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247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docx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1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2项目经理简历表

3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4其他辅助说明资料

二、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3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4关键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5施工部署

6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

7工程质量管理及技术组织措施

8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文明施工(HSE)管理

9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

10材料采购与控制

11雨季、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12施工总平面管理和临时设施计划

13产品的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的内容及措施

14降低工程成本的针对性措施及建议

 

一、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1.项目管理班子配备情况表

职务

姓名

职称

执业或职业资格证明

已承担和在建工程情况

证书

名称

级别

证号

专业

原服务单位

项目数

主要项目名称

项目

经理

项目

副经理

技术

负责人

工长

设备安装

管道安装

防腐保温

电气仪表

材料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

质量管理员

进度管理员

2.项目经理简历表

工程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担任项目经理年限

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编号

在建和已完工程项目情况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开、竣工日期

在建或已完

工程质量

3.项目技术负责人简历表

工程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

参加工作时间

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年限

在建和已完成工程项目情况

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开、竣工日期

在建或已完

工程质量

4.其他辅助说明资料

4.1项目组织机构图

4.2主要人员和部门职责

4.2.1项目经理职责

项目经理受公司经理委托,按照公司相关标准对本项目行使管理职能,并对所执行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和文明施工负全部责任。

领导项目经理部全体员工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和权力,自觉接受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监督和指导,定期向公司经理或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按期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业主或监理批准执行的各项计划。

批准或审定各专业副经理及各部门的计划、建议和方案,向各专业副经理和各部门及各专业施工队下达工作指令,定期检查各项业务工作,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

4.2.2项目副经理职责

按照项目经理批准的各项进度计划,在满足质量、安全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实施现场各自专业范围内的施工组织、指挥和协调并领导分管部门的工作。

有权调配项目各自专业范围内的劳动力、机具和材料,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

带领各级施工人员执行项目经理部下达的各项工作计划并支持与协助其他专责经理、总工程师和各部门的工作。

4.2.3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职责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负技术领导责任;负责贯彻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检验评定标准、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标准及重大技术措施;主持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编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负主要领导责任;组织开展技术进步、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工作,组织技术攻关,处理重大技术问题并对效果负责;领导质量管理活动,主持定期召开的质量活动分析会议,协助项目经理组织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审批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领导项目交工技术文件编写,并组织移交。

4.2.4工程部职责

负责现场的生产调度、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和统计管理工作。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的动态管理和工期要求,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申报劳动力、机具、车辆需求计划,对现场各施工队专业、工种和施工配合及经理部内部车辆、机具、材料进行协调平衡,组织召开现场施工生产调度会,掌握施工动态,确保现场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编制和提供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等作业指导性文件,监督、检查现场操作工艺执行情况,并提供技术指导,负责交、竣工技术文件的填写、编辑和移交工作;依据项目总体计划及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编制月、周作业计划,向例会提交进度报告;汇总、编制施工统计报表,定期报送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和公司有关部门;协助经理部有关领导做好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施工及技术联络。

4.2.5质安部职责

负责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依据政府及业主有关质量、安全的监督、监察管理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行使监督、检查权力,有权对违规现象和人员进行处罚、停工直至驱逐出施工现场;协调各部门和各作业层之间有关质量、安全方面的工作和对外业务联络;会同设材部做好材料、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和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具体管理工作。

4.2.6经营部职责

负责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合同管理、成本预测。

向经理部有关领导和各执行层提供成本预测和成本控制计划,监测现场实际成本构成和执行情况,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做好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负责会计管理、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工作,按照项目经理批准的成本控制计划控制资金支出,根据各项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保证施工进度对资金的需求,按财务管理制度和市场价格水平核销各项费用支出;负责现场劳资管理。

4.2.7设材部职责

负责有关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催运、检验、保管、发放及施工机具和计量器具的管理。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设备、材料的申请或采购计划,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后实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好物资的仓储、发放和回收工作;负责现场施工用小型机具、辅助材料、燃料和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负责现场计量器具和能源管理。

4.2.8办公室职责

负责现场行政后勤、文秘、收发、、行政办公用车、保卫、消防、交通安全及其他服务性工作。

4.2.9专业施工工长职责

按照公司相关标准和项目经理部有关规定,对各自区域或专业现场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和文明施工负全部责任。

组织班组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组织研究和处理职权范围内的有关问题。

二、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适用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安装工程的施工。

1.2编制依据

1)《项目安装工程施工招标书》;

