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821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docx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真题2007年

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等直径圆管中的层流,其过流断面平均流速是圆管中最大流速的多少倍?

______

A.1.0

B.1/3

C.1/4

D.1/2

答案:

D

解过流断面上流速分布为

;过流断面上最大流速在管轴处,即

,断面平均流速

,可知

,所以圆管层流运动的断面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一半。

2.有一条长直的棱柱形渠道,梯形断面,底宽b=2.0m,边坡系数m=1.5,在设计流量通过时,该渠道的正常水深(渠道设计深度)为______。

A.3.8m

B.3.6m

C.3.3m

D.4.0m

答案:

C

解梯形断面按水力最优断面设计时,水力半径等于水深的一半,即

,梯形断面的水力半径

,解得h=3.3m。

3.根据可压缩流体一元恒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亚因速气流的速度随流体过流断面面积的增大应如何变化?

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

答案:

B

解由ρ1u1A1=ρ2u2A2=c1可知,速度与过流断面面积成反比,故亚音速气流的速度随流体过流断面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4.某低速送风管,管道断面为矩形,长a=250mm,宽b=200mm,管中风速v=3.0m/s,空气温度t=30℃,空气的运动黏性系数μ=16.6×10-6m2/s,试判别流态为______。

A.层流

B.紊流

C.激流

D.缓流

答案:

B

解对于非圆管的运动,雷诺数

,其中u是风速,R是水力半径,ν是运动黏性系数。

其中:

雷诺数

,为紊流。

5.有一条长直的棱柱形渠道,梯形断面,底宽b=2.0m,边坡系数m=1.5,糙率n=0.025,底坡i=0.002,设计水深h0=1.5m,则通过流量为______。

A.16.4m3/s

B.10.31m3/s

C.18.00m3/s

D.20.10m3/s

答案:

B

解流量

过水断面面积

湿周

,代入得到Q=10.31m3/s。

6.应用恒定总流伯努利方程进行水力计算时,一般要取两个过流断面,这两个过流断面可以是______。

A.一个为急变流断面,另一个为均匀流断面

B.一个为急变流断面,另一个为渐变流断面

C.都是渐变流断面

D.都是急变流断面

答案:

C

解选取的过流断面必须符合渐变流或均匀流条件(两过流断面之间可以不是渐变流)。

7.为了验证单孔小桥的过流能力,按重力相似准则(弗劳德准则)进行模型试验,小桥孔径bp=24m,流量=30m3/s。

采用长度比尺λL=30,介质为水,模型中流量Qm是______。

A.7.09×10-3m3/s

B.6.09×10-3m3/s

C.10m3/s

D.1m3/s

答案:

B

解弗劳德准则即重力相似准则,可知弗劳德数相等,(Fr)p=(Fr)m,

,Q=Av,则

,模型中流量

8.有一管材、管径相同的并联管路(见下图),已知通过的总流量为0.08m3/s,管径d1=d2=200mm,管长l1=400mm,l2=800mm,沿程损失系数λ1=λ2=0.035,管中流量Q1和Q2为______。

A.Q1=0.047m3/s,Q2=0.033m3/s

B.Q1=0.057m3/s,Q2=0.023m3/s

C.Q1=0.050m3/s,Q2=0.040m3/s

D.Q1=0.050m3/s,Q2=0.020m3/s

答案:

A

解并联管路的计算原理是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可知:

Q=Q1+Q2,hf1=hf2

所以

而Q=Q1+Q2=0.08m3/s,解得Q1=0.047m3/s,Q2=0.033m3/s。

9.常压条件下,15℃空气中的音速为340m/s,同样条件的气流以250m/s的速度流过渐缩喷管时,出口速度u可能为______。

A.u≥340m/s

B.u=340m/s

C.250m/s≤u<340m/s

D.250m/s<u≤340m/s

答案:

D

解采用渐缩喷管,可将亚音速气流加速到音速或小于音速,而要加速到超音速,需先经过收缩管加速到音速,再进入能使气流进一步增速到超音速的扩张管。

10.某单吸单级离心泵,Q=0.0735m3/s,H=14.65m,用电机由皮带拖动,测得n=1420r/min,N=3.3kW;后因改为电机直接联动,n增大为1450r/min,此时泵的工作参数为______。

A.Q=0.0750m3/s,H=15.28m,N=3.50kW

B.Q=0.0766m3/s,H=14.96m,N=3.50kW

C.Q=0.0750m3/s,H=14.96m,N=3.37kW

D.Q=0.0766m3/s,H=15.28m,N=3.44kW

答案:

A

解根据相似律

,将数据代入,可得

,Q=0.0751m3/s,

11.细菌间歇培养的生长曲线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细菌形成荚膜主要在哪个时期?

______

A.延长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答案:

C

解稳定期的特点是:

细菌新生数等于死亡数;生长速度为零;芽孢、英膜形成,内含物开始储存等。

12.水体自净过程中,水质转好的标志是______。

A.COD升高

B.细菌总数增高

C.溶解氧降低

D.轮虫出现

答案:

D

解当轮虫在水中大量繁殖时,对水体可以起净化作用,使水质变得澄清。

13.维持酶活性中心空间构型作用的物质为______。

A.结合基团

B.催化基团

C.多肽链

D.底物

答案:

C

解酶活性中心包括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结合部位的作用是识别并结合底物分子,催化部位的作用是打开和形成化学键。

选项A、选项B错误。

选项D显然不对,和底物无关。

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维持空间构型的就是多肽链。

14.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不具备下列哪项作用?

______

A.指示生物

B.吞噬游离细菌

C.增加溶解氧含量

D.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

答案:

C

解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具有指示生物、净化和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15.若在对数期某一时刻测得大肠菌群数为1.0×102cfu/mL,当繁殖多少代后,大肠杆菌数可增至1.0×109cfu/mL?

______

A.17

B.19

C.21

D.23

答案:

D

解由1.0×102×2n=1.0×109,得2n=107,则n=23.25。

16.厌氧产酸阶段将大分子转化成有机酸的微生物类群为______。

A.发酵细菌群

B.产氢产乙酸细菌群

C.同型产乙酸细菌群

D.产甲烷细菌

答案:

A

解厌氧消化(甲烷发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水解发酵阶段,第二阶段是产氢产乙酸阶段,第三阶段是产甲烷阶段。

17.为测一水样中的悬浮物,称得滤膜和称量瓶的总质量为56.5128g,取水样100.00mL,抽吸过滤水样,将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经恒重过的称量瓶里,烘干,冷却后称重得56.5406g,则该水样中悬浮物的含量为______。

A.278.0mg/L

B.255.5mg/L

C.287.0mg/L

D.248.3mg/L

答案:

A

解c=(m-m0)/V,其中m=56.5406g,m0=56.5128g,V=100mL,得c=278.0mg/L。

18.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时,对于面源或多个点源,在其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通常采用下列哪种监测点布设方法?

______

A.网格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同心圆(放射式)布点法

D.功能区布点法

答案:

A

解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采用网格布点法。

19.一组测定值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8.31、18.33、18.36、18.40、18.46,已知n=6时,狄克逊(Dixon)检验临界值Q0.05=0.560,Q0.01=0.698,根据狄克逊检验法检验最大值18.46为______。

A.正常值

B.偏离值

C.离群值

D.非正常值

答案:

A

解本题考查狄克逊检验法,因为n=6,可疑数据为最大值,则

最大值18.46为正常值。

20.已知K2Cr2O7的分子量为294.2,Cr的原子量为51.996,欲配制浓度为400.0mg/L的Cr6+标准溶液500.0mL,则应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的质量(以g为单位)为______。

A.0.2000g

B.0.5658g

C.1.1316g

D.2.8291g

答案:

B

解浓度为400.0mg/L的Cr6+的500.0mL标准溶液中Cr的质量为400.0mg/L×500.0mL=200mg=0.2g,则nCr=0.2/51.996=3.846×10-3mol,K2Cr2O7的质量为3.846×10-3/2×294.2=0.56574g。

21.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在测定前对一些干扰需做相应的预处理,在下列常见物质中:

①KI;②CO2;③色度;④Fe3+;⑤氢氧化物;⑥硫化物;⑦硫酸根;⑧醛;⑨酮;⑩浊度,以下哪组是干扰项?

