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762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docx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汇编附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

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 丰富的语言积累 ,三是 熟练的言语技能  ,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 深厚的文化素养 ,六是 高雅的言谈举止 。

2、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  校内资源  、  校外资源  、   网络化资源  三大类。

3、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  ;准确拼读  音节      ;正确书写  声母韵母 音节 ;认识 大写字母  ;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  、  团结合作 、  勇于创新  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5、“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对话:

答:

“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语文教育应重视哪些特点?

答: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律。

(3)语文教学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各2分)

2、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

低年级重在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2分)中年级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2分)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分) 

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十分重要,你认为有哪些途径?

答:

(1)在语文教材中发现主题,即与阅读教学相结合;(2分)

(2)在校园活动中发现主题;(2分)(3)在社会大环境中发现主题。

(2分)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认为,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没有区别。

你有什么看法?

答: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分)

(2)听说训练倾听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口语交际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更具综合性。

(3分)(3)口语交际注重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核心要素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

(3分)

 2、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

这样说对吗?

为什么?

答: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分)

(2)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丰富的具有地域优势的课程资源。

(3分)(3)《课标》倡导建设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需求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分)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

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

还存在什么问题?

试加评述。

2、学习《五彩池》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们都要让学生针对段尾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习,于是学生会想象出水池各种奇特的形状。

这当然没有错,而我觉得五彩池的美不仅仅美在形状,还有它瑰丽的颜色、奇妙的变化。

因而,在学完全文后我进一步让学生想象:

五彩池还像什么?

由于思维的惯性,学生依然围绕着形状做文章。

如果这样一直说下去,学生禁锢了的思维就不会得到开解。

此时我说:

“在我的眼睛里,五彩池就像一块块奇异的宝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经我这样一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形状”的圈子里跑出来了,一个个奇妙的想象脱口而出。

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

答:

优点:

(1)重视指导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习经验促进个体有效识字;(3)渗透探究学习的理念。

(各3分)

问题:

在后半部分里,教师没有及时判断学生反馈信息的价值,盲目探究,学生处于追求形式的状况下,识字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

(3分)

2、答题要点:

(1)读写结合,给学生创设了言语实践的机会;

(2)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加深理解;(3)教师的示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各4分)

(二)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   声母 、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   熟记  《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    记实作文 和想像作文,能学写   读书笔记 和常见 应用文 。

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  阅读 。

4、口语交际的核心是 交际  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沟通和交往 。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 具体的交际情境 中进行。

5、“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  、 学生与学生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 信息沟通 和多元的 意义重构  。

6、《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

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语文素养 的整体提高。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素养: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2、生字复现:

(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

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

(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答:

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各1.5分)

3、新课程教师角色应如何定位?

答: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

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1)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

(2)“少指导”并不等于“不指导”。

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这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指导。

(3)要提倡先自由写作,后交流指导的作文教学模式。

(4)教师的指导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自由表达。

2、“‘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就可以了。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1)“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2)自主学习并不是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学习行为。

(3)自主学习离不开高效的指导,尤其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答题要点:

(1)本课教学目标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

(2)目标表述清晰明确,表述语言准确且有分寸;(3)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4)目标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每点3分)2、答题要点:

(1)唤醒生活,激活联系。

“大贤”本是个文言色彩浓厚的书面语,学生若按《词语手册》照本宣科,其效果肯定“事倍功半”。

本教例采用“欲擒故纵”法,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前先“考”了学生五个“生活问题”,在唤醒学生鲜活生活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积极思维。

(2)凸显人文,强化积累。

本教例采用“层层铺垫”的办法,让学生自悟自得,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完成了词义教学,又使学生积累和巩固了五个新词,还凸显了浓厚的人文性。

(3)自主探究,注重实效。

执教者力戒“大+贤=大贤”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有意淡化教师的主导和词素分析,注重从内容入手理解词义,着力追求对词义的整体感悟和探究,使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还领悟了词语的内在规律

(三)

一、    填空(15分)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特点。

5、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6、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C)

A.麻痹(bì)憧(chónɡ)憬B.奢侈(chǐ)骨髓(suí)

C.供(ɡōnɡ)养玉屑(xiè)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B)

A.光采夺目日月如梭B.励精图治再接再厉C.中流砥柱人才挤挤

3.“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的跟蓝天相接。

”这段话是按(C)顺序写的。

A.由下及上B、由浅及深C、由近及远

4、下列古诗哪一首不是王维的作品?

(A)

A、《江南春》B、《送元二使安西》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这句话采用了(B)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比拟C、借代

6、下列对1—2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哪种说法正确?

(B)

A、大量读写B、多认少写C、识多少写多少

7、小学毕业时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B)个。

A、2500个B、3000个C、3500个

8、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9、第一学段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

10、阅读教学过程是:

(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判断题。

(每小题2,共10分)

1、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文素养,不需要重视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

(错)

2、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忽略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错)

3、课堂上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再运用讲授法。

(错)

4、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对)

5、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对)

四、简答题。

(30分)

1、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6分)

带“然”字的:

浑然一体不以为然、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有反义词的:

南辕北辙大惊小怪积少成多天高地厚

AABC式:

翩翩起舞彬彬有礼比比皆是津津有味

ABCC式:

议论纷纷人才济济、大名鼎鼎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