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993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docx

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

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测量教学实习指导书

第1章土木工程测量实习规则

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测量实习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测量实习的目的是通过仪器操作、观测、记录、计算、绘图、编写实习报告等,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以及土木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使之与实践紧密结合。

通过本课程系列课程实习和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1.1准备工作

测量实习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本实习指导书和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弄清基本概念和方法,明确实习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实习前准备好所需文具,铅笔、小刀、计算器、三角板等,使实习工作能顺利按计划完成,教师对学生是否预习,可进行抽查。

1.2实习纪律

1)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实习各项工作,负责实习仪器、工具的领借、保管、归还等手续。

2)对实习规定的各项内容,小组内每人均应轮流操作,实习报告应独立完成。

3)实习应在规定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应在指定地点进行,不得擅自变更地点或离开现场。

4)实习过程中,服从教师指导。

实习的具体操作应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步骤进行。

必须遵守本实习指导书所列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实习过程中格外注意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尤其是交通繁忙和人流密集的地方。

实习中出现仪器故障、工具损坏和丢失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不可随意自行处理。

6)实习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和实习报告合格的成果交实习指导老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和清理仪器工具,归还实验室。

7)应遵守纪律,爱护环境,不可嬉戏打闹,不可践踏攀折花草、树木、果实和农作物,更不得破坏公共设施。

1.3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

测量仪器一般都比较贵重,对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科学保养,是测量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1)以小组为单位前往测量实验室,借领实习指导书上注明的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确认实物与实习指导书上所列仪器工具是否相符,仪器工具是否完好,仪器电池电量是否充足,能否正常开机,仪器背带和提手是否牢固,如有缺损,应补领或更换。

借领人检查清点仪器、工具后签名登记。

3)仪器搬运前,应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

搬运仪器工具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振动和碰撞。

对于脚架、标杆等带有尖角的工具,尽量不要扛在肩上,以防止扎伤。

4)各组领取的仪器、工具应妥善保管。

不得与其他小组任意调换或转借。

5)实习结束后,及时检查收装仪器工具,送还仪器室,经检查验收后,消除借领手续。

若有损坏或遗失,应写出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

1.4仪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仪器开箱时应放置平稳,不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开箱,以免不小心将仪器摔坏。

2)开箱后应清点箱内附件及说明书等,看清并记住仪器安放的位置和方向,以免使用完毕装箱困难。

3)取出仪器前一定要先松开制动螺旋。

自箱内取出仪器时,应一手握住照准部支架,另一手扶住基座部分,轻拿轻放,不要用一只手拿仪器的镜筒。

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三脚架牢固连接。

4)自箱内取出仪器后,要随即将仪器箱盖好,以免沙土、杂草等不洁之物进入箱内。

还要防止搬动仪器时丢失附件。

严禁坐在仪器箱上。

5)取仪器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触摸仪器的目镜、物镜,以免玷污,影响成像质量。

若发现有灰尘和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

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去擦拭仪器的目镜、物镜等光学部分。

如遇目镜、物镜外表面蒙上水汽而影响观测,应稍等一会儿或用纸片扇风使水汽散尽。

6)伸缩式脚架三条腿抽出后,要把固定螺旋拧紧,但不可用力过猛而造成螺旋滑丝。

三条腿拉出的长度要适中。

7)架设时,三条腿分开的跨度要适中。

若在斜坡上架设仪器,应使两条腿在坡下(可稍放长),一条腿在坡上(可稍缩短)。

若在光滑地面上架设仪器,要采取安全措施(例如用细绳将三脚架连接起来或用防滑板),防止滑动损坏仪器。

8)架设仪器时,应使架头大致水平(安装经纬仪的脚架时,架头的中央圆孔应大致与地面测站点对中)若地面为泥土地面,应将脚架尖踩入土中,以防仪器下沉。

9)在阳光下或雨天作业时必须撑伞保护,防止日晒和雨淋(包括仪器箱)。

未装滤光片时不要将仪器镜头直接对准阳光,以免损伤眼睛和仪器内部元件。

10)任何时候仪器旁必须有人守护,禁止无关人员操作,防止行人车辆碰撞,切勿将仪器靠在墙上或树上,以防止滑落或跌落。

11)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然后平稳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

操作仪器时,用力要均匀,动作要准确轻缓。

制动螺旋不能拧的太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以免损伤螺旋。

拧紧制动螺旋,才能旋转微动螺旋。

12)电子仪器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

电源电缆或数据电缆应保持插头清洁、干燥,如要将插头从仪器上拔下来,则需先关机再拔插头。

13)仪器使用完毕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和仪器箱,脚架上泥土,套上物镜盖。

装箱前要松开各制动螺旋,装入箱内要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合适后,将制动螺旋旋紧,防止仪器在箱内自由转动而损坏。

