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391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玉树大地震.docx

青海玉树大地震

青海玉树大地震

【时政背景】

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为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国国务院已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

回良玉一行于当晚8时左右进入地震震中结古镇,并立即进行灾民慰问活动,了解灾情,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玉树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土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其中农村地区大部分为土木结构房屋,城镇房屋土木结构占70%以上,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占20%左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约10%。

地震造成大量房屋破坏,重灾区结古镇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砖混结构房屋80%以上倒塌或严重损坏,框架结构房屋约20%倒塌或严重损坏,当地的教育、卫生、电力、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据地震专家联合调查,青海玉树地震受灾区面积估计达到2万多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估计达到4000多平方公里。

在4月16日上午召开的青海省抗震救灾紧急会议上,有关领导介绍说,截至目前,青海省民政部门已接收到各方捐款1.9292亿元,同时收到救灾物资价值已突破1000万元。

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4月17日下午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夏学平表示:

截至4月17日上午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1339人,失踪332人,受伤11849人,其中重伤1297人。

其中,15000户民房倒塌,有十万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王汝鹏4月16日称,当日发现两个假冒中国红基会名义募捐的网站,其中一网站与其官网相似度极高,目前警方正在调查。

【地理知识链接】

青海省的区域地理:

1.地理位置: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地理位置东经89°35'—103°04',东经31°39'—39°19',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

四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毗邻,省会西宁市。

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檐”的美称

2.气候:

青海省深居高原内陆,地势高耸,相对高差大,气候属高原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寒冷、缺氧、日温差大、冬长夏短、四季不分明,气候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青海省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

青海省年总辐射量仅次于西藏高原,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

3.地势地貌:

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

1)祁连山地:

祁连山常年积雪外,大都有牧草生长,是优良的牧场;河谷两岸均有较宽的阶地,气候湿暖,土壤肥沃,为青海省农垦较早也是主要产粮地区。

2)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第三大内陆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陷落最深的地区,盆地内戈壁、沙漠分布广泛,系典型的封闭的高原盆地。

整个盆地地势平旷,土地辽阔,矿藏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美称。

3)青南高原:

是本省最高的地区。

常年积雪的山峰很多,冰川极其发育。

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高原东北部地势低凹,黄河及其支流切割深,形成许多盆地、谷地和多级阶地,气候温暖,灌溉便利,适宜放牧与农耕。

高原东南部由于江河下切,形成高山深谷、山陡岭峻,河道曲折、水流湍急,落差大,具有发展水能的优越条件。

4.讲解三江源:

青海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体,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地形复杂,主要山脉为东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脉。

三江源区为典型的高原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三江源区河流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大类,有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格拉丹冬雪山。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澜沧江发源于果宗木查雪山。

湿地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地理创新演练】

(原创)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3公里。

请回答1-3题。

1.下列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震属于人工地震

②地震属于天然地震

③汶川地震后,导致地震向西发展

④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分布比较稀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在抗震救灾中,当地人民政府部门利用RS技术()

A.确定人口伤亡数量B.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C.提供灾区实时地理图片D.对救灾物品进行跟踪管理

解析:

RS技术即遥感技术,是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

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夏秋季常受台风的影响

②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③农业以小麦、青稞、蚕豆、马铃薯、为主

④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发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

4.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5.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①②③④都有商品粮、棉基地

6.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原创)2010年4月3日,青海“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周”及文明旅游理性消费进社区宣传周,在西宁同步启动。

请回答7-8题。

7.在世博会期间,青海省推出三条特色旅游线路,三江之水推出的“三江源之旅”,夏都气候优势推出的“避暑休闲夏都之旅”,根据地貌特征推出的“世界屋脊天路之旅”,不正确的是()

A.三江源地区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B.因为青海省玉树地震,会导致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破坏

C.西宁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D.“世界屋脊天路”指的是贵昆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