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649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docx

植物分类部分习题及答案

植物分类部分复习题

第一部分植物的类群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分类法:

人们根据生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之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称为自然分类法。

从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来确定在生物界的系统地位。

2.双名法:

将植物学名用拉丁文命名,一个植物的学名有两个拉丁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名,一律小写。

即属名(名词)+种加名(形容词)+定名人的姓氏。

如:

银杏GinkgobilobaL

3.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二、判断(对的填:

"√",错的填"×")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形成颈卵器。

(√)

2.在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的配子体是寄生的,蕨类植物的配子体是独立生活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配子体也是寄生的。

(×)

3.单倍体是指植物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

(√)

4.配子体的染色体数是单倍的,孢子体是二倍的。

(√)

5.植物的学名是全国统一的名称。

(×)

6.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光合自养的原植体植物。

(√)

7.蓝藻细胞没有分化成载色体等细胞器。

(√)

8.蓝藻的光合作用产物分散在中心质中。

(×)

9.绿藻门植物的营养细胞均无鞭毛。

(×)

10.绿藻细胞中的载色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类似。

(√)

11.水绵接合生殖时,从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与另一个配子囊放出的配子体在水中结合形成合子。

(×)

12.我们所食用的海带的配子体,其可分成固着器、柄和带片三部分。

(×)

13.菌类是由细菌、粘菌和真菌组成。

(√)

14.一般来讲,在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是单倍体,孢子体是二倍体。

(√)

15.孢子植物就是低等植物,也称为无胚植物。

(×)

16.低等植物都没有细胞核,而高等植物有细胞核。

(×)

17.地衣是细菌和藻类组成的共生复合体植物。

(×)

18.菌类植物由于都不具叶绿素而属于典型的异养植物。

(×)

19.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都是低等植物,它们之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藻类是水生的,菌类则是陆生的。

(×)

20.藻类植物都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

(×)

21.地钱的的精子器和颈卵器生长在同种植物的不同植株上。

(√)

22.地钱的雄生殖托属于孢子体部分。

(×)

23.平时见到绿色的具"根"、"茎"、"叶"的葫芦藓植物体,其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单倍的(√)

24.葫芦藓的孢子体比地钱复杂,蒴内除了蒴轴之外,还有孢子和弹丝。

(×)

25.葫芦藓的孢子体包括孢蒴、蒴柄、基足和蒴帽四部分。

(×)

26.苔藓植物绝大多数是陆生植物,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束缚。

(×)

27.苔藓植物的孢子体依附在配子体上,供给配子体养料和水分。

(×)

28.苔藓植物一般没有维管组织,输导能力很弱。

(√)

29.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高等植物。

(√)

30.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颈卵器。

(×)

31.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即原叶体。

(√)

32.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

33.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一般是孢子体占优势,但也有少数种类是配子体占优势。

(√)

34.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真根。

(√)

35.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

(×)

36.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

37.蕨类植物门的常见植物有石松、卷柏、木贼、问荆和苏铁等。

(×)

38.裸子植物世代交替的特点是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

其配子体十分简化,不能脱离孢子体而独立生活。

(√)

39.种子植物有花粉管产生,并且胚乳都是3倍体。

(×)

40.一般认为高等植物是从绿藻门植物发展演化而来的。

(√)

41.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却更为退化。

(√)

42.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只具一个精子,所以不能进行双受精。

(×)

43.配子体进一步退化是被子植物的一个进化特征。

(√)

44.种子植物的胚乳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来源。

(×)

三、填空

1.植物界各大类群中,称为孢子植物的有(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的有(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的姓氏)三部分。

用(拉丁)文书写。

4.水绵叶绿体为(带)状,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5.地衣体的菌类的营养靠(藻类)提供,藻类的水分,无机盐和CO2,只好依靠(菌类)供给,二者是(共生)关系。

6.地衣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三种类型。

7.一般所说的低等植物,常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三大类。

8.藻类植物的营养方式是(自养),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9.真菌由于无(光合色素),是典型的(异养)植物,其营养方式为(寄生)或(腐生)或(共生)。

