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317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45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实施报告

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省财政厅

2007.7

一项目概况……………………………………………………………………………2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

(二)项目基本情况………………………………………………………………4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7

(一)建筑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7

(二)建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9

(三)西南五省市对建筑职业教育的需求………………………………………11

三项目建设基础与可行性……………………………………………………………13

(一)建设环境……………………………………………………………………13

(二)领导能力……………………………………………………………………18

(三)综合水平……………………………………………………………………24

(四)教育改革……………………………………………………………………46

(五)重点专业建设………………………………………………………………55

(六)社会服务……………………………………………………………………73

四项目建设的主要容与保障措施………………………………………………88

(一)主要容……………………………………………………………………89

(二)保障措施……………………………………………………………………90

五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94

六附件

附件一学院获得的主要荣誉……………………………………………………96

附件二学院部分校外实训基地……………………………………………99

附件三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证书…………………………………………102

附件四共建协议………………………………………………………………103

附件五对口交流支援协议……………………………………………………104

附表1-1学院2003年教材编写统计…………………………………………105

附表2-1自然科学类期刊论文统计…………………………………………120

附表3-1社会科学类期刊论文统计…………………………………………

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号)文件精神和《省教育厅 财政厅关于2007年度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送了《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预审和实地考察,并于2007年7月26日组织了省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预审论证会,通过听取学院介绍和回答提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提交的《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目标明确、建设项目符合我省支柱产业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建设任务具体、保障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和监测性强,已具备良好的建设基础,完全符合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预审标准,同意推荐。

一项目概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学院)源于1956年创建的建筑工程学校。

2001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省建筑工程学校、省建筑职工大学、省城市建设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并入。

学院隶属于省建设厅。

学院地处德阳市,校园占地1037亩,建筑面积256283m2,固定资产总值28952万元,教学行政用房172292m2,实验室、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83991m2。

有功能齐全的工程训练中心、实验室、实训室、专用教室、风雨操场、体育馆、图书信息中心、计算机中心等教学设施;有条件优良的食堂、洗浴中心、学生公寓等生活配套设施。

各项指标均达到教育部优良标准。

学院现设土木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与艺术系、设备工程系、交通与市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和实践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

学院专业设置以土建大类为主,已开设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土建专业大类27个专业中的24个。

学院现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省教改试点专业4个,省精品专业2个,是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建筑技术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专科学生10314人,专任教师647人,兼职教师195人。

高级职称的教师占38%,其中教授10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3.5%;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45人,占37.9%;专任教师中有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省师德标兵1人,全国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建设工程质量专家6人。

2001年以来,学院教师主编教材及科技书127本,其中国家精品教材2门,国家规划教材18本,省精品教材1门和省精品教材建设项目6个;在建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2本。

公开发表论文31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3篇,被SCI、EI收录4篇;主持制定了省《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规程》等13项地方技术标准、省建筑行业7个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全国土建类高职高专7个专业教育标准,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学院实验室率先在全省高职学院中通过基础课教学试验室合格评估,图书馆通过高校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优秀级评估,首批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级,学院卫生工作通过全省高校卫生工作优秀级评估。

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评审。

学院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近三年各类培训3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近100%,毕业生成才率高,被多家媒体称之为“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三高”现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引起强烈反响。

学院自成立以来,获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四好班子”等荣誉称号26项(见附件1)。

(二)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中央财政支持5个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5个重点专业。

拖动与之相关的20个专业协同发展。

2地方财政支持社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包含建筑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与辐射平台。

3建设项目经费预算

(1)项目建设经费来源

本建设项目预算总经费10,500万元,其来源为:

中央财政4000万元;省地方财政40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000万元;学院自筹1500万元。

(2)项目建设经费使用说明

中央财政支持经费4,000万元。

主要用于:

5个重点建设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

其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软件建设2000万元;

购买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2000万元。

省地方财政支持经费4000万元。

主要用于:

5个重点建设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建筑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与辐射平台建设。

其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软件建设1600万元。

购买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2400万元,。

行业企业投入1000万元。

主要用于:

5个重点建设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建筑应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与辐射平台建设。

其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软件建设400万元

购买各专业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600万元,。

学院自筹1,500万元。

其中1000万元用于与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建设,500万元作为不可预见费。

1000万元配套建设经费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改革,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软件建设400万元.

