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938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docx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模板

《“我不怕鬼”》教学片段_模板

匠心独运的课堂导入

  

  作者/黄胜

  

  【特级教师贾志敏《“我不怕鬼”》(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

我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老老实实;上学后,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写字要认认真真。

老老实实也好,认认真真也好,说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要做个做事认真的人。

  

  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老师是怎样把这个字写好的。

(写“鬼”字)

  

  师:

“鬼”字有几笔?

  

  生甲:

九笔。

  

  生乙:

“鬼”字有九笔。

  

  师:

都答对了。

但是我更喜欢乙同学的回答,因为她的话完整。

如果查字典,“鬼”应查什么部?

  

  生:

查撇。

  

  师:

你和贾老师犯了同一个错误。

开始,我查这个字就查撇,但查不到。

看来是查错了。

  

  生:

查“鬼”部。

  

  师:

对的。

你们见过鬼吗?

  

  生(不假思索):

见过。

  

  师(吃惊):

见过?

真是“见鬼了”!

(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生:

没见过。

  

  师:

原来,在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误以为是神在主宰世界的一切。

人生在世,凡积德从善者,死了就上天堂成仙;凡恶行满贯者,死了就下地狱成鬼。

据说鬼的形象丑陋恐怖,所以人们都怕鬼。

(在“鬼”字前添加“怕”字)

  

  有神论者怕鬼,无神论者则认为世上没有鬼,他们不怕鬼。

(在“怕鬼”前添加“不”)

  

  有一个人就“不怕鬼”。

谁?

是“我”。

(在“不怕鬼”前添加

  

  “我”)“我”是谁?

  

  生:

鲁迅。

  

  师:

对。

人们都尊称他为鲁迅先生。

你们了解鲁迅先生吗?

  

  (生答。

师介绍鲁迅。

  

  初看这段教学导人,似乎平淡无奇,只不过是分步揭示了课题,介绍了鲁迅和故事背景,教学方法也较传统,以谈话和讲授为主。

但我们只要细细体味,就会感叹贾老师课堂导入的“鬼斧神工”。

  

  一、教学内涵丰富厚实

  

  在这个导人板块中,贾老师安排了多个育人的“点”和教学的“点”:

怎样做人做事,怎样写好“鬼”字,看待鬼的两种世界观,了解鲁迅,理解课题,等等。

信息量可谓丰富,知识点可谓宽泛,充分体现了贾老师所倡导的“一个教学环节里糅合多个教育因素”。

这种设计观切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这一课程性质。

  

  二、教学结构浑然天成

  

  细看这个导入板块,发现贾老师在其中贯穿了两条线:

一条是“聊做人做事一聊“鬼”字一聊“鬼”一聊有人怕鬼有人不怕鬼一聊鲁迅一导入聊课文;另一条是“鬼”一“怕鬼”一“不怕鬼”一“我不怕鬼”。

两条线上的“点”关联并行,形成“面中有线,线上有点”的网状教学结构,使得教学严谨、有序、和谐,春风化雨般地历练着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三、讲授用语精练妥帖

  

  这里,贾老师设计了三处讲授语:

关于做人做事要认真的;对传说中的鬼的认识;对鲁迅的简介。

这三处讲授,从作用来说,都不可或缺。

第一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态度和做人的态度;第二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第三处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人公及课文主旨。

从安排上来说,都随机自然,不牵强:

第一处安排在范写“鬼”字之前,将写字和做人相结合;第二处安排在理解“鬼”的词义和出示“怕鬼”一词之间,让解词变得灵活超脱,让课题的出示不露痕迹;第三处安排在理解“‘我’指谁”之后,水到渠成,自然过渡。

从语言品质上来说,这些讲授语极为精练、简明、概括,逻辑性强,选取的信息合理恰当、深入浅出,这样的语言既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信息,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样板。

可见,语文课程中,适当而精练的讲解是可行且必要的。

  

  (作者单位:

江西于都县城关小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魏塘镇第一小学许春俭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七册第21课《鸬鹚》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适宜于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课文。

它描绘了一幅鸬鹚捕鱼图:

在幽静的环境里,渔人指挥鸬鹚出没在湖面捕鱼。

  二、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目标有四个: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5个新词语的意思;用“像------似的”、“恢复”造句。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教学难点:

    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一)、多媒体展示鸬鹚,简介鸬鹚,揭示课题。

  

(二)、指导自读。

  1、那么渔人是怎么用鸬鹚捕鱼的呢?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课文。

  2、检查交流:

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

  1、一面读一面想,鸬鹚捕鱼和湖面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并填表。

  湖面的变化

  鸬鹚的活动

  渔人的活动

  2、检查交流,现在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3、那么课文哪些部分写捕鱼前的情景?

哪些部分写捕鱼时?

