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61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docx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湘教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第Ⅱ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1,回答1~3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3.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

A.正午太阳高度④比①大         B.一天中⑤比③日出早

C.②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③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加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

5.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7.5~7月,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大       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一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完成8~9题。

8.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C.安徽省气温逐渐升高

 D.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9.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合肥日出时间最可能是    (  )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图2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

读图1和表1,回答10-12问题。

表1

图2

10.该地的纬度为(  )

 A.3°26′N           B.10°N           C.20°N         D.23°26′N

11.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次为(  )

 A.1                B.2               C.3             D.4

12.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

 A.春分至立夏        B.芒种至小暑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13~14题。

资料一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先后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和11月1日清晨05时58分10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资料二 2011年11月3日和1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之后“神舟八号”脱离“天宫一号”,并于17日返回地面。

13.“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点火发射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4.从“天宫一号”发射到“神舟八号”返回地面,在此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夜变化是(  )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长夜短,昼渐短

C.昼短夜长,昼渐长                 D.昼短夜长,昼渐短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图5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称之为“蛇曲”。

据此回答15~16题。

15.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

16.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图5

17.图6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图7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18~19题。

 

18.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

19.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读图,完成20~21题。

20.若图所示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3月21日3:

20    B.3月21日15:

20

 C.9月23日3:

20    D.9月23日15:

20

21.若图所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

00      B.8:

00      C.16:

00     D.20:

00

22.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则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

A.0°—23.5°  B.23.5°—66.5°

 C.66.5°—90°  D.0°—90°

 

   

 

右图中弧S为某日、某一瞬间0时与12时经线圈的局部,M、N两地纬度相同,O点为该经线圈

圆心,太阳光与S相切于M,读图完成23~24题。

23.关于M、N两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地此日出现极夜现象 

  B.N地此日昼长为24小时      

  C.N地此日可能日出东北方向  

  D.M、N所在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

24.此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0°     B.α/2       C.α       D.23.5°+α

  

25.图7中,赤道上P点与经线上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P点位于O点以西,弧OP与OQ相等。

当O、P经度差最大时,P点经度为(  )

 A.153°E B.176.5°E

C.136.5°W D.113°W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

(6分) 

测量工具:

自制支架一个、学习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

安装方式:

如图8,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

测量日期:

2010年12月22日。

测量地点:

校园内P点。

测量结果:

当手表显示12时58分时角β最小,为52°56′。

(1)当地的经度为__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__。

图8

(2)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0分)

材料一 图9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甲图是图岩层局部放大图。

 

图9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

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上图地区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_边界。

简述判断依据。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  ),请说明理由。

A.花岗岩、石灰岩    B.玄武岩、大理岩

C.喷出岩、沉积岩     D.花岗岩、大理岩

(3)⑥处可能存在的矿产是(  )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甲图,判断图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____次地震(  )

A.2          B.3         C.4           D.5

 

28.(14分)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4分)

 

(2)简析甲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分)

 

(3)说出R河水文特征自M至N的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

(5分)

 

29.(20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以及对应区域的景观和气候资料,据这些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气候、地形、河流角度,依据区域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分析布里斯班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6分)

(2)对比甲乙两区域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8分)

 

(3)对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更为发达的原因。

(6分)

 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试地理学科答题卷(9月26日)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6分)

 

(1) (1分)(1分)   

(2)(1分),(1分)

(3)(1分)    (4)(1分)

27.(10分)

 

(1)(1分) (1分) (1分) (2分)

(2)(1分) 。

(2分)

(3)(1分) (4)(1分)

28.(14分)

(1)(1分)。

  

(2)

(3)。

原因:

   。

29.(20分)

(1)

(2)

(3)

27.(10分)

 

(1)亚欧(1分) 非洲(1分) 消亡(1分) 图中地质构造为褶皱,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分)

(2)D(1分) ②处为岩浆侵入地壳凝固形成,是侵入岩,④处为石灰岩接近岩浆受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为大理岩。

(2分)

 (3)B(1分) (4)B(1分)

29.(20分)

(1)降水集中夏季,降雨量大(2分);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分)河流流程短,落差大或汇水速度快,汇水量大。

(2分)

(2)甲处比乙处流量小,(2分)流速慢,(2分)(或乙处比甲处流量大,流速快)。

原因:

乙处位于大分岭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量大;(2分)乙处单位距离落差大,流速快。

(2分)

(3)东南部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离农业发达地区距离近;东南部沿海没有大量珊瑚礁,有利于发展航运;殖民者最早到达的地方,发展历史悠久,开发时间早;对内交通线密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

(任3点,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