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642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一词的来历.docx

中国一词的来历

中国一词的来历

悬赏分:

5-解决时间:

2007-3-709:

22

中国zhōngguó各个历史时间段对中华民族所居住的所有区域总称。

目前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

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

如《孟子·滕文公上》云:

“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

“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

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

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

《礼记·王制》有云:

"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

”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

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

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

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

"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

"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

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

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

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中国一词的含义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

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

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

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

“中国,京师也。

”《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

“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

”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

汉末学者刘熙也说:

“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

当然也被称为中国。

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

如《史记·楚世家》载: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而华夏民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

初时本指河南省极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

《晋书·宣帝纪》:

“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

”(“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

《史书·天官书》:

“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中国(Madhya-desa)。

古地名。

即恒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印度,佛教徒译称“中国”。

见《法显传》。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家全部领土,不作他用。

今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

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

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

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

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

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

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

“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

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

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

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

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

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

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

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

什么叫“披发左衽”?

“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

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

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满清入关,大儒学家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

他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学者黄宗羲所言,“明亡于闯贼,乃亡国也,亡于满清,则亡天下”。

“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发左衽矣”。

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这里的“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

“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

”可见,明朝的民众,已经把满清入关与以前的改朝换代严格区分开来。

以前的改朝换代,只是中国内部的政权更换,满清入关,则被视为外侵。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解释之二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

“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

“华夏为中国也”。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一、“中国”一词之本义考

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

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

“中国,京师也”。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

“东瓯请举国徒中国”。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

“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

“诸夏,中国也”。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

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二、“中国”一词之地域观念演变考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

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ofChina,简称China(“中国”)。

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三、“中国”一词别名考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唐代韩亻屋诗云:

“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与“外国”对举。

所以,“中国”也简称“华”,中国人侨居海外称“华侨”。

“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

当时列国纷争,战火连天,人们渴望统一,于是产生了区划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贡》便有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其它古籍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也有“九州”的记载,尽管具体的州名有所差异,但记载的均为九个州。

“州”正式成为政区是东汉的事。

后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辖区也越来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当于战国时代“九州”的范围。

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候,中国曾有“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

战国齐人邹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启发,大胆提出了“大九州”说。

他认为《禹贡》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叫“赤县神州”;同样大小的州共有9个,但不过是裨海环绕的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共有9个,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为大瀛州所环绕。

所以,“神州”只占天下八十一分之一。

后代的事实虽然证明这只是一种假说,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国”名称考

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等国人,尊称中国为Cina、Thin、Sinae,许多发达国家几乎都用与之音近的名词来称呼中国,中文译音为:

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

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对应,或以为从“丝绸”的“丝”读音而来,也有人认为源出“瓷器(china)”或闽南话的“茶”。

俄罗斯将中国叫“契丹”,显然另有来源。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武力强盛,控制着整个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地区,铁骑所至,所向无敌。

而当时刚刚兴起于东欧平原的俄罗斯人,初闻东方惟有契丹,故称中国为“契丹”,并沿用至今。

之三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朝已普遍使用。

《晋书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

“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

”《晋书陈传》记载陈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

“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

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中评论说:

“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

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

《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

“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

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把“中华”一词用于政治领域,在古代大概功效最明显的要推朱元璋。

他在吴元年(1367)十月命徐达等北伐后发布告谕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且说:

“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以“中华”对“胡虏”自然是族称,以之对塞外,则是地域。

洪武元年(1368)二月又“诏复衣冠如唐制”,当然又属于文化与礼俗等内容了。

此外,他特别强调蒙古、色目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他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动员了当时苦于元朝压迫的汉人及各族人民,但并没有渲染民族仇恨;相反,对蒙古、色目以至元朝宗戚、顺帝父子都采取宽容政策。

这一方面说明了朱元璋的政治远见,同时也是汉民族的宽容传统自不是异族的人面兽心所能比肩的。

使“中华”再次成为政治口号,当以清末孙中山先生为代表。

他在同盟会纲领的“民族主义”中,借用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民族,在古代汉语里,用人、种人、族类、部落、种落等词表示。

以民族一词用来表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则是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从日语中引进的,当时用法较为复杂,很多场合下与“种族”混用。

直到目前,各家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含义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则是指从古到今所有处在各种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上拥有较稳定族称的民族共同体。

在民族一词引进之后,不久也就复合出中华民族一词,最初一般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即汉族。

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革命家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解释说:

“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

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

”这种解释仍未脱离古代传说观念的范畴。

然而当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边疆时,边疆各民族挺身而出,保卫祖国的主权,其中著名的如晚清云南保界运动中的云南各民族,以明清两朝行使管辖的实证与英帝侵略者抗争,保卫了祖国的西南边疆;西藏1904年对英帝入侵者的抗战也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为维护中华民族主权,同仇敌忾,不惜牺牲的精神。

