行的主断裂组成,这四条主断裂在鲁中沂、沐河谷地构成了20-40公里的“两堑夹一垒”的构造,称为沂沐深断裂带。

这一段是结构复杂、新活动强、基底介质刚度较高的地区。

历史上1668年莒县一郯城8.5级大震就发生于该段。

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处在强烈挤压并兼有右旋扭动的断裂段。

由于它遭受的正应力大,剪切应力也大,易于积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难于以中、小地震的形式来释放,故该段地震强度大,频度低。

济南地区地震带

断裂带有11处

银川地堑位于鄂尔多斯断块、阿拉善断块和青藏块体之间。

吴忠至青铜峡一带,新构造运动强烈,这100百年间,虽然该地区以弱震居多,但防震意识不能松懈。

小震不断,大震难说。

平时多进行宏观考察和震情监视,对地震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5)我国的抗震方针与原则大震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1.地震在我国的分布

中国地震带地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

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我国地震带分布图

我国强地震分布图

 

新疆地震断裂带分布图

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是一个走滑型地震断层。

地震断裂带长度约176公里,最大水平位移14米,最大垂直错距1.4米,居中国首位。

其各种破坏现象保存之好、规模之大、自然景观之雄伟是全国最好的一个。

2.地震究竟有没有前兆

3.抗震新思路

1)提高防范意识

2)抗震技术

四.《5.12》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教训

1.建筑、规划选址与地质的关系

2.建筑形体与构造

3.结构选型

4.施工与建筑材料

5,农村建筑应纳入管理的轨道

第二章,建筑与火灾

基本概念:

一,火灾的危险性

二,防火设计是建筑师的责任

三,消防的基本原则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火的三要素条件:

火源可燃物助燃的氧气

闪点自燃阻燃

1.防火法规

2.防火技术

防火间距防火分区疏散距离疏散通道安全出入口疏散楼梯防火分隔物耐火等级……以及其他防火技术

……

3.防火材料

材料的性能:

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可燃材料易燃材料

4.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六.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之我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之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全国城市基本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仅上海而言,近三十年,已经建成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8000栋,平均一天多时间完成一栋,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城市景观,也体现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上海如此,其他城市也如此,这是无可非议的主流,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得不使我们冷静地思考,领导—主导着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所暴露和潜在的负面效应决不能低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不讲科学盲目求发展

现在官场上一句冠冕堂皇,时髦的话:

叫科学发展观。

现今社会已经进入到高科技,高效力,科技含量较高的社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我们现任干部要求的基本条件,,然而,真正讲科学发展观的领导究竟有多少?

尤其反映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更是寥寥无几,少的可怜。

他们对城市的规划有较大随意性,缺乏严肃性,可以讲,换个领导换一次规划,尤其在中小城市屡见不鲜,规划规划还不如变化。

招商引资,引进“外资”,是各级政府梦寐以求的大事,也是各级领导在任期间的“丰功伟绩”,只要有某人愿意投资,原规划用地,可以随意改变,商贸用地可以改为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可以改为住宅用地,这种列子,举不胜举。

一个城市的建设,一栋建筑的建成,从建筑的形态,建筑的高度,建筑的色彩都必须符合领导的胃口,都得由领导说了算,我就不信你这个领导有那么大的本事。

正应为是长官意志,在某些地方出现了结构不合理,造价昂贵,并不好看这样建筑的败笔,请不要忘记,都是纳税的钱。

由于规划变化较大,也造成了市政建设带来了不少麻烦,挖了盖,盖了挖,看来马路只得装上拉链才方便。

2.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地标工程层出不穷

在任期间,不少领导都别出心裁地搞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此作为升迁的基石。

中央三令五申,严格控制楼堂馆所的建造,但他们欺上瞒下,巧立名目,明明是政府办公大楼,却说成科技大楼,大楼一个比一个建得漂亮,造价一个比一个高,一个全年财政收入才一、二个亿元的县城,建栋办公大楼得花一个多亿,请不要忘记,都是纳税的钱。

现在,有多少地方政府不空债?

有多少地方政府不是靠出让土地过日?

土地资源有限,真不知今后政府吃什么。

现在,还有一个错误的认为,总认为,建筑高就是地表建筑,就是标志性建筑。

因此,在中等城市出现了超过200多米高的超高层建筑,有没有这个必要?

3.高、洋、全是城市建设的特点

建筑你高我更高,互相攀比。

建筑越高,会给城市带来热岛效应,会造成光污染,建筑越高,设备要求越高,造价会越高。

3万人口的县城,广场要超过容纳3万人,几万人口的县城,马路60米宽有没有这个无必要?

一个乡镇的办公大楼都要请外国人设计,领导以此为荣,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以此同时,近几年,中国建筑市场成了境外设计单位的的试验基地。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国外确有好的设计理念,但哪里知道,所谓的境外单位,大部分是挂羊头卖狗肉,其实都是假洋鬼子,可悲!

更何况,真正的境外设计单位,对我国的技术法规,技术要求缺乏了解,像我们不熟悉其他国家的法规一样。

由此种种,说到底,是领导私心在作怪,他们不顾纳税人的钱,以自己的想法在那里瞎指挥城市建设,以此,为自己建成往上面爬的台阶,同时,也造成了一批腐败,也给历史,给人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由此造成以下三大后果:

1)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2)城市地域文化在消亡

中国具有5000年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建筑风格,它们都是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然而,今天的城市地域文化正在消亡,城市建设千遍一律,全部现代化,自然环境人为破坏。

以江南中小城市为例,除苏州、无锡、绍兴以外,所有城市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3)浪费惊人

拆了建,建了拆,盖了挖,挖了盖,屡见不鲜,成了习以为常,每年全国所造成的资源、经济浪费触目惊心,全国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亿,有的还不仅是经济损失,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将给民族带来灾难。

这篇文章也许会触动某些人的神经,如果真正能够触动一些人的神经倒是好事,起到了一点作用,唯恐成为一纸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