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3081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docx

单片机硬件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单片机

单片机即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主机(CPU、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微型机。

第二节单片机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阶段(1976~1978年):

低性能单片机的探索阶段。

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采用了单片结构,即在一块芯片内含有8位CPU、定时/计数器、并行I/O口、RAM和ROM等。

主要用于工业领域。

第二阶段(1978~1982年):

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类单片机带有串行I/O口,8位数据线、16位地址线可以寻址的范围达到64K字节、控制总线、较丰富的指令系统等。

这类单片机的应用范围较广,并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第三阶段(1982~1990年):

16位单片机阶段。

16位单片机除CPU为16位外,片内RAM和ROM容量进一步增大,实时处理能力更强,体现了微控制器的特征。

例如Intel公司的MCS-96主振频率为12M,片内RAM为232字节,ROM为8K字节,中断处理能力为8级,片内带有10位A/D转换器和高速输入/输出部件等。

第四阶段(1990年~):

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各公司的产品在尽量兼容的同时,向高速、强运算能力、寻址范围大以及小型廉价方面发展。

第三节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一、单片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

二、单片机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三、单片机在智能接口和多机系统中的应用

四、单片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

硬件结构

第一节MCS-51单片机及其演变

特点

(1)一个8位微处理器CPU。

(2)数据存储器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3)内部程序存储器ROM。

(4)两个定时/计数器,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用作定时器。

(5)四个8位可编程的I/O(输入/输出)并行端口,每个端口既可做输入,也可做输出。

(6)一个串行端口,用于数据的串行通信。

(7)中断控制系统。

(8)内部时钟电路。

第二节80C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完成运算和控制功能。

MCS-51的CPU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或代码。

2)内部数据存储器(内部RAM)

8051芯片中共有256个RAM单元,但其中后128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能作为寄存器供用户使用的只是前128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

因此通常所说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就是指前128单元,简称内部RAM。

3)内部程序存储器(内部ROM)

8051共有4KB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因此,称之为程序存储器,简称内部ROM。

4)定时/计数器

8051共有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计算机进行控制。

5)并行I/O口

MCS-51共有4个8位的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在实训中我们已经使用了P1口,通过P1口连接8个发光二极管。

第三节80C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MCS-51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排列请参见图

P0.0~P0.7:

P0口8位双向口线。

P1.0~P1.7:

P1口8位双向口线。

P2.0~P2.7:

P2口8位双向口线。

P3.0~P3.7:

P3口8位双向口线。

ALE: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在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把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隔离。

此外,由于ALE是以晶振1/6的固定频率输出的正脉冲,因此,可作为外部时钟或外部定时脉冲使用。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

在读外部ROM时,PSEN有效(低电平),以实现外部ROM单元的读操作。

EA:

访问程序存储控制信号。

当信号为低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当信号为高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并可延至外部程序存储器。

RST:

复位信号。

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即为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

XTAL1和XTAL2:

外接晶体引线端。

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此二引线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VSS:

地线。

VCC:

+5V电源。

以上是MCS-51单片机芯片40条引脚的定义及简单功能说明,读者可以对照实训电路找到相应引脚,在电路中查看每个引脚的连接使用。

P3口线的第二功能。

P3的8条口线都定义有第二功能

第四节存储器结构

MCS-51单片机的芯片内部有RAM和ROM两类存储器,即所谓的内部RAM和内部ROM

MCS-51内部程序存储器

MCS-51的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编好的程序和表格常数。

8051片内有4KB的ROM,8751片内有4KB的EPROM,8031片内无程序存储器。

MCS-51的片外最多能扩展64KB程序存储器,片内外的ROM是统一编址的。

如端保持高电平,8051的程序计数器PC在0000H~0FFFH地址范围内(即前4KB地址)是执行片内ROM中的程序,当PC在1000H~FFFFH地址范围时,自动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当保持低电平时,只能寻址外部程序存储器,片外存储器可以从0000H开始编址。

MCS-51的程序存储器中有些单元具有特殊功能,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其中一组特殊单元是0000H~0002H。

系统复位后,(PC)=0000H,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取指令执行程序。

如果程序不从0000H单元开始,应在这三个单元中存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以便直接转去执行指定的程序。

