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938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docx

第6讲图表1赵宪章091225

第五节文学形式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现状和任务

二、文学形式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文学形式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文学形式研究的若干领域

五、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

一、现状和任务

1.新时期以来,“文学形式”研究的主要领域:

①文学语言研究;②文体研究;③叙事学研究;④形式理论研究。

2.“思想史(主题学)方法”仍是当前文学研究的主流。

特别是“文学被边缘化”的现实以及“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引发了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整个文学研究的困惑与转向(向外转)

3.一味“向外转”的弊端:

A.文学理论批评的越位;B.难以应对当下文学形式的剧变(特别是先锋文学);C.导致文学理论批评本身的贫困(“真实”成了唯一)。

向内转?

4.难以“向内转”的原因:

①“文以载道”的传统根深蒂固;在文学研究中的表现就是“思想史”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超越形式直奔主题:

评论家满足于充任文学的“警察”(雅各布森),导致形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被误解为内容的附属品。

②对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走马观花,没能真正化解和为我所用。

③缺乏形式研究的技能和耐心(浮躁学风);④学理上的原因是对形式概念的狭隘理解(仅限于“内容与形式”,限制了我们的理论视野。

古希腊罗马出现的四种形式概念:

数理形式(毕达哥拉斯学派)——理式(柏拉图)——质料与形式(亚理斯多德)——合理与合式(贺拉斯);

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概念:

先验形式(康德)——内容与形式(黑格尔);

二十世纪的形式概念:

文学性和陌生化(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文本(英美新批评)——结构和叙事(法国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格式塔(Gestalt,完形心理学)——原型(荣格、弗莱)——符号(卡西尔、朗格)……

启示形式概念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表明:

以形式研究为对象的形式美学是可能的;将形式美学的方法应用到文学研究领域,有可能展现文学研究的新视界,当是摆脱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整个文学研究困境的“新思维”。

二、文学形式研究的基本原则

文学形式研究不可能是纯形式研究(康德),而是通过形式阐发意义,即“形式优先”原则(相对“超越形式直奔主题”而言)。

例《灵山》:

人称代词:

言说的独裁与伪装

《灵山》的主要人物是“你”、“我”、“她”、“他”:

用人称代词为人物命名。

作者解释:

整部小说无非是“我”的“自言自语”和“漫长的独白”。

“我”是小说的主要叙述者。

“你”是“我”的外化或对象化,是“我”的“讲述的对象”、“谈话的对手”、“倾听我的我自己”,即“我的影子”。

“我让你造出个她”,从而为“你”也“寻个谈话的对手。

你于是诉诸她,恰如我之诉诸你。

她派生于你,又反过来确认我自己。

“你离开我转过身去的一个背影”,因为尽管“你”离开“我”到处游荡,但完全是循着“我”的心思,所以“游得越远反倒越近,以至于不可避免又走到一起难以分开,这就又需要后退一步,隔开一段距离,那距离就是他”。

分析也就是说,《灵山》的叙述者实际上只有“我”自己,由“我”对“我”、对“你”、对“她”、对“他”和其他展开叙说。

“三个人称相互转换表述的都是同一主体的感受,便是这本书的语言结构。

”之所以需要“变更”和“转换”,很显然,是为了消弭只一个叙说者进行“长篇独白”的寂寞和单调。

可见,《灵山》的叙述者,就其内在心理世界来说,显然是一个远离亲人、朋友、故土、社会、祖国等一切人间亲情的孤独者。

他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所远离的东西恰恰是他之由来;他之所以言说,是因为他之远离并非自愿,只能以言说排解难以割舍的情怀,排解一个游子和流浪者的寂寞和单调。

旁证戴维森(DonaldDavidson):

“第一人称权威”(firstpersonauthority)

再分析一方面是“我”的独白,一个言说的独裁者,一方面又力图消弭言说独裁的劣迹;一方面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大搞“一言堂”,一方面又力图营造众口纷纭、众声喧哗的民主假象;一方面有着强烈的自我言说欲望,一方面又虚伪地将这种欲望通过转嫁他人为自己代言。

正是叙述者的这种双重人格,使《灵山》在人称代词的使用方面挖空心思、绞尽脑汁。

●《灵山》如何掩饰语言暴政?

