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2770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奥赛题整理.docx

物理奥赛题整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河中有一漂浮物,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若两船同时以相同速度去打捞。

则()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

    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到

2.A、B两辆车分别以速度v0、1/2v0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B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

  A.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

  C.两人同时被击中 D.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

3.驾驶员每天准时从单位开车出来,于7:

00到达教授家接教授去单位,7:

20到达单位。

某天,教授为了早点到单位,比平时提前离家步行去单位。

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上车后汽车掉头并于7:

10到达单位。

设教授和汽车速度不变,且速度之比为1:

9,教授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

则当天教授离家时间为()

A.5:

50B.6:

10C.6:

30D.6:

50

4.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分钟可将一个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不动,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0.75分钟,那么人沿静止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

A.1分钟  B.2分钟  C.3分钟  D.3.5分钟

5.相距4500m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半分钟有一辆货车从甲站出发以10m/s的速度匀速度开赴乙站,共开出50辆;当第一辆货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客车从乙站出发匀速开赴甲站.若客车速度是货车速度的2倍,关于客车途中共遇到几辆货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8辆B.7辆C.6辆D.5辆

6.火车以20m/s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厂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940m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停5s,然后再次拉响汽笛。

当道口工怍人员听到第三次笛声结束时,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________m.道口工作人员昕到火车司机前后两次拉响汽笛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s。

(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7.相距3750m的甲.乙两车站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每隔2分钟有一辆摩托车由甲站出发以20m/s的速度匀速开往乙站,每一辆摩托车在抵达乙站后都立即掉头以10m/s的速度匀速开回甲站。

这样往返的车辆共有48辆;若于第一辆摩托车开出的同时,有一辆汽车由甲站出发匀速开始乙站,速度为15m/s,那么汽车抵达乙站前最后将与从甲站开出的第_________辆摩托车迎面相遇,相遇处距乙站__________m。

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km处相遇。

他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原地,途中又在距A地42km处相遇。

那么A、B两地的距离为_________m;两次相遇地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m。

9.一艘航空母舰停在港口,用超声波搜寻海底,发现有一艘潜艇向己方驶来(假设为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发射超声波18s后收到回波,收到回波286s后发射第二次超声波,又经过10s后收到回波,。

那么潜水艇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潜艇航行的距离是__________m;速度是_________m/s(超声波在海水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

10.夜里,在海洋的同一条航线上,甲、乙两船分别以5m/s和10m/s的速度相向而行。

当两船相隔一定距离时,两船上的驾驶员同时拉响了汽笛,驾驶员在听到对方的汽笛声后立刻开亮自己船上的探照灯。

若两船驾驶员探照灯打开的时间正好相隔0.2s,则表明拉响汽笛时两船之间相距________m,甲船亮灯时距离乙船_________m.

11. 某船在静水中航速为36千米/小时,船在河中逆流而上,经过一座桥时,船上的一只木箱不慎被碰落水中,经过两分钟,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调转船头追赶,在距桥600米处追上木箱,则水的流速是多少米/秒?

12.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以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米/秒的速度走开。

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米,再经过2秒钟,他的影子长为1.8米。

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13.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

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

14.一队伍(纵队)长120米,正以某一速度匀速前进。

现因有事传达,一通讯员从队尾跑到排头后立即掉头以大小不变的速度从排头跑回队尾。

已知在这一过程中队伍前进了160米,求通讯员在这一过程中往返共跑了多少米。

15.船往返沿河的甲、乙两地。

若河水不流动,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1,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2,则[]

    A.t1=t2      B.t1>t2

    C.t1

16.请根据图2—7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7.某一学生在运动会上掷铅球,成绩是12米,那么铅球通过的距离[]

    A.等于12米   B.大于12米

    C.小于12米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010~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卷·机械运动试题汇编:

1.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2012·黄石)

2.在晴朗的夜空,我们很容易找到北斗星与北极星,如图所示.天刚黑下来的时候,我们观察并记录一次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半夜的时候,我们再次观察并记录北斗星与北极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比较这两次的记录结果,我们会发现(  )

A.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运动的

B.北斗星和北极星都是静止的

C.北斗星是运动的,北极星是静止的

D.北斗星是静止的,北极星是运动的

3.

