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202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物流园区的发展概述

1.1 物流园区的发展概况

物流园区是区域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物流企业的载体,物流园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在规律性,是市场需求、产业关联、外部经济和比较优势等多种驱动力作用下的新兴物流业态。

它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传统物流服务模式的改变,节约土地使用,减轻道路、环境和能源的压力,对于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引入期、成长期、调整期和发展期4个发展阶段:

引入期:

1999~2001年。

1999年,深圳平湖物流基地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开始引入物流园区的概念,并开始尝试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1999~2001年,物流园区的概念开始在部分经济活跃、市场化程度高、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扩散,部分区域着手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这个阶段更多的是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摸索。

成长期:

2001~2003年。

 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社会各界对物流园区的运作机制、盈利模式等关键因素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建设热情高、规划面积大、投资规模大等快速发展的态势,并于2003年达到一个物流园区的建设高潮。

全国范围内各省市、各地区开始引入物流园区的概念,大量规划、在建的物流园区应运而生。

这个阶段的物流园区处于规划、在建状态的数量比较多、分布比较广, “物流园区热”、 “物流中心热”成为当时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调整期:

2003~2004年。

中国物流园区在2001~2003年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苗头。

业界普遍认为,物流园区的内涵理解不够清晰、定位不够准确、规划不够科学,是导致某些物流园区的建设具有盲目性的主要原因。

 因此,中国物流园区发展进入了调整期,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数量增加速度放缓,一些待建、在建项目处于观望状态;一些项目处于停滞状态;一些项目开始重新定位。

调整期后的物流园区建设开始逐渐从盲目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政府在中国物流园区调整时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及时纠正了一些业内已出现的不良苗头和倾向,引导中国物流园区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发展期:

2004~2009年。

经过了一个短期的调整,政府和行业协会开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物流园区的发展,理论界开始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讨,实践上的探索和业务创新不断展开。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发挥成效,物流园区开始走向理性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1.2 现代物流的特点

(一)物流过程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供应链(Supply Chain)概念的出现。

供应链把物流系统从采购开始经过生产过程和货物配送到达用户的整个过程,看作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物流管理以整个供应链为基本单位,在采用供应链管理时,世界级的公司力图通过增加整个供应链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减少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的方法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其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公司之间的竞争,而上升为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二)物流技术专业化    

  表现为现代技术在物流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EDI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化和柔性化技术等等。

运输、装卸、仓储等也普遍采用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物流设施设备。

这些现代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扩大了物流活动的领域。

    

  (三)物流管理信息化     

  现代物流高度依赖于对大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即时更新。

为数众多的无车船和固定物流设备的第三方物流者正是依赖其信息优势展开全球 营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物流竞争已成为物流信息的竞争。

     

  (四)物流服务社会化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生产经营对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专业的物流部门由于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物流合理化――产品从供方到需方全过程中,达到环节最少、时间最短、路程最短、费用最省。

     

  (五)物流活动国际化        

  在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普遍采取全球战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原材料、零部件的来源,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市场。

因此,其物流的选择和配置也超出国界,着眼于全球大市场。

大型跨国公司普遍的做法是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分配的分配中心以及关键供应物的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时使用当地现存的物流网络,并且把这种先进的物流技术推广到新的地区市场。

     1.3 现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趋势 

我国物流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一)物流管理体制分散。

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及交通、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信息等相关部门,各部门都抓物流工作,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

这是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二)现代物流观念薄弱。

一些工商企业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大而全”、“小而全”,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或者实行业务外包。

由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物流企业普遍发展较慢,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很难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三)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据北京市调查,商业企业应用计算机系统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务业和运输业的比例更低,分别只有24.3%和18.3%。

除了POS和条形码技术外,其他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普遍较低。

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标准大多不统一。

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物流资源浪费严重,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也难以与国际物流活动接轨。

   (四)缺乏配套的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亟待发展的产业,需要有个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由于物流管理存在部门分割,还缺乏配套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急需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物流发展环境。

   (五)物流人才短缺。

当前尤其缺乏实用型物流人才,缺物流管理师和物流工程师。

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将达15万人左右。

据北京市调查,物流企业学历在大专以上的职工只占19%。

纵观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出一下五方面:

