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4387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下册 62《人文环境》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62《人文环境》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2《人文环境》教案1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通过计算了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增加数之间的关系,理解由于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通过图片、资料等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初步掌握搜集各国家资料的方法,通过交流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尊重各国家风俗习惯的良好情感。

3.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4.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所以文化、经济也有很大不同,对各区域间的差异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结构分析

就一个区域而言,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发生发展的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大都有这个区域自然环境的烙印。

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割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反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就本节而言,教科书划分为“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三个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的差异。

第一部分着重讲述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后两部分重点体现了亚洲内部的差异。

紧紧抓住“差异”这条主线才能将本节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地理图表和数据,这也是人文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资料、总结规律的能力。

内容点析

1.人口众多是亚洲的一个显著的人文特点,所以将人口问题作为人文环境的开始。

图6.13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可以和上一节的图6.3进行对比。

这两幅图都是统计图,图6.3是堆积图,不但清楚地表示出了各数据项的排序,还形象地表示出了各数据项的数值;图6.13是一幅扇型百分比统计图,虽然没有数据项的数值,但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各数据项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这两种统计图在地理学中都是常用的。

2.研究人口的另一重点是人口过多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在上册书中对于这一专题已经有所论述,在本册教材中是进一步加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材中没有过多地出现形象化的资料,而是用联系框图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认识。

其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两只手”和“一张口”的关系,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资源的消费者,只有处理好这两者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才能顺利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文字、语言、史记、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讨论的大都是学生容易理解的文化,如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

文化的形成有着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同时各民族的文化又处在不断的交汇和融合之中。

4.阅读材料“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将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位于温带的南部、亚热带和热带的北部,也就是既没有过于寒冷的地区,也没有过于炎热的地区;从降水来看没有极度干旱的沙漠地区,也没有极度湿润的雨林地区;从地形来看都位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上,而且土壤肥沃。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不,这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5.图6.17主要是为了配合活动1填写表格,仍然强调的是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6.关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内容相当丰富。

应鼓励学生独立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对资料加以总结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

很多教师对于这样的活动并不重视,更多是流于形式,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机。

地理事物浩如烟海,光靠记忆能够背下来多少?

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到哪里去寻找地理资料,如何看懂地理资料,如何从资料中提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并把成果展现出来。

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媒体(如网络查询),并将成果制作成网页或计算机演示文稿。

对于条件有限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室)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图书检索技能。

7.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历史、社会条件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大不相同。

图6.18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也是不同的。

新加坡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从转口贸易发展起步,到大量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再到金融业和旅游业。

近年来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韩国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转向70年代初的重化学工业化,再发展到80年代的“技术立国”战略。

沙特阿拉伯虽然国民生产总值不低,但其主要经济来源于石油出口,国内的其他工业部门并不发达。

8.第一产业即是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产业部门。

各洲、各国的农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重低,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比重高。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以来,世界第三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贸易、金融业、旅游业等在经济发达国家的比重已经很大,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迅速增加。

教学建议

本节是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与上一节一样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一方面认识亚洲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学会对某一区域人文环境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新课引入】

1.复习引入。

提问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转折过渡“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下,亚洲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呢?

”由此导入新课。

2.搜集亚洲不同民族的服饰(事物或照片),根据第一节所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的特征,请同学们猜一猜穿着这些服饰的民族分别分布在亚洲的哪个区域。

以单衣、薄裙为主要服饰的人们,应居住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热带地区;以白色织物裹盖全身的人们,应分布于太阳辐射极为强烈的西亚地区;以各式长袍为主要服饰的人们,应分布在气温年较差较大的内陆地区(上身袖管穿脱方便);以皮衣皮靴为主要服饰的人们,应分布在寒冷的亚洲北部。

用这样一个“猜猜看”引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切入了本节课的主题──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口最多的大洲】

1.学生在上册教材中已经学习过人口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在社会上通过人口宣传也有所接触,所以可以从提问引入。

问题可以从学生身边开始:

我国刚刚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在这次人口普查中我国的人口总数是多少?

