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5074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docx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在OECD

大力发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非洲经济发展

——在OECD“基础设施建设”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0年9月20日

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本次题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研讨会。

借此机会,我想围绕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第一,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扩大市场的边界,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基础设施是人类自己营造的物质环境之一,是支撑人类活动得以实现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首先,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及其自然观、空间观和时间观的变化,影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发展。

其次,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资源共享,其所营造的共享环境直接左右着人类共享资源的能力、规模、空间范围和共享效率。

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作为区域生产活动的间接投入,其单位服务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会降低产品流通成本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限制作用,扩大产品共享范围,使得区域交换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增加了异地产品消费的能力。

再次,基础设施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通过促进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达到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

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防范、抵御、减缓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提高人类生存的安全性。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建设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公路通车里程仅为万公里,公路等级都在二级以下,有路面里程只有万公里;铁路线路里程仅万公里,且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运输船舶技术、港口设施均处于极端落后状态,航道失修失养,淤积严重;农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处于极度落后的水平。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1954-197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

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家利用有限资金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

重点缓解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瓶颈制约,改善了改革开放初期投资结构中存在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和社会基础产业薄弱等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投资开始迅速增长。

1990-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26%。

2003-2008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

六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8个百分点。

首先,中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以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直接、间接和诱导的拉动作用,带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注入,促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提升当地就业水平,促进人口的移动和专业化分工。

例如,中西部地区建成的一批包括青藏铁路、渝怀线铁路、甘肃宝天高速公路、贵州黔西电厂、内蒙古锡盟农牧业工程在内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和配套设施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又如三峡工程的的建设对带动当地及周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年均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相当于1990年全国发电量的14%,不仅大大改善了华东、华中地区的能源供应,而且对实现“西电东送”减轻“北煤南运”的局面有重大经济意义。

同时,三峡工程建成后形成的600多公里深水航道,为发展大西南对外经济交通创造了条件,利用这条“黄金水道”,按照“农—工—贸”方针调整农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使沿江农业趋向合理配置。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缩小了地区差距。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深处内陆,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0-15个百分点,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

近年来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增强了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充分发挥了大中城市在西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增长极化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再次,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中国产业发展,满足产业链升级提供了必备条件。

在上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之所以能够发展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除了因为中国拥有劳动力比较优势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奠定了条件,成为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借助大量综合基础设施,中国正在构建产业链价值一体化平台,从而推动全球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速度加快,除制造业环节之外,研发设计也加快了向中国的转移,从而围绕整个微笑曲线,推动了传统产业向知识型、服务型产业升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非洲基础设施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促进非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确保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帮助非洲人民尽快摆脱贫困,提高生活质量的先决条件。

第一,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

据世界银行2009年发表的一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4个国家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指出,电力、供水、道路和信息通讯技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这些国家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少增长两个百分点,商业生产也因此减少了约40%。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非洲是世界上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

非洲尚未形成覆盖整个大陆、分布均衡、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

目前非洲有公路约130多万公里,公路网建设密度较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偏低;铁路总长约万公里,各国铁路或是互不贯通,或是轨距不一,且设施老化,严重制约了铁路的运能。

非洲海运业和航空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

交通设施的普遍落后以及分布不均的状况,不仅提高了货物资源的运输成本,而且阻碍了人员、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动力和能源基础设施方面,除南非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供电不足、不稳的情况,导致非洲工业设备利用率偏低,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只有改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非洲才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更加快速而稳定的增长。

第二,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可持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

1998-2007年期间,非洲基础设施的支出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递增,远超过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幅度。

1999-2001年期间,非洲的私营部门和外资投资占全球总额的11%,而2005-2007年期间则占到了17%。

但尽管这一增长非常显着,如果非洲大陆要达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MDGs),必须弥补的资金缺口还是很大。

据世界银行一份2005年的研究,非洲各国至少应在2005-2015年之间每年投入相当于这些国家GDP的9%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到2020年想要跻身世界20大经济强国的尼日利亚来说,要达到巴西现有基础设施水平,可能需要投入相当于GDP的60%的资金。

此外,非洲国家每年还需要额外的资金以改进其原有的落后基础设施。

技术的相对落后削弱了非洲的经济发展动力和竞争力,阻碍了基础设施发展的步伐。

例如,非洲地区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现状极不平衡,总体水平偏低,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远远落后于北部和南部国家。

非洲国家要发展通信服务设施、跟上信息时代发展步伐,就迫切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鸿沟”。

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人才的流失。

目前非洲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仅占全世界总数的%。

然而,截至2007年却有60多万名非洲技术人员在发达国家效力,他们当中包括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就有4万多人。

为了弥补人才的不足,非洲国家不得不以高薪聘请外国专家进行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每年用于支付外国专家工资的开销高达40多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耗费非洲每年所获外来援助资金的三分之一。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在自身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援建坦赞铁路,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

这条铁路是新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里程碑。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基础设施项目525个,包括会议中心、体育场馆、市政设施等社会公共设施379个,交通运输、电力、广播电信等经济基础设施146个,建成铁路2233公里,公路3391公里,桥梁10座,体育场馆52个。

2009年以来,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企业在非承包工程业务仍快速增长,项目遍布非洲各国,涉及房屋建筑、石化、电力、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

