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566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docx

石家庄市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厨房中的食醋有酸味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铝有导电性

2.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

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

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

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铁

3.下列关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Ag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后金属,所以Ag不会发生置换反应

B.只有活泼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才会产生气体

C.Fe2(SO4)3可由相应的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D.置换反应中一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4.下列变化过程中与另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

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

5.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可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C.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D.加入铁粉除去硫酸锌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6.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2S)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硫酸,其反应方程如下:

①4FeS2+11O2

2Fe2O3+8SO2

②Fe2O3+3CO

2Fe+3CO2

③2SO2+O2

2SO3④SO2+H2O═H2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③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反应①②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③④属于化合反应

C.将5gSO2溶于95g水形成溶液,其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5%

D.将100g蒸馏水加入100g98%的浓硫酸中,可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

7.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黄金

B.白银

C.青铜

D.水银

8.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B.将3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C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升高温度可以使C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

D.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以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

10.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2Fe+3CuO

Fe2O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

Cu+2FeCl3=2FeCl2+CuCl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一定不含Fe

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一定不含FeCl3

③若充分反应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

④若充分反应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

⑤若充分反应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Z、X、Y

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铝元素AL

B.氦气 He

C.铵根离子NH3+

D.3个氧原子O3

13.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A.KNO3

B.NH4NO3

C.CO(NH2)2

D.Ca(H2PO3)2

14.下表是对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用酚酞鉴别纯碱和烧碱溶液

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石灰水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洗涤剂能洗涤油污是因为它有乳化功能

C

D

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用小苏打做糕点膨松剂

用硫酸铜做游泳池消毒剂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三大合成材料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做法中,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不到正确作用的是

A.从电池中回收金属等再利用

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将生活污水倒入大河中流走,以免造成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

16.下列初中化学实验数据中,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用

试纸测得正常雨水的

为5.6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食盐

C.用

量筒量取

稀盐酸

D.用温度计测量将火碱加入水中溶解后的温度为45.68℃

17.下列方法一定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氧化铜中含有的木炭粉——高温加热

B.除去碳酸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加入稀硫酸

C.提纯新制二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鉴别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加入稀盐酸

1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都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B.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的都是纯金属

C.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更高

19.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少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B.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C.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D.应提倡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20.下列除杂设计操作和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

CO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并干燥

B

N2

O2

通过炽热的木炭

C

MnO2

KCl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后洗涤干燥

D

NaOH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将溶液蒸发至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21.溶质可以是______体、______体或______体。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______的为溶剂,______的为溶质,但若其中有水,水就是______。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如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______(固体),盐酸中溶质是______(气体),医用酒精中溶质是______(液体)。

22.选择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氢氧化铝②熟石灰③石灰石④稀硫酸⑤稀盐酸⑥苛性钠固体

(1)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胃里含有的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_____;

(3)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是_____;

(4)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____;

(5)通常可用于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

(6)通常用于建筑材料的是_____。

23.《日本工业新闻》报道了一条用炸药和碳粉炸出金刚石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认为这种方法很新鲜。

用爆炸方法生产金刚石是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研究所发明的。

因为在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40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和

的超高温。

按以往用石墨在

加2万个大气压就能“压”出金刚石的情况,爆炸式时产生的超高压和高温条件应该说完全可以“压”出金刚石。

科研人员把装有炸药和碳粉的银制敞口容器,沉入到一个直径

、深约

的混凝土制成的水槽内。

这样在爆炸时,其中的碳粉就基本上处于缺氧的条件下(深水中当然也有少量的氧,但微不足道),不会使碳燃烧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操作员一按电钮,只听水槽内轰的一声闷响,爆炸就算完成了。

然后,将容器里的水取出来静置,让炸出的金刚石自然沉淀。

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叙述不属于金刚石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来裁玻璃

B.琢磨成璀璨夺目的钻石

C.润滑剂

D.用作钻探机钻头

(2)日本科研人员用来制金刚石用到的是______________(填“碳粉”或“石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我们知道单质碳在高温下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

,不可能制出金刚石,请根据上述资料说说科研人员是怎样克服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

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

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含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铁的化合物,起到补血的作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注明反应的类型(置换或分解或化合)]____________

⑵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注明反应类型)

25.按要求填空

(1)溶洞里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可简单理解为:

石灰岩长时间缓慢的“溶解”在水中,水在滴落时又缓慢的生长出钟乳。

钟乳石生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对空气有污染作用。

有人设计在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将其转化成无污染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则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3)侯德榜是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联合制碱的主要反应原理:

向饱和的食盐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分离出碳酸氢钠。

反应方程式为NaCl(饱和)+NH3+H2O+CO2=NaHCO3

+NH4Cl向饱和的食盐溶液是先通入氨气还是二氧化碳?

_____学式)。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够发生的依据是_______

(4)已知某铁的氧化物可表示为FexOy=aFeO·bFe2O3。

经测:

15.2克的某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为11.2克。

则x:

y=_________,a:

b=___________(均填最小整数比)

四、推断题

26.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B,C,D,E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可以改良酸性土壤,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物质D的化学式:

__________;

(2)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7.如下图所示.小明和小红在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他们将铁钉加如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在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固体。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猜想一:

二氧化硫;猜想二:

氧气;猜想三:

氧气。

做出猜想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做出这样的猜想。

(进行实验)

(1)小红提出,闻一闻产生的气体,方法是__________根据________,她判断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硫。

(2)他们又做了实验:

______从而证明了该气体不是氧气。

从而到断该气体是氢气。

(3)经过和老师咨询得知,一般配制硫酸铜溶液时都要加入适量硫酸以保持其稳定存在。

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8.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

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稀盐酸中。

操 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Al,Fe>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_____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在该实验中要求金属要相同粗细,稀盐酸要_____;

且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_____。

Al>Fe>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迁移)

(1)实验结束后,老师归纳总结了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

晓华提出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她分别将铝丝和铜丝插入_____溶液中(填化学式),观察现象,即可知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晓华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2)除了用上述方法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可以依据_____做出判断。

六、计算题

2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加热63.2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56.8g.将剩余固体溶解、过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是_________克?

七、综合题

30.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金属在自然界中大多以单质形式存在           B、金属制品锈蚀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C、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们组分金属的熔点高       D、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以合金为主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以下是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

①利用如图装置探究Cu、A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该装置中金属片和溶液应分别选择什么物质?

(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__

②向AgNO3、A1(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呈浅绿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写化学式)__________

(4)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注:

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A中残余的CO2气体)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为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

(5)化学小组欲测定某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黄铜片50g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了0.4g氢气。

请计算该黄铜片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