也可以从一些基本概念入手: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关系呢?

人口密度是怎么回事?

或者从人口分布的密集区开始:

还记得世界上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特别稠密?

再由这些问题引入本小节的学习。

2.人口数字每年都会有变动,所以不必要求学生记背,但应通过读图理解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3.从图6.14中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哪些位于亚洲,进一步说明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国家人口为什么多?

组织讨论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地理图表也可以是文字,同时应提示学生可以从气候、地形、历史、经济等角度去分析。

4.读图6.15完成活动1。

前两项活动比较简单,按人口数的排序为: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排序是: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欧洲。

第(3)项活动的计算比较复杂,首先用xx年的世界总人口数60.55亿,乘以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1.3%,所得0.79亿为xx年世界的净增人口数。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xx年亚洲净增人口数为0.52亿。

再用0.52除以0.79,所得0.66乘以100人,得66人,也就是世界每增加100人,其中66人在亚洲。

5.为了总结以上活动可以提问学生,“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提示学生计算亚洲的平均人口密度。

6.“人口众多”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问题呢?

这个问题可以在带领学生进行活动2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组织学生阅读材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完成联系框图的填充。

在填充完成的同时,应让学生结合所给材料说明,结构图中各个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同时应提出思考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怎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呢?

”提示学生根本问题是人口的过快增长,解决途径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和依靠科学技术等。

最后鼓励学生自己绘制出良性循环的结构图。

【多样的地域文化】

1.文化的概念过于复杂,不必介绍给学生,可列举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即可。

本小节的重点是这些文化现象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读图6.17完成活动1。

这个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完成,将全班学生分为六组,一组完成一个。

不仅仅是简单地填出标号,而应要求学生解释自然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这些文化现象的。

(1)日本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所以日本的建筑有很多防震设计。

(2)从亚洲地形图中可以看出,也门位于丘陵地带,所以也门的住房大都依山而建,农田也基本上是梯田。

(3)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为了防潮,他们的房屋是高脚屋。

由于过的是聚居生活,所以他们的房屋很长,可达200米。

(4)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终年湿热,河网密布,所以这里的居民出门乘船,以捕鱼为生。

(5)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之一,为了御寒他们身着毛皮服装,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为建造木屋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终年的积雪使雪橇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6)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

由于气温很高,他们身着宽大的袍子,以便散热。

干旱的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

牧人们采取游牧的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

总结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文化现象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紧密关系。

3.活动2可以采取如下的形式,在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亚洲不同民族的代表,介绍本民族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独特的风俗习惯。

也可以用游戏的形式,一个组介绍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他组猜猜这个民族分布在亚洲的什么地方。

总之,应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经济发展差异】

1.读图6.18完成活动1。

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

图中所示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有日本、新加坡和以色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500美元的有蒙古、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和越南。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是尼泊尔的154倍。

由此可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够反映出亚洲各国的经济差距是巨大的。

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图中所给出的14个亚洲国家中排第9位,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

2.关于各国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教材中只对典型国家作了分析。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说明各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经济发展战略。

3.读图6.19完成活动2。

图6.19是一幅具有三轴坐标系的统计图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中的三个问题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的。

日本(A)可以说是一个范例,既给了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也给了具体的数据,指导学生通过日本的数据认识这个坐标系。

韩国和印度是读图填数据:

韩国的大致比例为第一产业5%,第二产业44%,第三产业51%;印度比例大致为第一产业28%,第二产业26%,第三产业46%;泰国和缅甸是读数据填图,难度最大。

最后根据表6.1中数据进行分析,总的来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越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的比重越大。

也就是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惟一标准,国家的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描述美洲大陆的位置。

2、了解“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联系,了解北美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的界线和范围。