(一) 物流的系统化趋势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要领并付诸实施。

具体地说,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进了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效益最大和成本最小,同时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物流系统也就成了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社会系统。

这样,就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

因此,物流的系统化是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与效益。

 

    

(二) 物流的信息化趋势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物流无国界的趋势,当前物流业正向高科技、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质量、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

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等。

电子商务是指在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基础上,利用电子工具实现商业交换和行政作业的全部过程。

电子商务(EC)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互联网上贸易(IC)两个主要方面。

而物流条码是指物流过程中用以标识具体实物的一种特殊代码,它是由一组黑白相间的条、空组成的图形,利用识读设备可以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数据采集。

可以说, 在商品从生产厂家到运输、交换,整个物流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物流条码来实现数据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在流通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要求。

 

    (三) 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的社会化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个生产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除了一些主要部件自己生产外,大多外购。

生产企业与零售商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或配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或零库存。

目前国外配送的商品已十分广泛,不仅有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以及图书、光盘等均可配送。

这种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不仅可以进行集约化物流,在一定半径之内实现合理化物流,从而大量节约流通费用,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流动资金,实现资金流的合理化,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显然,完善和发展物流中心、批发中心和配送中心是流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四) 仓储、运输的现代化与综合体系化趋势  

    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

仓储现代化,要求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 、标准化,组织起高效的人、机、物系统。

运输的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一条龙"服务。

所以发达国家都致力于港口、码头、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仓库等建设。

为了养活运输费用,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采用先进物流技术,开发新的装卸机械,应用现代化物流手段和方式,比如发展集装箱运输、托盘技术等等,使仓储与运输呈现综合体系化趋势。

 

    (五)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  

    按照流通规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解决的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实现,经过商流,商品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商品生产地与销售地域的位移,生产时间与销售时间的变更和商品价值的实惠;信息流解决的是商流和物流之间的信息传递,它们是纵横交错、相互交织的信息流的综合。

在现代社会,不同产品形成了不同的流通方式与营销途径,比如生产资料不仅有直达供货与经销制,而且还有配送制、连锁经营、代理制等,这就要求物流随之而变化,据资料得知,许多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实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而且这种"三流"一体化趋势已逐渐为物流界人士所认可。

第二章 北京市物流发展条件及需求分析

2.1  北京市建设物流园区的战略意义

 北京市建设物流园区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为: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物流系统及功能的完善作用,以及对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作用。

随着北商所物流园区的建设及其物流产业开发功能的发挥,将促进北京市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培育,从而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北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成长支持,并为北京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创造良好的产业布局与发展环境。

北商所物流园区建设是以物流项目开发为基础、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效率提升为支持、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中心的新的经济开发形式,北商所物流园区实际上可以称之为物流经济开发区,它是新的经济条件下推进现代物流发展。

对北京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GDP上1000亿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的大型综合经济开发项目。

2.2  北京市发展现代物流条件的综合评价

    北商所物流园区建设作为北京市物流发展的重要示范性项目,其主要使命并不仅仅局限于园区内企业物流服务的具体运作,而是通过园区建设建立起北京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平台与运作基地,积极引导和扶持北京市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并依托园区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条件,建立起北京市乃至全国内现代物流运作、组织和信息管理的系统框架。

    北商所物流园区将依托区域核心城市北京市,通过对北京市宏观物流调控、微观物流组织管理以及人才培养、资产整合、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实践,有效地提高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对外交流环境和内部协调条件,支持北京市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后劲和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秩序,从而实现支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2.3  北京市现代物流发展条件分析

  

(一)经济发展条件

   经济发展是物流需求产生的源泉,经济发展条件同时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条件之一,北京市在经济总量水平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的条件。

   200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1865.9亿元,比2008年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85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9500.4万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68.5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94%、15.42%、60.7%。

按照全国的物流成本占其GDP的20%左右计算,每年北京市用于物流管理和组织的费用将达到6亿元左右。

因此,北京市具备发展现代物流基本的经济规模条件,物流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对北京市及周边辐射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位地理条件

    北京处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并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城市群的中心,产业高度密集,工商业发达,市场容量大,具有独特的市场优势。

