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791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docx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

《肖申克的救赎》视听语言分析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影片。

影片围绕主人公安迪从被误判入狱,到在狱中的自我救赎,最后逃离肖申克的主线,讲述了发生在不同的人物身上有关救赎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最让我为之动容的场景有这样几个:

安迪被送入肖申克的第一天;安迪和他的狱友们在屋顶享用啤酒;老布鲁克斯从出狱到自杀;安迪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安迪企图为自己洗清冤屈而被拒绝后的几近崩溃;安迪逃离肖申克重获自由;瑞德的忏悔与老朋友重逢。

下面将分别讲述我对这些场景的理解。

安迪被送入肖申克的第一天:

当背景音乐响起,映入眼帘的是似堡垒一般的肖申克监狱,以及缓缓驶来的囚车。

画面的冷色处理,悲伤的ShawshankPrison配乐,让人感到冬天般的彻骨寒冷,以及发自内心的恐惧。

此后,镜头越过囚车,对肖申克监狱进行航拍,高耸的围墙使肖申克看上去阴森而固若金汤;监狱的旗帜被寒风猛烈地撕扯,竟是画面里唯一看上去不是死气沉沉的事物。

整个场景压抑到了极限,肖申克成功地震慑住了每一个人。

安迪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这一部分是整个影片中最为激情四射的华彩段落,也使故事达到高潮。

安迪在狱警的办公室里,打开扩音器,播放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当宛转悠扬的歌声在广场上空飘荡,镜头上摇,俯拍人群;之后又回到人群中,大幅度的进行移拍。

这时我们看到,所有的人都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没有一个人喧哗——甚至没有人发出一点声音,大家全都静静地驻立着,听着。

这时的肖申克甚至不像是一个监狱了。

画面中的囚犯们,眼中有一种惊奇的神情——似乎听得出了神,可以想象到他们脑海中两个久违到陌生的字正慢慢浮现——自由。

这一个段落讲述的是安迪对于狱友们的救赎。

从《费加罗的婚礼》中传达出的是自由与希望,借用影片中的台词:

“Itwaslikesomebeautifulbirdflappedintoourdrablittlecageandmadethesewallsdissolveaway...”

安迪企图为自己洗清冤屈而被拒绝后的几近崩溃:

安迪从年轻的囚犯汤米那里得知了妻子被杀以及自己含冤入狱的真相,我们看到,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痛苦的神情,这对他来讲实在太残忍了。

之后安迪冲进了典狱长的办公室,我们听到了一段戏剧性的对话。

画面上不断切换两人的单人镜头,接近主观机位的视角显示出两人的冲突;出于各自的利益,话不投机在所难免。

当安迪被狱警拽出去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他撕心裂肺的呼喊:

“It’smylife!

…”安迪一直以来的从容不迫在此刻被内心的极度痛苦与焦灼所替代。

这个段落展现了典狱长最为丑恶的嘴脸,让人前所未有的看清了肖申克的丑恶,司法的丑恶;让人的内心同时被安迪的吼声撕裂,感受到了与他一样的绝望与崩溃。

一个月的禁闭,画面上的安迪憔悴而意志消沉;然而重观影片,我们意识到,这时的安迪已经决定了下一步的去向。

安迪逃离肖申克重获自由:

安迪在典狱长的办公室里表现的与平时无异——我们是从典狱长的视角来观察的。

所以,当在熄灯后的囚室中,安迪表情凝重地摸索出一根六英尺的麻绳,让人的心突然被提了起来。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一夜,这时瑞德旁白:

“That’swasthelongestnightofmylife.”——我们所有人都与他持有同样的担忧。

例行公事的清点人数,瑞德和狱警同时发现安迪的缺席,让人不禁倒抽了一口——安迪消失了。

典狱长最终发现了“拉奎尔的小秘密”,此刻,影片进入了最后的高潮。

画面开始以闪回的方式展现,伴随着瑞德的旁白,我们得知了全部的真相。

这时的故事节奏要比影片任何时候都快,好像我们也同安迪一起,逃离了肖申克,逃离了那种压抑的心情。

画面闪回到安迪越狱的夜晚,他的每一步都显示出他的精心策划;他终于从管道中挣扎着爬出,跃入水中;当安迪在雨中仰望头,我们听到了他解脱的笑声——这时镜头上摇,以垂直俯拍的视角,让人同样被那种解脱的喜悦所冲击。

从这一刻起,影片再也没有回到之前的压抑氛围中去了。

瑞德的忏悔与老朋友重逢:

瑞德第三次例行公事的申请假释,然而这一次,我们听到的不是改过自新之类,而是他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的忏悔。

他后悔自己当年的冲动——并不是为自己所受的惩罚;他被假释出狱了。

瑞德出狱的场景让我们想起了老布鲁克斯,片刻的忧伤让人感到物是人非。

瑞德依照安迪留给他的话,到了边境。

随着瑞德的视线,我们一起与安迪重逢了,这时的画面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明亮色调;安迪已不再年轻,然而,重获自由的他看上去生活的极其悠游自在。

镜头慢慢远离,画面最终定格在阳光下,海滩上,两个重逢相拥的老朋友身上。

《肖申克的救赎》之经典不仅仅在于让人理解到心灵的救赎,反思人生;同时也在于它的拍摄手法的老到高超。

影片牢牢地控制了观众的情绪,将人的思绪深深地吸引进来,看完影片,有一种感动触动内心。

 

试听语言分析:

这四幅画面主要贯穿一条线索,那就是安迪被判依次终生监禁两次。

并且这四幅画面运用特写近景的镜头。

图一(00:

03:

41)主体物接近黄金分割线,并以近景的方式表现监察官激切并肯定的认为偷情的两人是被安迪杀死的。

突出的刻画一个监察官的动作幅度,并推动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监察官以自己想象就判决刑法,决定一个人的后生。

在这里监察官拿着枪给安迪看并用一双很肯定及很确定的眼神告诉我们是安迪杀死偷情的两人,并且有一些愤怒。

图二(00:

05:

54)主要写出偷情的两人的自娱,运用特写表现偷情者的娱乐心情,并细致的刻画两人的动作及精神上的享受。

运用一系列的拉伸镜头来拍摄这两个偷情人的动作,并且运用一个过肩镜头拍摄怒主人公,女主人公的表情让我们感到他在享受,在一个和自己男人都没这样的女人真是有些低劣,突出的写出他俩得感情超越了女主人公与安迪得情感,并从反面表现出男人必须要把事业和老婆兼顾,不能只顾一方面。

也很细腻的告诉人们他们做的事情导致别人的痛苦,并让人感到他们的狂妄。

这样的情形导致安迪冤枉判处终身监禁。

图三(00:

04:

41)这个特写镜头运用得别致而细腻,拍摄的微小的局部来表现安迪的心理活动,似乎很传神的给看者一种遐想,给人一种悬疑。

这特写运用安迪左手上的枪支和大腿上的子弹加上右手上一瓶小酒来表现安迪矛盾的心理,左手上的枪支放得很松懈,体现安迪的不知所措,不是出于本意的想法,微微瘀血颤动;右手上的酒瓶似乎挪动着用了很大的力气放到嘴边。

并从反面写出安迪对女主人公还是很有爱意的。

图四(00:

05:

49)恰到好处的运用一个左右的黄金比例,写出主体没有居中,突出的色调集中在安迪的身上,主体实,背景虚,有一种特写的感觉,但却是近景描写。

这幅近景集中表现在安迪的脸上,从镜头的远处逐渐移向安迪的脸上,给看者的重心从观众到安迪,并使安迪的头逐渐向上移动,带着有种不安,他的眼神更加犀利了些,眼里带着无尽的绝望,被冤枉的心理更加悲愤,沉重,感觉到自己人生的黑暗。

这四幅画面被摄影师拍得别致,镜头的穿插运用蒙太奇。

在我的理解里这四幅画面运用了平行式,以女主人公和男的偷情的镜头转换到安迪在车上拿枪支、喝酒,然后下车瓶子被摔碎在到安迪在法庭上被法官刑事问罪,这几画面中相互补充、彼此烘托,省略了大量过程,节省时间,以偷情两人导致安迪的行动,安迪的行为导致在法庭的审判。

在这里安迪的环境主要以黑色为主,这样给看者一种悬疑,并且使气氛更加紧张,加深安迪内心的矛盾和安迪与刑事责任的矛盾,这些图片中大多以黑色为主和少数灰色,衬托出安迪人生的黑暗即将来临,他的后半生将在黑暗中度过。

这两幅画面以全景到近景的描写,以肖申克监狱里的旧人嘲讽新来的人的高兴,并表现出监狱的牢固和大,戒备森严,旧人的嘲笑,为下文新人被旧人所欺负作铺垫。

图一(00:

11:

21)以安迪进来时的胆怯,害怕,使安迪感觉很无助,有想逃避却又无能的感觉。

图二(00:

12:

32)接着写到安迪面对即将进入自己的那一扇牢门时,对于肖申克本座监狱的牢不可破,影片早在开头时份,就接连不断的几个技巧高超的正打反打拍摄,又是高的俯角,又是低的仰角。

以安迪仰望的看着大门的上方,好像突然有种精神支持着自己,但心里却在想这监狱的牢而大,该怎么做一样,这里以安迪的眼神告诉我们他有想法,不愿在牢里颓废,还是向往自由,只要有意念,自己有“希望”,就有自由。

(00:

25:

40)这幅画面主次有别,主体没有居中,不过分孤单的主体,主体实景,陪体虚化,主要刻画两人的心理。

这是一幅近景主要刻画安迪和瑞德的不同心理,在安迪进牢的前些日子都很少接触人,突然接触瑞德,这是让瑞德感到惊奇,但也没法,毕竟是唯一可以弄到东西的卖家。

让瑞德更惊奇的是安迪要一把锤子,他以为安迪想对付鲍格斯。

在这里安迪以一个搜集石头的谎言让瑞德弄一把锤子,安迪言语肯定,没一丝察觉的瑞德温柔的嘲笑了一下他,但安迪是没一丝的绝望,从来就没有放弃一样,好像信心充裕。

图一(00:

36:

03)以俯视的全景描写安迪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自己,并且由俯视到平视的镜头描写,从危险到安全。

写出狱官的凶狠,残暴,无情可言。

图二(00:

37:

41)和图三以安迪的成功说服狱官,帮助狱警逃税为狱友赢得啤酒,并写出大家的开心,好像“在自己楼评上修自己房子”,体现了自己存在的重要感。

在图三(00:

38:

11)中写出安迪的第一次笑,体现安迪内心的开心,这也是安迪的第一次救赎。

(00:

52:

18)这幅画面运用过肩镜头,表现出老布的虚实的矛盾心理,表面看上去老不很高兴有新人来接任这个职务,但对于担当多年这个职责的老布来说,这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老布已经习惯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其实面部看上去很高兴,心里极其的难受,难过自己间将被辞职,这也是运用拍摄近景,逐渐移动重心,把镜头放在老布身上,增强老布脸部的笑容,着重打造老布的神态,在这里老布的心理与脸上的笑容作为矛盾的双方,使其更有对比,搭配过肩镜头,为下文老布想杀死布鲁克斯作铺垫。

这两幅画面表达的主题是自由的象征。

图一(00:

25:

41)以近景写出老布心里的矛盾,不情愿的感觉,图二(00:

30:

10)以特写窗口的亮,以老布的手抚着墙壁,写出老布的无助,出去后的无能为力,不知所措。

以老布被判了50年,而将要被假释出狱。

在狱中管理了几十年图书馆,是个值得尊敬的老者。

但自己出狱后如同一只没有了飞行能力的鸟儿,在隔世50年之久后,回来社会,自己是那样的无助,而且自己被“制度化”了。

离开肖申克,他一无是处,最终他看破世间一切,而选择死亡。

对于他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归宿,留下的只有“老布到此一游”简短的几个单词深深的烙在墙上,唯一证明了他曾经来过。

在这里主要写老布起到烘托瑞德的出狱,以相对应的结局来推动情节发展,也是为安迪的最后越狱加上一条更加充分的理由,不想被制度化,不想死在监狱里面,而且还是无辜的,那就得越狱

图一(01:

09:

04)运用全景表现监狱里的全貌,更加显著的表现人们对美的向往,对自由的向往,并且体现狱里的犯人与美的隔绝,突然美妙的声音吸引了全体犯人,但这时是自己在享受美。

图二(01:

09:

30)以近景写出安迪利用狱警对自己的信任,为狱友争取“自由时刻”。

在监狱里束缚的仅是人的肉体,而体制束缚的是人的灵魂。

在狱中,安迪的灵魂仿佛对着自己残虐的肉体微笑。

因为他的希望,是肃杀的灰墙无法阻挡的,是哑寂的囚房无法泯灭的。

这也是安迪的第二次微笑即第二次救赎。

图一以特写方式细腻的刻画安迪写得信之详细,之多,并凭着自己坚持之不懈,最终终于有一个好的结果。

图二(01:

17:

59)以全景的方式给我们展现的是安迪最终建成的图书馆,并让所有狱友都有一个比较温馨的环境,使其与其它地方的不同。

安迪凭着一个星期写一封信到最后一个星期写两封信,他始终坚持是有希望的。

在与瑞德的对话中,他坚决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而在影片的最后,他还在拯救瑞德的信件中,又一次提到了希望,并且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希望是好的。