3、了解美洲的居民与经济状况。

【预习导学】

1、美洲是“”的简称。

美洲又被称为“”,因为15—17世纪的“”以前,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

2、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

人们习惯上以运河作为划分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中美地峡是指以南、以北的狭长陆地。

4、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其次是,两国通行语。

5、拉丁美洲是指(国家)以南的美洲地区,目前主要通行语和语。

6、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则属于发展中国家。

7、(国家)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玉米的原产地是。

【合作探究】

8、美洲的海陆位置:

东临洋,西临洋,北临洋,西北隔海峡与亚洲相望。

9、南美洲为什么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10、南美洲有哪些主要的农矿产品?

 

【小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检测】

1、美洲所处的半球是()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A横贯美洲大陆的赤道B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

C巴拿马运河D白令海峡

3、美国与加拿大通行的语言是()

A法语B英语C西班牙语D葡萄牙语

4、有关拉丁美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B拉丁美洲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是发达国家D拉丁美洲的原住居民绝大部分是印第安人

主备:

莫新玉备课组长:

莫新玉审核:

阳茂新编号:

09

雁山中学七年级地理科导学案

6.3.2美洲(地形)课型:

新知探索课

班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说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比较其异同。

(重难点)。

【预习导学】

1、世界最大的岛屿是岛。

2、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合作探究】

3、北美洲的地形:

(1)北美洲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裂带:

西部是高大的,中部是广阔的,东部是低缓的。

(2)在北美洲中部的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湖,素有“”之称。

4、南美洲的地形:

(1)西部为高大的山脉,这是世界上最的山脉。

(2)东部高原、平原分布:

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5、说说地形简图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格局有哪些异同?

 

【小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南美洲轮廓图

 

【当堂检测】

1、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A洋,B洋。

(2)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平原,②高原,③河,④山脉。

(3)山脉④属于山系,该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2、读图6-32、6-38找出南、北美洲的重要河流,填写下表

亚马孙河

密西西比河

流向

注入海

主要流经国家

主备:

莫新玉备课组长:

莫新玉审核:

阳茂新编号:

10

雁山中学七年级地理科导学案

6.3.3美洲(气候)课型:

新知探索课

班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图分析南、北美洲气候的特征。

2、探究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预习导学】

1、北美洲地跨三带,气候类型,以气候为主。

2、从寒、温、热三带来看,南美洲带范围广阔,带范围不大,带缺失。

3、南美洲的气候类型以气候和气候为主。

4、南美洲降水,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合作探究】

5、读图6-44,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

气候和温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想一想,这一分布特点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

 

6、读右图,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A是来自洋的暖气流,由于山脉

的阻挡,只能影响到西部沿海狭长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是气候。

(2)B、D是来自的寒冷气流,在其影响下常形成的天气。

(3)C是来自(海湾)的暖湿气流,冬季在其影响下常形成短期的反常温暖天气。

(4)图中的B、C两种气流为什么能在北美大陆中部长驱直入?

 

7、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许多大城市都坐落在大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而南美洲有些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却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地区。

分析下列资料并读图6-41至6-44后,你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基多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4.2

14.0

14.3

14.3

14.5

14.5

14.6

15.0

14.8

14.3

14.3

14.4

降水(毫米)

74

114

127

149

98

37

26

32

79

115

79

83

利马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1.7

22.4

21.9

20.2

17.8

16.1

15.0

15.0

15.6

16.1

17.6

19.4

降水(毫米)

0.8

0.4

0.4

0.1

0.3

0.7

1.0

1.5

0.7

0.2

0.1

0.2

【小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当堂检测】

1、南美洲绝大部分位于与之间,以气候为主。

2、北美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高山高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D温度大陆性气候

3、北美洲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的范围非常小,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多寒流B太平洋沿岸海岸线过于平直

C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强度较弱D北美洲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4、形成北美洲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加勒比海

5、世界上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

6、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