在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进出口银作为支持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实施对外援助的政策性银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支持中非合作,紧密围绕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国际经济合作战略,为非洲各国提供了大量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以低息的优惠贷款为主的发展援助,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形成了以优惠贷款为先导,境外投资贷款、对外承包工程贷款和出口信贷为重点,法人融资与项目融资相结合的系统化和多元化对非融资格局,对于缓解非洲国家发展资本不足、逐步获得可持续资本支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6年到2010年6月,我行累计向非洲53个国家批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超过830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约760亿元人民币,各类项目总计239个。

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在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实施了社会住房项目;在安哥拉、苏丹等国家建设了大学、中学等各类学校;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刚果(布)等国建设了水电站、公路及供水设施;在肯尼亚、赞比亚等国家建设了多家医院等卫生机构。

为缓解非洲多数国家电信设施薄弱的问题,华为、中兴通讯等中国电信企业在进我行支持下在多哥、科特迪瓦、马里、塞内加尔、刚果、赞比亚、加纳、肯尼亚、津巴布韦、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众多非洲国家承建电信网络,帮助其改善通讯设施,提升当地信息化水平。

上述项目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切实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惠,并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受到非方高度赞誉和非洲人民的普遍欢迎。

以苏丹为例,电力和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苏丹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不利于其农业和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行支持中国公司承建了苏丹吉利联合循环电厂项目。

这是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第一座大型电站项目,也是苏丹最大的联合循环电站,项目一期投产后就基本改变了苏丹首都经常停电的局面。

我行还支持中国企业承建苏丹麦洛维大坝及与大坝配套的1176公里输电线路和7座大型变电站。

这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电站。

大坝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是此前苏丹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两倍,不仅能解决苏丹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发电问题,使苏丹摆脱目前只拥有局部的、耗油量大、污染大的电力供应状况,一跃成为一个拥有先进国家电网的国家,而且还能向邻国埃及出口电力。

同时作为一项灌溉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后将形成约150亿立方米的库容,可惠及尼罗河两岸方圆上百公里内的农田灌溉和防洪。

苏丹副总统塔哈在麦洛维大坝二期截流仪式上曾激动地指出“大坝截流,不仅改变了苏丹尼罗河水的走向,也改变了苏丹政治历史的走向,大坝电站所发的电能,将给苏丹带来一片光明。

四、关于进一步促进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帮助非洲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尊重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意愿为前提。

几十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在对非援助及对非经贸合作中取得丰硕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始终遵循真诚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始终支持非洲国家为自主发展做出的努力,尊重非洲国家政府和人民选择的道路。

中国从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等强加给其他国家,对非援助和优惠贷款都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和特殊要求。

当然,非洲国家确实存在诸如民主、人权、腐败、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

但是,这些问题不是非洲国家独有的问题,而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社会文明进程中都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才能解决。

尤其是非洲国家和人民在过去几百年殖民统治中遭受了巨大苦难,导致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薄弱,也没能分享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因此,对于非洲的发展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以宽容、公正的心态来对待。

不能以出现的问题为由影响对非洲发展的支持,或在支持时附加条件。

必须从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和现实能力出发,加强相互沟通,充分听取非洲国家的意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加强相互交流,分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

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键在于其应当具有的超前性和充足的承载能力。

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各经济主体就会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促使经济活动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过于保守,就难免在关键时刻遭遇“天花板”,贻误发展的时机。

在这方面,中国就有过经验教训。

当上世纪90年代末普遍认为中国电力过剩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时,又有多少人能预见到2003年的大规模电荒这么快就会到来呢?

再比如,过去中国在一个二线城市修一条上下四车道的公路被认为是很超前的,但没过两年就达到满负荷,甚至出现拥堵。

因此,经济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有时是超乎想象的。

在总结教训的同时,中国也累积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宝贵经验。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灵活地运用民间和外国直接投资,按回收成本合理定价和征收基础设施使用费,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和建设速度与维持稳健和可持续的公共财政相一致。

此外,在运输领域,设施建设从开放运输市场切入,逐步到开放建设施工市场,实施资格认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扩大施工队伍来源;开放投资市场,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政策和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不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现代化、使这些国家走上经济增长快车道的关键因素。

中国愿与非洲国家分享经验,共同探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进一步加强对非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和援助。

面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巨大资金缺口,应进一步把其作为对非合作的优先领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

包括支持和鼓励拥有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承包企业投身非洲,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扩大学校、体育场、医院等民生公共设施建设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提高民生事业水平;加快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项目建设合作,改善非洲国家经济基础条件;推进光缆、通讯、物流中心等项目合作,为非洲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便利,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要从非洲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完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非洲发展提供更丰富多样的金融支持,为非洲获得可持续资本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加强与非洲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向其介绍利用国际资本、弥补发展资本不足、提高资本运作效率的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多方面帮助非洲获得可持续资本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非洲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

我们由衷希望,通过中非合作的深入发展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更多更好的基础设施,有效提高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面向未来,进出口银行将继续按照国家关于中非合作的总体部署,进一步从非洲实际出发,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力争创造出更多切合实际且有效的新模式。

充分发扬“授人以渔”的精神,在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参与事关非洲长远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提高非洲国家自身发展能力,促进非洲国家尽快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从中受益。

同时,我们也希望国际社会能给予非洲更多关注和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愿与致力于消灭贫困和落后的全球各界友人一道,为建设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