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2329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的代谢 单元 测试.docx

学年浙科版必修一细胞的代谢单元测试

细胞的代谢

一、单选题

1.甲图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C02浓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光照强度小于b点,A植物的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B.在较长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A植物

C.f点与e点相比,f点RuBP含量较高

D.d点与e点相比,d点RuBP含量较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甲图中CO2释放量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若光照强度小于b点,A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说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A项正确;甲图中A植物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明显高于B植物,说明A是阳生植物,B是阴生植物,因此在较长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对A植物的生长产生的影响更显著,B项正确;e、f两点光照强度相同,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量相同,因e点所处的环境中的CO2浓度高于f点,CO2固定过程中消耗的RuBP较f点多,所以f点RuBP含量较高,C项正确;d、e两点CO2浓度相同,CO2固定产生的C3的含量相同,d点光照强度小于e点,d点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量小于e点,因此d点C3的还原过程较e点弱、产生RuBP较e点少,所以d点RuBP含量较低,D项错误。

考点: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有关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结果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和影响因素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

解答此类问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过程,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

易错提示:

理清(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三者关系,(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照强度为0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但呼吸作用照常进行,此时若纵坐标对应的数值为负,则表示净光合速率,若纵坐标对应的数值为0,则表示(实际)光合速率。

2.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载体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载体具有特异性,所以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A错误。

图示葡萄糖的运输为协助扩散,而碘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B错误。

需要载体的运输都会出现饱和现象;C错误。

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及依据所学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如下图表示被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与转运速率之间的关系,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下列何种物质与图示一致

A.甘油

B.K+

C.氨基酸

D.葡萄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示可知,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为自由扩散,A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氨基酸、葡萄糖为主动运输,B、C、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4.在探索pH对

—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

—淀粉酶溶液1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OC、60OC、0OC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②③⑤B、①⑥④②⑤C、①②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索pH对

—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

—淀粉酶溶液1mL;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故本题选D。

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的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比滴加0.1g/ml的蔗糖溶液引起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中央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替代蔗糖溶液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中水分子移动是双向的,结果是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现象.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

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解:

A、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细胞失水,原生质层缩小,所以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A正确;

B、由于细胞失水的速率与浓度差成正相关,浓度大,失水快,所以高浓度蔗糖溶液比低浓度蔗糖溶液所引发的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B正确;

C、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所以能观察到中央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深,C正确;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同样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D错误.

故选:

D.

考点: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6.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

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

B.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B组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B是呼吸作用,故C正确。

丙组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小时后C-A是净光合作用速率,故A错误。

净光合作用加呼吸作用速率即C-B是真光合作用速率,故B错误。

实验过程中,乙组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氧呼吸速率会逐渐下降,无氧呼吸速率会增加,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

7.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B.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通透性

C.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蛋白质鉴定的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

D.甘蔗虽然含有较多的糖,但不适合做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C

【解析】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A正确;可以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通透性,B正确;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蛋白质鉴定的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C正确;甘蔗虽然含有较多的糖但属于二糖,蔗糖不属于还原性糖,D错误。

【考点定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还原糖、蛋白质的检测

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

B.黑暗状态下叶肉细胞均有ATP的合成与水解

C.离体的叶肉细胞经脱分化丧失光合作用能力

D.适宜光照下叶绿体释放的O2量和CO2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叶肉细胞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经转录合成,A正确;黑暗状态下叶肉细胞有能量的消耗和产生,会伴随着ATP的合成与水解,B正确;离体的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丧失光合作用能力,C正确;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有氧呼吸强度可能相等,叶绿体产生的O2量和消耗CO2量相等,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叶肉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两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数和磷酸基团数分别是()

A.6和6B.4和6

C.6和4D.4和4

【答案】B

【解析】在一分子ATP中含有3个磷酸键2个高能磷酸键,故两分子ATP中应含4个高能磷酸键,故A、C错误。

磷酸基团应是6个,故B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ATP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与ATP有关的5点总结:

(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

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4)ATP并不都是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转化成有机物中的能量。

(5)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但ATP并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唯一直接来源,其他核苷的三磷酸酯也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关于下列四种圆圈中的化学物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腺嘌呤

B.②是腺苷

C.③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是腺嘌呤

【答案】D

【解析】A、①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苷,A错误;

B、②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

C、③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

D、④是核苷酸,其中圈出的部分是腺嘌呤,D正确。

点睛:

本题结合分子结构图,考查ATP、DNA、RNA、核苷酸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分子结构,能正确辨别图中圈出部分的名称,并注意进行区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考生可以根据本题,将类似的物质进行比较,并进行归纳总结。

11.下图所示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请问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过程和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过程分别是()

A.2和5B.5和3C.2和3D.1和5

【答案】A

【解析】图示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其中1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2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3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4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5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是暗反应阶段,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B正确。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1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0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9

12.5

15

30

产生酒精的量(mol)

9

6.5

6

0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厌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D

【解析】A、a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没有有氧呼吸,A错误;

B、b浓度时,有3.25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可见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B错误;

C、c浓度时,有3mol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有1.5mol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所以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2/3,C错误;

D、d浓度时,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量为0,所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点睛:

分析表格: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由总反应可知,只有无氧呼吸时,产生CO2的量和产生酒精的量相等。

a浓度时,产生CO2的量和产生酒精的量相等,表示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和c、d浓度时,产生CO2的量多于产生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3.为了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入保持一定温度的同一水浴锅中持续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继续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

该实验说明凝乳酶发挥催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

A.10℃或60℃左右B.30℃或50℃左右

C.40℃左右D.20℃左右

【答案】C

【解析】

14.下列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内的是

A.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B.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C6H1206中的H转移到C3H6O3中

D.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淀粉水解发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内;A符合题意。

蛋白质水解即可发生在人体消化道内,也可发生在细胞内;B不符合题意。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还原氢用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C不符合题意。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细胞中的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生成的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中进行;D不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体的代谢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及分析应用能力。

1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⑤⑥均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

B.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③和过程⑧发生的场所一致

C.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过程⑦也会产生[H]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也可以进行①过程和④过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③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⑤二氧化碳的固定、⑥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⑦细胞呼吸第一阶段、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H]和ATP提供还原剂和能量,但二氧化碳的固定不需要;A错误。

过程③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过程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B错误。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

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能产生[H];C正确。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质壁分离与复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实验中取材的注意事项。

16.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

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D.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答案】A

【解析】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是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A正确;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是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B错误;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是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C错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较少,D错误。

1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植物被水淹时,根细胞不能产生ATP

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D.高能磷酸键的能量可以来自化学能或光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也更产生ATP,A错误;植物被水淹时,在缺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利用是可逆的,但是能量不是可逆的,C错误;高能磷酸键的能量可以来自化学能或光能,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ATP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实验操作完全正确,问:

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A.0.5g/mL蔗糖B.10%HCl溶液

C.清水D.纤维素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植物细胞仍有活性但不发生质壁分离,则说明细胞壁被破坏,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壁的成分和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青蒿素的主要作用是干扰疟原虫线粒体表膜的功能,并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是一种不具有核膜和各种复杂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

B.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

C.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膜系统,使该虫的ATP合成完全受阻

D.人体未成熟红细胞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A错误;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B正确;ATP并不是全部在生物膜上合成,C错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应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

20.如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1逐渐调到t2时,酶活性持续上升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答案】B

【解析】当反应温度由t1逐渐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持续上升,超过最适温度,逐渐调到t2时,酶活性持续上升下降,A项错误,B项正确;在t2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适合酶的保存,C项错误;酶在低温时空间结构不变,D项错误。

21.下图为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中,一个类囊体内的相关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

A.类囊体膜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和四种色素等

B.类囊体膜扩大了叶绿体内的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C.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利用,至少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网]

D.H+运出类囊体的方式应为被动运输,且需要相关蛋白质的协助

【答案】C

【解析】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是光反应的场所,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质和四种色素等,A正确;类囊体膜扩大了叶绿体内的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B正确;类囊体膜内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利用,至少穿过7层膜,C错误;H+运出类囊体的方式应为被动运输,且需要相关蛋白质的协助,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名师点睛】图中显示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膜的内表面,因此类囊体膜内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利用,至少需依次穿过类囊体膜、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外膜、细胞膜、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内膜,共7层磷脂双分子层。

22.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探究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无机催化剂和酶,A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既可以是底物的分解情况,也可以是产物的生成情况,B正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只能是pH,C错误;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底物相同酶的种类不同,或酶相同底物不同,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酶的催化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3.采用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蔬菜,就是人为地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调整蔬菜生产季节,调节市场需求,促进蔬菜优质高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大棚里种植蘑菇会使光合作用增强

B.大棚覆盖无色塑料薄膜最有利于蔬菜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C.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

D.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人工补充光照或施农家肥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大棚条件下种植蔬菜因温度适宜、二氧化碳充足,故光合作用增强,A项正确;无色塑料薄膜所有的光都可以通过,故有利于蔬菜吸收不同波长的光,B项正确;因“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较低,说明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温度,C项错误;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有人工补充光照或施农家肥等,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24.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三磷酸腺苷(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C不正确;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答案】D

【解析】同化作用的异养型和自养型,其根本区别是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得不同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的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合成速度依次是___________;

③当光照强度在8-10阶段中,限制光合作用的生态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A.光照强度B.温度C.CO2浓度D.叶绿素的含量

(2)将等量的衣藻和硅藻放置在相同温度相同容积的密闭水容积中分别培养。

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线测量仪每隔5分钟测量一次。

容积中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④当曲线处于交点时,A、B两植物的有机物实际合成量__________(相等、不等)。

⑤将衣藻和硅藻混合在同一恒定容积中培养。

则最先灭亡的是衣藻。

向混合培养液中引入一定量草履虫,草履虫对衣藻和硅菠的喜食程度相同。

则衣藻灭绝的速度__________。

这是因为有捕食者存在可以增加群落中__________草履虫与衣藻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将一棵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

用CO2测量仪测量玻璃罩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

⑥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或字母附带文字);

⑦CD阶段比DE阶段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

⑧若B、E两点温度相同,则E点时光照强度____________(<、=、>)B点的光照强度。

【答案】

【解析】略

27.下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

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