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622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docx

第六章安全管理工程

第六章  安全管理工程

第一讲  安全管理工程概述、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安全管理的定义、分类、意义及作用,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掌握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的内容和任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安全管理概述

一、安全管理的定义:

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安全管理的分类:

宏观的安全管理

微观的安全管理

狭义的安全管理

广义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重要意义:

a 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

       b 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本保证;

       c 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d 在技术、经济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安全生产,更加需要突出安全管理的作用。

e 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1、美国、日本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1)美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2)日本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2、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1)建立和发展阶段:

2)停顿和倒退阶段:

3)恢复和提高阶段:

二、安全管理的地位和性质

1、安全管理的性质:

长期性、科学性、层次性(图6-1)、预防性、专业性和群众性

2、安全管理的地位(图6-2):

1)安全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关系:

决策和执行的关系,安全起保证作用,处于执行性的地位;

2)安全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关系:

相互依存和配合的关系;

3)安全管理同其他管理的关系:

三、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1)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安全生产需要各项专业管理保证;

4)必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5)重视科学技术,讲求经济效益;

6)实行科学管理;

2、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管理体制及基础工作

2)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动态安全;

3)信息、预测和监督;

4)安全管理要逐步实现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管理方法的基本着眼点

1、掌握事故发生的状况,是管理上的先决条件;

2、要正确判断所掌握的事故状况及动向与安全管理的目标或指标有多大程度的偏差

3、根据事故统计资料了解事故的倾向,对制定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4、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时,要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在实践中贯彻的愿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5、当有重点的采取各项管理方法时,要不断弄清它所产生的结果或取得的效果;

6、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当发现了阻碍达到目标的因素时,一定要反馈,以便对原来的措施加以补充修改,消除这种阻碍要素;

7、对效果不显著的措施,要及时吸收反馈并采取合适的新措施。

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图6-3)

1、系统原理

1)概念:

为了达到现代化管理的优化目标,就必须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

2)系统分析的内容:

系统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集合、系统联系、系统历史;

3)系统的特征:

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

2、整分合原理

1)概念: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地综合;

2)整分合原理体现的内容:

a 企业的上层领导者,尤其是行政一把手,在进行企业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做为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考虑,才能保证整体效应的体现;

b 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做到明确分工;

c 要加强专职安全部门的职能,提高它的权威,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

3、反馈原理:

1)概念: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

2)反馈控制类型:

正反馈:

对输入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

   负反馈:

抵消外界因素的干扰,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3)反馈的效果影响因素:

(1)控制系统本身接受、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如何

(2)反馈系统能否保证灵敏、正确、有力地反馈信息。

4、封闭原理:

1)概念:

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管理;

2)封闭管理系统的体系组成:

决策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反馈机构;

3)封闭管理的作用:

5、弹性原理:

1)概念:

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2)弹性的分类:

整体弹性、局部弹性

3)弹性原理对安全管理的意义:

6、人本原理:

1)概念:

管理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

2)二级原理:

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激励原理。

7、能级原理:

1)概念:

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有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能级结构;

2)能级原理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

(1)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机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图6-6)。

(2)人才的配备使用必须能级对应;

(3)责、权、利应做到能级对等。

8.动力原理:

1)概念: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运动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

2)动力的类型:

(1)物质动力

(2)精神动力

(3)信息动力

3)动力的正确运用:

(1)三种动力要协调配合,综合使用;

(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辩证关系;

(3)在使用动力时,所加的“刺激量”要适当。

9.激励原理:

1)概念:

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2)激励的定义:

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的过程。

3)激励过程:

需要   心理紧张   动机   行动   实现目标   需要满足   激励状态解除   产生新的需要,如图6-7所示;

4)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如图6-8所示;

(2)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作业题]

1、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简述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3、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简述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讲  安全法规管理、安全目标管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安全法规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内容,安全目标管理的产生、发展,理解安全生产及其基本要求安全目标管理的含义,掌握安全目标的制定方法、程序及要求、安全目标的实施及考核。

【教学重点】安全法规管理的基本原理、安全生产及其基本要求、安全目标的制定方法、程序及要求、安全目标的实施及考核。

【教学难点】安全目标的制定方法、程序

第一节 安全法规管理

一、安全法规的一般原理

1、安全法规的本质和特征:

1)安全法规的本质:

(1)安全法规是劳动者意志的体现;

(2)安全法规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

(3)安全法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2)安全法规的特征:

(1)安全法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2)安全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安全法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1)安全法规的法律规范:

(1)安全法规法律规范的结构和种类:

安全法规法律规范的结构可分为条件、行为模式和后果。

安全法规规范的种类:

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按调整的性质和方式)

          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按表现形式和强制程度)

          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按内容的明确程度)

(2)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和解释:

安全法规规范的效力: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安全法规的解释:

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

2)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

(1)主体:

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2)客体:

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

(3)内容:

安全法规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安全法规的作用:

1)安全法规的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

2)安全法规的社会作用:

有效地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

二、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

1、安全法规的立法:

主要内容:

1)国家和政府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原则;

2)各有关部门直到厂矿企业领导和职工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所应有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3)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和其他有关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要求;

