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0528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知识点总结

老师的话:

同学们,学业水平考试快到了!

如何把数学复习好?

老师告诉你:

回到课本中去!

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

课本是命题的依据,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而成的。

因此,离开书本的复习是无源之水,那么如何运用课本呢?

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你们应做到以下6点:

1、在复习每一专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

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变换

2、在做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少是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

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试题之间的联系

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

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取的,就通过课本来规范

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

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

必修一

一、集合

1.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4.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

(排除法、间接法)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

,则关于

的不等式

的解集为_______(答: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解关于

的不等式:

(答:

时,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7.对于方程

有实数解的问题。

(1)

对一切

恒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

);

(2)若在

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满足等式

,则实数

的范围是_______.(答:

二、函数

1.映射:

注意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

:

A

B是特殊的映射。

若函数

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

,则

=(答:

2)

3.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树立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函数

的定义域是____(答:

);

(2)设函数

,①若

的定义域是R,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②若

的值域是R,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答:

;②

(3)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①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答:

);②若函数

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答:

[1,5]).

4.求函数值域(最值)的方法:

(1)配方法―①当

时,函数

时取得最大值,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答:

);

(2)换元法①

的值域为_____(答:

);②

的值域为_____(答:

)(令

运用换元法时,要特别要注意新元

的范围);

的值域为____(答:

);

的值域为____(答:

);

(3)函数有界性法―求函数

的值域(答:

、(0,1)、

);

(4)单调性法――求

的值域为______(答:

);

(5)数形结合法――已知点

在圆

上,求

的取值范围(答:

);

(6)不等式法―设

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

)。

5.分段函数的概念。

(1)设函数

,则使得

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____(答:

);

(2)已知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___(答:

6.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待定系数法―已知

为二次函数,且

,且f(0)=1,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

的解析式。

(答:

(2)配凑法―①已知

的解析式___(答:

);②若

,则函数

=___(答:

);

(3)方程的思想―已知

,求

的解析式(答:

);

7.函数的奇偶性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是奇函数

是偶函数

⑷奇函数

在原点有定义,则

⑸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

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8.函数的单调性。

如何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取值、作差、判正负)

如何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外层),

(内层),则

当内、外层函数单调性相同时,

为增函数,否则

为减函数

如:

的单调区间。

,由

,则

,如图

时,

,又

,∴

时,

,又

,∴

∴……)

9.函数图象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1平移变换:

———左“+”右“-”;

———上“+”下“-”;

2伸缩变换:

,(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倍;

,(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倍;

3对称变换:

;ⅱ

;ⅳ

4翻转变换:

———右不动,右向左翻(

左侧图象去掉);

———上不动,下向上翻(|

|在

下面无图象);

10.常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2)反比例函数:

推广为

是中心

的双曲线。

(3)二次函数

的图像为抛物线

顶点坐标为

,对称轴

开口方向:

,向上,函数

,向下,

应用:

①“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二次方程

时,两根

为二次函数

的图像与

轴的两个交点,也是二次不等式

解集的端点值。

②求闭区间[m,n]上的最值。

③求区间定(动),对称轴动(定)的最值问题。

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如:

二次方程

的两根都大于

,一根大于

,一根小于

(4)指数函数:

(5)对数函数:

由图象记性质!

(注意底数的限定!

(6)“对勾函数”

利用它的单调性求最值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区别是什么?

 

必修二一、立体几何

1.平行、垂直关系证明的思路

平行垂直的证明主要利用线面关系的转化:

线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

内射影,

,则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2.三类角的定义及求法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θ≤90°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θ≤90°

(3)二面角:

二面角

的平面角

三垂线定理法:

A∈α作或证AB⊥β于B,作BO⊥棱于O,连AO,则AO⊥棱l,∴∠AOB为所求。

三类角的求法:

①找出或作出有关的角。

②证明其符合定义,并指出所求作的角。

③计算大小(解直角三角形,或用余弦定理)。

[练习]

(1)如图,OA为α的斜线OB为其在α内射影,OC为α内过O点任一直线。

证明:

为线面成角,

(2)如图,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对角线BD1=8,BD1与侧面B1BCC1所成的为30°。

①求BD1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

②求异面直线BD1和AD所成的角;

③求二面角C1—BD1—B1的大小。

(3)如图ABCD为菱形,∠DAB=60°,PD⊥面ABCD,且PD=AD,求面PAB与面PCD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

∵AB∥DC,P为面PAB与面PCD的公共点,作PF∥AB,则PF为面PCD与面PAB的交线……

3.空间距离

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间距离。

将空间距离转化为两点的距离,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如:

三垂线定理法,或者用等积转化法)。

如:

正方形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则:

(1)点C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

(2)点B到面ACB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3)直线A1D1到面AB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4)面AB1C与面A1D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

(5)点B到直线A1C1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4.正棱柱、正棱锥的定义性质

正棱柱——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正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正棱锥的计算集中在四个直角三角形中:

它们各包含哪些元素?

—底面周长,

为斜高),

5.球的性质

(1)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

(2)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

为此,要找球心角!

(3)如图,θ为纬度角,它是线面成角;α为经度角,它是面面成角。

(4)

(5)球内接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R与内切球半径r之比为R:

r=3:

1。

如:

一正四面体的棱长均为

,四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

A

二解析几何

1.熟记下列公式

(1)

直线的倾斜角

上两点,直线

的方向向量

(2)直线方程:

点斜式:

存在)

斜截式:

截距式:

一般式:

不同时为零)

(3)点

到直线

的距离

(4)

的到角公式:

的夹角公式:

2.如何判断两直线平行、垂直?

(反之不一定成立)

3.怎样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

直线与圆相交时,注意利用圆的“垂径定理”。

必修三一、算法初步

1.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输入、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理框内。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2、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①顺序结构:

②条件结构:

③循环结构:

r=0?

否求n除以i的余数

输入n是

n不是质素n是质数i=i+1

i=2

i

n或r=0?

注:

循环结构分为:

Ⅰ.当型(while型)——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

Ⅱ.直到型(until型)——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判断条件。

3.基本算法语句:

⑴输入语句:

INPUT“提示内容”;变量;输出语句: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赋值语句:

变量=表达式

⑵条件语句:

①②

IF条件THENIF条件THEN

语句体语句体1

ENDIFEL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