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158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10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长江之歌》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

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问导读: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

哪些地方读懂了?

交流。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4、指导写字。

灌、溉:

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巩固练习: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主题歌歌词。

长江发源于,流经个省、市、自治区,注入,全长,是世界第、中国第大的大河。

拓展延伸:

请写出4条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长江之歌》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围绕“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诗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设问导读: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

巩固练习:

1、《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文章采用第人称来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

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等成语来形容。

2、《长江之歌》从长江的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

拓展延伸:

长江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的。

请写出有关黄河古诗句。

 

《三亚落日》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溅出

收敛光芒硕大无朋玫瑰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点拨:

(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

)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

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错的句子。

设问导读: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2、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

巩固练习: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拓展延伸: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亚落日”,观看三亚的影视资料。

《三亚落日》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写到了哪些景物?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

设问导读:

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

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第二幅:

(1)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理解“硕大无朋”。

(3)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

第三幅:

1、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2、为什么要写这些?

3、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我们再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

读第三、四自然段。

巩固练习:

《三亚落日》是一篇的散文。

课文描写了的美丽景象。

表达了的热爱,对祖国的赞美。

拓展延伸:

课下查资料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

 

《烟台的海》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同学们,你们看过或游览过大海吗?

谈谈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海边生活情景。

2、看中国地图,沿海城市很多,有没有北面面临着大海的城市呢?

设问导读: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看画面,听配乐朗诵,说说自己的感受。

  2、是的,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景色太美了!

请同学们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检查自学:

(1)读生字及词语。

独特景观

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

巨浪拍岸蔚为壮观如痴如醉

(2)指名读课文,评议纠正

(3)理解词语。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什么?

巩固练习:

填字成词

气势()前()后()()而不舍()山()岭

()平如()

如()如()

(1)、写出与划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2)、写出与划线词语结构相同的词语

拓展延伸:

1、摘抄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并背诵。

2、课后向爸爸、妈妈等说说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蓬勃、充实。

 

《烟台的海》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1、朗读想想这一段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分层。

(海,人)

  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

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

4、通过读,你欣赏到了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怎样的?

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

设问导读:

1、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学生自学(读、说、背)

  2、分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第3自然段:

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

第4自然段:

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3、自读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

  

1)、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

2)、“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

  体会出秋日烟台的海清新高远的格调和渔民紧张忙碌的生活。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4)、把2—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介绍呢?

巩固练习:

齐读第6自然段。

  1、联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

  2、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延伸:

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

你来做导游向游客作一个介绍。

比比谁介绍得好?

  2、你游览过什么地方?

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

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介绍吗?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提问:

按游览顺序,全文可分几段?

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后确定:

全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六段。

小组说出各段的段意。

2、结合分好的段落,学生按顺序说说作者浏览了几个景点。

设问导读:

1、学习课文第一段。

问:

这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默读第二自然段,从课文中标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及这些景物的特点,再体会一下作者看到这些后有什么感受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作者听到了什么?

溪流是怎样往下流的?

声音有什么变化?

 

巩固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入()浓()明艳()

急()宽()聚集()

 

拓展延伸:

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段,同时边读边想象沿着途明艳的南方山景,并思考,课题是《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景色呢?

 

《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

(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设问导读:

1、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A、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

请看黑板,作者先写什么?

接着呢?

然后呢?

最后呢?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说?

2、分层朗读,体会写法:

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

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

3、介绍内洞特点

总结学法:

  

1、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2、洞内宽大,洞外呢?

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3、学生答,教师画。

(画出后山)

巩固练习:

《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作者的经过。

课文按顺序,依次写了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的情况。

写了路上,外洞的、,内外洞连接处空隙的,内洞的,突出了的特色。

文章表达了对的热爱.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双龙洞的小导游,请你根据短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外洞”或“孔隙”的解说词。

 

 

《习作一》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设问导读:

1、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2、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

有意思吗?

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

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

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拓展延伸:

佳作欣赏。

 

《练习一》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语文与生活

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引语,重点引导读“小溪哗啦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2、让学生比较:

哪一句更生动?

3、思考:

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

设问导读:

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自由认读。

(2)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3)想象:

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

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4)表达:

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

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

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2、积累:

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读这段话,指出出处——《烟台的海》。

(2)引导读帖。

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练习:

(1)生描红。

师巡视、指导。

(2)师小结。

巩固练习:

1、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读读成语。

2、指名学生读

拓展延伸:

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出自己的体验。

 

《练习一》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欣赏课本上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

激发写好毛笔字的热情。

2、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园”、“团”

3、学生读帖,讨论写好这两个字的要点。

4、指导

设问导读:

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

有如果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并明确要求。

2、指导。

(1)范读一篇学生写的介绍家乡的文章,说说这位小作者抓住家乡的什么方面向别人介绍的。

指出为了介绍时能流畅,可以写下导游词

(2)学生思考:

我们家乡有哪些特点?

