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603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执教:

张 铭

2005.4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

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2.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

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

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

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价值与魅力。

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二、课时安排

1、余数的除法------5课时

2、认数------------------8课时

3、分米和毫米---------2课时

4、加法------------------7课时

5、确定位置-------------3课时

6、减法-------------------12课时

7、认识角-----------------2课时

8、乘法--------------------11课时

9、统计--------------------3课时

10、期末复习--------------4课时

 

一、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过程,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把10支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1)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填写表格。

(2)学生独立摆学具,填写表格。

(3)小组交流分铅笔的情况。

(4)全班交流,对分铅笔的情况进行分类(没有剩余的和有剩余的)。

(5)学习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把分铅笔有剩余的其他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讨论:

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余数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有余数除法和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讨论:

说一说每小题中的商和作娄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第2题。

讨论:

比一比上下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想想做做”第3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后记

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余数的除法,在学具的帮助下基本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

(2)学生根据昨天的知识,用摆学具的方法得到答案。

(3)引入竖式计算:

如果是17个桃、27个桃、37个桃,甚至更多的桃怎么办?

用学具摆?

有无别的方法?

(4)讲解竖式计算的要点。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1)例题:

26个桃,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

还剩几个?

(2)猜一猜“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3)求证:

用学过的方法验证一下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4)讨论分析:

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3、试商

(1)现在的除法竖式我们无法一眼就看出商是多少,需要试商。

(2)练习:

17里面最多有( )个5,28里面最多有( )个3。

     4×( )最接近30,但比30小;7×( )最接近50,但比50小。

(3)“想想做做”第2题。

二、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想想做做”第3、4题。

三、课后记

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是试商。

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但在做竖式计算时往往又忽略了这个规律。

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巩固这节课的内容。

二、认 数

认识整百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并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数位顺序。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整百数和一千的含义,能认、读、写整百数和一千,能用学具表示整百数和一千;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会初步估计一些常见事物的数量大约是几百,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初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

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

同桌交流。

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学生的数法可能是:

生1:

我是一个一个数的,有100个。

生2:

我是十个十个数的,10个十是100。

二、学习新知

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电脑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汇报结果。

电脑出示“10板”小方块。

引言:

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

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

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呢?

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

10个一百是多少?

电脑立即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大立方体”问:

这个大立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

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立方体”是什么样的。

提问:

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引言:

小朋友,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

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

屏幕上出示“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

屏幕上天使姐姐说几百,让小朋友想像出是“几板”小方块。

教师给说对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

2.教学写、读整百数和一千。

电脑出示计数器后提问:

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

教师再问:

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4伴是什么位吗?

请小朋友看着屏幕自己读一读。

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整百数和一千。

让学生比照计数器上的算珠写数。

让学生离开计数器写数。

谈话:

小朋友刚才学习得都很认真,接下来天使姐姐还想出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你们还敢应战吗?

屏幕上出示例题插图,由两个猴宝宝分别推出“2板”和“3板”小方块,这时豌豆老师说:

请你们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200+300=

提问:

怎样计算200加300呢?

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并和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算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算法:

生1:

我是这样算的,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百位和百位相加,200加300得500。

生2:

我是这样算的,因为200是2个百,300是3个百,2个百加3个百是5个百,所以200加300得500。

生3:

我是这样算的,因为2加3得5,所以200加300得500。

教师肯定以上几种算法后,让学生在相互评价、相互比较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练一练。

800-100=400+400=900-500=

200+100=1000-800=600+400=

三、巩固深化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6题。

四、课后延伸

谈话: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

课后可以跟好朋友交流,回家后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本领说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记:

本节课的知识点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也掌握得较好。

 

认识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几百几十的意义,了解几百几十的组成,会十个十个地按顺序数出千以内的数。

会读、写几百几十的数。

会口算整百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生活中几百几十的场景,学生几百几十的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用可大了。

讲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百几十的数。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直观认识。

出示4块方板。

提问:

这4块方板里有多少个小方块?

4百里面有几个百?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4个百。

再在右边出示5根木条,让学生数一数,每根木条里有多少个小方块。

提问:

这5根木条里有多少个小方块?

五十里面有几个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5个十。

提问:

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你怎么知道是四百五十个小方块?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出4个百和5个十合起来是四百五十。

用计数器表示。

讲述:

同学们已经用木块和木条认识了四百五十,那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珠表示四百五十呢?

让学生都在计数器上拨珠,并指名演示。

写数、读数。

提问:

你能把计数器上的数写下来吗?

让学生对照计数器试着写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

提问:

个位上为什么写0?

0可以不写吗?

谁能把这个数读出来?

1、教学“试一试”

提问:

你能一边拨珠子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370数到430吗?

提问:

数到三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

那么数到六百九十呢?

数到八百九十呢?

不拨珠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

提问:

数到九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

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

完成“想想做做”第1~9题。

四、课堂总结

提问: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认识几百几十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电脑动画,创设情境。

今天,可爱的皮卡丘要和大家来交朋友,他想带你们到数的王国去玩一玩,愿意吗?

2、电脑动画,走进数的王国,出示有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场景,同时播放录音:

草地上有132只鸽子,树林里有208棵树,天空中有415只气球……

3、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知道些什么知识?

4、讲述:

像这样几百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百几十几。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认数。

谈话:

数的一定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吗?

出示方块图,问:

一共有几个小方块?

你是怎么知道的?