哪些部分写捕鱼后?

  (四)、再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课文哪个部分,把这个部分多读几遍,努力读得精彩些。

  2、现在请同学们来读读你所喜欢的课文段落。

  (五)、研读课文。

  第一段

  

(1)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

  

(2)好!

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我请一个同学来根据课文内容带领同学们看图。

  (3)还有谁也喜欢这一自然段?

那我们这些喜欢的同学一起来读。

  (4)那同学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5)你们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悠然”是什么意思?

  (6)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

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来感受这分宁静、这分温馨。

  第二段

  

(1)教师也很喜欢这部分内容,你们同意让老师来读读这段内容吗?

我在读的时候,你们可以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刚才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3)书上是怎么写的?

谁来读读。

  1、辨析“一抹”,体会内涵意。

  

(1)这些列队的士兵在等待一个怎样的命令?

这个命令是怎样的?

  

(2)“一抹”是什么意思?

“抹”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3)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

你觉得用“一抹”好在哪里?

  (4)四人一组合作研究“课文为什么用‘一抹’”。

  (5)交流研读成果:

  2、研读“一抹”,领略捕鱼乐。

  

(1)同学们对“一抹”的研究真是精彩,但老师相信好戏还在后头,你想渔人这“轻轻一抹”,会抹出些什么?

请同学们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同桌讨论研究。

  

(2)同桌合作学习第2至第4自然段,研读“会抹出些什么。

  (3)交流研读成果:

  (4)交流:

  (5)真了不起,同学们对渔人这“轻轻一抹”的研究成果真多,如此丰富地体会到渔人捕鱼的忙碌和喜悦。

让我们也一起来享受这种快乐,请大家一起读2至4自然段。

  第三段

  1“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

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捕鱼了……”,这时湖面又(生接:

渐渐恢复了平静)。

  2.是啊,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教师出示.课件:

捕鱼后湖面平静图。

并在图上映出“湖面又恢复了平静”,其中恢复为不同色。

  3.为什么要用“恢复”?

对,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又像原来那样平静了,所以可以用上“恢复”。

在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上“恢复”?

(师边说边整理板书)

  4.但请再研究一下,这时的静与原先的静是不是完全一样?

(师在两个“静”间连线并设问)这时的静是怎样的静?

  5.你能把这种忙碌之后的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吗?

  6.师生品读第5至第7自然段。

  (六)、小结

  五、教学新理念运用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初步感知课文,认识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这里教师只要作适当点拨就可以了,要勇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

竖着看表格三行,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作者按事情的先后,分三段记叙渔人用鸬鹚捕鱼的经过,把表格纵横联系起来,就可以初步理解湖面从平静-跃动-平静的过程及鸬鹚捕鱼的关系了。

开始,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

后来,渔人赶鸬鹚下湖捕鱼,小湖一片欢腾。

再后来,渔人让鸬鹚停下来,喂完才回去,小湖恢复了平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阅读教学就应以读为本。

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教师说过: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鸬鹚》这篇课文景美、境美、情美,在教学中我觉得更应重视对学生的诵读训练。

通过各种方式的反复诵读,较好地感受和领悟到文中那物静人宁的静态美和鱼跃人欢的动态美。

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让学生读,读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

因为是学生自己喜欢的,自己选的,读起来也更投入。

我们可以请喜欢同一段的小朋友一起站起来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谈。

如《鸬鹚》这一段可指导学生在想象中读,读语言文字,想象小湖水平如镜,鸬鹚站在船舷上,渔人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

可以在思考中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

还可以指导学生在感受中读。

“夕阳斜照,水平如镜,多美的田园风光啊!

”让我们通过朗诵再一次来感受这份宁静、这分温馨。

通过这一系列地朗读训练,第一段的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课文教学的第四个目标就不难完成的。

这里我觉得应特别重视的是通过诵读感悟来品美丽意境。

《鸬鹚》一文中捕鱼前的静和捕鱼后的静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两种静虽然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俗语说:

“境由心造”,捕鱼前的静主要是一种赋予了人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的美。

这种意境与心境只有通过投入地诵读和研究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感受和意会到。

有了这种感悟后再让学生把这种忙碌之后洋溢着幸福的静的感觉读出来。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这是《鸬鹚》一文的第3个教学目标。

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积极倡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

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自主研读,享受课堂”的教学理念,以便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探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学习,而是应由师生合作建立宜精不宜多的富有探究价值的专题。

《鸬鹚》一文中的“一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文,课文内容是高度聚集在这“一抺”一词上的。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以“一抺”为切入口,帮助学生确立三个探究专题:

(1)为什么用“一抺”?

(2)抺出了什么?

(3)捕鱼后的静是一种怎么样的静?

