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2629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docx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汇编八上八下九上

遵义市2014年历史学科中考实施意见

一、考试性质

遵义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命题。

试题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考查历史知识与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考试范围

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升学)考试的范围是国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教科书,考查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代史部分的教学内容。

三、考试形式

综合文科学业考试采用开卷、书面笔答形式,计入中考成绩总分。

试卷采用普通合卷形式。

合卷满分为100分(思想品德和历史各占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历史部分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

试题卷长度为16K3页,答题卡约占大8K版1面(排3框)。

2、历史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类,历史总题量为两道大题,16道小题左右。

3、客观性试题:

历史采用单项选择题编制试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4、主观性试题:

由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组成。

4个小题,共26分。

5、试题难易比例:

难度比例控制在7:

2:

1之内,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1、考试内容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约占60%左右)

世界近代史(约占40%左右)

2、能力要求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

是指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不作分析和评述。

在“内容标准”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词,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内容的70%;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

是指对历史知识表现形式的转换、理解、和推论。

在“内容标准”中使用“概述”、“理解”、“认识”、“说明”、“阐明”、“归纳”等词,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内容的20%;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

运用指归纳、比较、概括重要历史知识,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规律。

在“内容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体会”等词,这部分内容占全部内容的10%。

3、历史学科考试的内容标准

一、中国近代史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4)知道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5)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6)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4)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5)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四)伟大的抗日战争

(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2)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3)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4)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5)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现代史

(一)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1)讲述开国大典。

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3)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2)了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

(3)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2)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三、世界近代史

(一)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1)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3)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4)讲述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近代社会的确定与动荡

(1)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2)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民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3)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4)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三)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1)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2)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5)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赤水市长期中学2014届九年级历史学科复习资料

第一轮:

教材考点知识梳理

——主编李小兵

说明:

复习目标前加“※”的地方为今年增加的考点内容,横线上的数字代表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1”为识记层次;“2”为理解层次;“3”为运用层次。

加“★”和画“”的地方为重点知识点,应强化识记。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史(八上:

1840年-1949年)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西方列强反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一、复习目标:

1、讲述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1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2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简述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3、知道1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2《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4、知道1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3《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知识整合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近代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

1、林则徐虎门销烟(烟枪折断城市雕塑)

①背景:

鸦片走私造成的巨大危害。

P2

②时间和地点:

1839年6月3日-25日,广东虎门海滩(林则徐禁毒决心和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

P3

③意义和地位:

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是近代民族英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P3

2、中英《南京条约》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P2

直接原因(导火线):

虎门销烟,事件:

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P4

②鸦片战争时间:

1840.6-1842.8。

P4-5

③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及地点:

1842年8月,南京。

P4

④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既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割地);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危害最大)。

简记:

五亿(议)港元。

⑤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原因是:

中国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P5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①背景:

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P8

②起止时间: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P8

③重大事件: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识读P9页焚烧后的圆明园废墟图),导致中国的大量宝藏流失海外(如十二生肖中的鼠首、兔首等)。

P8

④结果:

清政府战败,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割九龙司给英国),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

P9

⑤影响: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⑥认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不仅反映了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也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体现。

故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勤奋学习,振兴中华,使祖国繁荣昌盛。

2、俄国趁火打动

第二次鸦战争期间,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修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条约,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P10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8月——1895年4月)。

P15-17

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P15

①黄海海战,1894年9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以身殉国,电影《北洋舰队》。

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

P16

②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P17

③失败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战时部分官兵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慈禧太后挪用军费办寿典等。

2、《马关条约》

①签订时间、地点:

1895年4月,日本马关。

②双方代表:

李鸿章、伊藤博文。

③内容:

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与大陆的第二次分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赔款2亿两白银(赔款);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四口通商);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厂:

危害最大)。

简记:

两口(子)分工。

P18

④影响:

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推动了民族觉醒。

⑤后果: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英国强迫租借香港的新界地区(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的第三部曲)。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1901年9月)

1、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①兴起时间及主要地点:

19世纪末,山东、直隶等地。

P21

②旗帜:

扶清灭洋(反帝性质)。

P21

③主要作战地区:

廊坊、杨村等地。

P21

2、八国联军侵华

①背景: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P21

②主要过程:

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组建八国联军,7月攻陷天津、8月北京沦陷,北京城第二次遭到浩劫,慈禧太后带光绪帝出逃。