如图中的甲、乙两图是同一把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的透明刻度尺正放和反放的照片,如图丙是其沿刻度线方向的横截面图.刻度尺的刻度线是用油漆喷上去的.由如图乙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和刻度线的右侧都有一个阴影.

(1)利用如图丙说明,该刻度尺的刻度线喷在如图丙中所标的A、B、C、D的哪个部位?

为什么?

(2)一般都将刻度尺带刻度的一侧做得较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4.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请回答:

(1)刹车过程中轮胎会发热,这是什么原因?

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的过程?

(2)利用上表数据,通过计算求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多少秒?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汽车制动距离与行驶速度有什么关系?

(4)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边设置了“雨雪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

第二章声现象

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

.(2012福建福州,第3题)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

.(2012广东广州,第3题)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

.(2012湖南益阳,第1题)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12江西,第9题)如图6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2012江苏连云港,第7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

B.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2012江苏宿迁,第2题)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

.(2012江苏泰州,第22题)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2012江苏无锡,第1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2012山东菏泽,第3题)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

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2012山东聊城,第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2012山东泰安,第1题)使用复读机学习英语,调节音量按钮时改变了声音的()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

.(2012山东烟台第5题)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2012上海,第3题)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012四川成都,A卷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2四川眉山,第1题)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2012四川内江,卷I第11题)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2012四川自贡,第2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窗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2012四川宜宾,第1题)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

.(2012贵州安顺,第1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12四川绵阳,第14题)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2012四川凉山,第10题)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2012湖北恩施州,第3题)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的是

A.白光B.激光C.超声波D.电磁波

.(2012湖北襄阳,第1题)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012江西南昌,第1题)如图1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2012山西,第11题)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012广东梅州,第4题)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

”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当喇叭里响起“我爱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歌声时,小红大声说:

“是刘欢在演唱”她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的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速不同D.音色不同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

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2012湖北随州,第19题)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有关

C.音调是由振动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D.超声波不是声波

.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如图是他“吼”出声音将玻璃杯震碎的情景。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递了能量

B.声音只在玻璃杯中传播

C.声音是玻璃杯振动产主的

D.声音的分贝数越高其频率越大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的大小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二、填空题

.(2012安徽,第3题)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__很小。

.“掩

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

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012江苏南京,第13题)噪声是由发声体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或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能转化为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江苏苏州,第16题)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2012山东滨州,第15题)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2012山东德州,第13题)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生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2012山东烟台第13题)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大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

.(2012四川南允,第9题)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

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如图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那些问题?

请你写出一个:

三、简答题

.(2012江苏淮安,第26题)(3分)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

【答案】

(1)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的动物低;   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

(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

答案:

ACACBCDDBACDBDBBBBABBCCCBBCADADCAAD

36.响度

37.产生传播(可以对换)

38.振动声源处声电

39.振动振幅

40.信息

41.振动 音调

42.甲、乙甲、丙

43.能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44.声源、传播途中

45.350能

46.音调响度

47.空气可以传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等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卷·声现象试题汇编:

1.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经由空气、水,最终传到运动员的耳朵

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通过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

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再将其转化成声音,被耳朵接收

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在水面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

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3.

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

A.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B.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C.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4.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5.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0.1s

B.O.2s

C.0.38

D.0.4s

2012全国物理竞赛·奥赛解题大全·声现象:

1.(奥赛解题大全P36)一人在相隔153m的两墙之间喊了一声,听到的两次回声间隔0.4s,求此人离两墙的距离是多少米?

 

2、(奥赛解题大全P34)一架超音速飞机在高空沿水平方向飞行,当飞机飞过某人头顶上方后10s这人才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飞到此人前方6210m处,求:

(1)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2)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几倍?

 

第三章物态变化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卷·物态变化试题汇编:

1.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士”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青藏铁路中期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热棒(中空的铁棒),如图所示,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里面灌有液氨.请解释热棒是如何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的.(物态变化)

2.

如图,飞机飞过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升华

 

3.

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