事实证明,他的希望不仅仅救赎了他自己,还点燃了瑞德的希望,让一个几乎失去活下去信心的人,最终选择了继续活下去。

这是安迪的第三次笑也即是第三次救赎。

(01:

13:

54)这里以近景的方式写出安迪和瑞德的友谊,刻画出两人的不同表情,写到瑞德爱好口琴,安迪在瑞德的朋友那里买来送给瑞德,可轻易的看出瑞德笑得是多么自然,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安迪却想着自己放的《贺扎罗的婚礼》,并低头询问瑞德为啥不吹。

这两幅画面主要表达安迪的自由,图一(01:

59:

18)以特写安迪爬出地道这个细节的过程的一瞬间,开始向自由奔去,也细腻的刻画出安迪挖地道的艰辛。

图二(02:

00:

26)以平视镜头到俯视的镜头描写安迪真正的自由,毫不拘束的脱掉衣服,那一下不仅是身体的解放,也是自己心理的解放,当伸开双手时去拥抱风雨,拥抱大自然的美景,感到天空的大而美,自己的小而实。

两幅图以安迪打着小电筒照亮黑暗的地道到安迪走出黑暗的地道,在大自然的怀抱,光线也从黑暗到光亮,象征性的写出体制化的结束,自由的到来。

图一(02:

15:

00)用全景的方式概述了老布出狱的茫然心境,交代老布即将面临新的环境,并且人物距离有差别,水平线没居中。

图二(02:

18:

00)写到瑞德被假释出狱的情景,运用中景的拍摄镜头,描述出狱警与瑞德的关系,瑞德的笑容既有不安也有开心,突出的矛盾心理,也有一丝的不知所措,但他还是笑着离开,因为有光明、未来······

这两幅运用了重复蒙太奇,来暗示人物命运,显示人物心理的变化。

较典型的是图一老布的出狱和图二瑞德的出狱是运用的重复蒙太奇。

镜头处理上,老布出狱时,有一个景深镜头,后景是肖申克监狱,这个镜头象征着老头子的心还在里面,他属于那里,暗示老布前景暗淡。

当瑞德出狱时,导演没有再给出肖申克监狱一个镜头,相反,给出了监狱对面的景物。

这反映出瑞德心态比老布积极,暗示瑞德的未来的光明的。

瑞德的三次假释也是运用重复蒙太奇。

这组图片主要以近景和特写的镜头,图一(00:

51:

05)表现以近景刻画了狱长那凶狠的神态,并暗示对安迪说“救赎就在里面”。

图二细致的刻画出安迪巧妙的运用圣经,把铁锤放在里面,不被查到,也写出狱长拿到圣经看时恍然大悟,更是痛恨安迪。

在这里也运用到隐喻蒙太奇。

图一是监狱长查房,查到安迪的时候,监狱长拿起安迪手中的圣经看了一看,走的时候说了一句“救赎就在里面”,其实狱长是想说安迪杀了人必须从自己学习救世之道。

在典狱长眼里,阅读《圣经》犯人可以获得灵魂救赎的渠道之一,信仰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但在整部电影中表达的救赎不是圣经传达的,而是表现的一种抽象的对自由的希望,对常人社会的追求。

圣经沦落为一种官方钳制大众思想的工具,典狱长所说的“把精神交给基督,把身体交给我”,在这句话中,基督的地位是与狱长平行的,这也是泯灭人性的一些体现。

而安迪出逃时,留给狱长的那本圣经图二,在扉页上写道:

“你说的没错,救赎就在其中”,而狱长也发现了圣经中藏锤子的那一页,得知小锤子就放在书中,联系到这两个画面,一语双关,巧妙至极,又不由得对安迪的镇定感叹不已。

在基督教的语义中“救赎”是指基督以生命为代价,使得上帝能从犯罪的市场把信徒们购买回来,获得解放。

在影片中安迪不是从上帝那里获得了自我救赎,安迪挖地道的小锥子是藏在圣经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安迪是承蒙上帝的庇护,安迪和瑞德、老布、汤米等大多数在监狱中的人一样其实都是在赎罪,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没有罪(影片中在操场上摩根·弗里曼最开始搭话时提到他们都无罪。

)只是这个比监狱型更宽泛的社会本身是有问题的。

赎回的是自由,远离罪恶之源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