比较与传统人物命名方式的唯一性指向不同,用人称代词为人物命名具有多向所指:

例小说第十一章共779字,其中使用人称代词151次,大约平均每5个字就使用一次人称代词;全章共75句,大约平均每句话就使用2次人称代词。

全章共出现11次“你”,其中7次指称与小说中的主人公“我”(本章未出现)相对应的次主人公“你”,另有4次在特定的语境中指称与次主人公“你”相对应的第三号主人公“她”的父亲。

全章共出现32次“他”,其中7次指称第三号主人公“她”的父亲,25次指称“她”的情人;换言之,“她”的父亲这个人物,在某些语境中用“你”来指称,在另外的语境中又用“他”来指称。

由于本章是“你”听“她”讲述“她”的故事,所以,“她”出现频率最高,共104次,平均不到7.5个字就出现一个“她”字,平均每句约有1.38个“她”字出现。

这个“她”,主要是指与“你”相对应的第三号主人公,但在某一语境中,“她”又用来指称“她”的继母。

分析很清楚,作者高频使用人称代词,是有意识地、自觉地通过其所指对象的频繁转换干扰文本的阅读理解。

——这就是《灵山》摈弃传统小说人物命名方式,用人称代词指称人物的用心,也是小说的叙说者为遮蔽自己作为一个言说独裁者的真实面目所使用的伎俩,叙说者的“一言堂”本质在“你”、“我”、“她”、“他”的一片喧哗声中被淹没、被掩饰、被蒙混、被消弭了。

(现实性:

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教育、理论、学术……)

三、文学形式研究的基本方法

基于文本实证的语象(Verbalimage)分析方法:

1、“作品”是文学的中心,“文本”是文学研究的中心,“语象”是文学文本符号(文学语言)的基本属性:

阿布拉姆斯的文学坐标系及其修正:

世界

作品

↙↘

艺术家读者

●“作品”是文学的中心,但并不否认其它因素,增加“其它艺术”(和“作品”处于同一层面)。

2、“实证”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相对“文学鉴赏”或“学术随笔”而言),“文本调查”是学术实证的基本路经(其次才是“文献引证”):

●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调查,为“文学学术”寻求新的实证依据。

●忽略文本研究的文学理论批评是有缺陷的。

“文学学术”的主要途径是推理和实证,而传统的实证方法主要是文献的引用和重新整合,有缺陷。

●“文本调查”类似考古学的“田野调查”(以往被忽略)。

例《美食家》文本调查(词频分析):

(①中西文化冲突;②政治和吃饭的矛盾)

①中西文化冲突

●第1篇题为《吃喝小引》,引出房屋资本家朱自冶的吃喝之道:

美食家这个名称很好听,读起来还真有点美味!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加以解释的话,不妙了:

一个十分好吃的人。

点题:

所谓“美食家”,不过是“一个十分好吃的人”!

小说这样为“美食家”定义,似乎未带什么恶意,但是它那轻松、调侃的口吻,显然将叙说者自身置于居高临下的地位,从而毋庸置疑地规定了“美食家”一词在整部小说中被俯视、被贬抑的基调:

也就是说,在叙述者看来,“好吃”不符合我们的民族传统,“好吃的人”就是“好吃鬼”、“谗痨坯”,总被人斥之为“没出息”、“不要脸”,无非是一些“饕餮之徒”,应当坚决反对,即“反好吃”。

命名:

聘请烹饪协会顾问—→发现“自幼好吃、如今成‘家’”的朱自冶—→汉语中只有“好吃鬼”、“馋痨坯”等,最多只能拼凑出一个“吃的专家”,也是“骂人的”语词—→“美食家”。

——这就是“美食家”一词的来源:

它居然是个外来词,“舶来品”!