10.葫芦藓的孢子体可分为(基足)(蒴柄)和(孢蒴)三部分,孢蒴可分为(蒴盖)(蒴壶)和(蒴台)等结构。

11.苔藓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发达,而(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12.蕨类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不发达,但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13.种子植物的世代交替特点是(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则十分简化,不能脱离(孢子体)而独立生活。

14.裸子植物通常可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等五纲。

四、单项选择

1.水绵的接合生殖方式有(A)。

A.梯形接合和侧面接合B.梯形结合和直接侧面接合C.侧面接合和直接侧面接合D.梯形接合、侧面接合和直接侧面接合

2.多数植物学工作者承认高等植物的祖先是下列藻类中的(C)。

A.蓝藻门B.裸藻门C.绿藻门D.硅藻门

3.某些细菌生长到某个阶段,细胞形成一个芽孢,芽孢的作用是(B)。

A.繁殖B.抵抗不良环境C.贮备营养D.吸收

4.真菌的异养方式为(B)。

A.吞食固形营养物B.吸收营养物C.寄生D.吞食和吸收营养物

5.地衣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3种类型,即(C)。

A.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同层地衣B.同层地衣、异层地衣和枝状地衣

C.壳状地衣、枝状地衣和叶状地衣D.异层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6.藻类植物与菌类植物的本质区别为(C)。

A.藻类水生,菌类陆生B.藻类绿色,菌类无色。

C.藻类含光合色素,自养;菌类不含光合色素,异养。

D.藻类具鞭毛,菌类无鞭毛

7.下列各大类植物的组合中,苔藓植物属于(D)。

A.孢子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B.孢子植物、低等植物、羊齿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C.羊齿植物、颈卵器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D.孢子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隐花植物、颈卵器植物

8.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为(C)。

A.同配生殖B.异配生殖C.卵式生殖D.接合生殖

9.苔藓植物的孢子体的营养方式为(C)。

A.自养B.腐生C.寄生或半寄生D.腐生和寄生

10.地钱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的是(B)。

A.胞芽B.孢蒴C.假根D.精子器

11.苔藓植物具(A)。

A.假根B.既有真根又有假根C.真根D.既有真根又有鳞片

1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藓类孢子体世代的是(D)。

A.蒴盖B.蒴齿C.蒴柄D.蒴帽

13.裸子植物没有(D)。

A.胚珠B.颈卵器C.孢子叶D.蒴帽

14.裸子植物的雌配子体是(D)。

A.成熟胚囊B.珠心C.珠心和胚乳D.胚乳和颈卵器

15.裸子植物胚乳是(D)。

A.孢子体世代,核相为3NB.配子体世代,核相为3N

C.孢子体世代,核相为2ND.配子体世代,核相为

五、多项选择

1.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A、B、D)与高等植物特征相同。

A.叶绿素a和bB.尾鞭型鞭毛C.接合生殖D.光合产物为真淀粉

2.蓝藻是地球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细胞构造的原始性状表现在(A、C、D、E)。

A.原核B.鞭毛类型为茸鞭型C.叶绿素中仅含叶绿素aD.没有载色体及其它细胞器E.细胞分裂为直接分裂,没有有性生殖F.无细胞壁

3.下列特征中,低等植物不同于高等植物的是(A、C、D、E)。

A.在形态上无根茎叶的分化

B.生殖器官为多细胞

C.在构造上一般无组织分化

D.生殖器官为单细胞

E.合子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

F.合子在母体内发育形成胚

4.下列特征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共有的特征是(A、B、C、D、E、I)。

A.具明显的世代交替

B.生殖器官为多细胞,且外层有不孕细胞保护

C.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D.精子具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E.无性生殖产生孢子

F.具维管组织

G.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H.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I.具胚J具原丝体

5.下列特征中,苔藓植物生活史所具有的特点是(A、C、D、E)。

A.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的异形世代交替

B.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的异形世代交替

C.具原丝体阶段D.有胚的出现E.减数分裂

6.下列结构中,属于藓类孢子体世代是(C、D、G、H)。

A.假根B.孢子C.基足D.蒴盖E.弹丝F.蒴帽G.孢蒴H.蒴柄

7.下列特征中,限制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的是(A、B、C)。

A.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还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B.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

