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2895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docx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题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型

新课

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时

第1课时

目标案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识记:

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

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2、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步骤】如下

提纲案

展示提纲自主学习

见课件(略)

教学案

框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时)

个性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奥运吉祥物:

五个福娃含义各不同》(请同学们看视频,并思考福娃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的中华文化的关系)福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看完视频介绍,大家能说出福娃们的名字吗?

她们所传递的精神跟我们中华文化有什么关系吗?

说明: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

“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

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这些都体现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

——见课件(材料略)

新课教学

一、古代辉煌的历程

课堂探究:

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

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论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见下表)

发展时期

殷周

时期

春秋战

国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明

明清

文化思想

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

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广博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儒家思想正式形成

进入气势恢宏的全盛时代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课堂探究: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

“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论证吗?

探究提示: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神舟”五号我人飞船成功发射。

在环绕球14圈后,于16日6时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成人航天术的国家。

载人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巨型航天工程,我国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都是由我国创造的。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点拨:

“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

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

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①作用: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②意义: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点拨:

“相关链接”描述了我国汉字的发展过程。

方言、民族的多样化与汉字的统一性,深刻表述了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民族凝聚力中的巨大作用。

(2)史书典籍。

①意义: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③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记录了中华文字的字体发展演变,传承了中华民文明,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点拨:

“相关链接”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吏书典籍.我国的史书典籍种类多、规模大、存留丰富、影响深远,记戴传承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的衰微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衰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大冲,中华文化也经历衰微的过程。

课堂探究提示:

(1)①在政治上:

欧洲发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取代封建主义②在经济上: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产生工业革命,开始冲击封建自然经济。

③思想上:

继文艺复兴后产生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④在文化上:

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开展,西方国家展开殖民掠夺与,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①清朝统治者极力残酷压抑进步思想.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②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现代科技水平落后,日益落在世界潮流后面;③清朝统治者封建落后意识浓厚.民族、民主意识薄弱。

④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逐渐消失。

⑤西学大量传入中国,西学东渐现象不断发展,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①国家衰落使文化失去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加速了文化的衰落。

国家衰落是文化衰落的决定性因素。

②文化衰落是国家衰落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国家衰落.不利于国家发展。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本知识点教材从三方面分析论证:

第一层论证了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重要因素;第二层论证在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曲折探索中得到的结论;第三层论证了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崭新一页。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检测案

课堂检测

见《金太阳导学案》知识梳理填空题

作业布置

《金太阳导学案》课程达标检测

反思案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题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型

新课

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时

第2课时

目标案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知道我国文化区域性的原因;明确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2、能力目标:

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队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

(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步骤】如下

提纲案

展示提纲自主学习

见课件(略)

教学案

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

个性设计

导入新课

——见课件(材料略)

新课教学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课堂探究:

参考上述事例,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可否对中华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作出描述?

探究提示:

(1)中华文化的特色是辉煌灿烂。

博大精深,文化内容既反映上层人们生活,也贴近百姓;园林设计上呈现地域差异,南方团林多体现居者闲适心境,北方园林多呈现皇权的尊荣显青;传统科技发达,许多古代科技居世界前列,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实现科技划时代的发展.

(2)对世界的贡献:

传统文化光辉灿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前列。

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传播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中国三大发明先后西传,对近代西方费产阶级改造旧社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1)作用: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风格:

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3)文学艺术的重要地位:

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注意:

文学艺术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作为上层建筑.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它源于社会,折射人类共同情感又承戴独特民族传统。

点拨:

相关健接说明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内容博大,语言雅俗共赏,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皮影戏也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反映中华民族丰富创造力。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技术这一知识点。

第一层从科学技术与民族文明的关系分析;第二层分析了巾国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和意义。

证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①地位: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③意义:

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点拨:

“相关链接”说明我国科学技术在古代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课堂探究:

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学们交流共享。

探究提示: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它们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从此,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变的成果。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这里讲述了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绚烂多彩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1、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

教材从三个方面分析,首先分析了区域文化的成因,其次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最后分析其具体表现。

(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具体表现: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点拨:

“相关链接”说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不同,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受自然条件和多民族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较大。

它们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博大的特征。

课堂探究:

(1)你能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明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的差异吗?

