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929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病例2.docx

中西医结合病例2

试题1答案

  女,40岁,心悸时作2年余。

  患者近2年来时常心悸,伴神疲乏力,头晕,视目昏花,多梦而夜寐不酣,饮食尚可,大小便未见异常。

为明确诊断,前来就诊。

既往有月经过多史。

查体:

T:

36.5℃,P:

80次/分,R:

18次/分,BP:

110/8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营养适中,形体偏瘦,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心肺检查(-),肝脾肋下未触及,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4次/分,周身皮肤无出血点,生理反射未见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红,脉细弱。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3.1×1012/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比积40%,网织红细胞计数1.2%,血小板计数218×109/L.血清铁蛋白10ng/ml,血清铁7.74μmol/L.肝脾超声波(-)。

心电图:

正常。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不华;气血亏虚,血不养心,则心悸、心慌,夜寐多梦;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目,故头晕、视目昏花,神疲乏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西医诊断依据:

  1.月经量多,头晕心慌,视物眼花,倦怠乏力半年。

  2.查体:

贫血貌,肝脾肋下未及,周身皮肤无出血点。

  3.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红细胞比积降低。

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降低。

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心悸

  心血不足

  西医诊断:

缺铁性贫血

  治法: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

归脾汤加减。

  党参15g黄芪12g白术12g甘草6g

  当归12g龙眼肉9g酸枣仁9g茯神9g

  远志6g木香9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2答案

  男,40岁,胸闷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2天。

  患者近3年来,反复发作性胸部疼痛、胸闷不适。

昨日因高兴,过量饮食而诱发胸部疼痛,疼痛剧烈,胸闷如窒,痛引肩背,表情焦虑,同时伴有气喘短促,肢体沉重,休息5分钟后可缓解。

病人形体肥胖,痰多,平素喜嗜食肥甘厚味。

查体:

T:

36.7℃,P:

115次/分,R:

23次/分,BP:

120/80mmHg,舌淡,苔浊腻,脉滑。

心电图示:

Ⅱ、Ⅲ,aVFS-T段下移,T波倒置。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故胸闷如窒而痛;阻滞脉络,故痛引肩背;气机痹阻不畅,故见气短喘促;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均为痰浊壅阻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胸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剧烈,常放射至肩背。

  2.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

  3.心电图示:

Ⅱ、Ⅲ,aVFS-T段下移,T波倒置。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胸痹

  痰浊壅塞

  西医诊断:

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栝蒌30g薤白10g半夏9g陈皮15g

  茯苓15g甘草3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3答案

  女,6岁,腹痛、腹泻2天。

  患儿因2天前过食生冷瓜果与熟食肉类制品,食后数小时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腹胀,嗳气酸腐,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4-6次/日,粪便酸臭,遂来就诊。

查体:

T:

36.8℃,P:

112次/分,R:

25次/分,BP:

96/60mmHg.神志清,营养发育可,体重14Kg,舌质红,舌苔色黄而厚腻。

腹膨隆,无明显压痛,指纹紫滞,见于风关。

大便常规:

脂肪球(++)。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儿因过食生冷瓜果及熟食肉类,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腐熟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成泄泻;宿食停积不化,壅滞肠胃,气机不畅,故腹胀,不通则痛,故见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积滞减,气机得畅,故腹痛暂减;宿食内腐,气秽上冲,故嗳气酸馊;舌红、苔黄厚腻,大便酸臭,食欲不振,欲呕吐皆是饮食积滞之征象。

  与细菌性痢疾鉴别:

常有流行病学接触史,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大便量少,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西医诊断依据:

  1.有过食生蔬瓜果及肉类熟食史。

  2.腹痛、腹泻2天,泻后痛减,大便4-6次/日,粪便酸臭。

  3.大便常规:

脂肪球(++)。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泄泻

  伤食泻

  西医诊断:

小儿腹泻

  治法:

消食化积。

  方药:

保和丸加减。

  焦山楂3g神曲3g莱菔子3g陈皮3g

  清半夏3g茯苓3g连翘3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4答案

  男,25岁,腹部疼痛1天。

  患者因出差,旅途劳累,饮食不节,时觉中上腹胀痛不适,夜间上腹疼痛加剧,呈阵发性,伴恶心呕吐一次,今晨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痛势剧烈,持续不减,无腹泻,轻度发热,遂来就诊。

查体:

T:

37.2℃,P:

90次/分,R:

19次/分,BP:

110/70mmHg.神清,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反跳痛,右下腹局限性肌紧张,肠鸣音未见异常,舌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15.2×1012/L,中性粒细胞86%,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198×109/L.尿常规:

正常。

B超检查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饮酒多食肥甘,导致运化失职,糟粕积滞,渐生湿热,湿热内蕴,瘀滞不散,热盛肉腐则成肠痈;痈阻肠道,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见右下腹剧痛;湿热内蕴,而见发热;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半天,伴发热。

  2.T:

37.2℃,腹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局部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16.2×109/L,中性粒细胞89%。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肠痈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

急性阑尾炎

  治法:

行气祛瘀,通腑泄热。

  方药:

大黄牡丹汤加减。

  大黄后下6g丹皮12g桃仁12g蒲公英30g

  芒硝冲服6g红藤30g紫花地丁30g连翘15g

  玄胡索15g金银花12g甘草6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5答案

  女,20岁,学生。

喉中哮鸣间作15年,复发3天。

  患者5岁时在进食鱼虾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经治疗缓解。

后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作,不能自行缓解。

3天前因劳累、受凉而出现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痰鸣如吼,呼吸气粗,胸闷,咳嗽,痰黄而粘稠,咯吐不利,面赤,口苦,汗出,舌质红而苔黄腻,脉滑数。

查体:

T:

36.5℃,P:

90次/分,R:

22次/分,BP:

120/80mmHg.营养均等,发育正常,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

心脏未见异常。

胸腹反常运动。

血常规:

WBCll.5×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7%。

胸片平片见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动脉血气分析:

PaO280mmHg,PaCO230mmHg,pH7.41.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宿痰伏肺,久蕴化热,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呼吸气粗痰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

热蒸津液,聚而生痰,痰热胶结,故痰黄稠厚而粘浊,咯吐不利,痰火郁蒸,则汗出,面赤,口苦。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蕴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喉中痰鸣有声,伴有胸闷咳嗽。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

  3.胸片:

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4.血常规:

WBCll.5×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7%(升高)。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哮证——发作期

  热哮

  西医诊断:

支气管哮喘

  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

定喘汤加减。

  麻黄6g黄芩12g桑白皮20g杏仁6g

  半夏9g款冬花6g苏子9g白果6g

  甘草6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6答案

  男,50岁,下肢浮肿2年,加重2月。

  患者近2年来反复下肢浮肿,尿少,有泡沫,伴脘腹胀闷不舒,纳呆,神疲乏力,便溏,大便日行2-3次,经中西医治疗,均未显效,平素喜好生冷食品。

近2月来浮肿加剧,小便量少,神倦乏力,肢冷,遂来就诊。

查体:

T:

36.7℃,P:

65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精神可,面色萎黄,心肺(-),腹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LP,透明管型+/LP.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3.6g.肾功能:

血浆白蛋白30g/L,球蛋白26g/L,肌酐90μmol/L,尿素氮5.5mmol/L.血脂:

总胆固醇5.9mmol/L,甘油三酯2.5mmol/L,空腹血糖4.9mmol/L.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饮食不节,好食生冷,寒伤脾胃,脾失运化,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成水肿;脾阳不振,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下肢浮肿,按之难起,而成阴水;脾气亏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呆,便溏;脾虚,气血不足,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阳不化气,水湿不行,则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均为脾阳虚衰、水湿内盛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下肢反复浮肿5年,尿少,有泡沫。

  2.查体:

BP:

150/90mmHg,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LP,透明管型+/LP,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3.6g.血浆白蛋白30g/L.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水肿?

阴水

  脾阳虚衰

  西医诊断:

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法:

温运脾阳,利水渗湿

  方药:

实脾饮加减

  熟附子先煎6g干姜6g桂枝10g大腹皮15g

  茯苓15g厚朴5g白术10g泽泻15g

  木瓜10g木香5g草果10g甘草5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7答案

  女,28岁,月经周期紊乱,阴道流血18余天未净。

  患者近半年来因工作经常出差,过于劳累而出现月经周期紊乱不规律,或数月一行,或十天一行,月经血量时多时少,持续18余天方净。

末次月经为2006年12月23日。

现患者仍有阴道流血,经量多,血色淡红而质稀,伴神疲乏力,气短,手足凉,饮食不佳,二便未见异常。

孕1产1存1,工具避孕。

查体:

T:

36.5℃,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90mmHg.神志清,面色萎黄,体形适中,心肺未见异常,舌质淡而苔薄白,脉沉弱。

妇科检查、盆腔B超均未见异常,血常规示:

血红蛋白89g/L.尿妊娠试验阴性。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因工作过于劳累而致脾气虚弱;气虚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非时而下,血量时多时少;气虚火不足,故血色淡红;气血亏虚,故神疲乏力,气短,面色萎黄;气虚日久,伤及脾阳,脾阳不振,故四肢不温,饮食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为脾气亏虚之征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月经周期紊乱,阴道流血18余天未净,血量时多时少。

  2.妇科检查、盆腔B超、全身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3.血常规示:

血红蛋白89g/L.