2)施工图

3)国内外有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4)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相关标准;

5)同类工程的有关技术资料。

1.3编制原则

为使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并真正成为有计划、按步骤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施工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在编制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时遵循如下编制原则:

1.3.1坚持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的观点,明确树立施工前为用户着想、施工中为用户负责、施工后让用户满意的经营管理思想。

1.3.2在组织机构、劳动组织、技术方案、机具配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工程统计方法上,应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优化工作法,以满足项目法管理要求。

1.3.3在编制中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在施工组织方面体现现代化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1.3.4应在机械化、装配化、工厂化、预制和模块化等方面提高各专业施工水平,设备以自行式起重机吊装就位为主,以提高效率和缩短工期。

1.3.5应在规划施工方法上充分应用国内外有关施工科技新成果、先进施工方案和现代化施工机械。

1.3.6坚持基建施工程序,实现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

1.4其它说明

在全部施工资料交付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施工组织设计作必要的修正、调整和完善补充。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依据河北金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安装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编制的,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重点从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和项目控制上进行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需根据详细的设计参数和现场条件进行编制,开工前报建设单位批准执行。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本单元属于项目安装工程。

2.2工程范围

工艺设备安装、防腐保温、电气安装、仪表安装等施工图及工程技术问题解答记录中包含的所有内容。

2.3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12.1℃,最高气温38.8℃,最低绝对气温-20℃;年平均相对湿度61.5%,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5%,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35%;年主导风向SW,冬季主导风向NE,夏季主导风向SW,处平均风速4.2ms;最高绝对大气压104.5Kpa;年平均降雨量642.7mm,一天内最大降雨量184mm,最大积雪深度300mm。

2.4工程质量:

合格

2.5施工现场条件

场地平整,道路、水、电满足施工要求。

3工程施工与验收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炼油、化工施工安全规程》(HGJ233-87)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化工塔类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11-85)

《中低压化工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9-83)

《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通用规定(HGJ)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4关键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4.1静置设备施工方案

4.1.1设备检查和验收

4.1.1.1设备检验应会同有关专业人员对照装箱单及图纸仔细核对。

包括:

设备名称、特性(包括设备压力、试验压力、设计强度及工作介质);设备外形尺寸及管口方位;设备内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及数量;表面损坏、变形及锈蚀情况;设备的热处理状态等特殊说明。

4.1.1.2对有防护要求的设备及附件,应按专业要求分类保管。

设备配套的电气、仪表件应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并按要求妥善保管。

4.1.1.3设备验收发现的缺陷,应会同有关单位及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解决。

4.1.2砼基础的检查及验收

4.1.2.1检查基础上是否有明显的标高和纵横中心线,对要求作沉降观测的基础,应设置沉降观测基准点。

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现象。

4.1.2.2基础移交时应办理中间交接手续,并提交质量合格证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4.1.2.3基础各部尺寸及位置偏差不得超过规范允许的规定。

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

项次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1

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0,-20

3

基础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4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5

凹穴尺寸

+20

6

基础上平面的不水平度每米

(包括地上需要安装设备)全长

5

10

7

竖向偏差每米

竖向偏差全长

5

10

8

预埋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

深度

孔壁铅垂度

±10

+20

0

±10

9

预埋地脚螺栓标高(顶端)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20

0

±2

4.1.3基础的处理

4.1.3.1需二次灌浆的设备基础表面应铲出麻面,麻点深度一般不低于10mm,密度每平方分米3~5点为宜。

需放置垫铁的位置应铲平,其水平度偏差应小于2mmm。

4.1.3.2具有滑动端的冷换设备基础,其滑动端预埋钢板水平度偏差应不大于1mmm,安装前表面应清理干净,与设备底座接触的滑动面应涂上黄甘油。

4.1.4钢结构检查

安装在钢结构上的设备,安装前应对钢结构的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钢结构各部螺栓是否齐全并安装紧固,各受力构件是否装配齐全,对为设备安装有预留构件的钢结构应核实钢结构强度能否满足设备吊装要求。

4.1.5安装前的准备

4.1.5.1设备安装前按设计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画定安装基准线及定位基准标记,找出设备垂直或水平找正基准点。

4.1.5.2检查设备的底座地螺栓孔相对位置尺寸与实际预埋地脚螺栓位置偏差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如有问题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4.1.5.3设备安装前应对管口方位进行检查,并做好安装标记。