清点箱内附件,若无缺失则将箱盖合上、扣紧、锁好。

清点仪器、工具,防止丢失。

14)远距离迁站或通行不便的地区,必须将仪器装箱后再迁站。

近距离且平坦地区迁站时,可将仪器连同脚架一同搬迁。

其方法是:

先拧紧连接螺旋,然后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经纬仪望远镜对向度盘中心,水准仪物镜向后),再收拢三脚架,一手托住仪器的支架或基座于胸前,一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

严禁仪器斜扛于肩上。

1.5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钢尺使用时,应避免打结、扭曲,防止行人踩踏和车辆碾压,以免钢尺折断。

携带前进时,应将尺身离地提起,不得在地面上拖拽,以防尺面刻划磨损。

钢尺用毕后,应擦净并涂油防锈。

用完钢尺收卷时,应一人拉持尺环,另一人把尺顺序卷入,防止铰结、扭断。

2)皮尺使用时,严禁手握尺头金属环或尺盒拉尺,必须用手持尺带拉尺,以防将尺头或尺盒拉脱。

应均匀用力拉伸,避免强力拉拽而使皮尺断裂。

如果皮尺浸水受潮,应及时晾干。

皮尺收卷时,切忌扭转卷入。

3)水准尺和花杆的使用,要保持尺带干净,不要沾带泥水。

应注意防水、防潮和防止横向受力。

不用时安放稳妥,不得垫坐,不要将标尺和花杆随便往树上或墙上立靠,以防滑倒,摔坏或磨损尺面。

花杆不得用于抬东西或作标枪投掷。

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

4)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准乱戳乱画,不得重压,不得垫坐或站立在上面。

5)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和尺垫等,使用完即收,防止遗失。

1.6工程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1)所有观测记录和成果必须直接填在规定的表格内,不得用其他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应填写的项目不得空白。

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复诵回报读数,经核实后。

填写在相应栏内,以防听错记错。

4)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绘图铅笔(2H或3H)记载。

字体应端正清晰、数字齐全、数位对齐,字脚靠近底线,字体大小一般应略大于格子的一半,以便留出空隙改错。

5)记录的数据应写齐规定的位数,不能省略有效零位,规定的位数视精度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对普通测量一般规定如表1.1。

表1.1数据的位数

测量种类

数字的单位

记录位数

水准

三位(小数点后)

量距

三位(小数点后)

角度的分

二位

角度的秒

二位

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均不能省略,如水准尺读数1.45m,应记为1.450m;角度读数

6)记录错误时,不准用橡皮擦去,不准在原数字上涂改与挖补,应将错误数字用横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字上方。

废除某个数字时,用斜线划去,所有记录的数字修改和观测成果的废除,必须在备注栏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7)观测数据的尾数部分不准更改,应将该部分观测值废去重测。

废去重测的范围如表1.2所示

表1.2废去重测的范围

测量种类

不准更改的部位

应重测的范围

角度

分和秒的读数

一测回

距离

厘米和毫米的读数

一尺段

水准

厘米和毫米的读数

一测站

8)禁止连续更改,如水准测量的黑、红面读数;角度测量中的盘左、盘右读数;距离丈量中的往、返测读数等,均不能同时更改,否则重测。

9)数据的计算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4舍6入,5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退)的取数规则进行凑整。

例如,若取至毫米位,则1.1084m、1.1076m、1.1085m、1.1075m都应记为1.108m。

10)每测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

第2章教学实习指导书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而土木工程测量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渗透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为了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测量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论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两周课程实习。

主要是应用所学到的土木工程测量的知识,应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完整的测绘一张陇东学院地形图,以便于将来在工程建设的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

为此,特编制《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习指导书,旨在指导实习的全过程,比较圆满顺利地完成全部教学任务,达到开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2.1实习内容

测绘《陇东学院校区地形图》一张。

2.2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系统地复习和巩固;了解测量工作的全过程,消化、理解、巩固理论知识,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或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实习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2台、DS3水准仪6台、DJ6经纬仪6台、钢尺6把、花杆12根、水准尺6把、三棱比例尺6把、半圆仪6个、平板仪6台。