45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又增加3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

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话:

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

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

提问:

谁能对照着计数器把这个数写出来。

一齐写数,指名板书。

提问:

453中的“4”表示什么?

“5”呢?

“3”呢?

453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即时训练:

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453和543,读一读,说一说。

然后进行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听写训练。

2、数数。

电脑动画:

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小朋友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讨论:

再搬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外了呢?

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提问:

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

完成“试一试”:

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从579数到612,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599后面的数是多少?

600后面的数又是多少?

并相机指导,掌握三位数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小组活动:

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三、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1、游戏活动:

当当小司机。

谈话:

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皮卡丘可高兴了,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我们一起来当当小司机,开着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会有许多指示路牌和难题,大家有信心吗?

2、认、读生活中的数。

谈话: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看数的王国中多彩的场景,你现在能告诉大家鸽子、树木、气球各有多少了吗?

学生独立读数后再读给同桌听。

提问:

你能根据这些场景说一句话吗?

提问:

在生活中你也见过“几百几十几”的数吗?

你能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和第6题。

先在小组内读一读,再写一写。

四、回顾小结,赞美激励

谈话: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最后,让我们看看皮卡丘还有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放配音:

小朋友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课本第21-2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用图、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在〇里填上“>”、“<”或“=”。

61〇5645〇47100〇98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二、新授我们会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今天要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

1.教学例题。

(1)教学第

(1)题:

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

引导学生想:

123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一千,这个数超过一千,而965是三位数,最高位只有九百,不够一千,所以1230大于965。

即1230>965。

(2)教学第

(2)题:

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引导学生想:

5640和8790都是四位数,比较它们的最高位,5个千小于8个千,所以5640<8790。

(3)教学第(3)题。

引导学生想:

3864和3529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么比,就比较百位上的数,8个百大于5个百,所以:

3864大于3529。

即3864>3529。

2.小结比较大小的两种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三个例题,归纳出比较两数大小有两种情况:

一是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二是数位相同,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后一位……。

三、巩固练习课本第22页的第1-4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比较的,并共同订正。

2.估算第22页第5-7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估算的。

四、课后记:

本节课将激发学生兴趣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

学生乐于学生,掌握得较好。

 

三、分米和毫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1)

教学内容:

书本第27、28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

米尺、直尺、带子、硬币、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了什么长度单位?

你能具体比画一下吗?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度单位。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谈话:

我们以前学过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比较短的距离,用厘米作长度铁外单位,那如果要量更小的物体或更短长度,该用什么作单位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1)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各的长度是1毫米。

(2)1厘米中间有多少小各?

推导出1厘米=10毫米

(3)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的长度。

2、做第28页“做一做”的第1-4题。

3、教学例2

(1)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推出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4、做第29页“做一做”的第5、6题目。

三、课后记:

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相互换栓算,并能量出物体的长度。

个别学生要纠正:

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7厘米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1米=()厘米1厘米=()毫米

二、新课。

1、教学例1

把准备好的7厘米长的纸条发给学生,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纸条的长度是()厘米、

()毫米。

推导出7厘米=70毫米

2、教学例2

让学生打开书看看例2中桌面的高度,如果用分米做单位,是()分米

得出80厘米=(8)分米

三、练习。

第30、31页的练习题。

四、提高题。

6米=()厘米8分米=()毫米4000毫米=()米

课后记:

学生都能进行长度单位间换算和计算。

四、加 法

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在已学过的笔算两位数加法的基础上,理解并学会笔算千以内数的加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00个一札的,10个一札的和单个的信封教学图片。

演算准备计数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

2.复习两位数加两数的笔算。

出示38+25。

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两位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说全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住三条,并把这三条写在黑板的右边。

二、新课

1.教学例题。

(1)教师出示信封图片。

提问:

这里第一行摆了多少个信封?

第二行摆了多少个信封?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信封,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怎样列式?

(2)让学生看图说一说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

学生:

先写出第一行中信封的个数,再在243的下面写出第二行中信封的个数,并且要把相同的数位上下对齐。

教师板书:

243

+132

教师:

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整百和整百相加,整十和整十相加,单个和单个相加,即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写竖式时,要把两个加数中相同的数位对齐。

(3)教学笔算的顺序。

教师:

联系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谁来说一说,用这个竖式应该怎样做笔算?

伴随学生的回答,教师对照竖式板书。

(4)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两道加法式题,473+225,316+153。

让学生自己列出竖式,然后笔算出得数。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板书:

270+58。

(1)引导学生用计数板操作。

先摆出第一个加数270,再在270的下面摆出第二个加数58。

(2)提问:

应该怎样列竖式?

(3)教师:

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十位上怎样算?

我们来看看自己摆的计数板,第一行有7个十,第二行有5个十,合起来是12个十。

我们可以把10个十合并在一起成为1个百,放到百位上去,与第一行的2个百相加。

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呢?

百位上得多少?

(4)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33页第1题。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做加法时计算的顺序对不对,有进位的地方是否进位了,并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学生做完后,可以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注意从哪一位加起,哪一位有进位和怎样进位。

课间活动。

三、小结。

教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

“谁能对照着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要记住的三条,说一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四、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的第3、4题。

教师巡视,着重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否从个位加起,该进位的地方计算是否正确,然后集体订正。

 

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调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验算加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学生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回答。

340+50720+80300+470450+70

340+500760+90120+40050+380

2.笔算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用独立做。

147+12674+434

126+147434+74

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

二、新课

1.说明“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教师指名两个学生板演。

让一个学生按已学过的方法笔算,另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