4.1.6设备吊装

4.1.6.1本工程所有设备采用起重机或人工用手拉葫芦吊装就位。

4.1.7设备找正与找平

4.1.7.1设备找正可采用水平仪、经纬仪、水平、挂钢丝、充水透明塑料管等方法进行。

设备纵、横中心线以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对应设备上基准点调整测量。

设备标高以基础上标高基准线为基准调整设备支承(裙式支座、耳式支座、支架等)的底面标高。

4.1.7.2设备垂直度、水平度找正基准点,当制造厂给出设备中心线标记时以中心线标记为准,无中心线标记时以设备水平或铅垂轮廓面、主法兰面、或其它指定的基准面为准。

4.1.7.3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设备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一般设备

与机械设备连接的设备

立式

卧式

立式

卧式

中心线

位置

D≤2000±5

D>2000±10

±5

±3

±5

标高

±5

±5

相对标高

±3

相对标高

±3

0水平度

轴向6L1000

径向2D1000

轴向6L1000

径向2D1000

5m以下3

h1000

5到10m5

10-15m10

15-20m15

20-30m30

30-40m30

30

方位

沿底座环园周测量

D≤200010

D>200015

沿底座

环园周

测量5

4.1.7.4设备找正时应用垫铁调整,不应用紧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方法调整。

4.1.7.5对有坡向要求的卧式设备,应按其具体要求进行,无坡向要求的卧式设备,水平度偏差宜低向设备的排泄方向。

4.1.8设备二次灌浆

4.1.8.1设备灌浆前应确认设备找正完毕,垫铁等已做好隐蔽记录。

4.1.8.2灌浆前,灌浆处应用水清洗洁净并润透,二次灌浆采用细石混凝土,其标高应比基础的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固密实;灌浆后,应充分养护。

4.1.9设备附件及梯子平台安装

4.1.9.1设备最终找正后,按图纸或说明书要求将设备附件正确安装到设备上。

4.1.9.2设备附属梯子平台按提供的装配图现场组装,并按技术文件及《钢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的规定检查验收。

4.2泵类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4.2.1.施工准备

4.2.1.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说明书,工号技术负责人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2.1.2技术人员应根据泵的大小、结构形式等定出垫铁规格及用量,并准备好垫铁。

4.2.1.3对基础进行验收并处理。

4.2.2.开箱检查验收

4.2.2.1按照甲方提供的检验记录,对机泵及附属设备、材料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和随机技术文件进行复查验收。

4.2.2.2验收后的零部件必须妥善保管,避免损坏丢失,并做好检查记录。

4.2.3.基础验收与处理

4.2.3.1基础移交时,应办理基础中间交接手续,基础上应有明显的标高基准线及纵横中心线。

4.2.3.2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

4.2.3.3基础上不得有油污,并应铲出麻面。

放置垫铁处应铲平,铲平部位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4.2.3.4预留孔内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4.2.4.泵的安装

4.2.4.1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及氧化皮,并放置在预留孔中,螺栓应垂直无歪斜并居于孔的中心位置,螺栓上任一部位距离孔底、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出螺母1.5~3螺距。

4.2.4.2泵安装时应在地脚螺栓两侧各放置一组垫铁;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超过500mm时,再增加一组,每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

垫铁组的高度一般为30~70mm;配对斜铁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其相互间的偏斜度应不大于3°。

4.2.4.3找平与找正

对于大型解体安装的离心泵找平时,应以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精度较高的平面等为基准进行测量。

对于整体安装泵,应以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加工基准面为基准进行找平。

机泵的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5mmm、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10mmm。

以泵为基准找正电机,找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若采用胶带连接,胶带带轮两轮的工作面中心位置应在同一平面上,两轮的相对轴向位移量允许偏差b:

平胶带带轮应小于1.5mm,三角形胶带带轮和链轮b应小于1mm;两轴平行度的允许偏差tgθ应小于等于0.51000;两轮轴向位移和两轴平行度的检测,可以轮缘的相对边缘为基准。

(2)对于联轴器连接时,用百分表双向(径向、轴向)对中找正法进行联轴器对中找正。

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器的端面间隙,应符合机器技术文件的要求。

若机器技术文件无要求时,联轴器的径向位移应小于0.03mm,轴线倾斜度应小于0.21000。

4.2.4.4灌浆

地脚螺栓预留孔的一次灌浆工作,必须在机器的初步找平、找正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二次灌浆工作,应在机器的最终找平、找正及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24小时内进行。