还有一组特殊单元是0003H~002AH,共40个单元。

这40个单元被均匀地分为5段,作为5个中断源的中断地址区。

其中:

0003H~000AH外部中断0中断地址区

000BH~0012H定时/计数器0中断地址区

0013H~001AH外部中断1中断地址区

001BH~0022H定时/计数器1中断地址区

0023H~002AH串行中断地址区

中断响应后,按中断种类,自动转到各中断区的首地址去执行程序,因此在中断地址区中理应存放中断服务程序。

但通常情况下,8个单元难以存下一个完整的中断服务程序,因此通常也是从中断地址区首地址开始存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以便中断响应后,通过中断地址区,再转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实际入口地址。

MCS-51内部数据存储器

内部数据存储器低128单元

8051的内部RAM共有256个单元,通常把这256个单元按其功能划分为两部分:

低128单元(单元地址00H~7FH)和高128单元(单元地址80H~FFH)。

如图所示为低128单元的配置图。

寄存器区

8051共有4组寄存器,每组8个寄存单元(各为8),各组都以R0~R7作寄存单元编号。

寄存器常用于存放操作数中间结果等。

由于它们的功能及使用不作预先规定,因此称之为通用寄存器,有时也叫工作寄存器。

4组通用寄存器占据内部RAM的00H~1FH单元地址。

在任一时刻,CPU只能使用其中的一组寄存器,并且把正在使用的那组寄存器称之为当前寄存器组。

到底是哪一组,由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中RS1、RS0位的状态组合来决定。

通用寄存器为CPU提供了就近存储数据的便利,有利于提高单片机的运算速度。

此外,使用通用寄存器还能提高程序编制的灵活性,因此,在单片机的应用编程中应充分

通用

RAM区

位寻址区

00H

1FH

20H

2FH

30H

7FH

80H

FFH

80H

88H

90H

98H

A0H

A8H

B0H

B8H

D0H

E0H

F0H

特殊功能寄存器中位寻址

 

外部

ROM

内部

ROM

(EA=1)

外部

ROM

(EA=0)

0000H

0000H

0FFFH

0FFFH

1000H

FFFFH

 

外部

RAM

(I/O口

地址)

0000H

FFFFH

内部数据存储器

(a)

外部数据存储器

(b)

程序存储器

(c)

工作寄存器区

利用这些寄存器,以简化程序设计,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位寻址区

内部RAM的20H~2FH单元,既可作为一般RAM单元使用,进行字节操作,也可以对单元中每一位进行位操作,因此把该区称之为位寻址区。

位寻址区共有16个RAM单元,计128位,地址为00H~7FH。

MCS-51具有布尔处理机功能,这个位寻址区可以构成布尔处理机的存储空间。

这种位寻址能力是MCS-51的一个重要特点。

用户RAM区

在内部RAM低128单元中,通用寄存器占去32个单元,位寻址区占去16个单元,剩下80个单元,这就是供用户使用的一般RAM区,其单元地址为30H~7FH。

对用户RAM区的使用没有任何规定或限制,但在一般应用中常把堆栈开辟在此区中。

内部数据存储器高128单元

内部RAM的高128单元是供给专用寄存器使用的,其单元地址为80H~FFH。

因这些寄存器的功能已作专门规定,故称之为专用寄存器(SpecialFunctionRegister),也可称为特殊功能寄存器。

第五节特殊功能存储器SFR

8051共有21个专用寄存器,现把其中部分寄存器简单介绍如下:

程序计数器(PC—ProgramCounter)。

在实训中,我们已经知道PC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它的作用是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

其内容为将要执行指令的地址,寻址范围达64KB。

PC有自动加1功能,从而实现程序的顺序执行。

PC没有地址,是不可寻址的,因此用户无法对它进行读写,但可以通过转移、调用、返回等指令改变其内容,以实现程序的转移。

因地址不在SFR(专用寄存器)之内,一般不计作专用寄存器。

累加器(ACC—Accumulator)。

累加器为8位寄存器,是最常用的专用寄存器,功能较多,地位重要。

它既可用于存放操作数,也可用来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

MCS-51单片机中大部分单操作数指令的操作数就取自累加器,许多双操作数指令中的一个操作数也取自累加器。

B寄存器。

B寄存器是一个8位寄存器,主要用于乘除运算。

乘法运算时,B存乘数。

乘法操作后,乘积的高8位存于B中,除法运算时,B存除数。

除法操作后,余数存于B中。

此外,B寄存器也可作为一般数据寄存器使用。

程序状态字(PSW—ProgramStatusWord)。

程序状态字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于存放程序运行中的各种状态信息。

其中有些位的状态是根据程序执行结果,由硬件自动设置的,而有些位的状态则使用软件方法设定。

PSW的位状态可以用专门指令进行测试,也可以用指令读出。

一些条件转移指令将根据PSW有些位的状态,进行程序转移。

PSW的各位定义如下:

PSW位地址

D7H

D6H

D5H

D4H

D3H

D2H

D1H

D0H

字节地址

CY

AC

F0

RS1

RS0

OV

F1

P

除PSW.1位保留未用外,其余各位的定义及使用如下:

CY(PSW.7)——进位标志位。

CY是PSW中最常用的标志位。

其功能有二:

一是存放算术运算的进位标志,在进行加或减运算时,如果操作结果的最高位有进位或借位时,CY由硬件置“1”,否则清“0”;二是在位操作中,作累加位使用。

位传送、位与位或等位操作,操作位之一固定是进位标志位。

AC(PSW.6)——辅助进位标志位。

在进行加减运算中,当低4位向高4位进位或借位时,AC由硬件置“1”,否则AC位被清“0”。

在BCD码调整中也要用到AC位状态。

F0(PSW.5)——用户标志位。

这是一个供用户定义的标志位,需要利用软件方法置位或复位,用以控制程序的转向。

RS1和RS0(PSW.4,PSW.3)——寄存器组选择位。

它们被用于选择CPU当前使用的通用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共有4组,其对应关系如下:

00:

0组01:

1组10:

2组11:

3组

这两个选择位的状态是由软件设置的,被选中的寄存器组即为当前通用寄存器组。

但当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RS1RS0=00。

OV(PSW.2)——溢出标志位。

在带符号数加减运算中,OV=1表示加减运算超出了累加器A所能表示的符号数有效范围(-128~+127),即产生了溢出,因此运算结果是错误的,否则,OV=0表示运算正确,即无溢出产生。

P(PSW.0)——奇偶标志位。

表明累加器A中内容的奇偶性。

如果A中有奇数个“1”,则P置“1”,否则置“0”。

凡是改变累加器A中内容的指令均会影响P标志位。

此标志位对串行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有重要的意义。

在串行通信中常采用奇偶校验的办法来校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数据指针(DPTR)。

数据指针为16位寄存器。

编程时,DPTR既可以按16位寄存器使用,也可以按两个8位寄存器分开使用,即:

DPHDPTR高位字节,DPLDPTR低位字节。

DPTR通常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作地址指针使用。

由于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寻址范围为64KB,故把DPTR设计为16位。

堆栈指针(SP—StackPointer)。

堆栈是一个特殊的存储区,用来暂存数据和地址,它是按“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取数据的。

堆栈共有两种操作:

进栈和出栈。

由于MCS-51单片机的堆栈设在内部RAM中,因此SP是一个8位寄存器。

系统复位后,SP的内容为07H,从而复位后堆栈实际上是从08H单元开始的。

但08H~1FH单元分别属于工作寄存器1~3区,如程序要用到这些区,最好把SP值改为1FH或更大的值。

对专用寄存器的字节寻址问题作如下几点说明:

(1)21个可字节寻址的专用寄存器是不连续地分散在内部RAM高128单元之中,尽管还余有许多空闲地址,但用户并不能使用。

(2)程序计数器PC不占据RAM单元,它在物理上是独立的,因此是不可寻址的寄存器。

(3)对专用寄存器只能使用直接寻址方式,书写时既可使用寄存器符号,也可使用寄存器。

第六节输入输出端口

单片机芯片内还有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并行I/O口。

MCS-51共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分别记作P0、P1、P2、P3。

每个口都包含一个锁存器、一个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

实际上,它们已被归入专用寄存器之列,并且具有字节寻址和位寻址功能。

在访问片外扩展存储器时,低8位地址和数据由P0口分时传送,高8位地址由P2口传送。

在无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这4个口的每一位均可作为双向的I/O端口使用。

第七节时钟电路

在MCS-51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芯片引脚XTAL1,其输出端为引脚XTAL2。