自己选择一到两个方面来介绍。

(3)小组内试着互相商讨并写下导游词。

组内可以分工来介绍,适当运用自己查找的资料,如能配上图片更好。

(4)上台演讲的要求:

如神态大方自然,声音宏亮,语调抑扬顿挫等。

巩固练习:

1、写好钢笔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法。

2、写好毛笔字

拓展延伸:

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步骤:

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讲,其余学生评议。

《卢沟桥烽火》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解题:

指名读“烽”(fē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

比喻什么?

“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2、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

,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设问导读:

1、自学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

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

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

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3、指导写字。

(1)、交流自学心得,进行“友情提醒”。

伪左窄右宽。

妄:

“女”中的“一”最长。

(2)、学生练写

巩固练习:

1、辨字组词

峰()忘()猴()

烽()妄()喉()

2、“卢沟桥事变”发生于年月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拓展延伸:

1、观看抗日电影

2、阅读抗日战争小故事

《卢沟桥烽火》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3)这一段写了什么?

设问导读:

1、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

画出描述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

(2)交流体会。

(3)指导朗读:

注意对比描写敌我双方人物行为的丑恶嘴脸和感受我国守军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

(4)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结。

4、复述课文。

指导通过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事情发展的脉络:

巩固练习:

《卢沟桥烽火》本文通过叙述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揭露了,讴歌了。

拓展延伸:

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

、、

、、

《半截蜡烛》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揭题:

 1、板书课题:

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设问导读:

1、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

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

检查字词:

蜡烛许诺遭到

强盗秘密厄运

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理解词语:

厄运:

厄,困苦,灾难。

困苦的遭遇。

厉声:

声音严厉

从容:

不慌不忙

摇曳:

摇荡

镇定:

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3、指导分段朗读。

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拓展延伸:

1、了解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背景.

2、阅读课文感受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半截蜡烛》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自由读第一场戏,思考:

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

)、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

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

关键读好哪个词?

(亮)为什么?

心理活动:

个别读,从中体会到什

设问导读:

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思考:

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

圈画关键词句。

2、交流

杰克:

动作(慢慢站、端、从容搬回、生火、坐待)语言(真冷)

杰奎琳:

(娇声)(镇定、道晚安)表现出杰奎琳的机智、勇敢。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

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巩固练习:

描写情况危急的成语:

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

拓展延伸:

同学们可回去拿些资料,并把今天的方法试着把他们编成课本剧来读读演演,好吗?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1、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3、介绍故事背景:

设问导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

出示:

小组里读读

  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

  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

  小勺拽着聂荣臻

3、理解词义。

4、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展示点评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理解词义:

(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3、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意.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巩固练习:

思考:

课后习题4

拓展延伸: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聂将军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呢?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

 (用括号标出相关内容,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设问导读:

交流:

(1)聂将军给小女孩找奶喝,拿过洗干净的梨给美穗子吃,还给她喂饭,送两个小女孩回日军指挥部还在筐里放了许多梨,留着她们路上吃。

  A、从上述内容中可以感悟聂将军的慈爱、和善可亲,具有菩萨心肠,是“活菩萨”。

B、生交流时相机指导朗读。

(2)聂将军给日本官兵的信:

  “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

  A、从“决不以”、“本着”、“必当”等词语中体会聂将军对日本士兵和人民的友善、真诚,本着“国际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生存和人类的永久和平奋斗到底的决心。

B、指导朗读

巩固练习:

请写出十大元帅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消息传来,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

”在信中日本人民会对聂将军说些什么呢?

请展开想象,以一个日本国民的身份给聂将军写一封信。

 

《习作二》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你一定有想告诉别人的事情。

比如,游了风景名胜,参加了公益活动,学会了某种本领。

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事和组员说说,注意做到语句通顺。

设问导读:

一、明确要求

1、明确习作要求,确定作文范围。

文中写的事一定是发生在暑假里,特定的时间不能变。

2、选择恰当材料确定写作目的。

选写在文中的事要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想告诉别人的事。

暑假是漫长的、也是丰富的,在暑假里你肯定经历了不少事情。

二、指导选择材料

这次作文应围绕哪个词来写?

(趣事、错事、好事)

三、指导写法:

1、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

(1)、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2)写好人物的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2、练习说趣事、错事、好事

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拓展延伸:

佳作欣赏。

 

《练习二》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语文与生活

1、自由连线,认识各种农具。

(交流,教师指出正确答案)

2、你们知道这些农具都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自由说,提出不同意见)

3、读读下面的诗句,看看带点的词语都和什么农具有关系。

设问导读:

一、教学古诗

1、学生自由读。

2、你都读懂了什么?

3、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如此思念项羽吗?

4、现在你知道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吗?

5、齐声诵读

二、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3、练习。

(1)、每组派代表说说关注的问题。

(2)、让学生互相补充、评议热点问题。

4、反馈。

(1)指名说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自己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关注时事、了解时事的方法)

巩固练习:

完成第三、四、五题

拓展延伸: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三打白骨精》学案

学校:

年级:

姓名:

自学感悟:

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设问导读: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

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

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

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

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汇报:

课文写孙悟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