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278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docx

建筑工程测量竞赛试题含答案aoa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下列图形,读数正确的是()。

A.磁方位角是300°B.磁方位角是120°

C.磁方位角是0°D.磁方们角是180°

答案:

A

2.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A.lt=l0+△l+α(t-t0)l0·l0

B.lt=l0-△l-α(t-t0)l0

C.l0=lt+△+α(t-t0)l0

其中:

lt为钢尺在t℃时的实际长度,l0为名义长度,△l为尺长为正数,α为线膨胀系数,t为使用时温度t0为标准温度。

答案:

A

3.导线测量中,支导线点一般不得超过()个。

A.1B.2C.3D.4

答案:

B

4.相对误差主要用于衡量()观测值的精度。

A.误差的大小与观测值的大小直接相关的

B.误差的大小

C.观测值的大小

D.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大小

答案:

A

5.在杯口基础施工测量中,一般距杯口表面()厘米,用以检查杯底标高是否正确,一般此标高取-0.6米。

A.10~20cmB.20~30cmC.20~40cmD.0~10cm

答案:

A

6.水平制动螺旋和水平微动螺旋正确的使用顺序是(A)。

A.先制动后微动B.先微动后制动C.不制动也可微动D.不微动也可制动

7.与普通水准仪相比较,精密水准仪的主要特点是在望远镜中增加了(D)。

A.电子装置B.瞄准装置C.测量装置D.测微装置

8.建筑工地常用DS3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其中D表示(B)。

A.大型仪器B.大地测量C.水准仪D.测量仪器

9.已知B点的高程为282.000m,hBA=4.500m,则A点的高程应为(A)。

A.286.500mB.4.500mC.277.500mD.284.500m

10.使用三个脚螺旋来调平测量仪器时,气泡的移动方向与(A)移动方向一致。

A.左手大拇指B.右手大拇指C.两手大拇指D.左手食指

11.下图中的(B)是附合水准路线。

A.甲B.乙C.丙D.丁

12.使用水准仪一般按步骤(C)进行。

A.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精确整平—瞄准—读数

B.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精确整平—读数—瞄准

C.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精确整平—读数

D.粗略整平—安置仪器—瞄准—精确整平—读数

13.视距测量简单便捷,下面(D)是计算高差的公式。

A.l·cos2αB.k·l·cos2αC.D·tgαD.

D·tgα+仪高-中丝读数

14.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上的主位点,称为(D)。

A.基线点B.控制点C.控制点D.主点

15.下列中的(C)是正确的线性函数的中误差计算公式。

A.mz=±kmxB.mz=±

mC.mz=±

D.mz=±nm

16.在地形图量取了A、B两点的坐标如下表,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

点名

A

B

X坐标(m)

250.0

300.0

Y坐标(m)

320.5

380.5

A.50.0mB.60.0mC.110.0mD.78.1m

17.下图是某支导线测量示意图。

已知

,测得水平角

,则

应为(A)。

A.85°23′00″B.265°23′00″C.319°56′30″D.30°49′30″

18.如下表所示,αBC=135°00′00″,如果在C点安置经纬仪,用极坐标法测设D点,水平角β应为(D)。

点名

X

Y

备注

C

250.000

260.000

D

290.000

320.000

A.56°18′36″B.78°41′24″C.191°18′36″D.101°18′36″

19.(D)是根据两个控制点的连线,用两角度交会出一点。

A.直角坐标法B.极坐标法C.距离交汇法D.角度交汇法

20.当基坑挖到一定深度时,应该在(C)测设水平桩以控制坑底和垫层标高。

A.坑底B.坑顶C.坑壁上D.垫层表面

21.各项新建、该建、扩建项目均必须编制(B)。

A.地形图B.竣工图C.平面图D.现场平面布置图

22.从水准仪点BMA出发,经过3站测量后测得B点的高程。

如果每一站的测量误差为m=±2.0mm,则P点高程的中误差为(C)。

A.±2.0mmB.±6.0mmC.±3.5mmD.±12.0mm

23.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测量标志点与附近固定而明显的地物点之间的距离,绘制草图,标明尺寸,称之为(C)。

A.控制图B.控制点草图

C.点之记D.标志记录

24.下列中的(D)不是地物。

A.建筑物B.道路C.独立地物D.等高线

25.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测设∠BCD′以后,精确地测量其角值为90°00′40″,应该(A)移动D′才能使角度为90°。

 

A.向内B.向外C.不D.必须

26.测设坡度的方法有(D)和水平视线法。

A.应用水准仪B.应用经纬仪C.高差法D.倾斜视线法。

二、多项选择题

27.路线定测的中线测量桩志分为()。

A.示位桩或控制桩B.里程桩C.固定桩

答案:

ABC

28.某工地采用J6经纬仪分别观测目标A、B的竖直角,下表为观测记录。

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ADE)是正确的。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

半测回竖角

°′″

指标差

一测回竖角

°′″

备注

O

A

761818

望远镜视线

向上时,竖盘读

数小于90°。

2834124

B

923224

2672748

A.A点盘右半测回竖直角为13°41′24″

B.A点盘右半测回竖直角为-13°41′24″

C.B点盘右半测回竖直角为2°32′12″

D.B点盘右半测回竖直角为-2°32′12″

E.B点的指标差为-06″

29.闭合导线必须满足两个几何条件:

(AD)。

A.多边形内角和条件B.十字丝竖丝必须竖直

C.高程条件D.坐标条件E.高差条件

30.水准点A、B、C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823m、823.678m、1022.177m,又知道B点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的相对高程为500.295m,则(AD)是正确的。

A.点A的相对高程是253.440mB.点A的相对高程是323.383m

C.点C的相对高程是198.499mD.点C的相对高程是698.794m

E.点A-B的高差是76.528m

31.小区域平面控制网可布设成(CDE)等,并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分级建立测区控制。

A.全站仪网B.水准仪网C.三角网D.导线网E.GPS网

32.下列关于导线特点的叙述中,(ACE)是正确的。

A.附和导线具有检核观测成果和已知成果的作用

B.附和导线由于是附和形式,所以无法起到检核作用

C.闭合导线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用于测区的首级控制

D.支线导线简便易行,总长不受限制

E.支导线应独立测量两次

33.光电测距的误差可分为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两项。

其中固定误差包括下列中的(ABE)。

A.仪器和反射镜的对中误差B.仪器加常数误差

C.光波频率测定误差D.大气折射率误差

E.幅相误差

34.经纬仪的使用包括下列步骤:

(ABDE)

A.对中B.整平C.精确整平D.瞄准E.读数

35.下图是某支导线测量示意图。

已知

,xB=586.320m,yB=775.846m,现场测得水平角

,水平距离DBC=68.456m,DCD=42.747m。

下列关于该导线的叙述中(BCE)是错误的。

 

A.αBC是85°23′00″B.αCD是299°49′30″

C.B-C的X增量是68.234mD.B-C的Y增量是68.234m

E.C-D的Y增量是-39.954m

36.下图是某支导线测量示意图。

已知

,xB=586.320m,yB=775.846m,现场测得水平角

,水平距离DBC=68.456m,DCD=42.747m。

下列关于该导线的叙述中(ABDE)是正确的。

 

A.αBC是85°23′00″B.αCD是110°49′30″

C.B-C的X增量是68.234mD.B-C的Y增量是68.234m

E.C-D的X增量是-15.197m

37.在不同的测量工作中需要不同的测量坐标系统。

常用的测量坐标系统有(ABC)。

A.大地坐标系B.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D.数学坐标系E.矿山坐标系

三、填空题

38.在平面上,有公共点的相互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叫平面直角坐标系。

答案:

直角坐标系

39.对于方位园盘仪来说,如果望远镜的物镜和0刻划线同在一端,则按()读数。

答案:

指北针

40.主点的测设方法有()、()、()和()。

答案:

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极坐标法

41.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常用的方法有(),()、()。

答案:

三、四等水准测量图根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42.n边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

答案:

Σβ测-(n-2)·180°

43.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是高程测量、水平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4.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时,不论是正像或倒像,应由小到大,并估读到mm数。

45.在同一幅图力,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平距相等表示坡度均匀。

46.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15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0.2m。

47.控制测量分为平面和高程控制。

48.已知后视A点高程为Ha,A尺的读数为a,前视点B尺的读数为b,其视线高为Ha+a,B点的高程等于Ha+a-b。

四、判断题

49.鞍部等高线的特点是两个山脊或两个山谷等高线的闭合曲线。

()

答案:

×

50.三角测量中,三角形的边长应接近相等,一段小三角平均边长为1000m左右,二级小三角为500m左右。

()

答案:

51.屋架经对位,临时固定后,主要校正垂直的偏差,屋架上弦对通过两支座中心垂直度的偏差不得小于1/250屋架高度。

()

答案:

×

52.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

()

答案:

×

53.路基边桩的放样的目的是控制边坡施工按设计坡率进行。

()

答案:

54.使用水准仪测设坡度桩,则应注意使仪器的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于测线方向,每三个脚螺旋置于测线上,这样可以调切视线倾斜度。

()

答案:

×

55.测量时使用高精度的仪器,所测量结果的精度一定比精度较低仪器的测量结果精度高。

(×)

56.测量资料的记录、计算和整理,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

57.系统误差不具有累积性。

(×)

58.水平面就是水准面。

(×)

59.每栋厂房都应该根据施工方格网或其他施工控制点建立专用的厂房控制网。

(√)

60.使用罗盘仪时应置平度盘,让磁针自由转动。

(√)

61.坐标方位角210°36′对应的象限角应是N149°20′W。

(×)

62.在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建立施工坐标系,以便于设计和施工放样。

(√)

五、解答题

63.建筑物产生的变形原因是什么?