而在芯片的外部,XTAL1和XTAL2之间跨接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从而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这就是单片机的时钟电路。

 

XTAL2

XTAL1

MCS-51

C1

C2

CYS

 

XTAL2

XTAL1

MCS-51

+5V

VSS

TTL

外部时钟源

1.振荡周期:

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

2.时钟周期:

是振荡源信号经二分频后形成的时钟脉冲信号。

3.机器周期:

通常将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4.指令周期:

是指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一个指令周期通常含有1~4个机器周期。

P1

P2

S1

P2

振荡周期

时钟周期

机器周期

机器周期

指令周期

XTAL2

(OSC)

S2

S3

S4

S5

S6

S1

S2

S4

S5

S3

S6

P1

P1

P1

P1

P1

P1

P1

P1

P1

P1

P1

P2

P2

P2

P2

P2

P2

P2

P2

P2

P2

P2

第八节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是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功能部件都处在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例如复位后PC=0000H,使单片机从第一个单元取指令。

实训中已经看出,无论是在单片机刚开始接上电源时,还是断电后或者发生故障后都要复位,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楚MCS-51型单片机复位的条件、复位电路和复位后状态。

第三章定时器/计数器

第一节概述

实质是计数器,脉冲每一次下降沿,计数寄存器数值将加1。

计数的脉冲如果来源于单片机内部的晶振,由于其周期极为准确,这时称为定时器。

计数的脉冲如果来源于单片机外部的引脚,由于其周期一般不准确,这时称为计数器。

第二节结构和工作原理

定时/计数器方式寄存器TMOD

(1) M1和M0:

方式选择位。

(2)c/T:

功能选择位。

时,设置为定时器工作方式;时,设置为计数器工作方式。

(3)GATE:

门控位。

当GATE=0时,软件控制位TR0或TR1置1即可启动定时器;当GATE=1时,软件控制位TR0或TR1须置1,同时还须(P3.2)或(P3.3)为高电平方可启动定时器,即允许外中断、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

(1)TCON.7TF1:

定时器1溢出标志位。

当定时器1计满数产生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TF1=1。

在中断允许时,向CPU发出定时器1的中断请求,进入中断服务程序后,由硬件自动清0。

在中断屏蔽时,TF1可作查询测试用,此时只能由软件清0。

(2)TCON.6TR1:

定时器1运行控制位。

由软件置1或清0来启动或关闭定时器1。

当GATE=1,且为高电平时,TR1置1启动定时器1;当GATE=0时,TR1置1即可启动定时器1。

(3)TCON.5TF0:

定时器0溢出标志位。

其功能及操作情况同TF1。

(4)TCON.4TR0:

定时器0运行控制位。

其功能及操作情况同TR1。

(5)TCON.3IE1:

外部中断1()请求标志位。

(6)TCON.2IT1:

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选择位。

(7)TCON.1IE0:

外部中断0()请求标志位。

(8)TCON.0IT0:

外部中断0触发方式选择位。

第三节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1.方式0

方式0构成一个13位定时/计数器。

图是定时器0在方式0时的逻辑电路结构,定时器1的结构和操作与定时器0完全相同。

2.方式1

定时器工作于方式1时。

由图可知,方式1构成一个16位定时/计数器,其结构与操作几乎完全与方式0相同,惟一差别是二者计数位数不同。

3.方式2

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方式2时,。

由图可知,方式2中,16位加法计数器的TH0和TL0具有不同功能,其中,TL0是8位计数器,TH0是重置初值的8位缓冲器。

4.方式3

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方式3时,其逻辑结构图如图所示。

第四节编程和使用

1.计数器初值的计算

把计数器计满为零所需要的计数值设定为C,计数初值设定为TC,由此可得到公式:

TC=M-C式中,M为计数器模值,该值和计数器工作方式有关。

在方式0时M为213;在方式1时M为216;在方式2和方式3时M为28。

2.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在定时器模式下,计数器由单片机主脉冲经12分频后计数。

因此,定时器定时时间T的公式:

T=(M-TC)T计数,上式也可写成:

TC=M-T/T计数。

式中,M为模值,和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有关;T计数是单片机振荡周期TCLK的12倍;TC为定时器的定时初值。