又如辛亥革命以后,帝俄策动当时外蒙古宗教首领哲布尊丹巴等宣告“独立”,而1912年10月和1913年10月,哲里木盟10旗王公在长春两次举行东蒙古王公会议,讨论赞助王族共和,拥护民国,反对外蒙古“独立”。

1913年初,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又召开了西蒙古王公会议,内蒙古西部22部34旗王公一致决议,“联合东蒙反对库伦”,并通电声明“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

这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向世界宣告自己是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的政治宣言。

在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漫长过程中,华夏/汉民族起了主导的作用,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或者说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这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左传·定公十年》曰: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书经》曰:

“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

《尚书正义》注: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有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

也可代指汉族,如:

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

“佛本夷人,固宜神。

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於华夏矣。

”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华夏”也指华夏族所居住的我国中原地区,后复包举我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我国的古称。

《尚书·周书·武成》:

“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华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帝族和炎帝族,后来这两部落的联盟在战胜蚩尤后进入中原。

华夏族在中原建立了统治。

随后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简称“夏”。

华夏之祖:

华夏之祖即黄帝。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释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

”至于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

“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在商朝末期,周人联合流亡的夏人,炎帝系统的姜姓诸族(其代表为姜太公),以及迁徙到南方的楚人等起兵。

进而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周人自称“华·夏”,后又将自己分封出去的诸侯国称作“诸夏”或“诸华”。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族这一庞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

经过强大汉朝,族名华夏转变为汉,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华夏(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

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

传说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

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

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

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

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

只有大禹的子孙才是华夏子孙

  

  

  世界各大图书馆,你都可以看到,史册上有记录。

现在DNA研究也证明,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祝融的子孙。

但只有颛顼的国家叫中国,人叫中国人。

因西国有婆罗山,北国有鲜卑山,中国有华山,所以分别叫婆罗人、鲜卑人、华人。

  祝融的5代玄孙,姓姜,名轨,字石年,号神农氏,又曰魁愧氏。

姜姓谢、吕、许、高、于、丁、卢、方、孔、崔、邱、雷、贺、龚、文、章、芦、邹、屠、申等200多氏。

如谢氏,周宣王时,宣王的舅父封于谢(今河南省南阳、唐河1带),从申氏中分出,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周初封于申。

以及多数苗族人为炎帝神农氏石年的后代,占中国约9%的人口。

现在DNA-Y研究也证明,南岭以南达15%以上。

  神农用同母弟勖其,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

少典勖其9传至轩辕黄帝的父亲少典啟昆。

  祝融的14代孙,炎帝同母弟勖其10代孙。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号曰:

轩辕,后改姓姬,字曰:

玄律。

4100多个姓氏中,黄帝的后代,姒、妫、妘、祁、姬、子、嬴、任等姓3000多氏,占中国约90%的人口。

全球大多数人有几十亿,包括朝云之国、中国、西国、北国人。

现在DNA-Y研究也证明,南岭以北达95%以上。

  欧洲、国外大禹的子孙,西迁匈奴人,也可以叫夏人,全世界约1亿多人。

但只有中国大禹的子孙,才是华夏子孙,约几千万。

  

  版权所有  姒雾 搜集整理

  

一:

  连山氏    今湖南省西南部会同县南部 连山

  

  代数不详

  

1 祝融(1世) 都于郐 今河南省新密市东南曲梁乡大樊庄村溱水东岸古城寨

  (zhurong 住容)       公元前约2125年

2 祝融氏2世  祝融氏 郐氏    前约2093年

         祝氏  融氏

3 典(太典)  烈山氏 迁今密县南湖北省随州市北曾都区厉山镇北九龙山南烈山

         厉山氏 后迁厉山 今山东省荷泽市东北厉山

         烈氏  列氏 厉氏 历氏 

4 少典 妣有蟜氏女安登为妃 又曰任姒 厉山氏 姜姓 迁姜水

   I           姜水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横水河、宝鸡市东北

  长子炎帝神农氏----- 公元前2027年 ---次子少典公孙氏

5 石年     奔水氏听为妃       尊卢氏之女为妾   勖其(xu 序)

6 临魁-堇--权--不浩--端--女娃  邛--柱--起我  巨駓(pi 披)

7 承云 伊氏 宛氏 陈-仓 神-农    耆氏 庆甲 衡氏  芒昧

8 明         氏   氏     I  监      夷栗(su 诉)

9 宜-越南开国之君            I  谷氏   伯坚-节

10来                   I   I     赫胡

11裹                   I   I     封胥(xu 须)

12节茎                  I   I     依卢

13戏----------克        I   I     啟昆

14器(小帝)     榆罔(参卢)    蚩尤  I     黄帝(荼tu 图)

15伯陵-祝庸-封钜  方-雷氏    邹-屠氏  I     昌意

16   术嚣                   I     颛顼( 专序)

17  條-勾龙(土正)              荐     骆明

18   垂-信(3苗头领)-郎(饕餮)   (火正祝融)   白马

19  伯夷 夸(胯)   危氏         苗族     崇鲧(gun 滚)

20 吕氏  苗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