4)新建、扩建厂矿企业和安全装备的经费、渠道和筹款;

5)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的要求、标准和考核制度;

6)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统计呈报程序以及工伤事故的诊断标准;

7)对违反劳动保护和安全法规发生事故的处理程序和处罚规定;

8)厂矿企业中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和人员的配置及其纵横关系;

9)厂矿企业接受上级安全监察部门检查的有关规定;

2、安全监察:

主要内容:

1)确定国家的安全监察执法机构;

2)明确安全监察性质:

安全监察的四个基本属性:

国家监督、外部监督、法律监督和专业监督;

3)安全监察的任务:

监督劳动保护和安全法规的贯彻执行,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保护国家和社会财产、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

4)安全监察的职权:

(1)国家安全监察机构的职权:

(2)国家安全检察员的安全:

5)制定安全监察的工作方法:

(1)按生产过程其工作方法分为:

前期监督、同期监督和后期监督;

(2)按工作方式:

2)安全监察手段:

实行国家监察、行业安全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

三、安全生产及基本要求

1、事故的危害:

1)造成严重伤亡;

2)巨大的经济损失;

3)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2、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1)企业必须有按照国家的法令和规定进行建设,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2)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3)选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

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

6)工人上岗前经过良好的教育和技术培训;

7)在事故发生时有报警设备、消防设备以及充分的防护抢救设备;

8)有良好的通讯联络及交通工具;

9)有从上到下安全工作重视的良好风气和责任感。

第二节  安全目标管理

一、概述

1、目标管理的产生:

2、安全目标管理的概念:

1)概念:

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目标。

2)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1)制定安全管理的总目标;

(2)制定达到目标的对策、措施;

(3)开展一系列组织、协调、指导、激励、控制活动。

3)安全目标管理的实质:

(1)安全目标管理是重视人,激励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

(2)安全目标管理是系统的、动态的管理

3、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4)能带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有利于一切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推广和应用。

4、安全目标管理实施的程序

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展开

安全目标的实施和成果的考核评价

二、安全目标的制定

1、目标内容:

1)企业安全目标方针:

2)总体目标:

目标方针的具体化,有若干目标项目所组成。

目标项目:

各类工伤事故指标、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指标、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作业点合格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指标;

3)对策措施:

2、制定安全目标的程序:

1)对企业安全状况的调查分析评价;

2)确定目标

3)制定对策措施

三、目标的展开

1、目标展开的过程和要求:

1)上级在制定总安全目标时要发扬民主,在征求下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后才正式确定;

2)上级宣布企业安全目标和保证对策措施,并向下一级分解,提出明确要求;

3)按照同样的方法和原则将目标逐渐展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应有哪个部门和个人被遗漏;

4)目标展开要紧密结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目标展开的同时要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把目标内容纳入其中,确保目标责任的落实。

3、目标的协调和调整:

4、目标展开图:

见教材239面

四、安全目标的实施

1、权限下放、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2、监督检查

3、信息交流

五、目标成果的考评

1、目标考评的原则:

1)自我评价与上级评定相结合

2)重视成果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2、目标考评的方法:

利用打分法

步骤:

1)确定各项目得分比重

2)给各目标项目打分

3)综合评定

3、奖惩和总结

4、在成果考评中应注意的事项

1)建立好评价组织;

2)要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预先制定好考核细则、评价标准、奖惩办法。

[作业题]

1.安全法规的作用是什么?

2.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第三讲  安全信息管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信息、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知道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功能,认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了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教学重点】信息、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等基本概念,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功能,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一、基本概念

1、信息:

1)概念:

物质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反映;

2)信息的形成与物化过程:

观测现象、初始化信息、量化信息、编码信息、转化信号、信息利用;

3)信息与决策: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不同决策使用的信息特点不同

4)信息的作用:

(1)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

(2)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媒介;

(3)信息是重要的、活跃的生产要素;

(4)信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

2、信息系统:

含义:

1)从广义上讲,信息系统就是可以提供信息处理的系统

2)所谓信息系统是能够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存贮、加工、传递功能的系统。

为一个组织机构提供信息服务以支持决策活动;

3)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信息系统可以认为是计算机系统;

4、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应用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以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信息产品和现代通讯技术为基本的安全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

人工性、

社会性、

系统行为的模糊性;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输入功能

2)处理功能

3)存贮功能

4)输出功能

5)传输功能

6)计划功能

7)预测功能

8)控制功能

9)决策优化功能

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

1、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结构:

安全管理信息由四个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图6-15);

2、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一般结构(图6-16):

1)数据库系统:

以数据库应用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1)根据数据库的类型分类

(2)根据信息的存储地点分类

(3)根据数据库系统是否有逻辑推理功能分类

四、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1、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几个基本观点:

1)系统观点

2)系统开发中的用户观点

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阶段性

4)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要有系统使用单位最高领导者的领导和支持

2、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特点:

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要有一个较长的开发周期;

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投资大

4)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一个专门的开发队伍

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概念: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

新系统在旧系统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老化,最后被更新的系统所取代,这种系统发展更新的过程叫做系统的生命周期

2)系统开发工作的过程: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4、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与计划工作

(1)开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

(2)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计划工作。

[作业题]

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一般结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