否则在灌浆前应对机器找平、找正的数据进行复测核查。

灌浆工作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及有关土建专业规定。

4.2.4.5.解体检查、清洗及回装

解体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泵的结构特点及装配技术要求,解体过程中应测量拆卸件与有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或配合间隙,拆卸的零部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装,并做记录。

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机器,零部件经清洗、检查合格后,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组装。

机器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存在。

测量泵体密封环与叶轮密封环之间的径向间隙,以及叶轮在泵腔内的前后轴向间隙,其间隙值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对于高转速或大型解体泵的安装,应对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检查其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并做记录。

测量叶轮在泵腔内的前后轴向间隙,并做记录。

检查滑动轴承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并做记录。

检查滑动轴承轴瓦与轴承座之间,在垂直中心线的30°~45°圆心角两侧,应有0.02~0.04mm的过盈量,并做记录。

装好轴密封件后,用手盘车,转子应转动灵活,转子的轴向串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并做记录。

4.2.4.6.试运转

检查泵的安装记录,所有安装工作应全部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建立试车循环回路,试车介质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可采用洁净水,安装好调校合格的指示仪表,各润滑部位加注符合文件规定的润滑油(脂),盘车检查,应转动灵活无卡碰现象。

试车合格后应及时填写试车合格证并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4.3主要设备吊装方案

4.3.1.设备吊装应具备的条件

4.3.1.1必须具备设备图、设备平立面布置图、技术要求、安装标准规范等必要的资料。

4.3.1.2与设备安装有关的设备基础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基础中间交接手续。

4.3.1.3基础周围的土方,已按要求回填并夯实平整。

4.3.1.4设备已制作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具备起吊条件。

4.3.1.5施工场地平整,道路已经修好。

4.3.1.6吊装索具已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好并应有合格证明。

4.3.1.7起重机的机械和安全装置,经检查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4.3.2吊装方法

4.3.2.1对于换热器、容器、压缩机组,泵、起重机等的安装就位,以吊车为主,手拉葫芦吊装为辅的原则,车间外的设备一般用吊车直接吊装就位,吊车不能达到的位置可用滑车组或手拉葫芦就位。

车间内设备吊装就位有条件使用吊车的则使用吊车吊装就位,否则应用滑车组和手拉葫芦就位。

4.3.2.2对吊装机泵、不锈钢设备使用的捆绑绳或绳扣必须穿上胶管,防止钢丝绳直接接触起吊物表面,造成划痕或渗碳。

当吊索直接捆绑在立置设备筒体上时,绳与筒体间应垫有足够的木板以防滑脱。

4.3.2.3吊装时吊点的选择要合理,应使之受力均匀,防止被吊物损坏或变形。

4.3.2.4设备吊装前,施工负责人应与技术人员及有关部门的人员核实设备重量、方位。

基础经检验合格具备安装条件后方可组织指挥吊装。

4.3.2.5起重机站位及行走范围内的地面耐压力不小于18tm2,达不到要求时,应铺设钢板。

4.3.2.6起重机在吊装作业时,臂杆的起落及车体的回转不得同时操作,应分开进行。

在吊装的全过程中,臂杆与设备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0.2m。

4.3.2.7用起重机递送设备尾部时,吊离地面距离不宜过高,一般情况下控制在200mm以内。

4.3.2.8被吊物平稳就位后,应拧紧地脚螺栓或做临时固定,未经指挥人员许可不得摘钩。

进行摘钩作业时,下方严禁其它人员作业。

4.3.3施工时根据设备的重量、体积、安装标高、现场条件及施工进度,确定起重机的规格、型号,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4.4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4.4.1管道安装前所具备的条件

4.4.1.1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经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

4.4.1.2与管道连接的机械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4.4.2施工准备

4.4.2.1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及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规范、标准、设计要求。

4.4.2.2技术人员应向参加施工的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4.2.3对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进行检验,材料上应有明确标识,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管材及管件标准,复合管和衬塑钢管堆放时要放平整,不得与金属材料或其它物质混放,并防止遭受日晒和冷冻而变形。

4.4.2.4为了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组对、焊接、加工的精度,管道的加工、预制应设置管道加工厂或现场加工、预制平台,使管道的加工、预制、安装达到设计要求。

管道加工厂或现场加工、预制平台要配备好相应的机具、设备。

4.4.3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的检验

4.4.3.1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检验,其产品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并应按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