而后保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与发现。

这样确立研读专题引导自主探究,使教学走出教师繁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再见了,亲人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回国时,同朝鲜人们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

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最后抒发感情,用反问作结。

这部分是教学重点。

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迹。

这三个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第二部分(后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

  课文的语言感情真挚强烈,抒情性强,通俗易懂。

教法建议:

  1.紧紧扣住“情”,以读体会“情”。

教学中,应抓住课文以事感人,借事抒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以“读”为突破口,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中,懂得“亲人”的含义及分量,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可以教师的范读激起学生的情感,初步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

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抓住动情之处,通过朗读,品味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还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浓郁的感情、洋溢的情义中去感受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指导朗读时,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和有关的录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配乐朗读。

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有不少抒发感情的反问句,要注意通过比较性的朗读体会它们的意思与作用,切忌用较多的时间进行分析讲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通过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能说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教学重点:

读懂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

  板书: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

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初步感知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

  1.介绍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读本课的生字词:

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暂时:

z4n

  友谊:

y@

  血泊:

p#

  “捣”和“谣”的字形

  4.解释不懂的词

  打糕:

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

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

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

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三)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2.提问:

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

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同学们刚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今年刚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52周年。

他们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仿佛历历在目。

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军老战士一起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书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

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板书:

大娘     缝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三)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后两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画批)

  2.然后交流,教师点拨。

  板书:

几夜不眠 昏倒路旁 失去孙孙

     牺牲妈妈

     失去双腿

  3.这些事情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

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3分钟后,学生在小组里讨论。

抓住“几夜没合眼、冒着炮火、唯一、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体会。

  点拨:

“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小结:

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与帮助。

体会大娘确实像慈母一样,关心帮助志愿军,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这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用相同的方法理解体会2、3自然段。

同时加强感情朗读的指导。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

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的特点。

(个人读、师生对读等形式)

  

(1)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

对大娘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

  

(2)学生自己选读喜欢的段落,并试着背一背。

(四)饱含激情学习第二部分(以读代讲)

  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

(齐读第二部分)

  再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扩展资料

(一)

“五次战役”

  “五次战役”讲的是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5月21日这段时间,中国民人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为反击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军而连续进行的五次战役。

朝中人民军队共歼敌22万余人,把美帝侵略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迫使他们接受了停战谈判。

(二)

  1.1950年6月25日,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战斗。

在战斗中,和朝鲜人民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

经过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1953年725日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分批回国,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回到祖国。

  2.魏巍:

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1920年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山西前线参加了八路军。

1950年冬天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任随军记者。

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报告文学作品。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8个生字。

重点学习”若、昂、崩、震”这四个易错的生字;读写”平静”等九个词语,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词语。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结构: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部分来写文章。

  3、重点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能读懂些什么。

  二、教学准备

  1、生字、词认读幻灯片。

  2、钱塘江潮的录像片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看课题《观潮》,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观潮的地点、时间、简单概括当时的情形)

  

(二)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重点交流的几个字:

    ”若”为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词,提出来集体交流。

  4、用上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

  (三)了解文章结构

  再读课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读课文。

集体评议哪种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几种情况:

1、四人小组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对此种读法加以肯定。

          2、三个小组朗读,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分工,对此方法要表扬,是正真的读懂了课文。

  老师点拨,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时间顺序写的。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潮来前)

  1、明确钱塘江大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地点是在海宁市盐官镇;这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潮来前的情形是怎样的,作者从两方面进行描写。

    一是周围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观潮台、远处的小山(特点非常平静);

    二是当时的人们(人山人海、昂首、等着、盼着)

  3、指导朗读该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课本以外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3、复习学过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体会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学生能够背诵该部分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一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挥,一个词、一句话等等都可以)

  

(二)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听到的:

(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分析: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水来时的声音比作闷雷。

请学生体会”闷雷”一词,播放闷雷的声音与潮水来时的声音,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说明潮水越来越近)

  (3)人们的反应:

人声鼎沸、沸腾起来(反衬出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4)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夸张的用法,的把潮水的声音与山崩地裂时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明声音之响,气势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说明潮水给人们的一种冲击力。

  2、看到的:

(研读句子,同时落实感情朗读)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重点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与潮水来时的关系。

明白”白线”指的就是潮水。

  

(2)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越来越近,越来越急,越来越高)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比喻,把翻滚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墙)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比喻,给浪潮以特写镜头,比作白色战马,这就是文章开头所写到的”天下奇观”)

  (三)三读,看谁读得好

  感情朗读,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片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描绘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与课文比一比,看谁写得更好。

  二、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段

  1、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

  2、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大概意思。

  

(二)观看录像,进一步了解钱塘江大潮

  1、观看录像,结合课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写得好。

  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像配上解说词

  3、集体交流,看谁的描述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