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786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精品.docx

推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精品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

作者:

酒泉市政府办公室杨林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市委、市政府在“一特四化”促进农民增收指导思想中把产业化经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目的就是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为认真贯彻“两抓整推”战略部署和“一特四化”要求,促进农民增收,就需要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此为核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坚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战略措施,依托资源,面向市场,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特色产业,完善政策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体系,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一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引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各级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始终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一方面,围绕基地建龙头,发展龙头带基地,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优惠激励政策,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在我市安家落户。

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达到46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7多家。

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9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千万元以上的70多家,其中敦煌种业、大禹节水公司为上市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的龙头企业数占到全省的20%。

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总额达到2000多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70%。

二是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高效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

近年来,全市各级立足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节水高效特色产业,培育和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制种、棉花、蔬菜、特色林果、啤酒原料、草畜等为重点的产业基地,把分散的农户生产有组织地引导到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整体行列之中。

目前,全市棉花面积保持在50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60%以上;制种面积达到30多万亩,蔬菜和花卉种子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外贸制种地区;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31万亩,总产量90万吨,外销产品年出口创汇1300多万美元;啤酒原料品牌已深受全国市场和知名企业好评;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495万只,占到了全省饲养总量的1/6。

三是创新利益机制,产业化链条进一步紧密。

各级积极探索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有效形式,使农户与企业按照不同的产业、不同的机制将相同的利益关系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使农业产业化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与此同时,各级还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3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29个,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跻身全省百强。

农产品的订单率达到了85%以上,合作经济组织签订的占到订单总量的95%以上,架起了千家万户农民与大市场连接的桥梁。

四是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在加快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的同时,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农产品品牌,各级组织和广大龙头企业积极创立和注册优势农产品品牌,先后培育形成了“阳关牌”鲜食葡萄、红枣、“祁连清泉”人参果、“聚馨”牌麦芽、“拓璞”牌酒花、“敦煌先锋”牌种子、“星火”牌面粉、“敦煌百佳”食品等众多农产品品牌,部分农产品已获国家绿化食品认证。

同是,注重改善产农品包装和品牌形象,消费者认知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五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精力从过去主要重视农户生产转向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共同发展上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

市委、市政府从20XX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建设的意见》,20XX年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的扶持意见》,逐步加大对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形成了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合力助推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先后评审认定了47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相关部门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

各县市区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在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效解决了家庭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农民难组织,市场难进入、农产品难销售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断加速了种、养、加相结合的产业格局的形成,使农产品生产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实行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而且从生产销售中为农民增加了新的利润空间,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

三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劳务输转。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新产品将不断得到开发,产业链不断延伸,吸纳了大量农民在本地就业。

四是增加了财政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农业产业化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工业化了的农业,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同时,大量龙头企业发展也为地方财政带来的新的税源。

五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农村生产和城市市场有机联系了起来,既保证了农产品的销售,也保证了城市的供应。

它不仅延长了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乡镇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步伐,也吸引了城市的技术、资金、设备和人才向农村流动,促进了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市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了加快发展、提升层次和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纵向相比,发展很快,成绩很大。

但横向比,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小,缺乏知名度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重量级”龙头企业。

由于规模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也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能力,不能够很好地带动产业基地的稳定发展,致使一些产业发展因龙头企业的市场销售状况而出现波动。

二是加工产品档次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目前,在发达地区龙头企业拥有数量较多的名牌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综合收益高,而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名牌产品很少,外观包装落后,这不仅难以获取加工增值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摆脱劣势地位。

三是基地与龙头企业之间不配套现象突出。

蔬菜、特色林果、牛羊等特色产业市场看好,加工、运销企业发展快,但基地规模较小;棉花、制种等产业已成规模生产,但加工企业小而散,市场竞争力不强;肉牛肉羊产业大型屠宰分割生产线已经建成多处,但牛羊出栏不足,远不能满足企业满负荷加工的需求;乳品产业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市场波动大,鲜奶价格偏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

同时,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运销大户和农户等各利益群体之间联结尚不紧密,利益不均衡,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个别地方的农户在签订“订单”后,由于缺乏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市场价高于“订单”价后,不履行订单义务,违约销售;企业在签定订单之初承诺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达到某一标准,而一遇到市场价格走低时,一些企业就失信,以产品质量差,达不到收购标准等原因为由,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以致损害农民利益。

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不充分,运行不规范。

我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处在起步发育阶段,虽然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仍有一些组织机构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建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条件简陋,缺资金和设施,无法满足广大会员对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方面的需要;合作组织与会员之间缺乏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组织比较松散,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不稳定。

五是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制种产业因多数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只属于委托代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蔬菜产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差距大,产品的检验检测手段跟不上。

在企业项目建设上,一些企业新上项目普遍缺少熟练技术工人,影响按期投产和达产达标。

在技术服务上,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不能适应产业化基地发展的技术服务要求,导致农民不能按企业要求种植农产品。

加之农村信息服务不够、相对闭塞,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收集、综合、反馈相对滞后,时效性不强。

六是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各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重视程度不一样,工作不平衡,有的县市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

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创建、运销大户周转方面贷款难度仍然很大。

龙头企业发展和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扶持方面,仅有省、市财政十分有限的贴息扶持资金,县(市、区)财政均无产业化发展方面的预算资金支持,不能有效地引导和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以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各级必须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立足资源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节水高效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开发精品名牌,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积极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要按照专业化布局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建立与农业产业化龙头相配套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以肃州区为重点,辐射玉门市、金塔县发展高效蔬菜产业和制种产业;以敦煌市为重点、辐射瓜州县、金塔县重点发展特色林果和瓜类种植;以玉门市为重点,发展啤酒原料产业;稳定以敦煌、瓜州、金塔为主的棉花产业;七个县市区都要加快秸杆转化和饲草综合利用,加大发展牛羊产业,扩大出栏周转,促进总量上规模。

在专业化布局的基础上,要以设施投入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着力培育万元田、大力发展五千元以上的高效田、调整收入千元以下的低效田。

尤其是对于一些不适宜或次适宜区种植的作物,要尽快找到适宜种植的品种,进行替代。

另外,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数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规模化生产格局。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的要求,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二)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

我市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明显,农作物品质好,绿色无污染,要实现农产品变商品,关键在于龙头企业能否有效的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如果龙头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