(2)如果把这些文化与你的家乡文化相比较,你还会发现什么新的特点吗?

探究提示:

(1)说明吴越文化流动和开放性强,滇黔文化内敛性强。

(2)这些文化与我们家乡相比较,其特点是: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点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区域风情。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例如:

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汉族、鲜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2)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例如: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为三大英雄史诗。

注意:

民族文化深深地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面貌,通过一定的物质展现,可以表现在建筑、民族文学、舞蹈、习俗、信仰、衣着等方方面面。

点拨:

“相关链接”中提到的《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郝英雄史诗。

史诗的篇幸结构、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等具有蒙古族说唱艺术的特点。

从民族文学角度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同时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绚丽色彩。

课堂探究:

(1)你还知道哪蝗少数民族舞蹈?

它们务有什么特点?

(2)你能列举一些少数民族的著名曲目及演奏的乐器吗?

探究提示:

(1)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活,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

(2)蒙古族音乐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马头琴,代表曲目《马头琴》。

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维吾尔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古典叙咏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乐曲和器乐曲340多首,长期流传于南北疆各地。

维吾尔族的古老乐器是弹布尔,主要曲目为《乌扎勒》。

哈萨克族著名的《玛依拉)Ⅺ我的花儿》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2.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此知识点教材从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分析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第二,分析了民族文化的地位;第兰,分析民族文化之问的关系;第四,总结其意义。

(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义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

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儿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

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特有的包容性

①含义: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检测案

课堂检测

见《金太阳导学案》知识梳理填空题

作业布置

《金太阳导学案》课程达标检测

反思案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题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课型

新课

框题

永恒的民族精神

课时

第3课时

目标案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2、能力目标:

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②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内容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步骤】如下

提纲案

展示提纲自主学习

见课件(略)

教学案

框题

永恒的民族精神(第3课时)

个性设计

导入新课

——见课件(材料略)

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的传统中华文化之中

CCTV新闻联播视频之新闻特写《长征展览留言心灵深处流淌的感动》一个特别节目介绍《我的长征》是新闻频道2006年重点特别节目,该节目以每个普通的“我”重走长征路为主线,由“我”亲自采访长征相关人群,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

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以及参与者自身的感悟和变化,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族民间文化、民生及发展状况。

①为什么时隔70年,人们观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时依然深受感动?

②2006年CCTV新闻频道重点特别节目《我的长征》为何要重走长征路?

长征精神是个人积极向上乃至中华民族整体奋进的一种精神,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

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走长征路除了是向个人的极限挑战,更是用真实体验的方式回顾重温这段特殊的历史,真切地感受到先辈们的艰苦而伟大的革命历程。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A.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水远的精神火炬(P76)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P81)

3.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因为它熔炼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⑴从《七律•长征》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什么样的长征精神?

⑵长征精神如何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1)形成:

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整体意识)

(2)反作用: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思考:

P72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2.爱好和平

(1)古代:

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2)当代: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思考:

P73世纪宝鼎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

结合历史和现实事例,你能对此作出自己的说明吗?

3.勤劳勇敢

(1)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2)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3)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4.自强不息

(1)含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2)地位: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思考:

P74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

你能说出这些典故和名言的来历,并用它们来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吗?

5.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与其他内涵的关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B.地位: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

B.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建设和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思考:

P75①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

你能说出它们的来历吗?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请结合例如中的一点,谈谈自己打算如何做。

检测案

课堂检测

见《金太阳导学案》知识梳理填空题

作业布置

《金太阳导学案》课程达标检测

反思案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