P22

③结果:

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①时间:

1901年9月。

P22

②内容:

赔款4.5亿两白银(赔款);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划使馆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禁抗:

危害最大);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兵)。

简记:

兵民禁赌。

③影响: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历程)

一、复习目标:

(1)了解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2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知道1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代表,了解1“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

(3)了解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1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知道1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1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5)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1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1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6)了解1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知识整合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技术——学西方经济技术)

1、洋务运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威胁到清政府统治。

②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P29

③“洋务派”代表人物:

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P29

④口号:

“自强”、“求富”。

P29-30

⑤内容:

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和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

开平矿务局(李鸿章)、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湖北织布官局(张之洞)、汉阳铁厂(汉阳造)(张之洞)。

P29-30

⑥地位与作用(评价或影响):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局限性),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用)。

P30

2、状元救国

张謇:

状元实业家在老家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誉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P32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学制度——学西方政治制度)

1、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①背景:

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

P35

②过程: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联合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P35

③作用: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P35

2、“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中国的资产阶级改革)

①背景: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P37

②时间:

1898年6月——9月。

P37

③内容:

a.政治上:

开放言论,裁减衙门和官员;b.经济上:

发展农工商业;c.军事上:

训练新式陆海军;d.文化教育上:

创办报刊、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

P37

④影响: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P37

⑤失败原因:

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中国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⑥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⑦启示(或结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8课:

辛亥革命(学制度——学西方政治制度)

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识读P40孙中山头像)

①背景:

为汇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力量。

P40

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与中共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P40、43、69

③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P40

④目标:

推翻满清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P40

⑤革命旗帜: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P40

2、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首义)

①时间、地点: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

P41

②结果:

起义取得胜利,起义席卷全国,清政府土崩瓦解。

P42

★③辛亥革命的性质:

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这是它最大的历史功绩。

);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P43

⑤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⑥辛亥革命颁布的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文献)P43

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阐门,即新文化运动(学思想——学西方思想文化)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①背景:

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P45

②经过: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

P45

★③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刘半民、钱玄同等。

P45

④口号: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P45

⑤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注意识读《新青年》杂志封面)P45

⑥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P46

⑦性质:

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

P46

★⑧影响: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P46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①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P46

②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3、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①地位: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P47

②内容:

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P47

③特点:

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

P47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1、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①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

(百日维新唯一成果)P50

②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P50

2、废科举,兴学堂

①原因:

清朝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培养、选拔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P50

②标志:

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制度兴起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废除于清末)。

P51

3、《申报》的创办

①创办时间及地点:

19世纪70年代(1872年),上海。

P51

②地位: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P51

4、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①创办时间及地点:

1897年,上海。

P52

②地位:

它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P52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1、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①种类:

照相、电影。

P54

②作用: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为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

P54

③1905年,中国人自行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

P54

2、剪发辫,改称呼

①原因:

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P55

②表现:

剪辫、废止缠足;废除跪拜,代之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

P56

3、服饰的变化

男子:

西服、中山装;女子:

旗袍。

P56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复习目标:

1、知道1五国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了解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简述1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4、知道1南昌起义,讲述1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2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5、讲述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3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1遵义会议,认识2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知识整合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1、五四运动(2014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

①爆发直接原因(或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难点,教师点拨)P63

②时间:

1919年5月4日。

P63

③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

P63-64

④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⑤斗争中心:

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P64

⑥主力及斗争形式:

前期——学生,游行、示威;后期——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P64

⑦结果(初步胜利):

a.被迫释放被捕学生(补充);b.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c.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P65

⑧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补充)。

P65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与地点:

1921年7月23日,上海(识读一大会址图片)、浙江嘉兴南湖画舫(红船)。

(关注十八大时政)P66

②主要代表:

毛泽东(识读图片)、董必武、何叔衡、李达。

P66

③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a.名称:

中国共产党;b.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c.任务:

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d.领导机构:

成立中央局,陈独秀(中共第一任书记)为书记。

P66

④意义:

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P66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

1、黄埔军校的创建(2014年是“黄埔军校”成立90周年)

①时间与地点:

1924年5月,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识读黄埔军校校址图)。

P69

②名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P69

③创办者:

孙中山(总理)。

P69

④代表人物:

蒋介石(校长)、廖仲恺(党代表)、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P69

⑤方针与特点:

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