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581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doc

课程名称:

金融市场学

报告名称:

《华尔街》观后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提交时间:

2012年10月17日

关于《华尔街》

纪录片《华尔街》的首播是在零八年金融危机爆发两周年的时候,也是我刚刚接触金融、走进大学的时候。

初发现它感觉很惊喜,脑海里恍惚还有金融危机时,白岩松深入华尔街录制节目那沉重严肃的脸孔,但细细看过这十集的纪录片,心里却有了比惊喜更丰满和深远的情绪,因为在这里面并没有充斥着对金融危机的反复究查和对华尔街的严厉责问,令人触动的是,它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和简洁易懂的话语为观众展现了200年间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和承载着这段历史的华尔街的沧桑变化。

在资本市场的起源和发展中,中国并没有扮演过重量级的角色,甚至迄今为止,我们依然和欧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差甚远,但《华尔街》的上映迅速地让国人对这个看似虚幻却影响深远的市场有了整体且清晰的认识。

在纪录片中,我没有看到任何国人和媒体中惯有的轻视、斥责和自大,它以一种庄重的口吻和对历史的尊重将华尔街带给世界的变化和欲望带给华尔街的变化娓娓道来。

这像是一次大范围的科普,却让人们在其中体会到了金融那诱人的魅力和与贪婪相伴的恐惧。

历史的偶然,让华尔街一步一步成为金融历史的试验田,也成了世界金融的和世界金融史的地标式建筑,甚至可以说,华尔街就是资本市场历史的浓缩,中国人通过公正地解读这段历史来向世界证明我们将用正确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潮流。

关于华尔街

关于华尔街的看法和评价堕入牛毛,但主要观点只有两个,或批判,或赞扬,因为华尔街在带给世界财富的同时,也大大加剧了人们失去财富的风险。

面对这种矛盾的境遇,华尔街前进的方向和速度就取决于它的参与者们的欲望和理智了。

华尔街证券市场建立二百年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市场对资本这一关键性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华尔街历史最光辉的一面。

然而华尔街的另一面却也写满了丑陋和黑暗,当人们的智慧被贪婪所指挥时,造成的破坏会远大于它能带来的成就,正如两部电影《华尔街》中所得出的“投机是万恶之源”的结论。

资本市场在有效调配资源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当投机者利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缺陷进行不道德的操作时就会对其他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这就像把资本市场的缺陷置于放大镜之下,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后果数倍的放大,甚至触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更广范围的无辜者们。

我们可以尽量地完善市场的缺陷,却难以制止人们过度的欲望,尽管如此,放弃资本市场这一调配资金的有效工具也是极不明智极不现实的。

为此,人们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可以抑制资本市场扰乱经济运行的方法,华尔街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有利的尝试,例如交易所会员券商的集体自律,加强司法和行政机构的执法和监管等。

解决问题并在未来获得更好发展的首要要求就是正确地审视历史并得出有效的结论,这便是华尔街历史最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资本无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本已经挣脱了时钟的束缚。

经济全球化使一国经济的发展在目前条件下由于全球资源共享和市场总体化而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市场的束缚,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

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试图弱化各国国家主权,国内产业和市场易受到冲击并可能产生金融风险甚至危机。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则、格局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它对资本市场的深刻影响越来越明显。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资本交易方式,创造了新的资本市场运作规则。

这也为华尔街的交易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传统的资本交易所交易相比,以电子化为支持平台的现代资本交易方式,打破了交易的地域限制和时空限制,人们可通过互联网来展开数字金融,使资本市场的融合性大大加强,这将会使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逐渐被淘汰。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本流量的增长,使国际资本规模空前扩大。

随着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扩大,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也逐渐加速起来,其中资本的流动更为明显。

目前全世界一年的金融资本交易量已达国际贸易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因此也使得资本市场得到国家、利益体、群众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的自由化,对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那种以划定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具体活动范围、种类和条件为主导的旧有金融监管模式,已不适应全球化时代对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要求资本市场放松金融管制并不是否定监管,否认政府的作用,而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间界限明显消失的情况下,提倡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适度监管。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国外流出资本和国家允许出口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高科技产品,而从国外流入的是巨额利润、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商品、原材料、燃料和高科技人才,一方面导致发达国家低端制造业受到强烈冲击,另一方面导致这些国家资本的进一步过剩和所谓大量资本流动过剩,为资本更大规模输出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而大规模资本输出——尤其是作为国际结算和兑换货币的美元资本的输出及其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还有美国对冲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套取投资差价的金融活动,使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因赤字财政所导致的资产泡沫、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经济危机大多转移到发展中落后国家,严重削弱和破坏了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已经很脆弱的经济,不断为这些国家制造和增加新的资产泡沫,严重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和金融动荡。

在这方面,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最显著的案例,美国虚拟资本投机机构暗中搞鬼,难逃其咎。

第三章两条道路华尔街渴望有更多的机会,但危机似乎总是让这条街道失去更多的自由。

2009年美国实行了1930年重组金融监管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革以期抵抗金融危机,将会触及银行业各项业务,包括如何批出按揭及有毒金融资产交易等。

根据这份方案,作为美国中央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获得新的授权,对那些一旦倒闭便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给整个经济造成损害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进行监管。

同时,该方案要求美联储在行使紧急授权、提供资金救援陷入困境的银行之前,必须获得美国财政部的批准。

目前,美联储可以独立行使这一授权。

根据该方案,美国将创立一个新的消费者保护机构,防止各种损害信用卡和抵押贷款等消费者的权益的行为。

此外,该方案还要求加强市场纪律和提高透明度,提高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改善国际协作等。

对美国金融业的管制不得不提与美国经济不可分离的罗斯福总统,鉴于金融系统已全面瘫痪,罗斯福索性根据战时《对敌贸易法》的授权,于3月6日下令关闭联邦所有银行,停止了银行的一切支付,不允许资金抽逃。

3月9日,国会特别会议一开幕,便收到了联邦政府提交的法案文本。

在不到8小时的时间里,参、众两院便分别通过了这个被称作《紧急银行法》的法案。

这项法案不仅批准了总统3月6日关于关闭银行的行政命令,而且授予了总统以更大的权力来处理信贷和货币问题。

它授权财政部长把所有黄金和黄金证券转入国库,用纸币与之兑换;授权通货管理审计长任命监督官员负责审查、重开或清算被关闭的银行;授权联邦储备银行发行联邦储备券以抵付政府债券、商业债券及银行的兑换;授权银行发行符合复兴金融公司认购条件的免税的优先股票;允许联邦储备银行在一年内以高于现行贴现率1%的条件,在确有财产作抵押的情况下贷款。

3月10日,罗斯福又发布行政命令禁止金币、金条和黄金证券的出口,除非有财政部长签发的许可证。

为防止投机,银行被禁止进行外汇交易。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罗斯福于3月12日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

在这种罗斯福首创的与公众“拉家常”式的政策广播讲话中,他向人们讲述了关闭银行的原因,以及在银行关闭期间联邦政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一系列雷厉风行的限制政策保证了在战争的特别时期国家信誉的屹立不倒,尽管大多数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华尔街,当今的金融体制,但是管制两个字的重要性却不减当年,只有适当范围内的自由才能让资本和智慧最好的发挥作用。

华尔街聪明的大脑总是试图用各种新创造的金融产品和手段套揽更多的财富,却让危机也在这里一点一滴的累计,直至压上最后一根稻草,引发经济大规模的崩溃,并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提醒着世界和美国来给华尔街做一个合适的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