购买各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600万元。

(3)经费来源说明

2007-2009年,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经费总投入为1.05亿元,其来源为:

中央财政4000万元,省地方财政40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000万元,学院自筹1500万元。

行业企业投入的1000万元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益400万元,为企业提供《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培训收益300万元,企业为校企共建培训基地投入300万元。

学院自筹经费1500万元中,办学收入800万元,校办企业收入500万元,专项拨款20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

(一)建筑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的需要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五”期间,全国建筑业增加值累计达到3.86万亿元,由2000年的5522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10018亿元,年增长13%,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居第4位,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高达7%。

“十五”期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822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463亿元,年均增长16.5%;建筑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18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540亿元,年均增长10.2%,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3%。

2005年,省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第七位,在中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建筑业已经成为推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建筑业发展的同时可带动能源、交通、材料等134个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就业容纳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特别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3转移到了建筑业中。

省建筑业的快速增长,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5]34号),根据文件要求,到“十一五”末,要从建筑大省转变为建筑强省,建筑业总产值应达到250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900亿元。

继续保持占GDP的比重在7%以上,届时、建筑业将呈现对全省经济的强势支撑作用。

建筑业发展前景看好,但弱势也明显存在。

现有建筑施工企业6886家,“多、小、弱”是基本特征。

从业人员244万,其中农民工200万。

“扛起锄头是农民、拿起砖刀成工人”是队伍的基本状况。

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缺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制约我省建筑业发展的瓶颈。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巨大。

我省特级施工企业只有两家,年产值上百亿元的建筑施工企业有1家,而省特级施工企业有40家,产值上百亿元的建筑施工企业12家。

省年产值上百亿元的建筑施工企业有15家;2006年建筑业产值为1588亿元,而省为5590.93亿元,省为5500亿元,是省的3倍以上;2006年获鲁班奖8项,获17项,获12项;省一级建造师仅有303人,而省有1700人。

要缩短如此巨大的差距,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充实到施工企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队伍素质结构,培育出一批大型施工企业来引领我省建筑业发展;成渝经济圈“城乡综合建设试验区”启动必将促进区域城镇化水平提高,需要培养大批懂规划建设的专业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开展大量技能培训;要改变建筑劳务输出低水平、低效益、低收入的状况,要对建筑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全面提升。

未来建筑职业教育任务光荣而沉重。

(二)建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省建筑业专门人才缺口巨大。

为实现省“建筑强省”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需要,“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这种广阔、长期、稳定的教育培训任务为省建筑类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和市场以及宝贵机遇。

学院50多年为建筑行业培养了4万人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对建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新的要求,学院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

1院必须提高综合办学能力

省建筑施工从业人员244万人,专门人才(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36万,占14.6%,专门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不足10%,专科学历30%,中专学历31%,还有29%无任何学历。

是一支以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为主体构成的技术及管理队伍。

根据建设部“十五”规划和我省的初步规划,未来十年建设专门人才要达到从业人员总数的30%。

按照这个规划计算,到2010年我省建筑施工企业专门人才数量最少应达到73.2万人,“十一五”期间每年必须净增7.44万人。

目前,我省有8所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有建筑类专业,年培养量不足2000人,有12所高职业院校开设有建筑类专业,年培养量不足10000人,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中专和职业高中开设了建筑专业。

在所有学校中,以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量最大,达到3500人/年,是我省培养建筑应用型人才的骨干学校。

由此可见,我省建筑职业教育培养能力有限,与国家要求和企业需求差距很大,尤其是企业急需的高等职业人才大量紧缺,要求学院迅速提高综合办学能力,为我省建筑施工企业上水平、上规模提供人才支持。

2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把有限的建筑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结合行业发展和施工企业需要,学院将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根据建筑行业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和人才的需求量的合理比例关系,学院专业设置做到了主次分明、配套合理、协调发展。

明确了以建筑工程技术等5个重点专业为龙头组建专业群的建设思路,用一个龙头专业带动四个相关专业发展、同时用四个相关专业支撑龙头专业的建设,使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推进。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充分把握几点:

第一、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第二、课程改革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结合;第三、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紧密结合;第四、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紧密结合;第五、实训建设与企业参予紧密结合。

学院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育标准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课程教材改革、应用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深入,建构了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和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企业十分需要学院充分发挥服务功能,通过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来的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通过建筑技术培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作业水平,从而提高我省建筑业整体水平。

学院下大力气提升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并取得了有影响的成果,制定了建设我省施工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解决施工技术难题的专家基地的奋斗目标。

建筑工地一线作业人员迫切希望提高自身能力,十分希望能享受到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学院通过建立培训网、培育重点基地来开展更加广泛的服务。

根据建设厅要求,学院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建好8个劳务大县培训基地,重点开展成建制队伍培养,重点培育200名致富带头人。

学院重视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起到了满足施工企业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功能的作用,也是工学广泛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