“美食”和“美食家”在“我”的叙述中之所以总是处于被人指手划脚、说三道四和被贬抑地位,个中真委豁然大白:

这一语词和我们的民族话语不能兼容。

也就是说,它是作为汉语的异类侵入进来的,所以就难逃被窥视、被奚落、被嘲弄、被责难的厄运,在《美食家》中就不可能被赋予褒扬的意义。

文本调查

《美食家》中可以独立成词的“吃”出现207次,其余(137次)均为由“吃”组合而成的衍生词,均为负面或中性语词

语词

好吃

吃饭

吃客

小吃

吃喝

想吃

吃友、吃法、会吃

吃家、吃经、吃福、大吃大喝

吃龄、白吃、吃不起、吃食癞皮、一吃销魂

合计

词数

1

1

1

1

1

1

1

3

4

5

19

词频

207

41

25

12

11

9

8

6

2

1

344

分析显然,小说《美食家》为“美食”和“好吃”所设置的这一对立,实际上就是中外文化的对立、传统和现代的对立,揭示出改革开放初期深藏在中国人内心的隐痛:

一方面意识到闭关自守的穷途末路,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一方面又惟我为大、惟我独尊,固守着沉重的历史包袱,用敌视的目光窥视来自域外的异类。

②政治和吃饭的矛盾

●再次文本调查:

《美食家》的基本语词共235个。

就语词的意义分类来说,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吃”和“政治”两类语词。

“吃”类语词,即和“吃”相关的语词,如上文所列“美食”、“好吃”等等,计43个,约占基本语词的18%,并不是最多的。

最多的是政治类语词,即和社会政治相关的语词,达76个,约占基本语词的32%,接近前者的两倍。

诸如旧世界、旧社会、新中国、国民党、共产党、共产主义、三民主义、自由主义、抗日战争、解放区、蒋管区、无产阶级、战士、同志、工农兵、资本家、小资产阶级、地主、走资派、公私合营、镇反、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改造、改革等等,上述两类语词合计约占全部语词(235个)的50%。

小结:

这一统计数据说明,写作者主要是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吃”的,或者说《美食家》所设置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我”和“他”的冲突),就事物的本质来说,是“政治”和“吃饭”的冲突。

前者属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后者表征普通社会民众的需要。

四、文学形式研究的若干领域

1.中外文艺史、文论史与美学史中的形式问题

2.文学与语言、文学与符号

3.文学与叙事

4.文学与文体

5.文学与图像、文学与传媒

6.大众文化与民间文艺中的形式问题

7.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问题

●文体研究:

主要成绩:

中国古代文体理论、各体文学、西文文体论(当代和中国问题关注不够)

1.文学传播(载体)研究

口传文学—→文本文学(—→后文本文学?

)—→超文本文学(网络文学)

例《西雅图漂流》

我是一篇坏文字

曾经是一首好诗

只是生性爱漂流

启动我吧

让我再次漂流而去

2.跨文类研究(帕维奇《哈扎尔辞典》和韩少功《马桥词典》)

①词典与小说:

共时与历时

②“可读之文”与“可写之文”

3.风格变体研究

①复合文本及其超文性

②“图—底”戏仿机制

4.民间文体研究

●日记和书信是最典型的民间文体。

民间写作调查:

1.条据,2.书信,3.日记……

●民间文体与民间言说:

较少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和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狂人日记》、《莎菲日记》、《少年维特之烦恼》……作品中的日记和书信。

五.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

(一)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之可能

1、“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现实使这一问题凸现在文学理论的前沿。

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老调已经唱完:

“狼来了”之类情绪性的表达;表态式的价值判断……鲜有学理层面的深度阐发。

2、不可能性:

①阿布拉姆斯“文学坐标系”(作品·作家·读者·世界),为什么忽略“文学和其它艺术的关系?

②韦勒克的“内外论”:

文学与美术关系的比较研究“毫无价值”、“不可能”。

语言惟一论。

3、可能性:

存在于作家、读者和文本三者之间的“统觉”(共享)。

(二)“语-图”关系史及其诸问题

中国语境中的“语-图”关系史

历史时段

语言交流的媒介

语图关系的体态

语图关系的特点

文字出现之前

口传交流

语图一体

以图言说

文字出现之后

文本交流

语图分体

语图互仿

宋元之后

纸印文本交流

语图合体

语图互文

影像技术之后

1、文学和图像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语言和图像的关系,自有其分分合合的客观规律,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因此,鉴于当下文学遭遇“图像时代”的一切简单的价值判断和情绪性表达都是徒劳的,个人的、主观的好恶不会改变任何历史和现实。

