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407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劳动力管理.docx

农业劳动力管理

第十章农业劳动力管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劳动力的概念,熟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掌握隐性失业的概念,掌握剩余劳动力测算的不同学说,掌握人力资源的概念;能够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对农业投资进行评价

教学思路:

详细剖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的不同学说,使学生认识到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区别,从而理解我国城乡差别形成的经济学原因,理解我国现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综合效益;通过对资金的来源进行分类,了解农村发展的资金的主要来源和可能来源,

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农民贷款难的原因,解释我国农业资金运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农业投资的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农业投资评价方法来对农业的投资行为进行评价分析。

教学重点:

剩余劳动力测算的不同学说,农业投资评价

教学难点:

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农业投资评价

计划课时:

4学时

学习质量评价:

1.参与讨论的情况

2.复习思考题的完成情况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一.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是指农村中符合劳动年龄并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数量和不到劳动年龄或已超过劳动年龄但是实际参加劳动的人的数量。

我国规定,农村中男16-59岁,女16-54岁有生产劳动能力的人为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的质量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体力强弱、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

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因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二.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农业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

(1)流失性。

所谓劳动力资源的流失性是指这种资源的服务能力(即劳动力)不能储藏。

如果某一时间不予利用,则该一时间中可以利用的能力即自行消失,不能储藏为另一时期所用。

(2)可再生性。

劳动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即只要利用得当,劳动力资源是可以不断得到恢复和补充的。

这一特性要求劳动力资源的再生产必须与社会再生产拘其他方面协调一致。

(3)两重性。

劳动力的两重性是指劳动力作为劳动者,一方面可通过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是消费者,需消费生活资料。

当劳动力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时,他便成为纯粹的社会财富的消费者了。

(4)主体能动性。

这是由人类本身特性决定的。

劳动者具有意识,并能利用这种意识去影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

劳动力资源的这种主题能动性正是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动力。

人类历史证明,自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环境幅度较小,而社会财富却增加很快,主要就是这种能动性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开发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过程中,必须依据劳动力资源的这一特殊性,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特长,使其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状况及其利用上的特征

当前,在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七有如下几个显著特征:

(1)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截止到2005.12年底,我国共有人口13亿,其中农村人口8.1亿,该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9亿,其中农业劳动力(第一产业)为3.5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50%,占农村劳动力的72.8%。

(2)劳动力资源大量过剩。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速率的下降,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农村中必将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所谓剩余劳动力是指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常年性的剩余,即常年都是多余的劳动力;二是季节性剩余,即在农闲季节多余的劳动力。

目前我国大约有1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2亿多季节性剩余。

(3)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较集中。

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粮棉主产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4)农业剩余劳动力以体力型为主。

在农业劳动力的知识和技术结构上,文化层次较高、技术与业务能力较强的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文化层次较低、缺乏专业技术或业务特长的体力型农业劳动力。

四.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管理

1发展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农业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如节水灌溉、人畜引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同时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理、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和秸秆气化等各种小型设施建设。

另外,应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

在开展上述工程时,政府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动员当地农民,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

(2)发挥资源优势,依赖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特点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所以应根据农业生产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制订规划,加强宏观指导,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农民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现时期,在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多样化指数和复种指数的同时,面对加入WTO后,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所带来的压力,我国农业应切实注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绿色农业,实现精品农业,改粗放式经营为精耕细作,改追求产量为追求质量。

这样,既可以增加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又可以增加农民收人。

(3)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吸纳更多的农业劳动力。

国家和各地区应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

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2.提高农业劳动力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①改进劳动力使用的物资技术装备。

在农业中,采用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可以大大节约活劳动和有效提高单产。

但是,由于我国农业中存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因此使用机器设备,必须在地区和作业项目上进行选择,力求使物化在机器中的劳动量低于它所能代替的活劳动量中的必要劳动部分,并使被取代的劳动力也能得到合理安排。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应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生产,开展农业基本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通过人的劳动进一步改善自然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劳动力的科技水平。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我国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因此,要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智力投资,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调动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保证。

为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农业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⑤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促进生产的专业化,适当扩大经营规模。