(三)西南五省市对建筑职业教育的需求

随着建筑大学、建专并入大学,西南地区仅有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建筑类高职学院,区域有2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1.4亿,仅靠学院难以搭建满足全西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平台。

面对庞大的需求,学院培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虽然区域有一些高职院校开办了建筑类专业,但由于基础差、规模小、专业不配套等原因,培养学生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特别近年云贵两省建筑工程学校被合并,西南大部分区域建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处于真空,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行业的发展。

为了缓解西南地区建筑类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促进西南五省市行业共同发展,由省建设厅牵头,五省市建设厅与学院签订了共建协议,按协议框架精神,未来几年、学院将在招生计划投放给予倾斜,并和当地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培养,针对性解决人才紧缺问题。

同时、当地企业将积极参与学院共建,促进学院健康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可行性

(一)建设环境

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统筹领导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经费均投入到位;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学校企业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保障。

省教育厅提出的以学院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序,效果显著;国家示性建设列入《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

省建设厅为学院依法自主办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证和制度环境;省财政给予学院足额的经费支持,较好的完成了学院的基本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1政府支持

(1)省政府统筹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政策、经费落实

省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全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强政府的统筹领导。

“十五”期间,省政府以事业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根本,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建成高等职业院校44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61.11%;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数达32.42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41.8%。

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全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院校、重点实训基地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是省、市(州)政府逐步增加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建设投资,用于补助建设项目或对项目银行贷款贴息。

三是经批准的新校区建设项目列为当地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相衔接。

其所需教育用地,可在集约用地的前提下给予大力支持。

四是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

五是鼓励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高等学校进行捐赠,捐赠额可按国家规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前予以扣除。

六是支持高等学校进一步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

(2)省政府制定了全省高校生均经费标准

2005年10月,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05]16号)中再次明确规定:

从2006年起,省属高等学校在科学核定生均定额的基础上实行生均经费预算管理方式,并确保生均预算事业经费拨款逐年增加。

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院每年的财政拨款经费均能足额准时到位并逐年增长。

“十五”以来,学院办学总收入从2001年的1852.94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9430.74万元,五年增长了5.1倍。

其中,财政补助收入从2001年的494.51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205.4万元,五年增长了4.5倍。

学院的办学收入和财政拨款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3)政府大力支持校企合作,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到位

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与探索。

在《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半工半读制度;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省教育厅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启动了“高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工程”,在《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设想》中,明确提出“聘请行业的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以及“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方案。

上述政策与措施,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打造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2007年6月1日,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规划5年,在全省重点企业设立100个各类职业院校学生见习和实训基地,省和有条件的城市要建立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为了确保《意见》的实施,省各大中城市建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和劳动保障、国资、经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行业、各类职业院校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的支付也有明确的规定。

省政府及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上述政策与措施,为高职院校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

(4)建立了以学院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先后出台了《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原则要求》和《省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专家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新增专业申报程序、教学计划制订等各个环节进行规管理,提出明确的管理要求。

在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以学院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

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5)国家示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列入发展规划

省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国家示性高职院校建设列为《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实施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设想》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明确了“水平优先,适当兼顾类型”的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原则,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省将重点建设6—8所国家示性高等职业院校,15所左右省级示性高等职业院校,形成国家级、省级示性高等职业院校梯队,充分发挥其示辐射作用,在办学方向、教育思想、体制创新、资源整合、校企互动、产学结合、涵建设、提高质量等方面,引领和带动全省高等职业院校提高水平、办出特色、协调发展。

2举办方支持

省建设厅是学院的主管部门,自学院成立以来,建设厅党组十分关心、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学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良好的政策保证和制度环境

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省建设厅在学院组建之初,明确并贯彻了“三管、一服从、一采纳”的管理原则。

所谓“三管”是指建设厅管班子、管规划、管协调;“一服从”是指学院在教学业务上服从教育厅管理;“一采纳”是指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要充分采纳行业和企业的意见。

在此背景下,省建设厅为学院搭建了结构合理、团结务实、锐意进取的党政领导班子,为学院依法独立办学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服务功能,为学院提供了高效务实的服务。

建设厅厅长亲任专家组组长,参与制订了学院的总体规划。

厅机关各部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在人员编制、经费预算、建设项目立项、人才引进、产学结合、行业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就业、对外开拓等涉及学院发展的问题上积极协调,为学院的发展争取政策支持,效果十分显著。

使学院的发展和办学实力在省一直位居前列。

(2)足额的经费支持,优良的基本条件建设

在省建设厅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生均经费标准一直位于省同类院校前列。

为了满足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省建设厅为学院的征地、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专项建设等争取资金近1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