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644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docx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复试真题考研精

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199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一、A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适用于

A.阴虚阳盛B.阴阳两虚C.阳盛阴虚D.阴盛阳虚E.阳虚阴盛

2.下列不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

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

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

3.在五脏之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肝之变动为握B.心之变动为笑C.脾之变动为哕

D.肺之变动为咳E.肾之变动为粟

4.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

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反克

5.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6.联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

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影响C.心营、肺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E.以上都不是

7.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

A.脾燥胃湿,燥湿相济B.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C.胃主纳谷,脾主磨谷D.脾主升清,胃主降浊E.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

8.“中焦如沤”是比喻

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

D.水谷精微的布散状态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

9.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A.脑为髓海B.肺为气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10.下列哪一组经脉是环绕口唇的?

A.胆经、胃经、肝经、任脉B.肾经、任脉、胆经、冲脉C.脾经、肝经、任脉、冲脉

D.心经、脾经、肝经、胃经E.胃经、肝经、冲脉、任脉

11.《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味过于苦”则

A.肝气以津,脾气乃绝B.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12.在导致肾阴亏虚的原因中,较为次要的是

A.久病伤阴,累及于肾B.五志过极化火,耗及于肾C.幼年肾气虚弱,老年精气衰退

D.它脏为病,累及于肾E.房劳过度,耗伤于肾

13.“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

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因寒用热D.寒者热之E.用热远热

14.首先论述十怪脉的书籍是

A.世医得效方B.诊家枢要C.脉诀汇辨D.诊家直诀E.脉义简摩

15.青舌黄苔的主病是

A.酒毒内盛B.寒湿化热C.寒湿内盛D.寒凝血脉E.宿食内停

16.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由

A.气郁化痰,痰火扰心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C.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D.痰气郁结,阻蔽神明E.瘀热互结,上扰神明

17.白喉的咳嗽特点是

A.干咳B.顿咳C.咳声清脆D.咳声重浊E.咳如犬吠

18.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属

A.气虚不能摄血B.肝气郁滞C.血热内迫D.寒凝血滞E.瘀血积滞

19.病人有无遗传性疾病,属以下哪项内容?

A.既住史B.家族史C.个人史D.婚姻史E.生育史

20.以下哪项属于细脉的相似脉?

A.微、弱、散脉B.濡、弱、伏脉C.微、濡、虚脉D.微、弱、濡脉E.虚、弱、微脉21.弱脉与濡脉的区别要点是

A.脉体的大与小B.脉位的深与浅C.脉力的强与弱D.脉率的数与迟E.脉律的齐与乱22.下列哪项不是脾胃虚弱泄泻的特点?

A.大便时溏时秘B.水谷不化C.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多D.面黄肢倦E.舌淡红苔薄白23.气营两燔的舌象为

A.绛舌黄润苔B.红绛舌类干苔C.绛舌粘腻苔D.绛舌黄白苔E.绛舌薄白苔

24.哪项症状不符合肝经湿热下注的临床表现?

A.黄疸B.小便短赤C.睾丸肿胀热痛D.舌红苔黄腻E.脉弦数

25.胸胁脘腹胀满疼痛,食欲减退,便溏不爽,舌苔白腻,脉弦,诊断为

A.肝胃不和B.肝脾不调C.肝气郁结D.胃气上逆E.脾胃虚弱

26.腹部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腰痛引及脊腹,女子则赤白带下,为何经病证?

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阴维、阳维脉

27.营分证的病人,一般不出现

A.舌质红绛B.夜间低热C.脉象细数D.时有谵语E.心烦不寐

28.最早提出要按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决定药量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本草衍义》29.《神农本草经疏》的作者是

A.张璐B.徐灵胎C.汪昂D.黄宫绣E.缪希雍

30.首载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的本草文献是

A.《唐本草》B.《海药本草》C.《本草拾遗》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31.属升浮药性的“性味”是