农业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与“小而全”的农业家庭经营相比,更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使用,因此,我们应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强劳动管理,改善劳动组织形式,使农业自然资源、生产工具在现有条件下得到最佳结合,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及其流动的总体状况

全国4.8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2亿为农业劳动力,另外1.6亿在当地乡镇企业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

据专家测算,目前种植业实际仅需1.5亿劳动力,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占现有农业劳动力的53.1%,即我国目前还有约46.9%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

而在某些省份这一比例更高,如江苏省1100多万农业劳动力中,有600多万需要转移,约占54%;安徽省2800多万农村劳动力中,1800多万为农业劳动力,据估计,其中尚有1000多万需转移,约占农业劳动力的56%左右。

1.农业劳动力流动趋势。

(1)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初期,乡镇企业曾是接乃主体。

(2)民工潮。

据统计,2004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3.8%。

其中,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为1490万,居全国首位,江苏和河南分别以1478万和1411万紧随其后。

[1]转移人口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最大的是江苏省,达到55.8%,这是因为江苏省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较发达,民营企业比较多,吸收了省内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其次湖南省这一比重为44.3%,因为其紧邻广东省且政府对此支持力度比较大。

比重最低的是山东省,仅为3.5%,因为山东农业人口较多而且耕地面积较广,需要较多的人来从事农业,因此其农业产值也是很高的;尽管如此,2004年山东省还有1000多万农村劳动力有待转移就业。

[1]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

2001年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有:

江西、福建、重庆、四川、湖南、安徽、广西和宁夏。

流动比重较低的省份有:

新疆、海南、吉林、云南和黑龙江。

(2)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的主要行业。

从流动的行业看,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异地务农的比重有所上升。

(3)东部地区仍是流动去向的热点。

在2001年转向省外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东部地区的比重为84.2%,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7.7%,转向西部地区的比重为8.1%。

(4)在省内流动就业的比重上升较多,乡内流动人数大增。

(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6)地理位置的不同,流动速度有明显差别,山区、丘陵地区高于平原地区。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困难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流动劳动力数量众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仅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1000万人左右,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

(二)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

根据协议,我国在2006年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入世虽然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但从短期看,入世使第一产业就业机会减少。

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

如果按进口3%的粮食计算,同比减少的就业机会约千万个,这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其主要是在技术含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投资的外延扩张而吸收的。

“六五”时期,乡镇企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

另据抽样调查,2001年在本省内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9.2%被安置在本乡乡镇企业就业,比2000年下降了4.5%。

[2]

(四)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01年当年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流动总量的比重为23.5%,比2000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

这样素质的流动人员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2]

三、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形势分析

跨入新世纪,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三大新的背景下进行,即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以及我国加入WTO,这三大新因素都将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

(一)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滞后的。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化进程却明显滞后。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历史形成并沿袭至今的城乡壁垒政策。

然而,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化,却没有适当的产业支持,民间戏称为“一条大马路,两行卷帘门”。

这样的城市化恰如当年形式主义的大办开发区,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个城市在产业选择上应当有利于劳动力流动。

按照发展经济学家W·A·刘易斯的看法,所谓发展就是把传统

部门即农村的无限供给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现代部门不断予以流动。

从实践来看,这种供给必须是有效供给,所谓有效供给就是选择的产业层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与流动出来的人员的素质相适应,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特别是西部的一些省份在产业选择上无视本地域偏远、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多但素质不高的特点,非常时髦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支柱产业。

这样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把农村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行动纲领。

近几年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1998—2004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4.3%,是同期城__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8.6%的一半。

因此,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穷、农民苦的问题凸显,连带的也引起了大家对农业生产的担心,所以,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由于农产品具有收入弹性低和价格弹性低的特性,单纯靠增加农业生产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国外的历

史经验证明,唯有通过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流动出来的劳动力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另一方面使留在农业的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扩大经营规模,农民的人均收入才可以长期持续增长。

我国从完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经验也同样证明了上述规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吸收了1.2亿农村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90年代初,则有大约1亿农民工进城,平均每年大约有1000万农业劳动力转向了非农产业。

