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106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8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雷竞赛填空题.docx

防雷竞赛填空题

防雷竞赛—填空题库

(仅作复习参考用,因题库来源复杂,不确保题目及答案正确)

1、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发布《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自_2005___年_2_月__1日起施行。

明确规定,全省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通过__省级气象学会______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__资格证书______。

2、《湖南省防雷专业技术资格证》有效期_4__年,__4_年内至少应参加一次专业技术培训。

每年1-4月进行年度审验,逾期不审验的资格证自动失效;《资格证》持有人,应在资格证有效期满前__30_日内,向湖南省气象学会提出换证申请。

3、防雷产品应当符合____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__规定的使用要求。

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___的监督检查。

4、防雷装置,是指___接闪器____、____引下线___、____接地装置___、___电涌保护器____其它连接导体的总称。

5、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_30_米;二类建筑物为_45_米;三类建筑物为_60_米。

6、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_150_KA、100__KA、_75_KA,其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_20_KA/us、_15_KA/us、_10_KA/us。

7、有一座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建筑,高度超过__45__时,应采取__防侧击__和__等电位___的保护措施。

8、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__10__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_100___mm其厚度不应小于__4__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__4__mm;角钢壁厚不应小于__3.5__mm。

9、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_12_mm。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地面__0.3__m至__1.7__m之间装设_断接卡___。

10、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_TN-S___系统。

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__计算机_____、__通讯设备___、_控制装置__等的统称。

11、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__10__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__5__m。

12、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电子装置的总称

13、屏蔽是减少_____电磁干扰______的基本措施。

14、选择SPD的基本要求:

__必须承受预期通过的雷电电流___、__通过电流时的最大钳压__和__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共频续流_。

15、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__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___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__最短_______,宜为__0.5米____________。

16、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

___建筑物__和___房间_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___合理____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17、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的确立,一类建筑物为m;二类建筑物为m;三类建筑物为m。

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m或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m或m;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m或m。

18、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条件要求:

,。

19、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

①型等电位连接网;②型等电位连接网。

20、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发生短时首次雷击的雷电流幅值分别为KA、

KA、KA。

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KA/μs、

KA/μs、A/μs。

21、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应根据其、、发生雷电事故的和

,按防雷要求分为几类

22、防雷引下线是连接与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和的总合。

23、计算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屏蔽系数时,25kHZ适用于的磁场,1MHZ适于的磁场。

24、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设备防雷的需要,浪涌保护器品种、规格越来越多,其主要防护元器件为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暂态抑制二级管等等

25、有一高度50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两根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应不少于Φ12㎜;采用扁钢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其厚度不应小于。

26、某厂区测得土壤电阻率为400Ωm,用摇表测得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为15.0Ω,引下线接地点到接地体最远端为25.3m,则计算出接地体的有效长度le为:

冲击接地电阻为Ω。

(A=1.6)

27、环形接地体和内部环形接导体应连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他屏蔽构建上,宜每隔m连接一次。

28、雷电防护区应划分为:

、、、

、。

29、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

30、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E大于0.9,小于等于0.98时,应定为级。

31、使用以MOV(氧化锌压敏电阻)为主要元件的箝压型SPD,因MOV老化或寿命终止,可能会造成相线对地短路,因此SPD应有功能,并应在SPD的前端串接过流保护装置。

32、第一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相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地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第三级电源浪涌保护器相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地线连接铜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采用的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33、接闪器实际上是一种引雷的系统,它包括、、、。

34、电源避雷器按内部限压元件的不同可以分为、、。

35.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主要是大陆简单型;大陆复杂型;海洋极地型。

36.云中的大气电场和大气体电荷密度分布大致分为无规则电荷分布;正单极电荷分布;负单极电荷分布;正的双极性电荷分布;负的双极性电荷分布;多极性电荷分布六种类型。

37.不同种类的云起电原因也不同,目前有关云的起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

云雾粒子起电,二是_雷雨云起电。

38.有关雷雨云起电的主要理论有感应起电理论;温差起电;大云滴破碎起电;对流起电等多种理论。

39.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也因地因时而异,通常晴天大气电场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分