2.4实习材料

记录板6个、聚酯薄膜方格网12张、铅笔、橡皮若干、计算记录纸200张(A4)、木桩若干、斧头3把、纸夹24个、绣花针一包、遮阳伞6把。

2.5实习时间安排

第二学年度第二学期15、16周。

序号

项目与内容

时间安排

任务与要求

实习日期

1

实习动员、组织安排、外业踏勘选点、埋桩

1天

做好准备工作、外业选点、埋桩

2

全站仪控制测量,测角,水准仪测点的高程

1天

校核数据(水平角、高程等测量)、外业

3

光学经纬仪控制测量、测角、钢尺量距

2天

水平角观测、导线距离丈量、外业

4

内业计算、绘制方格网、展绘控制点

1天

计算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内业

5

光学经纬仪、小平板仪半圆仪配合经纬仪测图练习

1天

测图的方法、借图板经纬仪、半圆仪

6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4天

测1:

1000地形图50×50四张

7

完成接边、图形整饰、绘制地形图

1.5天

完成接边整饰及野外自检、写实习报告

8

书写实习报告、考核总结

0.5天

提交合格外业手薄、计算资料、仪器检查报告、每人描绘一张墨图

2.6实习方法与步骤

本实习分两步进行,先控制后碎部,在控制测量时选一闭合导线进行施测。

2.6.1控制测量外业

1)踏勘选点

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踏勘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选定一些能控制测区的导线构成闭合导线。

选点原则:

⑴点的密度要足够、分布均匀,使之能对整个测区进行控制。

⑵地面较开阔、平坦,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观测和测量。

⑶每一个导线点,必须与相邻导线点互相透视。

⑷导线尽可能避免跨越水塘、河流、深沟、上、下陡坡等,以免增加量距的困难。

⑸导线转折角宜在30º~1500之间,导线边长宜在50m~150m之间。

2)埋设标志

选点后,用木桩打入土中,桩顶画“+”字以表示点的精确位置,并按顺时针方向统一编号。

3)量距

用50m钢尺丈量每一条导线边的长度。

应往返各丈量一次,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特殊地区不得大于1/1000。

量距时应先进行定线,然后用钢尺量距,如导线边遇到障碍物,可用间接法。

4)测量闭合导线各个内角

观测导线内角,以光学经纬仪用测回法进行施测,测一个测回。

限差,在同一导线点上两个半测回的角值不得不大于±40"如超限,应重测。

5)测控制点高程

根据已知水准点,测定各导线点的绝对高程或相对高程。

限差,高差闭合差的允许值为:

(mm)

2.6.2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

当野外工作结束后即可开始室内作业。

首先检查外业施测的水平角、导线边长及水准测量有无漏洞,观测结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如确认无疑,方可进行室内作业计算。

2.6.2.1导线内业计算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闭合差的内角和的理论值应为:

∑β理=(n-2)×1800

若实测的内角和∑β测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差fβ为:

fβ=∑β测-∑β理

并以公式

为导线边数)衡量,如超出此限,应仔细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测。

若|fβ|<|fβ容|,可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中,改正后之内角之和应为(n-2)×1800。

2)用改正后的导线右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角α前=α后+β右-1800公式推算其他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注:

①如果推算出的α前>3600,则应减去3600;

 ②.闭合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最后算到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3)坐标增量的计算极其闭合差的调整

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公式:

△X=Dcosa

   △Y=Dsina来计算

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为零,即

∑△X理=0

 ∑△Y理=0

但实际上,往往∑△X测、∑△Y测不等于零,而产生纵横坐标增量闭合:

fx=∑△X测 

fx=∑△Y测

从而产生相对闭合差K:

K=fD/∑D(D:

表示导线全长、f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K容=1/2000。

若K容<K,则说明成果不合格,应首先检查内业计算有无错误,然后检查野外作业观测成果,必要时重测;若K容>K,则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进行调整,即将fx、fy反符合与边长成正比分配到相应的纵横坐标中去。

Vxi=fx×Di∕∑D

Vyi=fy×Dj∕∑D

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改正数,即得各边改正后的增量,改正后增量代数和为零。

4)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以知点坐标及改正后的增量,用公式

X前=X后+△X改

Y前=Y后+△Y改

来推算其它各点的坐标。

2.6.2.2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1)计算高差闭合f2按下式计算

fh=∑h测

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下列规定:

(mm)

精度符合要求即可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2)高程闭合差的调整

闭合差的调整可按距离比例进行分配,其符号与闭合差符号相反。

各段高差改正数的总和应与闭合差相等,符号相反。

实测高差加改正后的高差。

3)高程的计算

根据改正后的高程,由起始点的高程推算其它各点的高程,最后算得起始点高差应与已知高程相等。

2.6.3碎部测量

2.6.3.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选用图纸:

本次实习选用聚酯薄膜进行测图。

  2)绘制网格:

用网格尺绘制

的坐标网格。

绘好后,应检查作图是否精确,可用直尺沿对角线方向检查各方格网顶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坐标偏离直线不应超过0.3毫米;各边长误差,不应超过0.2毫米;对角线长度与14.14厘米之差,不应超过0.3毫米。

  3)控制点展绘:

坐标格网绘好后,将控制点的坐标值按一定的比例展绘到图纸上。

展点完成后要进行检查,检查时量取图上相邻控制点的距离和实际长度作比较,其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如在允许范围内则把各点点号和高程注上。

2.6.3.2野外作业

本次实习的碎部测量采用经纬仪测绘法。

  1)置经纬仪于导线点上,对中、整平,使水平度盘大致对零、后视另一导线点,量仪器高。

  2)置平板仪于经纬仪旁约2米的下风向,大致整平。

   

  3)用视距法由经纬仪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盘左观测各地物、地貌点,测得每点的尺间隔数。

竖直角和水平角,由记录员录入测量手薄。

  4)记录员同时用视距表算出碎部点的高差,根据导线点的高程算出碎部点的高程,亦录入手薄。

  5)绘图员在平板上根据事先布置好导线网图,按记录员所报各碎部点的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程,用量角器和比例尺将各碎部点位定出,并在点位旁注明点号及高程。

绘图及时核对各碎部点与实地点位是否相等。

  6)测完一个测站周围的碎部点,绘图员亦同时在平板上将各点绘出,并画出地形图。

同时应与观测员和记录员共同检查碎部点的密度是否合适,应测碎部点是否遗漏。

如有遗漏,应指挥立尺员补跑需补测的点。

如发现地形图与实地不符,应查明原因,更正或重测。

  7)搬仪器到下一测站,同法测碎部。

  8)如测区较大,应划若干图幅、分成几组,每组负责一图幅范围的碎部测量工作。

最后,将几幅图拼接起来,即成全测地形图。

为拼接时便于核对,每组测图时,均需越过分区图幅以外0.5~1.0厘米。

2.6.3.3图的拼接与清绘

草图完成后,在室内进行清绘,每组清绘一张完整的测区平面图(或地形图)。

2.7成果整理及实习报告的编写

2.7.1实习成果的整理

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外业观测数据必须记录在测量手薄上,如遇测错、记错或超限应按规定的方法改正;内业计算也应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

全部实习结束时,还要对成果资料进行编辑整理编号。

2.7.1.1实习结束小组应上交的资料有:

1)仪器检核报告——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各一份。

2)记录手薄——水平角、垂直角、水准及距离测量的所有手薄。

3)整饰好的地形铅笔原图一张。

4)地形图检测记录一份。

2.7.1.2实习结束个人应上交的资料有:

1)控制测量计算资料一份(包括点位略图、成果表)。

2)实习报告一份。

2.7.2实习报告的编写:

实习报告实际上就是实习的技术总结,编写格式和内容如下:

1)封面:

注明实习名称、地点、起止日期、班级、组别、编写人及指导老师姓名。

2)前言:

说明实习的目的、任务、过程及测区的概略情况。

3)实习内容:

叙述测量的顺序,作业方法,精度要求,计算成果及示意图,本人在各个阶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及成果质量(详细说明测站,水准测量是哪一段,地形测图是哪个方格等)。

4)实习体会:

介绍实习中遇到了哪些具体技术问题及采取的处理办法,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

2.8实习成绩的考核

2.8.1考核的依据是

1)实习中的思想表现、出勤情况、遵守纪律情况,完成任务的数量及质量、仪器工具的爱护情况,实习报告的编写水平。

2)控制测量成果是否满足下列条件:

⑴观测手薄记载齐全,数字正规,计算正确,划改合理具有说明,限差符合规定。

⑵计算手薄整理齐全,计算正规各项边长、总长、交会角度,发展等级、各项测量误差符合规定。

⑶点位选的合理,观测正确。

3)地形测图是否达到下列要求:

 ⑴主要地物地貌没有错误,地理名称准确接边精度好。

⑵地物地貌取舍得当,符号运用正确,主次分明,能够正确反应地理景观特征。

⑶高程点(碎步点、注记点)数量足够、位置得当,等高线描绘符合实际地形。

⑷等高线及高程注记点的高程误差,经野外检查,符合规范要求。

⑸铅笔描绘清晰,线条光滑饱满,符号正规,位置准确,符号间相互关系处理合理,主次等级分明,注记字体端正,指向明确,线条符合图饰规范要求。

2.8.2实习成绩的评定:

1)实习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2)凡严重违犯实习纪律,无故旷工缺勤者,实习中发生打架事件,不服从指导老师及组长指派,损坏仪器设备及其它公物,未交成果资料及实习报告,伪造观测成果等,均作不及格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