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35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

  一、现状

  我市为西南部中心城市,全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省会150公里。

史称XXX,XXX重镇,素有“XXX“之称,享有“XXX”的美誉。

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4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辖4个镇67个行政村,6个街道32个社区;总人口47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23人,城市和农村人口基本上各占一半。

  全市基层文化工作机构有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市图书馆始建1956年,办公使用面积1000平米,内设古籍室、借书室、资料室、报刊阅览室等7个业务股室。

现有工作人员19人,图书管理员3名,专业技术人员13人,工勤人员3名。

馆藏图书达13万册,其中古籍文献11700余册,现存珍惜绝版XXX等线装图书。

馆藏各种报刊杂志1万多合订本,自1946年8月延续至今的《人民日报》等报刊。

市文化馆成立于1958年,现有在职人员12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8人,工勤技能人员2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我市的“XXX”被列入国家级名录;“XXX”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XXX等14项被列入州级非遗保护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项。

  目前,建有一个镇文化站,14个社区文化室,20个农村文化广场,实现了全市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二、临夏市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经验和成效

  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生活。

  近年来,我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得到蓬勃发展,民间文化团体活跃城乡。

  一是为了积极开展引导和管理群众性文化活动,先后成立了“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音舞戏曲家协会”、“作家协会”“社区文化联谊会”等文化团体,每年举办社区文艺汇演活动、民歌花儿大赛、青年歌手大奖赛、舞蹈大赛、少儿美术书法展及各种学术研讨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

同时,组织优秀文艺队赴外地演出。

特别是社区文艺汇演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已吸引周边地区文艺团体参赛,成为我市的一大文化品牌。

  二是围绕重大节庆和宣传活动,想方设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三是坚持开展“科普之春”、“千台大戏送农村”、“送文化下乡”、“农村电影放映”、“摄影巡回展”等活动。

  四是加强了文艺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新路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

目前,我市已组建35个群众业余表演团体,这些表演团体目前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骨干力量,在发展和繁荣我市群众文化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表演团体走机关、进社区、下乡村,每年为各族群众演出近100余场。

  五是文学创作取得了新成果,先后创作出版发行了《》等一批文艺作品。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近几年来,我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我市文化内涵,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大事,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深入全市镇、街道办事处及周边的60多个村,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实地普查,先后出动普查人员300余人次,车辆200台次,查阅资料15万字,走访群众近千名,采访了400多名民间艺人,拍摄了50张照片和150多分钟视频资料。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市文化娱乐场所走上了规范、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重点通过采取“五项措施”全面加强了文化市场监管工作。

一是成立了文化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由联席会议决定。

建立了成员单位配合联系的长效机制,加大了联合执法的力度和频次。

二是制定了《市娱乐场所管理暂行办法》,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报请市委研究。

三是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制作了文化娱乐场所各相关部门审批程序及流程图,逐一与全市文化经营场所负责人签订了《守法经营责任书》。

四是全面加强了“两支队伍”建设。

充实了执法队伍,配发了执法服装,保证了执法车辆,强化了学习培训。

同时,加强了“经营者”队伍管理,XX年,共举办21期文化经营场所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600人次。

五是开通了文化市场“12318”举报电话。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活动载体。

  1.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方面,XXX三镇文化站项目当时由于多种原因,都与镇政府办公用房合建,无固定馆舍。

当时各镇都配备了2名文化专干,但无固定编制,乱拉乱用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只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的XXX镇综合文化站,由省发改委立项,投资24万元,建筑面积385平方米,位于XXX内,由于无供暖设施,冬季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2.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XX年配套建成了4个社区文化室,配发了音响、电脑、电钢琴、桌椅等文化娱乐设施。

为了给广大群众开辟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先后建成了XXX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的建成开放,为我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繁荣区域经济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XX年完成了2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配发了2万册图书、78个书柜、26个阅览桌、156把椅子,实现了“农家书屋”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

建成了三个文化广场。

  4.“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方面,XX年,完成了1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配发图书2万册、书柜78个、阅览桌26个、椅子156把,实现了“农家书屋”全市41个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

  三、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群众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家、省对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队伍建设方面

  目前,文广系统干部职工年龄结构普遍偏大,非专业人员多,缺乏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