布特征。

40.观测表明,晴天大气中始终存在着方向(垂直向下)的大气电场,这意味着大气相对

于大地带(正电荷),而大地带(负电荷)电荷。

41.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的分布与(晴天大气轻离子浓度)和(轻离子迁移率随高度的变化)有关,总的说来晴天大气电导率随高度(单调递增)。

42.晴天大气电流可由不同性质的晴天大气电流分量组成,主要有(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晴天大气扩散电流)。

43.根据雷暴云中出现单体的数目和强度,可分成三种:

(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超级单体雷暴)。

44.雷暴云的移动和传播机制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移动或平流;强迫传播;自传播过程)

45.通常情况下的降水电流密度与大气电场以(反相位)随时间变化,即降水电流密度

的绝对值和地面大气电场的绝对值随随时间的变化(同时增大或减小),两者符号(相反),

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

46.不同类型降水的电流极性有所不同,对于雷暴降水和连续性降水电流密度以(正)为主,阵性降水电流密度以(负)为主。

平均而言,降水粒子的负电荷绝对值(大于)正电荷绝对值,但荷正电荷的粒子数(多于)负电荷粒子数,所以其综合结果是平均降水电流密度(正)。

47.晴天大气电场的日变化受两种因素制约:

一是(全球性普遍日变化机制),主要取决于(全球雷暴的日变化);二是(地方性日变化机制),主要决定(局地大气状况的日变化)

48.大气电导率主要取决于(大气轻离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

49.晴天大气电导率表现为(单峰;单谷;双峰;双谷)等多种变化,其变化规律随(地点和季节)而异,一般(峰值)位于下半夜到黎明,(谷值)位于上午至下午。

50.雷暴是(发展旺盛的强对流)现象,是伴有(强风骤雨;雷鸣电闪)的积雨云系统的统称。

51.降水粒子电荷的大小和极性,取决于降水的(类型;强度),以及(云闪的微物理条件),同时与(云下大气电状况)相关。

52.云雾粒子起电主要是云雾大气的(离子扩散;云滴选择性吸附大气离子)引起的。

53.扩散起电理论适用于解释(持续时间较长的层状云)起电,如(层云;雾)等。

54.积雨云中的温差起电机制包括(云中冰晶与雹碰撞摩擦而引起的起电;较大过冷云滴与雹碰撞释放潜热产生冰屑温差起电机制),前一种称之为(摩擦温差起电),后一种称为(碰撞冷温差起电机制)。

55.在闪电的分类中,根据闪电发生的部位,可分成(云闪;地闪)两类,根据闪电的形状可分为(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球状闪电;联珠状闪电)。

56.云闪指不与大地和地物接触的闪电,它包括(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空闪电)。

57.一次地闪放电过程,可包括(预击穿过程;梯级先导;回击;直窜先导;继后回击)等子过程。

58.地闪电流主要包括(先导电流;回击电流;连续电流;后继电流)等,此外(J过程;K过程;M过程)也形成相应的电流。

59.地闪电荷主要包括(先导电流输送并贮存在先导通道中的电荷;回击电流输送到地面的电荷;连续电流输送到地面的电荷;后续电流输送到地面的电荷)等。

60、电源SPD参数起动电压、雷电通流量、漏电流、响应时间。

61、安全距离包括电磁安全距离、高电压反击安全距离。

62、引下线材料规格圆钢φ≥8为明敷设置,设置,为烟囱设置,设置,材料规格为扁钢≥20χ4。

63、人工接地体包括和。

64、建筑防雷包括及。

65、避雷针所采用材料规格分别为:

当针高<1m时,采用圆钢材料规格,当针高1-2m时,采用圆钢材料规格。

66、当磁感应强度为0.03GS时,0.75GS时,2.4GS时。

67、第一类建筑物首次雷击时,雷电流峰值为,波头时间为,电荷100C,单位能量,雷电流陡度为。

68、防雷分类为区,分别为。

69、由于集肤效应,和应尽量靠近室内中间。

70、对于单极性的雷电流和雷电暂态过电压脉冲波形,通常采用幅值、波头时间和波长时间等三个参数加以描述。

7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30m;二类建筑物为45m;三类建筑物为60m。

72、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73、单支避雷针地面保护半径在避雷针高度等于滚球半径情况下为最大,其最大值为滚球半径。

