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孟子》三章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部编版.docx
《第22课 《孟子》三章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 《孟子》三章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部编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2课《孟子》三章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部编版
第22课《孟子》三章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丈夫”的含义,学习立身处世的原则,体会磨难困苦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作用;
3.学习运用对比、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
1.重点:
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了解“舍生取义”的道德观;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难点:
把握对比论证和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
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知识梳理
一、文题解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就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必然陷于孤立。
这是孟子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论断。
《富贵不能淫》:
是文中的一句话,是大丈夫所须具备的道德操守之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意思是,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题目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作者作品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宣扬“仁政”“王道”,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虐民。
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
三、背景链接
本文节选自《孟子译注》。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行“仁政”“王道”。
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四、字词积累
1.字音:
米粟(sù)亲戚畔(pàn)之域(yù)民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舜(shùn) 孙叔敖(áo) 畎亩(quǎn) 傅说(yuè)鬲(gé) 奚(xī)法家拂士(bì)
2.通假字:
(1)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
(2)往之女家(同“汝”,你)
(3)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
(5)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3.古今异义:
(1)委而去之。
(古义:
离开。
今义: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跟“来”相对。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
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今义:
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
)
(3)丈夫之冠也。
(古义:
指成年男子。
今义:
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
(4)与民由之。
(古义:
遵从。
今义:
缘由;表示凭借。
)
(5)管夷吾举于士。
(士:
古义:
狱官。
今义:
军人。
)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
4.一词多义:
天时不如地利((名词,有利条件))一怒而诸侯惧(连词,表顺承)
利而
兵革非不坚利也(形容词,锋利,锐利)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连词,表并列)
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居天下之广居(动词,居住)
戒居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居天下之广居(名词,住宅,喻指“仁”)
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指被任用)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发士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动词,显露、流露)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5.词类活用: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震慑)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迷惑;使……动摇;使……屈服)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
(5)所以动心忍性(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到震撼;使……坚忍)
(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7)入则无法家拂士(动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词作状语,指在国外)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应为“舜于畎亩之中发”) ②困于心,衡于虑(应为“于心困,于虑衡”)
(3)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无标志被动句,从意思上判断,“发”是“被任用”的意思)
五、课文结构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环而攻之而不胜(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战争需要人和
得道多助兵精粮足却委而去之(守)——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类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景春: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树靶子)
公孙衍、张仪是“妾妇之道”(批驳)
富贵不能淫坚持仁、礼、义
孟子坚守自己的道义准则是大丈夫(树标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摆事实:
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都历经磨难后才有所作为
生于忧患思想磨练
生于忧患(正面)讲道理客观生活磨练逆境成才
死于安乐行为磨练
主观:
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死于安乐国恒亡
(反面)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六、课文主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君主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
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解释,明确了孟子关于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
激励人们要坚持正道、不畏强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阐述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侵扰,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七、写作特色
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这三篇短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由古代男女应遵循家庭伦理准则引出士人应遵循“仁”“礼”“义”方为“大丈夫”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先举事例,再从个别到一般,由个人引申至国家,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好处,最后归纳出论点。
2.运用排比,使文章语言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这三篇短文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连用三个“不能”,极言真正的“大丈夫”气节,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重点梳理
【重点0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重点0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重点03】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
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艰难困苦的磨炼) 困于心,衡于虑。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这类作品的代表有《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围)B.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
C.委而去之(离开) D.寡助之至(到)
2.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劳其筋骨(劳动) B.人恒过(犯错误)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
(2)往之女家( )
(3)曾益其所不能( )
(4)困于心,衡于虑( )
(5)入则无法家拂士( )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 B.委而去之结友而别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非淡泊无以明志 D.寡助之至过中不至
5.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标两处)
(1)夫环而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5)人恒过,然后能改。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郭:
(2)去: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0.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11~15题。
①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②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往之女家
(2)与民由之
12.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
1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观是()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搞示了大丈失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
“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15.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6-19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
C.必先苦其心志其喜洋洋者矣
D.征于色天山共色
17.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用“/”画两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1.D2.A
3.
(1)畔同“叛”,背叛。
(2)女同“汝”,你。
(3)曾同“增”,增加。
(4)衡同“横”,梗塞,不顺。
(5)拂同“弼”,辅佐。
4.B
5.
(1)夫/环而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6.
(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寡助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3)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
(4)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5)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之后才能改正。
(6)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7.共同点:
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8.
(1)郭:
外城
(2)去:
离开
9.
(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0.人和
11.①女:
同“汝”,你;②由:
遵循。
12.C
13.(大丈夫应该)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14.D
15.这句话出自《孟子》,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而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在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16.A
17.然后/知/生于忧思而死于安乐也
18.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19.“生于忧患”的意思是说,忧患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陈胜、吴广出身低微,在戍守渔阳途中遭逢大雨,困于大泽乡,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的境遇中,选择了为国事而死,最后建立了张楚政权。
如果不是“苦秦久矣”,如果不是身处绝境,就没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