答案:

建筑物的重量,外力(如风力,地震等),和生产过程中的反复荷载。

64.横轴垂直竖轴的检目的是什么?

答案:

使横轴垂直竖轴,望远镜绕横轴纵转时的视准面为竖直面。

65.视差是如何产生的?

消除视差的步骤?

答: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66.偶然误差的特征是什么?

答:

(1)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观测值中,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极限;

(2)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次数多;

(3)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

(4)随着观测资料无限增加,偶然误差的算数平均值趋近于零。

六、名词解释:

67.汇水面积

答案:

在桥梁、涵洞、排水管寻的孔径设计中,需了解有多大,面积的雨水汇聚于该河边或谷底而流经茉一指定断面,该面积称为汇水面积。

68.龙门板

答案:

钉设在建筑物四角和隔墙基础两端基坑外1~2m处的板,叫龙门板.

6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70.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七、计算题

71.设用30米钢尺丈量MN点间的距离,丈量结果为D往=129.86m,返测:

D返=129.90米,求钢尺丈量的相对误差。

答案:

解:

AB距离D=(1/2)(129.86+129.90)=129.88米

相对误差:

(1/K)=(│D往-D返│/D)=(0.04/129.88)≈1/3247

答:

钢尺丈量的相对误差为1/3247。

72.已知钢尺检足场上两标志间距离L=149.864米,用一把名义长度l0=30米的受检钢尺去丈量得L`=149.9237米,求该钢尺的改正数?

解:

△l=(l-l`/l`)×l0=(149.8964-149.9237/149.9237)×30=-5.5mm

答:

该钢尺的改正数为-5.5mm。

73.已知E点高程27.450米,EF的水平距离为112.50米,EF的坡度为-1%,在F点设置了大木桩,问如何在该木桩上定出F的高程位置。

解:

在EF中间点架设水准仪,读取E点读数e,在F点木桩边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使读数为e+1.125m,在尺底标定F点。

74.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测回,观测值分别为82°19′18″,82°19′24″,82°19′30″,82°19′12″,82°19′12″,82°19′30″,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解:

75.试计算水准测量记录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

测点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高差(m)

高程(m)

备注

BMA

2.142

123.446

已知水准点

TP1

0.928

1.258

TP2

1.664

1.235

TP3

1.672

1.431

B

2.074

123.854

总和Σ

Σa=

Σb=

Σh=

HB-HA=

计算校核

Σa-Σb=

76.用钢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离,其平均值为167.38m,要求量距的相对误差为1/15000,问往、返丈量这段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能超过多少?

解:

=167.38/15000=0.011m。

77.下图为某支导线的已知数据与观测数据,试在下列表格中计算1、2、3点的平面坐标。

点名

水平角

方位角

水平距离

°′″

°′″

m

m

m

m

m

A

2375930

B

990108

1570038

225.853

-207.915

88.209

2507.693

1215.632

1

1674536

1444614

139.032

-113.568

80.201

2299.778

1303.841

2

1231124

875738

172.571

6.141

172.462

2186.210

1384.042

3

2192.351

1556.504

计算题14

78.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

1.45m,望远镜盘左照准B点标尺,中丝读数

2.56m,视距间隔为

0.586m,竖盘读数

=93°28′,求水平距离

及高差

解:

100×0.586×(cos(90-93°28′))2=58.386m

58.386×tan(-3°28′)+1.45-2.56=-4.647m

79.已知图中

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

→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解:

197°15′27″+90°29′25″-180°=107°44′52″

107°44′52″+106°16′32″-180°=34°01′24″

34°01′24″+270°52′48″-180°=124°54′12″

124°54′12″+299°35′46″-180°=244°29′58″

 

80.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测量了五次,各次长度分别为:

121.314m,121.330m,121.320m,121.327m,121.335m。

试求:

(1)该距离算术平均值;

(2)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距离的相对误差。

解:

(1)算术平均值L=121.325m(2分)

(2)观测值的中误差m=±[[vv]/(n-1)]1/2=±0.0083m(5分)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L=±[[vv]/n*(n-1)]1/2=±0.0037m(8分)

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mL/L=1:

326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