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7797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docx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

新媒体平台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

 [摘要]近年来,以电影《阿凡达》为代表的3D立体和数字特效技术使得动画的“仿真化”和“电影化”日甚一日,而基于原创性和象征性的动画(拼贴、剪纸或基于手绘材料的美术动画等)则被边缘化。

本文对当下流行的3D立体动画进行了反思,并探索了网络新媒体平台下,象征性动画的特征和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及社会影响力。

因此,如何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植并引导我国动画“多元化”发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性动画将成为摆在中国导演和动画产业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独立动画;象征性;新媒体;逆向思考

  一、3D数字动画电影的流行与反思

  近年来,随着好莱坞3D大片《阿凡达》的成功,虚拟摄影、CG建模、全息动作和表情捕捉成为动画制作的“杀手锏”。

借助虚拟摄影机实时从各种角度抓拍替身演员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并直接“移植”到CG动画角色上,导演能够实时观测和修改CG动画角色的表演。

由于这种动画表演细节更丰富,更能刺激人的感官愉悦,因此成为《指环王》《金刚》《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和《爱丽丝漫游仙境》等CG电影成功的关键。

随着三维扫描、数字肌肉、蓝屏抠像、游戏渲染引擎和立体摄像等技术的发展,这种“CG建模+替身表演+全息捕捉”的动画模式也成为好莱坞动画电影制作的标准。

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技术也使得动画的“仿真化”和“电影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使得作为美学和观念层面的动画(如实验动画、偶动画、剪纸或基于手绘材料的美术动画等)日趋边缘化。

这种“技术控”的现状也引起了美国动画界的普遍不满。

例如:

奥斯卡在2010年发布的新规则中,以真人动作捕捉技术(MotionCapture)摄制的动画均无资格提名最佳动画片。

这新规则使《丁丁历险记》(2010)等动画片无缘参选。

  在1989年首次提出“历史的终结”命题的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教授弗朗西斯?

福山(FrancisFukuyama)曾经深刻地提醒:

“现代技术难以预料的后果和风险必须被人类社会当作挑战。

”事实上,近年来3D动画大片在北美已经开始“由盛及衰”,显示出疲软的迹象。

不仅新片的推出间隔越来越长,而且翻拍片盛行也暴露了好莱坞想象力的匮乏:

许多旧动画如《狮子王》《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玩具总动员》《极地特快》和《海底总动员》等都企图借3D技术东山再起。

而我国目前的3D银幕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笔者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11产业研究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统计显示:

中国的3D电影银幕数量正以世界最快的速度增加:

从2007年的82块,猛增到2011年超过4000块,5年间平均增长率超过157%。

如果这一趋势不变,2012年很可能会突破6500块。

中国无疑已经成为好莱坞CG电影娱乐工业觊觎的重要海外市场。

  二、新媒体与象征性动画的回归

  就在3D影院动画的原创性和艺术性大打折扣的同时,在网络上却出现了为数不少受到年轻人追捧的国产原创动画,目前各种讽刺、诙谐、搞笑和个性类动画短片有着极高的人气,例如:

《打,打个大西瓜》《李献计历险记》《泡芙小姐的金鱼缸》……仅仅依靠网络上的口口相传,这些依靠个人或是小型工作室制作的动画就获得了至少上百万的点击率。

随着优酷、奇艺、土豆等视频网站以及iPhone、iPad的发展,原创和象征性动画迎来了回归的契机,而数字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模块化、复制性和编辑性的技术特征和后现代所提倡的解构、拼贴、混搭、跨界和重构的美学观念相契合,为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的出现提供了可操作性,这使得数字化的手绘、剪纸、拼贴、真人定格或Flash动画等在网络上开始蓬勃兴起。

  象征性动画属于实验动画范畴,世界上最早的拼贴实验动画是由波兰著名动画大师尚?

连尼卡(JanLenica,1928-2001)等人于1957年制作的短片《从前》和DOM。

这两部拼贴实验动画不但在视觉风格上简洁鲜明,而且运用的制作技术也是革命性的。

他们把从彩纸上剪出来的几何图形,旧杂志、海报上挖下来的人物轮廓及实景拍摄的影像任意拼贴组合。

虽然该动画表面上看像一场充满孩子气的剪纸游戏,但成熟的创作理念却充满了创新性。

除了波兰、南斯拉夫和捷克等早期实验动画大师外,上世纪60~80年代,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ationalFilmBoard,NFB)赞助了一大批动画家进行了许多创新动画实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30年间,共推出了超过700部风格各异的动画,在全球范围内获奖超过620次,其中更包括25次奥斯卡提名及4次奥斯卡短片奖。

出现了一批如诺曼?

麦克拉伦、卡洛琳?

丽芙、乔治?

杜宁和弗烈德瑞克?

