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314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21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ocx

专题2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专题二十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单元时空定位

专题概要:

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以实力确立了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制。

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整个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考纲要求]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考点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历史背景

(1)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确立的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⑵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根本原因)

⑶二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内容

3.两极格局的影响

(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

(2)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3)积极影响

[思维导图]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思维导图]2冷战的表现

【归纳拓展】美苏冷战

(1)两大特征:

①以美苏的对抗为标志,由此构成了二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

②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亚洲等地则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热战”。

(2)三个步骤: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对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对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对华约。

(3)四大影响:

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名师指津】本课时内容归纳为“一、二、三”

思维发散1:

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

二战后之所以出现两极格局,一是由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二是因为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

2,新史观解读冷战

史观

结论

全球史观

美苏之间的冷战以及由此形成的两极格局,延缓了全球化进程

唯物史观

冷战,就是除了战争行为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因此冷战给当时的两大阵营带来了一定的和平环境,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史论1冷战的含义、目的、实质

(1)含义:

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2)目的:

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和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3)实质:

美国要称霸全球。

史论2两极格局下的基本矛盾

(1)美苏之间的矛盾。

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3)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中苏关系恶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出现了要求摆脱苏联控制的倾向,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4)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

史论3两极格局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在两极格局下,亚非拉国家为维护自身的安全,开展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严重恶化的国际关系,使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②经济上,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易错分析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基础。

正确。

二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错误。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3.美苏冷战时期,世界不太平,仍然有局部战争。

正确。

冷战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如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

2.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进入了经济恢复阶段,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防止了革命的爆发。

3.1949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德国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4.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考点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课标: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欧洲人的欧洲”

⑴经济上:

欧共体的成立

①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已恢复到战前水平;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②进程:

a.1951年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b.1958年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1967年,三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⑵政治上:

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政治的一体化。

a.1975年,共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80年代之后,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⑶影响:

1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改善和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3.迅速兴起的日本

(1)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政治:

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外交:

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经济: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

④文化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

⑤科技:

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加大发展高科技的力度

(2)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

④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⑶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

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试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

【名师指津】本知识点可归纳为“一、二、四”

[思维导图]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

思维发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权的衰落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西欧、日本的崛起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霸权受到了苏联、西欧、日本的严重挑战,经济上与西欧、日本形成竞争局面,军事、科技上受到了苏联的挑战,迫使美国调整外交战略

军事

侵越战争失败

外交

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

经济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科技

苏联航天技术的发展

史论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冲击两极格局的四大力量

(1)欧洲走向了联合,欧共体成立,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日本崛起,经济的发展使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振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改革开放的进行,使中国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史论2新兴力量与多极化的两条线索与四个特点

(1)两条线索:

①美苏实力的相对下降。

②欧洲、日本、中国等力量的上升。

(2)四个特点:

①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定势。

②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

③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

④多极化在全球各个地区和领域中都有所发展。

考点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标: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鼎足之势话西方

3.俄罗斯实力增强:

进入21世纪普京带领俄罗斯人民逐渐走出低谷,实力有所增强。

4.东方世界力量不断壮大

5.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及趋势

思维发散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政治:

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必修1)

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必修2)

[思维导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史论1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增,但仍未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优势仍在英国。

(2)二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出现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这是由战后美国、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均势造成的。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史论2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

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其中,严重干扰和平的因素有:

霸权主义横行;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泛滥等

易错分析

1.国际格局就是国际局势。

错误。

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转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2.不结盟运动就是参加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错误。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3.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错误。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4.两极格局结束,美苏对抗不存在了,所以世界也就太平了。

错误。

两极格局结束,原有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矛盾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方面的矛盾显露出来,频繁发生局部战争。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频繁用兵,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不稳定的因素。

故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5.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是多极化格局。

错误。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特点,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但它只是一种趋势,并未最终形成,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腾飞、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这些都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2.朝鲜战争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上赶上了美国。

3.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5.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