______

A.①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⑤⑥⑧⑩

C.②③⑤⑧⑨⑩

D.③④⑥⑧⑨⑩

答案:

D

解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稳定等特点,但水样有色、浑浊,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及硫化物,含醛和酮类等均会干扰测定,需做相应的预处理。

22.将固体废弃物浸出液按规定量给小白鼠(或大白鼠)进行灌胃,记录48小时内的动物死亡率,此试验是用来鉴别固体废弃物的哪种有害特性?

______

A.浸出毒性

B.急性毒性

C.口服毒性

D.吸入毒性

答案:

A

解记忆题。

23.在测定某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时,取水样200mL,加稀释水至100mL。

水样加稀释水培养前、后的溶解氧含量分别为8.28mg/L和3.37mg/L。

稀释水培养前后的溶解氧含量分别为8.85mg/L和8.75mg/L,该水样的BOD5值为______。

A.4.91mg/L

B.9.50mg/L

C.7.32mg/L

D.4.81mg/L

答案:

C

解根据公式

计算,代入ρ1=8.28mg/L,ρ2=3.37mg/L,B1=8.85mg/L,B2=8.75mg/L,

,得水样的BOD5值为7.315mg/L,即7.32mg/L。

24.某水泵距居民楼16m,在距该水泵2m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0dB,某机器距同一居民楼20m,在距该机器5m处测得的声压为74dB。

在自由声场远场条件下,两机器对该居民楼产生的总声压级为______。

A.124dB

B.62dB

C.65dB

D.154dB

答案:

C

解由点声源衰减公式

可得:

对水泵1,

,则水泵1在居民楼产生的声压是80-18=62dB;

对水泵2,

,则水泵2在居民楼产生的声压是74-12=62dB;

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则总声压级LP=LP1+101g2≈LP1+3=65dB。

25.在依据环境质量指数对环境质量进行分级时,下列哪项不是分级需要考虑的因素?

______

A.评价因子浓度超标倍数

B.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C.超标因子个数

D.对环境影响(人群健康、生态效应)大小

答案:

B

解环境质量分级是将指数值与环境质量状况联系起来,建立分级系统。

一般按评价因子浓度超标倍数、超标因子个数、不同因子对环境影响的大小进行分级。

26.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的环境影响

B.矿山开发建设项目应预测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

C.在进行环境影响测试时,应考虑环境对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情况可只考虑环境对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差的阶段

D.预测范围大小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工程和环境特性,一般情况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答案:

D

解一般情况下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大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27.下列哪个值和基线值的差别能够反映区域内不同地方环境受污染和破坏程度的差异?

______

A.环境本底值

B.环境标准值

C.环境背景值

D.现状监测值

答案:

C

解一个区域的环境背景值和基线值的差别反映该区域不同地方环境受污染和破坏程度的差异。

28.幕景分析法是国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推荐的用于预测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幕景分析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幕景分析法通常用来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做出种种设想或预计,是一种直观的定性预测方法

B.幕景分析法从现在的情况出发,把将来发展的可能性以电影脚本的形式进行综合描述

C.幕景分析法不只描绘出一种发展途径,而是把各种可能发展的途径,用彼此交替的形式进行描绘

D.幕景分析法所描述的是未来发展某一时刻静止的图景

答案:

D

解幕景分析的结果大致分两类:

一类是对未来某种状态的描述;另一类是描述一个发展过程,以及未来若干年某种情况一系列的变化。

29.某厂2004年耗煤量为3000t,煤的含硫率为3%,假设燃烧时燃料中有15%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根据当地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要求,该厂在2010年年底之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应削减到90t,则预测平均每年的削减量为______。

A.4.5t

B.15.0t

C.9.0t

D.10.5t

答案:

D

解硫的质量3000×3%×(1-15%)=76.5t,则SO2的质量

,平均每年的削减量

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环境要素质量参数本底值的含义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质的组成量

B.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往往是将开发活动所增加的值叠加在背景值上,在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比较、评价该开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C.环境背景值既可作为环境受污染的起始值,同时也可作为衡量污染程度的基准

D.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基线值是通过系统的监测和调查取得的

答案:

B

解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往往是将开发活动所增加的值叠加在基线上,再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比较,评价该开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31.下列关于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要求,不正确的是______。

A.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

B.应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

C.应在报告书正文中尽量列出原始数据和全部计算过程

D.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应另编分项报告书

答案:

C

解考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遵循的原则,本题违背“简洁”的原则。

32.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中,下列不属于工程分析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A.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规模

B.建设项目的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情况

C.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

D.交通运输情况及场地的开发利用

答案:

A

解工程分析的具体内容:

①主要原料、燃料及其来源和储运,物料平衡,水的用量与平衡,水的回用情况;②工艺过程(附工艺流程图);③废水、废气、废渣、放射性废物等的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方式,以及其中所含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产生的噪声、振动的特性及数值等;④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⑤交通运输情况及场地的开发利用。

选项A属于建设项目概况的具体内容之一。

33.下列关于污水水质指标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

B.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学指标

C.水温、色度、有机物

D.水温、COD、BOD、SS

答案:

B

解水质指标项目繁多,一般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学指标三大类。

34.阴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水中胶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为______。

A.压缩双电层

B.吸附电中和

C.吸附架桥

D.网捕卷扫

答案:

C

解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既具有电性中和,又具有吸附架桥作用,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吸附架桥作用。

35.以下关于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生物脱氮就是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直接氧化生成氮气的过程

B.生物脱氮过程一般包括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硝化过程,以及使废水中的硝态氮转化生成氮气的反硝化过程

C.完成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属于好氧白养型微生物

D.完成反硝化过程的微生物属于兼性异养型微生物

答案:

A

解正确说法见选项B。

36.为保证好氧生物膜工艺在处理废水时能够稳定运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应减缓生物膜的老化进程

B.应控制厌氧层的厚度,避免其过度生长

C.使整个反应器中的生物膜集中脱落

D.应加快好氧生物膜的更新

答案:

C

解为使生物膜工艺稳定运行,比较理想的情况是:

减缓生物膜的老化进程,不使厌氧层过分增长,加快好氧膜的更新,并且尽量使生物膜不集中脱落。

37.污泥进行机械脱水之前要进行预处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下列方法中哪种是最常用的污泥预处理方法?

______

A.化学调理法

B.热处理法

C.冷冻法

D.淘洗法

答案:

A

解本题四个选项均为预处理的方法,其中选项A最常用,选项B适用于初沉污泥、消化污泥、活性污泥、腐殖污泥及其混合污泥的预处理;选项D适用于消化污泥的预处理。

38.某污水排入一河流。

已知污水最大流量为10000m3/d,BOD5浓度为20mg/L,水温为10℃。

河流最小流量为0.5m3/s;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水温为20℃。

假设不含有机物,污水和河水瞬间完全混合,耗氧速率常数是k1=0.434d-1,k'1=0.10d-1(20℃),则2d后,河水中BOD5浓度为______。

A.2.44mg/LB.2.78mg/LC.1.50mg/LD.2.15mg/L无

答案:

解由公式

,得

;由公式L3=La0×10-k1t,得La=3.75940×10-0.434×2=0.509mg/L,或由公式La=La0×e-k'1t,得La=3.75940×e-0.1×2=3.078mg/L。

