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6367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docx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讲练

《光学》专题讲练

一、考纲要求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内  容

要求

说明

  89.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92.光导纤维

93.棱镜.光的色散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内  容

要求

说明

  94.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95.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及波长的关系

  96.光的衍射

  97.光的偏振现象

  98.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99.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0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101.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光学部分在理综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

6分。

二、典例分类评析

1、光的直线传播:

①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影、日食、月食等都是直线传播的例证。

②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③影:

光线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后面所形成的暗区称为影。

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内只能看到部分光源发出的光。

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能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本影;若不是点光源,则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同时形成本影和半影。

影的大小决定于点光源、物体和光屏的相对位置。

如图A所示,在光屏AB上,BC部分所有光线都照射不到叫做本影,在AB、CD区域部分光线照射不到叫做半影。

 

例1、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及铅直方向成7.5

角下射.而在A城正南方,及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视为平行光,如图所示.据此他估算出了地球的半径.试写出估算地球半径的表达式R=.

例2、如图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

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

C.变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

例3、一九二三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用旋转棱镜法较准确的测出了光速,其过程大致如下,选择两个距离已经精确测量过的山峰(距离为L),在第一个山峰上装一个强光源S,由它发出的光经过狭缝射在八面镜的镜面1上,被反射到放在第二个山峰的凹面镜B上,再由凹面镜B反射回第一个山峰,如果八面镜静止不动,反射回来的光就在八面镜的另外一个面3上再次反射,经过望远镜,进入观测者的眼中。

(如图所示)如果八面镜在电动机带动下从静止开始由慢到快转动,当八面镜的转速为ω时,就可以在望远镜里重新看到光源的像,那么光速等于()

A、8Lω/πB、4Lω/πC、16Lω/πD、32Lω/π

2、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定律

②反射定律的应用

(1)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2)控制光路:

a:

平面镜转过

角,其反射光线转过

角(见图三)

b:

互相垂直的两平面镜,可使光线平行反向射光(见图四)

c:

光线射到相互平行的两平面镜上,出射光线及入射光线平行(见图五)

 

③平面镜成像:

等大、正立、虚像、轴对称。

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例1、一个点光源S对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及OS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

,则光源的像S

将().

A.以速率0.5v沿S

S连线向S运动

B.以速率v沿S

S连线向S运动

C.以速率

v沿S

S连线向S运动

D.以速率2v沿S

S连线向S运动

例2、(03全国春季)如图所示,一玻璃棱镜的横截面是等腰△abc,其中ac面是镀银的。

现有一光线垂直于ab面入射,在棱镜内经过两次反射后垂直于bc面射出。

则()

(A)∠a=30°∠b=75°(B)∠a=32°∠b=74°

(C)∠a=34°∠b=73°(D)∠a=36°∠b=72°

例3、(04全国四)图中M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调节。

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所示。

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

以l表示镜的长度,h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乙的全身像,l的最小值为()

A.

B.

C.

D.h

例4、(04全国三)如图所示,S为一在xy平面内的点光源,一平面镜垂直于xy平面放置,它及xy平面的交线为MN,MN及x轴的夹角θ=30°。

现保持S不动,令平面镜以速率v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S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A.以速率v沿x轴正方向运动

B.以速率v沿y轴正方向运动

C.以速率

v沿像及S连线方向向S运动

D.以速率v沿像及S连线方向向S运动

3、光的折射

①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的界面时,其中一部分光进另一种介质中传播,并且改变了传播方向:

这种现象叫折射观察(光由一种介质,垂直界面方向入射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②折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A、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

B、折射光线及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C、入射角及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恰等于第二及第一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

特别是当光从空气(折射率为1)射入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时,上式变为

③折射率(n):

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时,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的比,称为该介质的折射率。

用n表示。

(1)折射率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

如图光从真空以相同的入射角i,入射不同介质时,n越大,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越小,则偏折角