北京的物流资源丰富,航空、铁路、公路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三大口岸直通国外,是北京对外贸易的窗口;同时,“三地两港一园区”物流布局轮廓逐渐清晰,北京已经具备了成为北方地区物流枢纽的条件。

   (三)物流服务企业条件

    北京市在物流领域从事与物流相关服务的企业仍以原商流、交通、物资行业的企业和其它人员创办的企业为主体。

全市工商登记的较大物流相关企业24家。

从物流相关企业的经营现状分析,目前北京市己拥有一批具有从事物流相关服务、具备了相当的服务经验的经营者队伍,并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部分企业已开始依托现代物流服务理念进行服务尝试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出现了集中配载配送、网络传送信息等业态,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北京市的企业运营中开始起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现代物流的企业组织条件。

    第三章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构想

3.1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在北京市物流发展中的地位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具有较为良好的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条件,具备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条件,依托以及诱发周边地区物流需求的巨大潜能,可以为北京市城市建设与规划中的CBD东扩和设施改造利用提供土地等方面可行的资产置换操作途径与操作可能。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内蓬勃发展的商贸活动将为物流服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需求和广阔的运作经营空间,也为整个北京市现代物流服务系统的发展建设及发挥北商所物流园区物流运作示范基地的特殊作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空间和示范场所。

同时,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的建设,将对物流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政策协调模式与协调渠道进行有益的尝试,支持北京市政府调整和制定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及措施,促进北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2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将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区域物流的合理组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使北京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在布局。

分工和功能上更加完善,有利于北京市市域范围内的物流合理组织。

(二)将有效引导和转化北京市潜在的物流需求,提高北京市的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水平,有利于对非社会化物流资产的整合利用和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行业自律与良性竞争,为降低物流交易成本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提供有益的尝试与实践,有效扩大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形成对物流服务企业活动的规范化与积极引导。

(三)还将大大改善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社会物流环境,并通过物流园区为物流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依托条件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社会物流服务与管理组织的专业化分工创造条件,为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3.3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整体发展构想

    根据市场定位,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的总体功能规划将围绕物流服务运作、物流园区环境建设和物流发展推进三大功能进行。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总体结构的发展设想为:

根据园区总体功能的定位,依照发挥其总体功能的基本原则,在物流园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管理系统建设,按照园区系统建设规划,将物流运作企业引入园区,构建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服务运作系统,通过服务功能与服务内容的不同组合,最终构成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的三大服务运作功能平台,即公铁联运中心、区域物流中心群和城市配送中心群。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适用货类物流服务量将作为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规模估算的基础数据,同时考虑其中供应链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量与适用货类物流库存量对公用设施的需求程度,最终确定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基本规模。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最终能力估算为:

2010年约XX万吨,XX万平方米;2015年约XX万吨,XX万平方米。

    根据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三大主服务区的基本功能,本次研究确定了配送中心群、物流中心群和公铁联运中心的能力规模。

    第四章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

4.1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

4.2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支持

财政金融政策:

土地政策:

投资政策:

法律保障:

4.3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战略

4.4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市场及功能定位

定位:

针对国内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凸显优势;

服务面向的客户群;

建设成为钢材仓储、加工改制、物流配送、信息平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餐饮商住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园区

功能:

1主导功能:

园区将集中行业的各项资讯和信息,并依据集中起来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和全面的主导,例如:

价格指数、供求信息数据的公布等;

现代化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流通加工

2辐射功能:

园区的推动辐射功能主要体现在产业带动、产业集聚、产业整体发展的推动以及不断拓宽和扩大的辐射范围,以逐渐增强园区对区域经济的驱动力,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

① 建设国家钢铁产业化创新服务基地

② 组建钢铁产业联盟

园区将以企业的集聚发展驱动园区的整体发展,以园区的集群发展驱动区域经济飞跃。

3配套功能:

园区的配套服体务功能以具的配套服务为主要内容:

①信息系统的构筑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钢铁供应链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的正式运作;

②专业人才的培养;

③管理理念、技术的创新;

④投融资服务的支持,组建钢铁物流金融中心;

⑤专业咨询服务的提供;

⑥文化传播和生活服务的管理;