本题有问题,考试手册中明确指出k=0.434k',所以本题没有正确答案。

39.某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为10000m3/d,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污泥浓度4000mgMLSS/L,二沉池底部沉淀污泥浓度为8000mgMLSS/L。

假设进、出水中的SS可忽略不计。

则将该活性污泥系统污泥龄控制在15d时,每天应从二沉池底部排出的剩余污泥量为______。

A.45.0m3/d

B.53.3m3/d

C.83.3m3/d

D.120.0m3/d

答案:

C

解污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数量的比值,则剩余污泥量

40.忽略生物合成,简单从理论计算,利用兼性反硝化细菌将沸水中1mg的硝酸盐氮完全还原成氮气,需要消耗多少有机物(以COD计)?

______

A.1.72mg

B.2.86mg

C.2.02mg

D.3.86mg

答案:

B

解6NO3-+2CH3OH→6NO2-+2CO2+4H2O,

6NO2-+2CH3OH→3N2+3CO2+3H2O+6OH-,即6NO3-~5CH3OH;

2CH3OH+3O2→2CO2+4H2O,则4NO3-~5O2。

41.为反映空气污染状况,我国大中城市开展了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工作,其中未计入的项目是______。

A.CO

B.SO2

C.TSP

D.O3

答案:

D

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

42.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工艺属于下列哪一种?

______

A.湿法—回收工艺

B.湿法—抛弃工艺

C.干法工艺

D.半干法工艺

答案:

D

解喷雾干燥法因添加的吸收剂呈湿态,而脱硫产物呈干态,也称为半干法。

43.某污染源排放SO2的量为80g/s,有效源高为60m,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6m/s。

在当时的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500m处的σy=35.3m,σz=18.1m,该处的地面浓度是______。

A.27.300μg/m3

B.13.700μg/m3

C.0.112μg/m3

D.6.650μg/m3

答案:

A

解根据高斯公式,地面浓度为:

44.某烟气中颗粒物的粒径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且非单分散相,已经测得其通过电除尘器的总净化率为99%(以质量计),如果改用粒数计算,总净化率如何变化?

______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则其粒数分布、质量分布和表面积分布的几何标准差都相等,频度分布曲线形状相同,因此总净化率不变。

45.对于某锅炉烟气,除尘器A的全效率为80%,除尘器B的全效率为90%,如果将除尘器A放在前级、B放在后级串联使用,总效率应为______。

A.85%

B.90%

C.99%

D.90%~98%

答案:

D

解总效率η=1-(1-η1)(1-η2)=1-(1-80%)×(1-90%)=98%,实际运行时低于此数值,故正确答案为D。

46.某种燃料在干空气条件下(假设空气仅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体积比为3.78)燃烧,烟气分析结果(干烟气)为:

CO210%、O24%、CO1%,则燃烧过程的过剩空气系数是______。

A.1.22

B.1.18

C.1.15

D.1.04

答案:

B

解氮气与氧气比为3.78,故空气中总氧量为1/3.78N2=0.264N2。

则烟气中氮气含量为:

N2=1-(CO2+O2+CO)=1-(10%+4%+1%)=85%燃烧过程中产生CO,则空气过剩系数为:

47.判定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是______。

A.有毒有害物质的浸出率

B.稳定化药剂的残留量

C.固化/稳定化产品的可利用性

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

D

解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①增容比(稳定化药剂的残留量);②抗压强度(固化/稳定化产物的可利用性);③浸出率(有毒有害物质的浸出率)。

48.大多数国家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在农业土地上的施用量和长期使用的时间都有限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A.堆肥造成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和有机质含量降低

B.施用堆肥可造成土壤重金属积累,并可能通过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

C.堆肥中的杂质将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

D.堆肥中未降解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将影响作物的生长

答案:

B

解概念题,记忆。

49.一分选设备处理废物能力为100t/h,废物中玻璃含量为8%,筛下物重10t/h,其中玻璃7.2t/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