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缺乏,文化活动后继乏力。

绝大部分镇、街道宣传文化干部缺少,大多数都是由兼职,没有专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经验。

总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没工作处于疲劳应付状态,基层文化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对外开阔眼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技能上很难有所作为。

不少干部群众文化建设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不能做到对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的整体把握。

甚至不知道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导致于不想抓、不愿抓的局面。

另外,人员编制、经费支持、活动场地等得不到落实,文化活动没有后劲。

  文化设施建设方面

  文化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落后。

还没有实现文化设施全覆盖,有些文化中心地理位置不理想,不能给群众带来方便;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还不够完善,活动种类较少,不能吸引群众进入。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现在参与群众文化队伍、文化活动的大多是老年人,中青年人比较少。

这一方面是由于年青人工作忙碌,空闲时间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活动还局限在传统节目表演,与新时期文化脱节较大,不能吸引年青人进入。

  二是群众文化团体中合唱队、舞蹈队、秧歌队占了绝大比例,表演内容单一,艺术品位不高,远不能满足各族群众多元化文化的需求。

  三是文化活动方面,创新意识不够,除了完成市上要求的演出任务外,自主举办的文化活动有限,或者是有量而无质,虽然是月月有活动,但缺乏文化精品,造成老百姓审美疲劳。

  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中央、省上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在一定条件下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制约了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干部群众对文化活动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基层干部缺乏对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深层认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匮乏。

主要原因则是基层干部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单一,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调动不了干部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群众文化需求的对策措施

  加强群众文化需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这一工作的开展,要重点做好加强“一个重视”、建设“两大阵地”和强化“五项建设”。

  加强“一个重视”

  群众文化建设的成败,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为了加强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把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基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与对领导干部的年终考核结合起来。

  二是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镇、街道发展规划。

抓好公共文化建设各项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推广,抓好设施建设、队伍培养、活动组织等基础性工作。

  三是积极筹措建设经费,落实配套政策。

科学使用文化专项资金,确保财政资金落实、使用到位。

  建设“两大阵地”

  一是积极争取XX文化站、XXX个行政村文化室建设项目,加强对全市XX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利用,发挥主阵地作用,提高农村人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硬实力。

  二是依托XXX建设,积极争取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项目,在已建4个社区文化室的基础上,加快23个社区文化室、27个“社区书屋”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社区老年大学、“爱心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发展壮大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主阵地。

  强化“五项建设”

  一是抓好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

巩固扩大现有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保障其公共性质不变。

要重视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完善现有的文化设施,研究属地内机关、院校、企业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管理办法,盘活存量,实现文化设施的多元供给。

  二是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

首先,加大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使文化管理干部服务队伍知识化、年青化、专业化。

其次,加强对现有的文化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切身感受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逐步提高管理基层文化工作的能力。

第三,重视对基层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的培养,充分发挥文化骨干对基层文化建设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他们组织各种文体协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

第四,要积极的为业余文艺团队搭建演出平台,创造演出机会,通过演出,锻炼队伍,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提高表演热情和水平。

第五,协调解决农村文化站管理人员编制及保障经费问题。

  三是加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质量是衡量是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最直接的指标。

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文化活动的质量,增大文化活动的受众面,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强化文化品牌的带动辐射作用。

抓好“迎春焰火晚会、新春秧歌表演、青年歌手大奖赛、社区文化”等文化品牌的持续发展,在内容创新和质量提升上下功夫,使之紧扣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体现临夏特色,提高品牌的影响力、渗透力、生命力。

二要坚持开展“科普之春”、“千台大戏送农村”、“送文化下乡”、“农村电影放映”活动。

三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创新文化活动表演形式,使文化活动出新出彩,提高群众参与热情。

加强文化交流,搭建互动展演舞台,共享文化创作成果。

四要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示范作用。

文化部门要继续扮演好公共文化建设的旗手角色,继续扩大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深入社区、农村,加强调查研究,创作更多更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基层人民群众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五要认真做好“三馆”免费开放工作。

不断丰富开放内涵,拓展开放形式,提高开放水平。

  四是加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均等化建设。

目前我市城乡群众文化发展不够均衡,街道文化建设要好于农村,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发展还不能保障。

文化活动内容还不够丰富,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