A.甘苦寒B.酸苦温C.辛苦寒D.辛甘温E.辛甘寒

32.夏月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当选用

A.薄荷B.藿香C.佩兰D.香薷E.扁豆

33.清热安胎当选用

A.枯黄芩B.子黄芩C.清炒黄芩D.酒黄芩E.黄芩炭

34.大黄后下的目的是

A.清热解毒B.泻热通便C.清化痰热D.活血祛瘀E.凉血止血

35.鸡舌香系指

A.檀香B.公丁香C.苦丁香D.母丁香E.降香

36.延胡索的药用部分为

A.根茎B.块茎C.块根D.鳞茎E.须根

37.红参用于抢救虚脱常用汤剂的剂量是

A.1—3gB.3—6gC.6—9gD.9—15gE.15—30g

38.粉甘草系指

A.加工时加入淀粉者B.加工时去皮者C.加工时磨成细粉者

D.加工时粉碎成块者E.未进行任何加工者

39.功能润肺清心,养胃生津的药是

A.天冬B.石斛C.生地D.麦冬E.黄精

40.含二硫化二砷矿物药是

A.轻粉B.红粉C.白降丹D.雄黄E.朱砂

4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十剂”内容的是

A.轻、重B.温、清C.滑、涩D.宣、通E.补、泄

42.青蒿鳖甲汤的组成物中含有

A.知母、石膏B.石膏、丹皮C.丹皮、生地

D.生地、当归E.当归、芍药

43.阳和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桂枝B.鹿茸C.阿胶D.荆芥E.麻黄

44.吴茱萸汤与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A.人参B.生姜C.桂枝D.芍药E.炙甘草

45.当归六黄汤的功用是

A.泻火解毒,滋阴养血B.滋阴泻火,养血和血C.养血除烦,泻火坚阴

D.泻火除烦,养血育阴E.以上都不是

46.白头翁汤的功用是

A.清热燥湿,调和气血B.清热解毒,调和气血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D.清热燥湿,凉血止痢E.以上都不是

47.暖肝煎的功用是

A.暖肝温胃,行气止痛B.行气疏肝,散寒止痛C.行气止痛,软坚散结

D.温脾暖肝,散寒止痛E.以上都不是

48.真武汤中配伍芍药的用意是

A.益阴和营B.益阴敛阴C.缓急止痛D.酸敛护阴E.敛阴缓急

49.镇肝熄风汤中生麦芽的主要作用是

A.消食和中B.疏肝解郁C.和中护胃D.行气消食E.以上都不是

50.枳术丸原方要求枳实、白术“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意在

A.健脾和胃化湿B.养脾胃升清气C.健脾升清止泻

D.健脾消食开胃E.解暑化湿和中

51.完带汤主治证候所涉及的脏腑是

A.心、脾B.脾、肾C.肝、肾D.肝、脾E.脾、肺

52.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痛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者,治宜选用A.百合固金汤B.清骨散C.大补阴丸D.六味地黄丸E.以上都不适宜

53.一小儿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尢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宜选用何方?

A.左金丸B.苇茎汤C.泻白散D.麻杏甘石汤E.以上都不适宜

54.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肢冷,倦怠嗜卧,舌淡苔白,脉沉无力,用辛温发表药后汗不出者,治宜选用何方?

A.败毒散B.再造散C.参苏饮D.四逆汤E.以上都不适宜

55.风寒感冒出现恶寒发热的病理为

A.热淫肌肤B.邪热入里C.卫阳被遏D.卫气不固E.卫表失和

56.咳嗽痰少,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此属

A.风寒咳嗽B.风热咳嗽C.阴伤咳嗽D.温燥咳嗽E.凉燥咳嗽

57.治疗寒哮的主方是

A.小青龙汤B.射干麻黄汤C.定喘汤D.三子养亲汤E.苏子降气汤

58.汗证属营卫不和者,如半身或局部出汗,可用桂枝汤配合下列何方治疗?

A.玉屏风散B.四君子汤C.甘麦大枣汤D.当归六黄汤E.补中益气汤

59.因清气不升所致耳鸣,其治疗主方用

A.补中益气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左慈耳聋丸

D.益气聪明汤E.黄芪建中汤

60.下列哪项不是致痿的主要病因?

A.肺热津伤,津液失布B.湿热侵淫,气血失运C.脾胃亏虚,精微失输

D.肝肾耗损,筋脉失养E.血瘀痰阻,肢体失荣

61.最早记载用导尿术治疗小便不通者,见于何书?

A.《内经》B.《外台秘要》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E.《备急千金要方》

62.下列何项不是郁证的临床特点?