[3]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西部大开发对劳动力容量的扩张将有力地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首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投资项目的上马开工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会迅速增加。

其次,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将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

(三)加入WTO与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性能优越的各类产品和各类民用食品将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这将极大地方便、丰富人们的生产、生活,刺激国内民族工业加速发展,对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积极影响。

但同时我国农业的相当部分土地密集型产品(粮食、油料、棉花等)成本高,质量也较低,加入WTO后将面临国外优质大宗产品的竞争,短期内农民收入与就业机会都将减少。

此外,由于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会受到极大影响。

第一,入世后完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了提高自身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我国各类企业必然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一般文化水平低且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将很难流动出去。

第二,对于不能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企业,将面临破产危险和压力,从而减少吸纳农村劳动力。

第三,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也将受到较大冲击,由于乡镇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经验,市场竞争能

力不强,因此,加入WTO后,许多乡镇企业可能会裁员减产或关闭走人,这也将会极大地阻碍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

所以,加入WTO后,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显得更为迫切而且困难增大。

四、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将处于新的供给高峰,据预测,2001年—2010年全国农村将新增劳动力6350万左右。

[4]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拟提出以下政策主张和对策建议:

(一)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加快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

从长远看,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赖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没有协调的城乡经济就不可能有服务业的充分发展,就业的总规模就难以持续扩张。

这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困难的症结所在。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城乡关系方面也必须要有个相应的大转变,即由农民进城转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这是关系到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历史性转变,我

们要确立起城市的产业选择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战略观念,为我国第三步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全国大局的稳定着想。

从近10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和城镇化进展的实际经验看,发展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偏废。

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大中城市更有条件为农民提供初始非农就业和资金积累的机会,但大中城市较高的居住、生活费用和社会保障体制,又都使得绝大多数流动进城的农民难以真正在那里定居。

因此,绝大多数在大中城市积累了部分资金的农民,最终仍不得不走上返乡之路。

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却不再返回其原来的乡村,而回到了家乡所在地的小城镇,成了“离土又离乡”的小城镇居民。

这个迂回曲折的过程,可能是相当长时期我国农业人口逐

步转向城镇定居的现实之路。

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发展小城镇作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支点,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

(二)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培育和发展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农村劳动力流动市场是劳动力市场中最活跃的一部分。

它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化,无疑还需要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成熟。

但实际上,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是被分割的。

造成这种分割的3个关键因素是不合理限制、社会保险与户籍制度。

它们从根本上阻止了农民向非农民的转换,或使这种流动具有很高的成本,使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亦工亦农状态,使农民工一直处于不稳定的流动状态。

因此,我们应着手消除这些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为此,一是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

当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仍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

一些大中城市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就业,规定了限制农民进入的行业和工种;一些地方存在简单粗暴清退进城务工农民的做法。

现在许多城市面临就业压力,对农民进城务工进行严格控制。

实际上,农民进入城市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性。

针对上述问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维护和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二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

目前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动作。

事实表明,放开户口后并没有产生消极影响。

要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大中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可以从城市的实际承受能力出发,赋予各市更大的自主权。

三是社会保险要覆盖全社会,将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加入WTO后,我们应贯彻WTO国民待遇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给予农民工社会保险方面同等的“国民待遇”。

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要适应其流动的特点,在制度设计和实施上,要便于社会保险的流动。

[5]

(三)大力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是解决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

西部开发是一个长期过程,但现在处在关键时期,西部各省区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步伐和人口城市化进程,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加快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动,应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

首先,要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动保障部门的协作,以劳务输出带动东西部乡镇企业发展。

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有针对地组织西部劳动力到东部,通过劳务输出为西

部的发展培养一批人才。

同时,东西部劳动保障部门也可以通过协作为西部地区引进更多技术人员,以发挥其传帮带作用。

其次,要加强东西部职业培训机构的交流和协作,为西部地区更多地培训人才。

(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保障。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

要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使其顺利实现流动,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流动,这当然需长期努力才可以达到,其中,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一要在农村努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延长农村中学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

二要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教育。

三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五)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世界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建筑业、农业等。

因此要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开拓国际劳务市场,这样,既可增加外汇收入,又可通过国际交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