  4.尿妊娠试验阴性。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崩漏

  脾虚证

  西医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度贫血

  治法:

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

固本止崩汤加减。

试题1答案

  女,40岁,心悸时作2年余。

  患者近2年来时常心悸,伴神疲乏力,头晕,视目昏花,多梦而夜寐不酣,饮食尚可,大小便未见异常。

为明确诊断,前来就诊。

既往有月经过多史。

查体:

T:

36.5℃,P:

80次/分,R:

18次/分,BP:

110/80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营养适中,形体偏瘦,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心肺检查(-),肝脾肋下未触及,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4次/分,周身皮肤无出血点,生理反射未见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红,脉细弱。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3.1×1012/L,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比积40%,网织红细胞计数1.2%,血小板计数218×109/L.血清铁蛋白10ng/ml,血清铁7.74μmol/L.肝脾超声波(-)。

心电图:

正常。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虚则面色不华;气血亏虚,血不养心,则心悸、心慌,夜寐多梦;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目,故头晕、视目昏花,神疲乏力;舌为心苗,心主血脉,心血不足,故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西医诊断依据:

  1.月经量多,头晕心慌,视物眼花,倦怠乏力半年。

  2.查体:

贫血貌,肝脾肋下未及,周身皮肤无出血点。

  3.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红细胞比积降低。

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降低。

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心悸

  心血不足

  西医诊断:

缺铁性贫血

  治法: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方药:

归脾汤加减。

  党参15g黄芪12g白术12g甘草6g

  当归12g龙眼肉9g酸枣仁9g茯神9g

  远志6g木香9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2答案

  男,40岁,胸闷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2天。

  患者近3年来,反复发作性胸部疼痛、胸闷不适。

昨日因高兴,过量饮食而诱发胸部疼痛,疼痛剧烈,胸闷如窒,痛引肩背,表情焦虑,同时伴有气喘短促,肢体沉重,休息5分钟后可缓解。

病人形体肥胖,痰多,平素喜嗜食肥甘厚味。

查体:

T:

36.7℃,P:

115次/分,R:

23次/分,BP:

120/80mmHg,舌淡,苔浊腻,脉滑。

心电图示:

Ⅱ、Ⅲ,aVFS-T段下移,T波倒置。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故胸闷如窒而痛;阻滞脉络,故痛引肩背;气机痹阻不畅,故见气短喘促;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故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均为痰浊壅阻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胸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剧烈,常放射至肩背。

  2.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

  3.心电图示:

Ⅱ、Ⅲ,aVFS-T段下移,T波倒置。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胸痹

  痰浊壅塞

  西医诊断:

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栝蒌30g薤白10g半夏9g陈皮15g

  茯苓15g甘草3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3答案

  女,6岁,腹痛、腹泻2天。

  患儿因2天前过食生冷瓜果与熟食肉类制品,食后数小时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腹胀,嗳气酸腐,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4-6次/日,粪便酸臭,遂来就诊。

查体:

T:

36.8℃,P:

112次/分,R:

25次/分,BP:

96/60mmHg.神志清,营养发育可,体重14Kg,舌质红,舌苔色黄而厚腻。

腹膨隆,无明显压痛,指纹紫滞,见于风关。

大便常规:

脂肪球(++)。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儿因过食生冷瓜果及熟食肉类,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腐熟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成泄泻;宿食停积不化,壅滞肠胃,气机不畅,故腹胀,不通则痛,故见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积滞减,气机得畅,故腹痛暂减;宿食内腐,气秽上冲,故嗳气酸馊;舌红、苔黄厚腻,大便酸臭,食欲不振,欲呕吐皆是饮食积滞之征象。

  与细菌性痢疾鉴别:

常有流行病学接触史,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大便量少,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西医诊断依据:

  1.有过食生蔬瓜果及肉类熟食史。

  2.腹痛、腹泻2天,泻后痛减,大便4-6次/日,粪便酸臭。

  3.大便常规:

脂肪球(++)。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泄泻

  伤食泻

  西医诊断:

小儿腹泻

  治法:

消食化积。

  方药:

保和丸加减。

  焦山楂3g神曲3g莱菔子3g陈皮3g

  清半夏3g茯苓3g连翘3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4答案

  男,25岁,腹部疼痛1天。

  患者因出差,旅途劳累,饮食不节,时觉中上腹胀痛不适,夜间上腹疼痛加剧,呈阵发性,伴恶心呕吐一次,今晨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痛势剧烈,持续不减,无腹泻,轻度发热,遂来就诊。

查体:

T:

37.2℃,P:

90次/分,R:

19次/分,BP:

110/70mmHg.神清,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反跳痛,右下腹局限性肌紧张,肠鸣音未见异常,舌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15.2×1012/L,中性粒细胞86%,血红蛋白135g/L,血小板198×109/L.尿常规:

正常。

B超检查腹部未见明显异常。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饮酒多食肥甘,导致运化失职,糟粕积滞,渐生湿热,湿热内蕴,瘀滞不散,热盛肉腐则成肠痈;痈阻肠道,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故见右下腹剧痛;湿热内蕴,而见发热;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痛半天,伴发热。

  2.T:

37.2℃,腹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局部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16.2×109/L,中性粒细胞89%。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肠痈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

急性阑尾炎

  治法:

行气祛瘀,通腑泄热。

  方药:

大黄牡丹汤加减。

  大黄后下6g丹皮12g桃仁12g蒲公英30g

  芒硝冲服6g红藤30g紫花地丁30g连翘15g

  玄胡索15g金银花12g甘草6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5答案

  女,20岁,学生。

喉中哮鸣间作15年,复发3天。

  患者5岁时在进食鱼虾后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经治疗缓解。

后常因饮食不当或受凉而发作,不能自行缓解。

3天前因劳累、受凉而出现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痰鸣如吼,呼吸气粗,胸闷,咳嗽,痰黄而粘稠,咯吐不利,面赤,口苦,汗出,舌质红而苔黄腻,脉滑数。

查体:

T:

36.5℃,P:

90次/分,R:

22次/分,BP:

120/80mmHg.营养均等,发育正常,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

心脏未见异常。

胸腹反常运动。

血常规:

WBCll.5×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7%。

胸片平片见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动脉血气分析:

PaO280mmHg,PaCO230mmHg,pH7.41.

  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宿痰伏肺,久蕴化热,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呼吸气粗痰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

热蒸津液,聚而生痰,痰热胶结,故痰黄稠厚而粘浊,咯吐不利,痰火郁蒸,则汗出,面赤,口苦。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蕴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喉中痰鸣有声,伴有胸闷咳嗽。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尤以呼气时明显。

  3.胸片:

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4.血常规:

WBCll.5×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7%(升高)。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哮证——发作期

  热哮

  西医诊断:

支气管哮喘

  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

定喘汤加减。

  麻黄6g黄芩12g桑白皮20g杏仁6g

  半夏9g款冬花6g苏子9g白果6g

  甘草6g

  服法:

三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试题6答案

  男,50岁,下肢浮肿2年,加重2月。

  患者近2年来反复下肢浮肿,尿少,有泡沫,伴脘腹胀闷不舒,纳呆,神疲乏力,便溏,大便日行2-3次,经中西医治疗,均未显效,平素喜好生冷食品。

近2月来浮肿加剧,小便量少,神倦乏力,肢冷,遂来就诊。

查体:

T:

36.7℃,P:

65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精神可,面色萎黄,心肺(-),腹软(-),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蛋白(+++),红细胞+/HP,颗粒管型+/LP,透明管型+/LP.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3.6g.肾功能:

血浆白蛋白30g/L,球蛋白26g/L,肌酐90μmol/L,尿素氮5.5mmol/L.血脂:

总胆固醇5.9mmol/L,甘油三酯2.5mmol/L,空腹血糖4.9mmol/L.要求:

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

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

60分钟。

  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辨病辨证依据:

饮食不节,好食生冷,寒伤脾胃,脾失运化,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成水肿;脾阳不振,气不化水,以致下焦水邪泛滥,故下肢浮肿,按之难起,而成阴水;脾气亏虚,运化无力,故脘腹胀闷,纳呆,便溏;脾虚,气血不足,则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阳不化气,水湿不行,则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均为脾阳虚衰、水湿内盛之征。

  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