74、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等电位、屏蔽、SPD、共用接地组成。

75、请写出图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

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50%;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50%。

76、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

s型等电位连接网;m型等电位连接网。

77、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应在LPZO与LPZ1的界面处做  等电位连接  。

当外来导电物、电力线、通信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将若干等电位连接并应就近连到  等电位连接端子  。

78、雷电放电具有重复性,通常第一次放电的电流幅值最高,

79、在雷云对地放电时,下行先导自雷云向地面发展,在先导到达距被击物体的临界定向距离之前,它的下行发展是不受地面物体存在影响的。

当下行先导最先到达地面上某一物体的临界定向范围时,它才定向地向这个物体发展。

80、雷电放电的特点:

电流幅值大(100-300KA)、电压峰值高(可达数百千伏)、放电过程时间短(几十微秒)、闪电电流波形陡度大、具有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

81、有一座属于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防侧击雷措施:

从30  米起每隔不大于6米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82、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

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83、入微电子装置的途径:

雷电冲击波通过户外信息传输线侵入、通过电力线侵入、空间电磁感应、雷击引起地电位上升,对设备产生反击。

84、雷电流产生的暂态脉冲磁场在建筑物内的导体回路中感应出过电压和过电流是通过阻性耦合、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感应出过电压和过电流来影响设备。

85、操作过电压的起因如下:

切除空载电力线路(或电容器)、切除空载变压器、不接地电网中的接地故障、低压系统内部本身也可能产生操作过电压。

86、电介质的伏秒特性可用高压实验方法求得,求取时首先要保持标准的冲击波形不变,逐级升高电压。

电压较高时,放电时间减至很少,击穿可能发生在波头。

在波头击穿时,还是以放电时间为横坐标,但是以击穿时的电压作为纵坐标。

这样,每级电压下只有一个放电时间,便可以绘制伏秒持性。

87、为了保证避雷器能够在全时域范围内保护设备不受雷击,它的冲击伏秒特性必须在用电器冲击伏秒特性的下方,这是选择避雷器的原则,

88、电器设备击穿(电介质击穿)可分为电击穿、热击穿、化学击穿三种。

89、避雷器,又叫做电压限制器,它的作用是把已侵入电力线、信号传输线的雷电高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高电压冲击击穿。

常用的避雷器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

阀型、放电间隙型、高通滤波型、半导体型。

90、氧化锌压敏电阻片典型的对称伏安特性,大致划分三个阶段:

转折区、工作区和上升区。

91、电网的峰值电压应比压敏电压要低,取电网峰值电压为压敏电压的0.7。

92、氧化锌避雷器,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装上电网后,还应作定期检测。

尤其是在装上电网后的第一个雷暴季节,必须重复检测一次。

在检测中,当发现阀片漏电流超过20μA时,建议更换。

93、信号过电压保护装置中元件主要有:

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雪崩二极管、抑制晶闸管等。

94、放电管的保护可靠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放电分散性、续流、动作截波干扰。

95、放电管在不导通状态下,其极间的绝缘电阻非常大、放电管的极间(寄生)电容非常小这是放电管的一个显著优点。

96、齐纳二极管和雪崩二极管具有相似的伏安特性,该特性分为三个区,即正偏区、反偏区和击穿区。

97、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接地包括:

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接地、防雷保护接地、计算机场地防静电接地与屏蔽接地。

98、等电位连接可分为以下几种作用:

、显著降低接触电压;、防止因TN系统相线接地及其他原因所引起故障电压的电击;、防止因TN系统PEN线断线而形成危险电压的电击。

99.当采取接闪器保护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00、建筑物防雷应分为几类?

3类

10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那些防雷措施?

外部防雷系统和内部防雷系统

102、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几何尺寸是多少?

针长1m以下:

圆钢为12mm;钢管为20mm。

针长1~2m.:

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

烟囱顶上的针:

圆钢为20mm;钢管为40mm。

103、建筑物避雷带的几何尺寸是多少?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104、各类防雷建筑物避雷网格的几何尺寸各是多少米?

一类5*54*6二类10*108*12三类20*2016*24

105、防雷建筑物引下线最少不应少于几根?

各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各是多少米?

下引线直径不应小于多少毫米?