贝克等世界级动画艺术大师。

因此,加拿大以其辉煌的成就确立了艺术和象征性在世界动画中的地位。

今天,新媒体的出现有助于打破传统影院动画的“一统天下”,让象征性动画重现辉煌。

特别是在当今解构主义、黑客文化、反理性和民主个性化的后现代语境中,新媒体象征性动画的出现更有着特殊的含义。

加拿大著名传媒大师麦克卢汉(M.McLuhan,1911~1980)曾经指出:

新媒介“不仅是容器,它们还是使内容全新改变的过程”。

因此,新媒体动画决不是影院或电视动画的翻版,这些新媒体网络动画的特征包括:

  

(一)新型的动画传播途径

  网络新媒体使艺术资源海量呈现出现,同时也给动画传播提供了“非院线”式的传播途径。

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到了以前无法接触到的动画作品,也给无数“默默无闻”从事动画创作的“发烧友”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和走向商业化的契机。

例如,一个被网友盛赞为“2009年最牛国产动画”的拼贴动画《李献计历险记》在半年内点击量就超过千万。

该动画讲述了患有“差时症”并陷入失恋而无法自拔的一个青年为了寻找女友,不断打穿游戏、穿越时空的一段冒险旅程。

由于主人公奇幻的人生经历和感人肺腑的独白打动了亿万网友。

虽然该片只有20分钟并有大量的拼贴段落,但正是由于真挚的情感才使得该片“一炮而红”并被改编成电影。

《李献计历险记》的成功说明了新媒体动画传播的巨大能量和所拥有的潜力。

 

(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网络媒体动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表现形式、内容、风格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

数字化可以将文字、绘画、照片、印刷品、纹理、图案和影像等转化为数字影像,摆脱了传统动画媒材的束缚,极大地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力与动感。

数字化的手绘、剪纸、拼贴、真人定格或Flash动画形式多样,表现力强,成为新媒体动画的代表。

例如,由清华美院学生雷磊创作的拼贴动画短片《这个念头是爱》讲述了一对男女在巴黎浪漫邂逅的爱情故事。

有些无厘头和搞笑,再加上富于童稚的表现风格,该片在网上聚集了大量的人气。

该作品还获得2011年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最佳叙事类短片奖,并成为此次惟一入选的华人作品。

而国内著名独立动画制作人王波(皮三)在2009年创作的网络拼贴动画《白日梦》则将动画人物和视频场景拼贴在一起,由此形成了反差特别强烈的对比效果。

正是这种“混合媒介”的拼贴,使得《白日梦》更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这种“浮世绘”的动画风格隐喻了城市“小人物”在生存压力下的困惑、无奈与失落的感觉。

他的另一部都市情感题材动画片《泡芙小姐的金鱼缸》得到了都市年轻白领的认可,在各大论坛、网络视频和微博中广泛传播,2010年8月播出以来,仅仅在优酷网上,这部动画片的点击率就达到了450万次。

  (三)个性化和风格化的特征

  数字化使得动画创作摆脱了专业环境的束缚,从而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并大大降低了动画的制作成本。

更简洁易用的创作工具如Flash、AfterEffect等可以实现个人的“独立制片”的梦想,独立动画逐步向个人化和风格化过渡。

这些动画通过反潮流甚至反传统给人耳且一新的感觉,其创作形式大胆创新,不拘一格,反而成为最纯正的艺术。

例如,2011年末的一段模仿大连话车险报案的文字动画《倒鸭子》就被网友疯狂点击,几天就达到了百万以上的点击率。

这种“小品方言+粉笔动画”的新颖形式是这个动画被网友热捧的关键。

同样,2010年由安德烈?

苏斯科夫(AndreyShushkov)一个人完成的剪纸动画《爱的发明》(InventionofLove)在Youtube上的点击率也超过百万并被网友誉为“2010年最好看的动画短片”。

该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和一个发明家的爱情悲剧,隐喻了科技发明带给人类世界的灾难后果。

由于网络上动画惟一的评判标准便是网友点击率和口碑。

因此,这种“优胜劣汰”的特征使得个人化和风格化的动画短片能够在竞争中不断完善。

  三、结语

  动画是一门超现实的艺术,也是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而象征性动画作为一种探索型的艺术形式,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欢乐文化”,而且还可以体现“黑暗文化”“思索文化”或“反讽文化”,其“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的探索都是无极限的。

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

萨杜尔曾经深刻指出:

“动画电影主要是(但不是惟一地)建立在逐格拍摄法的基础上。

在美学方法上,这些样式主要是使用图像与造型,而且有排除用摄影与机械方法来重现人物及其动作的趋势,它们更多地属于造型艺术,而不属于传统的电影。

”因此,通过新媒体平台扶植与支持象征性动画不仅可以让我们找到动画的真谛,而且也可以有意识地避开好莱坞3D动画的锋芒,另辟蹊径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语言与文化。

  我国老一辈动画家曾经通过水墨、剪纸、木偶和多种材料,丰富和发展了象征性动画的语言。

如今动画的泛媒介化和多元化可能成为“新动画”的发展机遇。

虽然网络新媒体动画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原创象征性动画往往都是以免费形式向网友播放,而动画作者几乎不能从中获得收益。

同时,象征性动画的“观念性”和“艺术性”特点也可能“曲高和寡”,难以吸引大众的眼球。

特别是网络动画本身还缺乏评价体系,而一些优秀的网络动画工作室也缺乏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政府资金的支持。

因此,如何在政策上、资金上扶植并引导我国动画产业“多元化”发展,继承民族传统并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象征性动画将成为摆在中国导演和动画产业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