C.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

D.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

8.下列结构中,属于苔类配子体世代(染色体为n)的是(A、B、F、G、H、I)。

A.二分叉的叶状体B.孢子C.孢蒴D.受精卵E.弹丝F.颈卵器G.雌器托H.胞芽I.原丝体

六、问答题

1.低等植物包括哪几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

可分为藻类,菌类,地衣。

低等植物常生活于水中,或潮湿的地方,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器官常是单细胞的。

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变成胚,而直接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2.简述高等植物各类群世代交替类型中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关系。

答:

苔藓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发达,而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蕨类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不发达,但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裸子植物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则十分简化,不能脱离孢子体而独立生活。

被子植物孢子体发达,雌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只有7个细胞8个核。

说明植物世代交替的演变趋势是配子体逐渐退化孢子体进一步发达。

3.高等植物包括哪几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

包括蕨类,苔藓,种子植物。

高等植物多为陆生,除苔藓植物外,多有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器官多细胞,合子发育成胚,受精卵形成胚再生长成植物体

4.为什么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生物

答:

(1)具有真正的花,典型的花由花萼、花冠、雌蕊、雄蕊构成。

(2)具雌蕊。

由心皮构成。

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

胚珠或种子包被在心皮和果实中。

(3)具双受精现象。

花粉管将2个精细胞送入胚囊。

1个精子+1个卵→合子→胚(2n)

1个精子+2个极核→受精极核→胚乳(3n)

(4)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

从高大乔木到小的草本。

从自养到异养。

生长环境多种多样。

在结构上,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作用更强。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雄配子体只有2个细胞,即2核花粉粒或部分是3核花粉粒。

雌配子体是成熟胚囊,即7细胞-8核胚囊(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

颈卵器已消失,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5.为什么说蕨类植物是较苔藓植物进化的高等孢子植物

答:

(1)陆生、淡水生或附生。

有根、茎、叶的分化。

吃的是叶,地下茎为根状茎。

(2)植物体内出现维管组织。

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

木质部中主要成分为管胞,韧皮部主要为筛胞。

而苔藓植物无维管组织。

(3)蕨类的孢子叶球或孢子叶上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中产生孢子,孢子萌发后产生配子体。

(4)蕨类的配子体又称原叶体,为心形,能短期独立生活,精子器和颈卵器生于配子体的腹面,且腹面有假根。

精子借水游至颈卵器与卵结合成合子,发育成胚,进而形成孢子体。

(5)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占优势,均独立生活。

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相同点:

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配子体不能脱离孢子体独立生活

种子繁殖

都产生花粉管,受精离开了水的限制。

不同点:

裸子植物:

(1)有大小孢子叶球,分别叫雌雄球花。

(2)胚珠和种子裸露,不被心皮和果皮包被。

(3)无双受精现象。

由大孢子发育成N的胚乳。

具多胚现象。

(4)孢子体特别发达,具有形成层和次生生长。

木质部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

(5)配子体简化,雄配子体由4个细胞构成(1个生殖细胞,1个管细胞,2个退化的原叶体细胞)。

雌配子体由多个颈卵器和胚乳构成。

被子植物:

(1)具有真正的花,典型的花由花萼、花冠、雌蕊、雄蕊构成。

(2)具雌蕊。

由心皮构成。

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

胚珠或种子包被在心皮和果实中。

(3)具双受精现象。

花粉管将2个精细胞送入胚囊。

由受精极核发育成3N的胚乳。

(4)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

从高大乔木到小的草本。

从自养到异养。

生长环境多种多样。

在结构上,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作用更强。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雄配子体只有2个细胞,即2核花粉粒或部分是3核花粉粒。

雌配子体是成熟胚囊,即7细胞-8核胚囊。

颈卵器已消失。

七、思考题

1.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

相同点:

(1)无性生殖产生孢子。

(2)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外层为不育性细胞,起保护作用。

有性生殖器官均为精子器和颈卵器。

(3)有性生殖方式为卵式生殖。

(4)精子具鞭毛,受精过程摆脱不了水的束缚,因此,一般生长在阴湿地方。

(5)减数分裂均为居问减数分裂。

(6)具明显的异型世代交替。

(7)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胚。

不同点:

(1)孢子体:

苔藓植物孢子体一般为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

蕨类植物孢子体一般有根、茎、叶的分化,除少数原始的种类只有假根外,蕨类植物产生了真正的根和由较原始的维管组织构成的输导系统。

叶常有孢子叶和营养叶之分。

(2)配子体:

苔藓植物配子体为叶状体或拟茎叶体。

蕨类植物配子体,具背腹性的绿色心形叶状体。

(3)配子体与孢子体的关系:

苔藓植物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或半寄生在配子体上,配子体能独立生活,且比孢子体发达。

蕨类植物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且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

(4)原丝体:

苔藓植物生活史中具原丝体阶段;蕨类植物无原丝体阶段。

(5)孢子:

苔藓植物一般为同型孢子;蕨类植物既有同型孢子又有异型孢子。

2.简述藻类菌类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

答:

藻类植物特征:

1、藻体形态具有多样性,有单细胞、群体、多细胞丝状体或叶状体;

2、藻类植物具有叶绿素和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有机物质,生活方式为自养型。

(有极少数藻类营异养或暂时异养的生活);

3、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营养繁殖:

以植物体的片段发育为新个体。

菌类一般特征:

1、大多数不具叶绿素和其它色素。

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料(极少数例外)是典型异养植物。

3、营寄生(依靠活的有机体)和腐生(依靠死的有机体)生活。

地衣的特征: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植物。

3.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例,说明植物世代交替演变的趋势。

答:

苔藓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发达,而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蕨类植物门的世代交替特点是: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不发达,但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裸子植物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则十分简化,不能脱离孢子体而独立生活。

被子植物孢子体发达,雌配子体进一步退化,只有7个细胞8个核。

说明植物世代交替演变的趋势是配子体逐渐退化孢子体进一步发达。

4.简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答:

1、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植物体内有维管组织。

2、配子体弱小。

性器官仍为精子器和颈卵器。

3、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4、只产生孢子,不产生种子。

5、精子皆具鞭毛,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

6、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型世代交替

5、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征,说明植物演化规律。

(1)苔藓植物特征:

生于阴湿地方,是小型多细胞(几厘米)的绿色植物,有类似的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

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世代占优势,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雄性的生殖器官称精子器。

配子体,产生精子和卵,精子具鞭毛,受精需要水。

(2)蕨类植物特征

陆生、淡水生或附生。

有根、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内出现维管组织。

木质部中主要成分为管胞,韧皮部主要为筛胞。

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孢子体比配子体发达,占优势,均独立生活。

(3)裸子植物特征:

陆生,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和次生生长。

木质部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

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

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胚珠和种子裸露,不被心皮和果皮包被。

传粉时花粉直达胚珠,形成花粉管,使受精过程不再受水的限制。

(4)被子植物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

由心皮构成。

胚珠或种子包被在心皮和果实中。

孢子体高度发达和分化。

在结构上,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和伴胞,输导作用更强。

具双受精现象。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

雄配子体只有2个细胞,即2核花粉粒或部分是3核花粉粒。

雌配子体是成熟胚囊,即7细胞-8核胚囊,颈卵器已消失,配子体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

植物演化规律:

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的进化规律。

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分化,到种子植物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

和次生生长。

生殖上由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第二部分植物形态学及被子植物分科

一、名词解释

1.真花说和假花说:

真花说:

哈钦松系统。

已灭绝的裸子植物的本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演化出了被子植物的花,即孢子叶球主轴的顶端演化为花托,生于生长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片演化为花被。

这种学说被称为真花学说。

假花说:

恩格勒系统。

被子植物的花由单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买麻藤目单性花序的大,小孢子叶球分别演化成雌雄柔荑花序,进而演化成花。

具有单性柔荑花序的植物(如杨柳)是最原始的类群。

2.柔荑花序:

有许多无柄或具短柄的单性花,着生在柔软下垂的花轴上而成,花后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如杨和桦的雄花序)

3.总状花序:

花轴较长,由下而上生有近等长花柄的两性花。

(如白菜的花序)

4.花程式:

用字母、符号和数字表明花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

K或Ca表示花萼,C或Co表示花冠,P表示花被,A表示雄蕊群,G表示雌蕊群;“∞”表示多数,不定数;“x”则表示少数,不定数;*表示辐射对称花;-(短横线)表示子房位置

“↑”两侧对称花;如果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数字后加上“∶”号的话,是表示心皮数、室数和胚珠数间的一种连接。

如桑花:

♂*P4A4;♀*P4G(2:

1:

l)表示为单性花;雄花:

花被片4枚,分离;雄蕊4枚,也是分离的;雌花:

花被片4枚,子房上位,2心皮,1室,1个胚珠。

5.二体雄蕊:

一朵花中的多个雄蕊,花丝联合分成数目不等的两束。

(如蝶形花亚科植物,10个雄蕊,其中9个的花丝联合,1个单生,成两束)

6.二强雄蕊:

植物的花有雄蕊4个,其中2个较长,2个较短。

(如唇形科植物)

7.角果:

由2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来,侧膜胎座,有心皮边缘向中央产生假隔膜,将子房分为2室。

果实成熟时,果皮沿两腹缝线裂开,2片心皮脱落,种子附在假隔膜上。

8.侧膜胎座:

多心皮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于每一心皮的边缘。

如黄瓜

9.聚合果:

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于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每一离生雌蕊各发育成一个单果。

10.肉穗花序:

无柄单性小花生于肉质膨大的花序轴上。

如玉米的雌花序

二、判断(对的填:

"√",错的填"×")

1.菊科筒状花亚科的主要特征是其头状花序中,小花全为筒状花。

(×)

2.唇形科一朵花发育成四个小坚果,它们组成聚合小坚果。

(×)

3.野芝麻属唇形科,而芝麻却不属唇形科。

(√)

4.向日葵头状花序的边缘花不育。

(√)

5.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在虫媒传粉适应的意义上,相当于一朵花。

(√)

6.玉米肉穗花序中,花柱丝状细长,伸出苞片外。

(√)

7.小麦花序的组成单位是小穗,小穗实际上也是一个花序。

(√)

8.稻的谷粒是由小穗而不是一朵小花发育而来的,谷壳是苞片,而不是果皮。

(√)

9.颖果的皮主要由颖片发育而来。

(×)

10.蒜薹是蒜的花葶。

(√)

11.恩格勒学派坚持真花学说。

(×)

12.大豆花冠为蝶形花冠。

(√)

13.两体雄蕊就是10枚雄蕊中9枚合生,1枚单独着生。

(×)

14.荚果由单心皮子房发育而来,而角果是由二心皮子房发育而来。

(√)

15.葫芦科植物与葡萄科植物均以卷须攀援,但二者的花、果显着不同。

(√)

16.伞形科植物较易辨认,因为均具伞形花序。

(×)

17.伞形科植物花小,花被色彩并不鲜艳,所以伞形科植物属风媒传粉植物。

(×)

18.菊科植物花中花药合生成筒状,称单体雄蕊。

(×)

19.小麦的小穗是一个穗状花序。

(√)

20.玉米雌花序为佛焰苞所包藏。

(×)

21.玉米肉穗花序中,花柱丝状细长,伸出苞片处。

(√)

22.乌拉草属禾本科,为“东北三宝”之一。

(×)

23.水稻的学名是OryzasativaL.(×)

三、填空

1.毛莨科植物花中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大花托)上。

2.蓼科植物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叶具(膜质托叶鞘)。

3.根据植物的特征,判断各属哪个科。

A.木本,单叶互生;雄蕊、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聚合蓇葖果;(木兰)科。

B.头状花序,聚花药雄蕊,果具冠毛:

(菊)科。

C.具唇瓣,合蕊柱:

(兰)科。

D.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生于总苞中:

(壳斗)科。

E.有副萼,单体雄蕊,蒴果:

(锦葵)科。

F.有托叶,叶基有腺体,周位花,核果:

(蔷薇)科。

J.蝶型花冠,荚果:

(豆)科。

H.具乳汁,花单性,子房3室,中轴胎座:

(大戟)科。

I.花三基数,花萼花瓣状,子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