因此,探讨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的学理分析,包括作品层面的细读和技术分析,止于空泛的“宏论”和轻率的“表态”无济于事。

2、语言和图像是人类符号的两翼,同源共生,对立统一。

从历史上看,文字出现之后,二者关系表现为越来越紧密的趋向;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模仿及其“互文关系”当是这一研究的重心,而所谓“语图高低”论则是一个伪命题

3、单就文本文学之后的历史来看,图像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它的传播作用。

包括晚清以来的近现代文学也是如此,图像艺术在文学的“大众化”进程中毫无疑问是一股强大的助推力量,从而也应当是所谓“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重要因素,可惜我们还没有从这一角度讨论过这一话题。

如果从这一角度思考这一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不仅是社会、历史、语言和西学东渐等方面,包括图像文化在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启蒙意识生成的重要因素。

我们这样说不仅指“鸳鸯蝴蝶”派之类的“俗文学”,恰恰相反,主要是指以鲁迅为代表的伟大作家,他们的“现代转型”同样深受图像文化的助推和影响。

4、在语言和图像的关系史上,大凡被二者反复书写或描绘的题材,多为人类精神的“原型”。

神化传说、历史故事;《圣经》叙事、经史子集;莎乐美、王昭君、蔡文姬……等,当是“语-图”关系研究的典型个案。

5、语言和图像关系的核心应当是“语象”和“图像”的关系,它们是文学和图像可能实现“统觉共享”的主要因素。

(三)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

1、鲁迅小说非常注重语言的色彩描绘:

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

(《补天》)

重要不是描写场景的空间,而是描写场景的色彩;浓笔重彩,光艳刺目!

▼《狂人日记》: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很好的月光”、“全没月光”。

《药》: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

”《故乡》的“深冬”,天气“阴晦”,“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社戏》:

“白篷船”行使在月色朦胧的水气里,“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祝福》:

鲁镇的“新年气象”……“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的全镇。

”《在酒楼上》:

“深冬雪后……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花,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

▼人物肖像、故事细节和主题意象:

阿Q、祥林嫂和《示众》里的“白背心”;秦益堂(《兄弟》)和万瑶圃(《告老夫子》)的“花白胡子”;魏连殳(《孤独者》)和吕纬甫(《在酒楼上》)蓬松的须发、浓黑的眉毛和苍白的长方脸。

还有《药》中的“黑乌鸦”,《明天》中“黑沉沉的灯光”,《奔月》中的黑色火。

《狂人日记》共13则,其中7则注明了“晚上”、“全没月光”、“黑漆漆,不知是日是夜”、“黑沉沉”、“太阳也不出”等。

阿Q向吴妈求爱、被抓,丁举人向赵家转移财物、赵家被抢都是在晚上。

《长明灯》里的“疯子”在暮色中被关进黑暗、寂静的社庙。

祥林嫂死在除夕夜。

涓生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下了自己的悔恨和悲哀,发现那生路像一条“灰白的长蛇”游弋不定,最终“消失在黑暗里”。

在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使用描述性色彩词的地方有526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

白色系29.7%,黑色系21.5%,红色系15.9%,黄色系9.9%,青色系8.2%,绿色系5.5%,蓝色系4.4%,紫色系2.5%,拼色系1.5%,透明系1.1%。

▲小说语象和版画图像的统觉,在鲁迅这里实现了二者的“共享”。

就此而言,将鲁迅小说的总体特点定义为“版画风格”也是恰当的。

2、和其美术情结,特别是和他对版画偏好密切相关:

从《八戒招赘》和《老鼠成亲》的童年记忆,到晚年在病榻上弥留之际对苏联木刻的反复品赏;从对陈老莲等中国古代版画的好感,到对陶元庆、孙福熙等现代版画家的褒扬;从对比亚兹莱、柯勒惠支、蕗谷虹儿和新俄版画的译介,到身体力行组织版画展览和讲习班;从对中外文学插图资料的搜集整理,到为自己的文集和期刊设计封面和插图……。

毫无疑问,版画是鲁迅最为倾情的艺术。

个中真委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版画的黑白逻辑所隐喻的是非分明和批判精神,和鲁迅的语言叙事和文学理想一脉相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