各类防雷建筑物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多少欧姆?

2;12,18,106、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一类和二类10欧姆三类30欧姆

107、一、二、三类防雷建筑建筑物计算避雷针高度的滚球半径各是多少米?

30,45,60

108、北京市毛主席纪念堂,其建筑物防雷应划为那一类?

二类

109、由于对雷电电磁脉冲敏感程度不一,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区一般划分为那几个区?

LPZ0ALPZ0BLPZ1LPZ2

110、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由那几部分组成?

外部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共用接地系统,屏蔽,接地装置内部防雷装置:

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安装浪涌保护器,共用接地系统

111、现代综合防雷的基本技术或措施有那些?

直击雷防护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屏蔽技术、合理布线技术、共用接地技术、设计安装浪涌保护器(SPD)的技术等六大综合防护技术进行设计。

112、雷电电磁脉冲损坏微电子设备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113、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入侵电子电气设备的主要通道有那些?

电源,信号,天馈14、SPD可按主要元件的特性组合成那几类系列避雷器?

开关型,限压型

114、使用以MOV(氧化锌压敏电阻)为主要元件的箝压型SPD,因MOV老化或寿命终止,可能会造成相线对地短路,因此SPD应有那些必备保护功能?

在SPD前安装断路器或者熔断丝

115、什么叫SPD的限制电压?

即SPD两端的最大电压

116、在电源系统中采用多级SPD进行过电压保护时,要注意各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一般要求SPD1与SPD2之间的线长应大于多少米?

SDP2与SDP3之间的线长应大于多少米?

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10,5,退耦装置

117、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是由那些主要设备组成?

服务器,交换机,工作站,网卡,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

118、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应采用那两种基本形式的等电位连接网络?

S,M

119、EMC耦合途径主要有那几类耦合?

电容,电感,电阻,磁场耦合、电场耦合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电路性耦合三种。

12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中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多少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0.03

12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有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建筑物100m以内的管道,应每隔多少米左右接地一次?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多少Ω?

25,20

12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有:

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当全线埋地有困难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杆和铁横担的架空线,并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排套电费话穿钢管直接埋地引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多少米?

符合L>2根号P但是不小于15M

123、在那些区域交界处宜选用I级分类试验的SPD?

LPZ0与LPZA

124、国家级的博览建筑物、国际通讯枢纽应划为那一类防雷建筑物?

二类

125、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应划那一类防雷建筑物?

三类

126、闪电中可能出现的三种雷击是?

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电磁脉冲

127、人工接地体的敷设中,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宜为多少米?

在土壤中的埋地深度不应小于多少米?

5M,0.5M

128、防雷产品包括那几大类产品?

电源,信号,天馈,避雷针,接地装置

129、电源避雷器有那些主要技术指标?

标称放电电流,响应时间,电压保护水平,工作电压

130、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接闪器  、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组成。

131、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和安装SPD组成。

132、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  共用接地系统          为主。

133、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30  m;二类建筑物为

 45  m;三类建筑物为60m。

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5  mX5  m

或6  mX4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10mX10  m或12mX  8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20  mX20  m或24  mX16  m。

134、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  、

控制装备  等的统称。

135、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    的基本措施。

136、对SPD的基本要求:

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

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137、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  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  

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

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  最  。

宜为  0.5    m。

138、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

建筑物和房间  的外

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  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

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

139、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

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  50    %;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  50  %。

140、请注明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

如上图二中,①是S型等电位连接网;②是M  型等电位连接网。

141、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联结,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  静电感应    ,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

142、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的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

143、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

144、电磁屏蔽的目的减少电磁干扰  。

145、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200KA、150KA、 100KA。

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KA/μs、15KA/μs、10  KA/μs。

 后续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50  KA、37.5KA、25  KA。

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0KA/μs、150KA/μs、100  KA/μs。

146、GB50057-1994规范(2000版)第六章  6.3.4条  上规定,要子各防雷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

147、环行接地体和内部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5  

m连接一次。

148、利用混凝土柱内二根对角线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  毫米。

149、内部防雷的主要手段是等电位连接、屏蔽  和安装SPD  。

150、电子计算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

151、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  与接地体  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引下线      和接地体  的总合。

152、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地下电缆  进线。

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