⑦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⑧行业标准的制订和推广;

除以上各项主要的配套功能之外,还将实现办公环境的优化,业态互动的实现,广告会展业务,中介咨询,期货综合服务以及期现互换平台建设等更多交流互动式的服务平台的配套。

  第五章 北商所钢铁物流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5.1  总体功能规划

(一)物流服务运作功能以园区内物流基础设施为依托,以园区物流信息系统为支持,以园区管理系统为保障,以进驻园区的各类物流企业为服务主体,以园区影响范围内物流需求为服务目标,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北商所物流园区物流组织管理与服务运作系统,以设立和提供共性化与个性化、差异化相结合的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作为园区内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北京市域范围内的物流服务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支持。

(二)物流环境建设功能以北京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和北商所物流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为发展指导,依照功能强大、运作协调、服务便捷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北商所物流园区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有序和分步滚动式建设,以园区运作管理为核心,发挥园区内各类企业间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作用,在承担园区内基础设施环境与市场运作环境建设并进行技术与政策保障任务的同时,在园区内积极推广各类先进的物流运作与管理技术,使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在公平竞争和高效高质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挥。

(三)物流发展推进功能通过园区内各类物流服务企业的经营运作,为北京市现代物流服务提供示范,促进北京全市范围内各类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的转型进程;通过推进园区政策环境建设,包括园区企业准入与汰出规则的制订与执行、进入园区企业优惠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调节和处理企业运作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支持和培育园区内物流服务企业的健康发展,并以优良的服务实践效果推动和鼓励北京市工商企业发掘物流需求空间和利润空间,使物流服务成为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的发展支持,从而扩展物流园区的服务领域和影响力。

5.2  总体结构规划

北商所物流园区的运作管理具有3个层次;即决策层、执行层和实施层。

3个组织层次是一种以园区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以资产管理为纽带的自上而下进行纵向组织管理和横向经营联系的关系。

通过对园区建设性质和北京市发展物流园区的基础条件的分析,选择采用“经济开发区模式”作为北商所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商业模式。

根据现代物流的特征以及对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考虑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需要,园区物流服务方式应体现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物流系统服务、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等4个方面。

北商所物流园区发展的运作保障系统,主要包括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规章制度、运作手段及措施保障和园区发展的管理、运营环境的保障等。

保证物流园区健康、高效运行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涉及到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商业模式设计中提及的发展机制、建设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等有关的政策和管理机制。

物流园区应积极争取北京市的支持,以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经验为借鉴,通过对园区发展政策及规章制度的研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文件,在制度上涌保园区的发展。

5.3  总体规模规划

预测依据及参数本次计算中,北商所物流园区适用货类物流服务量将作为北商所物流园区规模估算的基础数据,同时考虑其中供应链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量与适用货类物流库存量对公用设施的需求程度,最终确定北商所物流园区基本规模。

北商所物流园区未来服务范围与服务功能将主要针对北京市商贸物流需求及地区分销服务,其建设目标对应的物流需求总规模(适用货类物流服务量)2010年、2015年和 2020  年将分别以达到XX、XX和 XX万吨。

上述预测中,已包括北京市域物流需求、北京作为区域经济中心担负的区域分拨服务需求以及园区建设诱发的新生物流服务需求。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显示,欧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服务量约占其物流服务总量的免社会物流服务量对需求公用设施的程度大约在50%考虑到北京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物流自我服务比例。

库存对公用设施的需求程度、货物货类特性对物流操作的适应程度以及物流操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如煤炭。

矿石。

砂石。

散粮等大宗散货仍应以传统运输方式解决人北商所物流园区核心区域实际物流操作量占北商所物流园区适用货类物流服务量总量比例分别确定为:

2010年北商所物流园区核心区域实际物流操作量占北商所物流园区适用货类物流服务量总量比例40% 实际物流操作总量为XX万吨,其中库存量约为XX万吨;第三方物流服务量占其物流服务总量的比例为1,对公用设施的需求比例9% 预计进入设施量占物流库存总量中的比例40%,2015年北商所物流园区核心区域实际物流操作量占北商所物流园区适用货类物流服务量总量比例 50%实际物流操作总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