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954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docx

党俊宁的社会实践报告

 

论文

 

题目:

关于实验室污染防治问题的探析

 

学生:

党俊宁

学号:

201202030202

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

材料物理

指导教师:

徐卫涛

2014年2月26日

序言

调研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类试验时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两千多所,科研院所、质检、卫生防疫环境监测、农林等各级检验机构近20000于个,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

环境保护事关可持续性发展大战略,我们进行科研是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上的效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那就得不偿失了。

研究范围:

学校和附近居民区

研究内容:

学校实验室的污染与防治

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实验者在实验室的不规范操作及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一系列污染实施来说明实验室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对实验室污染的重视,是问题得以减轻或解决。

寒假社会实践

——关于实验室污染防治问题的探析

摘要

本文对实验污染防治与物理实验演示教学做了探究,实验室的下水道与老师生活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是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

实验室的污染源种类复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订正处理方案。

必须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贯彻执行,对实验室的污染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1]

Abstract

Thispapermakesaresearchon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pollution,thelaboratorysewerscommunicatewithsewersofteacher’slife,pollutantformationcrossinfectionthroughthesewers,andfinallyintoariverortheground,theharmnessofitisimmeasurable.Laboratorypollutionsourcearecomplex,weshoulddorevisedschemerespectivelyaccordingtothespecificsituation,mustbebasedontheprinciple"pollutergovernance"ofimplementation,tosolvethepollutionproblemofthelaboratorybrooknodelay.

关键词:

实验室污染防治

KeyWord:

LaboratoryPollutionPrevention

目录

一、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1

1.1按污染性质分类1

1.1.1化学性污染1

1.1.2生物性污染1

1.1.3放射性污染物2

1.2按污染物形态分2

1.2.1废水2

1.2.2废气2

1.2.3固体废物3

二、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3

2.1化学类废物3

2.1.1含汞废液的处理3

2.1.2含镉废液的处理4

2.1.3含铅废液处理4

2.1.4含砷废液的处理4

2.1.5含酚废液的处理5

2.1.6综合废液处理5

2.2生物类废物5

2.3放射性废弃物6

2.3.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6

2.3.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6

三、解决实验室污染的措施7

3.1提高认识,制定技术规范7

3.2建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7

3.3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8

3.3.1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8

3.3.2改进实验条件,开展推广微型实验8

3.3.3成立试剂调度网络8

3.3.4加强地区中心实验室的功能9

3.3.5一些行之有效的实例9

四、结论10

五、参考文献10

一、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

1.1按污染性质分类

1.1.1化学性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的无机物污染。

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

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反应并不直接参与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方式排放到周边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

时间长了,排放量就很多了。

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有毒样品,如农药、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

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等。

其中汞、砷、铅、镉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而且在人体中有储积性。

1.1.2生物性污染

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

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

开展生物性试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过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者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展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研究时被感染的。

1.1.3放射性污染物

含有放射性标记物或者放射性标准溶液,比如在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的时候就用到放射性元素,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一般放射性实验在日常学习中用的较少。

1.2按污染物形态分

1.2.1废水

实验室生产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储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

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废水污染问题。

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相对极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残留药物的等。

1.2.2废气

实验室生产的废水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露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

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是也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

实验室废气包括雾酸、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气、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1.2.3固体废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

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二、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

为了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

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

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数量。

废弃物排放尽可能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2.1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以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

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气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气液应根据其化学特征选择合适的容器的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以混合,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储存时间,定期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1.1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

肥业中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

①硫化物共沉淀法:

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

再加入FeSO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Na2S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

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以降至0.05mg/L以下。

②还原法:

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做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2.1.2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

在含镉的废液中加入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

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度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值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

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他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着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2.1.3含铅废液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

然后加入Al2(SO4)2(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类,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的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

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5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类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

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以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叫如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解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2.1.6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解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分钟,然后用碱调解p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分钟,加入硫酸铝或酸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以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2]

2.2生物类废物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原特征、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以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固体可以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

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以加入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1)一次性使用的制品

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进行集中烧毁。

(2)可以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

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

(3)生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4)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

(5)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2.3放射性废弃物

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弃物收集在专门的污物桶内,桶的外部表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储存一定时间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后掩埋处理。

2.3.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

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在专门的储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

2.3.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

铁59等)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

三、解决实验室污染的措施

3.1提高认识,制定技术规范

各级实验室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能回避,听之任之,而是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重点,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

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认真研究实验室的污染特点的防止途径,提出操作性强、简便实用的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考核要求及办法。

最好是融入实验室的建设和验收中去,使之成为能力建设和验收中去,从而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2建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

实验室在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

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考察实验分析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关的程序文件,规范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彻ISO14001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力争减小每一个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3.3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

3.3.1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

在一些特定实验要用到高毒性药品时,一定要用封闭的收集桶收集废液。

3.3.2改进实验条件,开展推广微型实验

在实验中改善实验装置,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逸散、有毒液体外溢的重要举措。

一些商品化实验装置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化学试剂的用量。

卫星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

因此,开设微型试验,是节约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污染的简便方法。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少试剂使用量。

在农残检测中利用固相萃取取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可以大大减少乙腈等的有毒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

[3]

3.3.3成立试剂调度网络

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的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

各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资源共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也可以节约实验成本。

3.3.4加强地区中心实验室的功能

现行的管理体制使各级行政部门都拥有各自小而不全的实验室,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不利于环境保护。

应该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及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发。

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染相对大的实验室有利于集中治理。

[4]

3.3.5一些行之有效的实例

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

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

尽量利用可回收的试剂;

应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

使用酒精温度计从而避免水银温度计可能带来的汞污染。

四、结论

实验室存在着明显的环境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完善管理制度,研究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避免实验室的三废污染。

政府部门也应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建立全面、系统地治理方案,逐步推行,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妥善处理废弃物,力争问题的最终解决。

五.参考文献

[1]温家宝强调切实做好环保工作——对子孙后代感度负责,羊城晚报,2006-04-19

[2]吕春绪,诸松渊,化学室工作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钟秀倩,谢俊光,微型化学实验和绿色教育【J】环境保护1994

[4]郑晓军,王屹,化学多媒体CAI的兴起,现状,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J],广西高教研究20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