越大。

(2)折射率和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有关。

a.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速度c,及光在介质中速度

之比。

b.由于c>v所以

④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光疏介质:

折射率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

在光疏介质中,光速较大。

光密介质:

折射率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在光密介质中,光速较小。

⑤光的色散:

棱镜对白光的色散作用:

a.现象: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不同的色光。

并按顺序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种现象称色散现象。

b.说明:

①白光是复色光,由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组成。

②各种色光的偏折角度不同,所以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由于

所以各种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如图对红光偏折角最小;对红光折射率最小;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大。

对紫光偏折角最大;对紫光折射率最大;紫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小。

色散现象

n

v

λ(波动性)

衍射

C临

干涉间距

γ(粒子性)

E光子

光电效应

大(明显)

小(不明显)

容易

小(不明显)

大(明显)

⑥全反射:

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消失,只剩下反射光,光全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全反射。

(1)增大入射角时,不但折射角和反射角增大,光的强度也在变化,即折射光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全反射时,入射光能量全部反射回到原来的介质中。

(如图所示)

(2)临界角(A):

定义:

当光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时,折射角度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用A表示。

根据折射定律: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4)光导纤维: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例1、(05河南)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

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若不考试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A、从ab面射出

B、从ac面射出

C、从bc面射出,且及bc面斜交

D、从bc面射出,且及bc面垂直

例2、(05全国Ⅱ)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A.na>nbB.navbD.va

例3、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

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

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

例4、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

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例5、如图所示,AB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

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现有一束单色光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例6、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

C.n1>n2,a为红光,b为蓝光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例7、如图所示,两细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最终都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

已知玻璃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较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进入玻璃砖后两束光仍然是平行的

B.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不再平行

C.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一定减小了

D.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可能和射入前相同

例8、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及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A.t1始终大于t2B.t1始终小于t2

C.t1先大于后小于t2D.t1先小于后大于t2

例9、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例10、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及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及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及圆锥的轴重合。

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C

A.rB.1.5r

C.2rD.2.5r

4、光的干涉

(1)双缝干涉实验

①装置:

如图包括光源、单缝、双缝和屏

双缝的作用是将一束光分为两束

②现象:

③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A、亮纹: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n=0,1,2,……)

B、暗纹: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n=0,1,2,……)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④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由于红光入射双缝时,条纹间距较宽,所以红光波长较长,频率较小

紫光入射双缝时,条纹间距较窄,所以紫光波长较短,频率较大

⑤光的传播速度,折射率及光的波长,频率的关系。

a)v及n的关系:

v=

b)v,

和f的关系:

v=

(2)薄膜干涉

①现象:

单色光照射薄膜,出现明暗相等距条纹

白色光照射薄膜,出现彩色条纹

实例:

动膜、肥皂泡出现五颜六色

②发生干涉的原因:

是由于前表面的反射光线和反表面的反射光线叠加而成(图1)

③应用:

a)利用空气膜的干涉,检验工件是否平整(图2)

(图1)(图2)

若工件平整则出现等间距明暗相同条纹

若工件某一点凹陷则在该点条纹将发生弯曲

若工件某一点有凸起,则在该点条纹将变为

b)增透膜

c)牛顿环:

内疏外密的干涉条纹

 

例1、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

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

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

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

例2、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薄片向着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

B、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条纹变密

C、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向着劈尖移动

D、将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条纹远离劈尖移动

例3、中国煤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瓦斯爆炸事故频发,危害极大,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设想了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监测矿井瓦斯的仪器、。

如图所示,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B,在容器A及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屏的正中央仍是亮纹,说明B中的气体及A中的气体成份相同,不含瓦斯

B、如果屏的正中央是暗纹,说明B中的气体及A中的气体成份不相同,含有瓦斯

C、如果屏上干涉条纹不停移动说明B中的气体瓦斯含量不稳定

D、只有用单色光照射单缝时,才可能在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例4、市场上有种灯具俗称“冷光灯”,用它照射物品时能使被照物品处产生热效应大大降低,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博物馆、商店等处。

这种灯降低热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在灯泡后面放置的反光镜玻璃表面上镀一层薄膜(例如氟化镁),这种膜能消除不镀膜时玻璃表面反射回来的热效应最显著的红外线。

以λ表示此红外线的波长,则所镀薄膜的厚度最小应为()

A.