A.失眠多梦B.情绪不宁C.烦急易怒D.胁肋胀痛E.四肢厥冷

63.胸闷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加重,舌淡胖有齿印,脉结代者,治疗选用

A.生脉散B.天王补心丹C.灸甘草汤D.人参养荣汤E.归脾汤

64.下列哪项不是痫证发作时治标之法?

A.疏肝解郁B.平肝熄风C.豁痰顺气D.安神定惊E.通络镇痉

65.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神疲乏力,手足欠温,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者,治疗选用A.良附丸B.理中丸C.小建中汤D.黄芪建中汤E.大建中汤

66.下列哪项不是不寐的主要病因?

A.思虑劳倦,伤及心脾B.心虚胆怯,心神不安C.阴虚火旺,肝火扰心

D.阳不交阴,水火不济E.瘀血阻络,心失所养

67.患者两个月来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虽经治疗,症无改善,又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黄,主方选用

A.白虎桂枝汤B.薏苡仁汤C.防风汤D.桂枝芍药知母汤E.犀角散

68.突发呕吐,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脉濡,治疗选用

A.荆防败毒散B.新加香薷饮C.藿香正气散

D.半夏厚朴汤E.保和丸

69.下列何项不是惊悸与怔忡的鉴别要点?

A.致病多由外因或内因引起B.诱因常与惊恐、恼怒或劳累有关

C.全身情况较好或较差D.病性属实或属虚E.病位在肝或在心70.热病之后,胃阴耗伤所致呃逆者,其特点为

A.呃声沉缓,得寒则去B.呃声洪亮,冲逆而出C.呃逆连声,遇怒加重

D.呃声低弱,气难接续E.呃声急促,常不连续

71.头痛且空,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者,其证属

A.血虚头痛B.阴虚头痛C.肾虚头痛D.气虚头痛E.肝阳头痛

72.平素头晕耳鸣,寐少梦多,与他人争吵后突发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舌红苔黄,脉弦滑,治疗选用

A.天麻钩藤饮B.镇肝熄风汤C.牛黄清心丸D.安宫牛黄丸E

.局方至宝丹2015考研调剂:

关于西部调剂大校的四点常识

“调剂,一路向西”,广泛流传于考研调剂生中的一句简单的话却很能说明西部院校的考研调剂情况。

在很多考生眼里,西部就是调剂的天堂,他或者她眼中的调剂只有西部。

确实,谈到调剂,如果不谈西部就如同谈世界局势而不谈到美国一样,西部调剂是调剂中的重要一环,而西部调剂大校则是这一环中的最重要支撑点,是调剂的大蓄水池。

调剂大校,指的是在每年的调剂工作中,最受考生青睐的院校。

对比来说,这些学校往往调剂名额较多,调剂难度不大,一般位于西部。

广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调剂大校。

出现调剂大校的原因很多,首先,每年报考名校的学生众多,在某些热门专业其报录比可以达到几十比一甚至更低的情况,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专业2011年和2012年的报录比分别为80:

1和50:

1。

报录比相差的如此悬殊,注定了其中大部分人第一志愿会落榜,这其中的大部分是需要调剂的,而这些名校落榜生大部分涌向了西部调剂大校,为西部大校的调剂提供了充足的生源。

相比较而言,调剂大校招生名额较多,比如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2013年招生人数为16人,已经是北京大学的三倍多。

招生名额多客观上为调剂提供了可能。

其次,调剂大校一般实力较强,其中不少是“211”院校,对调剂考生有着莫大的号召力。

虽说这些地方比不上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吸引力,但是这些院校一般都位于省会或者区域中心,这些院校在当地有着很强的号召力。

再次,2012年开始考研三区变二区,原来的一二区变成现在的一区,原来的三区变为现在的二区。

分区的变化,导致报考原一区的考生落榜就只能调剂到现在的二区,同时分区的变化导致原二区院校复试分数线提高,导致报考原二区院校的考生落榜几率增加。

这些,都导致考生如果不能过现在一区的分数线则只能调剂到现在的二区。

最后,西部调剂大校,有不少专业的实力强劲。

如广西大学的物权法专业有名师孟勤国坐镇,云南大学的生物学专业被称为“小清华”,广西师范大学的对外汉语专业更是名声在外。

此外,由于地域、历史等因素,很多院校有着其独特的特色专业。

比如,广西师范大学东南亚小语种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学校位于东盟国家的桥头堡,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对于考生而言,其就业前景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