第六章中断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中断是通过硬件来改变CPU的运行方向的。

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当出现CPU以外的某种情况时,由服务对象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要求CPU暂时中断当前程序的执行而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待处理程序执行完毕后,再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程序。

这种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外界的原因而被中间打断的情况称为“中断”。

与中断有关的寄存器有4个,分别为中断源寄存器TCON和SCON、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和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中断源有5个,分别为外部中断0请求、外部中断1请求、定时器0溢出中断请求TF0、定时器1溢出中断请求TF1和串行中断请求RI或TI。

5个中断源的排列顺序由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和顺序查询逻辑电路共同决定,5个中断源分别对应5个固定的中断入口地址。

第二节中断源与中断申请标志

中断源

(1)外部中断0请求,由P3.2脚输入。

通过IT0脚(TCON.0)来决定是低电平有效还是下跳变有效。

一旦输入信号有效,就向CPU申请中断,并建立IE0标志。

(2)外部中断1请求,由P3.3脚输入。

通过IT1脚TCON.2)来决定是低电平有效还是下跳变有效。

一旦输入信号有效,就向CPU申请中断,并建立IE1标志。

(3) TF0:

定时器T0溢出中断请求。

当定时器0产生溢出时,定时器0中断请求标志位(TCON.5)置位(由硬件自动执行),请求中断处理。

(4) TF1:

定时器1溢出中断请求。

当定时器1产生溢出时,定时器1中断请求标志位(TCON.7)置位(由硬件自动执行),请求中断处理。

(5) RI或TI:

串行中断请求。

当接收或发送完一串行帧时,内部串行口中断请求标志位RI(SCON.0)或TI(SCON.1)置位(由硬件自动执行),请求中断。

中断标志

 TCON寄存器中的中断标志

TCON为定时器0和定时器1的控制寄存器,同时也锁存定时器0和定时器1的溢出中断标志及外部中断和的中断标志等。

与中断有关位如下:

(1)TCON.7TF1:

定时器1的溢出中断标志。

T1被启动计数后,从初值做加1计数,计满溢出后由硬件置位TF1,同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此标志一直保持到CPU响应中断后才由硬件自动清0。

也可由软件查询该标志,并由软件清0。

(2) TCON.5TF0:

定时器0溢出中断标志。

其操作功能与TF1相同。

(3) TCON.3IE1:

中断标志。

IE1=1,外部中断1向CPU申请中断。

(4) TCON.2IT1:

中断触发方式控制位。

当IT1=0时,外部中断1控制为电平触发方式。

(5) TCON.1IE0:

中断标志。

其操作功能与IE1相同。

(6) TCON.0IT0:

中断触发方式控制位。

其操作功能与IT1相同。

 SCON寄存器中的中断标志

SCON是串行口控制寄存器,其低两位TI和RI锁存串行口的发送中断标志和接收中断标志。

(1) SCON.1TI:

串行发送中断标志。

CPU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时,就启动发送,每发送完一个串行帧,硬件将使TI置位。

但CPU响应中断时并不清除TI,必须由软件清除。

第三节中断控制

IE寄存器中断的开放和禁止标志

(1) IE.7EA:

总中断允许控制位。

EA=1,开放所有中断,各中断源的允许和禁止可通过相应的中断允许位单独加以控制;EA=0,禁止所有中断。

(2)IE.4ES:

串行口中断允许位。

ES=1,允许串行口中断;ES=0,禁止串行口中断。

(3)IE.3ET1:

定时器1中断允许位。

ET1=1,允许定时器1中断;ET1=0,禁止定时器1中断。

(4)IE.2EX1:

外部中断1()中断允许位。

EX1=1,允许外部中断1中断;EX1=0,禁止外部中断1中断。

(5) IE.1ET0:

定时器0中断允许位。

ET0=1,允许定时器0中断;ET0=0,禁止定时器0中断。

(6) IE.0EX0:

外部中断0()中断允许位。

EX0=1,允许外部中断0中断;EX0=0,禁止外部中断0中断。

8051单片机系统复位后,IE中各中断允许位均被清0,即禁止所有中断。

IP寄存器中断优先级标志

8051单片机有两个中断优先级,每个中断源都可以通过编程确定为高优先级中断或低

(1)IP.4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