B.

C.

D.

例5、下面是四种及光有关的事实: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及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例6、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

及二次曝光时间间隔

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

、双缝到屏之距离

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

,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A.B.

C.D.1

5、光的衍射

(1)现象:

①单缝衍射

a)单色光入射单缝时,出现明暗相同不等距条纹,中间亮条纹较宽,较亮。

两边亮条纹较窄、较暗

b)白光入射单缝时,出现彩色条纹

②园孔衍射:

光入射微小的圆孔时,出现明暗相间不等距的圆形条纹

③泊松亮斑:

光入射圆屏时,在园屏后的影区内有一亮斑

(2)光发生衍射的条件: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及光波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此光波波长还小时,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

例1、平行光通过小孔得到的衍射图样和泊松亮斑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衍射图样的中心都是亮斑

B.泊松亮斑中心亮点周围的暗环较宽

C.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的中心是暗斑,泊松亮斑图样的中心是亮斑

D.小孔衍射的衍射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均匀的,泊松亮斑图样中亮、暗条纹间的间距是不均匀的

例2、下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

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

6、3、光的电磁说

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⑵电磁波谱。

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射线

射线

组成频率波

增大

减小

产生机理

在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作周期性运动产生

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

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⑶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举例。

种类

产生

主要性质

应用举例

红外线

一切物体都能发出

热效应

遥感、遥控、加热

紫外线

一切高温物体能发出

化学效应

荧光、杀菌、合成VD2

X射线

阴极射线射到固体表面

穿透能力强

人体透视、金属探伤

⑷实验证明:

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λm和物体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λmT=b(b为常数)。

可见高温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较高。

在宇宙学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分析其表面温度。

⑸可见光频率范围是3.9-7.5×1014Hz,波长范围是400-770nm。

例1、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上的遥控器发出的“光”用来控制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②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③红外线是由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④红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例2、右图是伦琴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电源E给灯丝K加热,从而发射出热电子,热电子在K、A间的强电场作用下高速向对阴极A飞去。

电子流打到A极表面,激发出高频电磁波,这就是X射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P、Q间应接高压直流电,且Q接正极

B.P、Q间应接高压交流电

C.K、A间是高速电子流即阴极射线,从A发出的是X射线即一种高频电磁波

D.从A发出的X射线的频率和P、Q间的交流电的频率相同

7、光谱

①观察光谱的仪器:

分光镜

②光谱的分类,产生和特征

产生

特征

发射光谱

连续光谱

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光产生的

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

明线光谱

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

由不连续的一些亮线组成

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物质后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而产生的

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由一些不连续的暗线组成的光谱

③光谱分析:

一种元素,在高温下发出一些特点波长的光,在低温下,也吸收这些波长的光,所以把明线光波中的亮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称为该种元素的特征谱线,用来进行光谱分析。

8、光的偏振:

⑴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各种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B的方向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之间,两两互相垂直。

⑵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⑶自然光。

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包含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自然光。

⑷偏振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叫偏振光。

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的入射方向合适,使反射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光,且它们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

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多数光都是偏振光。

例1、一段时间一来,“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是一种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及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及标准值相比较,就能测量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α

例2、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

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及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

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

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秋色条纹

9、光的粒子性:

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及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及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3)光子说

①1905年受因斯坦提出:

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及光的频率成正比。

即:

E=hv

其中h为普郎克恒量h=6.63×10-34JS

②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EK=hν-W

例1、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

.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c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